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赛季》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赛季》的影评大全

2020-11-03 06:17: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赛季》的影评大全

  《赛季》是一部由杨帆执导,邓华德 / 刘炜 / 上海男篮球员主演的一部剧情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赛季》精选点评:

  ●碉堡了!

  ●没事瞅瞅CCTV9还是能学不少东西的。这套片俺竟然看过两遍!!!而且现在还在重播!!

  ●八一,广东能说的东西更多,却没有人来发掘。

  ●眼淚止不住~想起以前訓練和比賽的日子!

  ●看到后面还是挺感动的。

  ●今非昔比

  ●了不起的战斗。了不起的纪录片。这就是竞技体育啊!ps:cba的新赛季又要开始了。希望福建今年也能打出完美的赛季!

  ●不知道是否还能看到这样的一个赛季

  ●中央9看的。。。

  ●真实 力量 温度 艺术

  《赛季》影评(一):不加修饰的美

  买了碟片,陆续看了五季,已经觉得非常满意。姚明和他的团队奉献给观众一个完美的赛季,外加一个完美的赛季纪录。

  《赛季》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全方位,我们看到一个年轻的团队怎样在挫折和胜利中缓慢成长,直到长成一棵树。

  在《赛季》里镜头是眼睛,它热爱运动,机敏坚定,对胜利充满渴望,对球队充满热爱,它与球队时刻零距离,事无巨细永不离开。

  即使经历了2011赛季的低落之后,身处前途未明2012赛季,我还是要说,对CBA上海大鲨鱼队而言2010赛季是一个伟大而美好的赛季,《赛季》即为明证。摄制者捕捉到的细节真实翔实,足以支持观众了解到体育的魅力和团队工作的魅力。第二集“想赢的心”中赛勒受伤到重返球场的一节,赛勒忘带球鞋,开局不力,意外受伤,赴院伤口缝合,赶回球场,带伤力战。镜头须臾不离,人物表情,只言片语,返回球场时急速奔跑的动态跟拍,不着一词节奏紧凑,球场如战场,战士即斗士的感觉跃然而出。

  姚明的个人魅力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总结在天津逆转,他认为邓华德执教的艺术,体育的魅力,团队的意志和球员的技战术特点都是获胜的因素。作为球场上的过来人和投资人,姚明比任何人都渴望胜利,又比多数人都懂得欣赏体育比赛的过程,他的耐心堪为锦标主义者们做一个榜样。联想今年邓华德在新疆的遭遇,不免感叹,对主教练来说,上头能有一位懂行又耐心的大boss,是多不容易。邓华德前往国家队然后前往新疆队,上海队都是吃亏的,管理层未必没有想法,但至少在职场层面为双方保持尊严留有余地。这恐怕也是姚明管理智慧的体现。

  《赛季》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它不但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好的剧情片。人物性格丰满,节奏感好。即使不喜欢体育的人,也可以把它当剧情片来看,以中国原创纪录片的水准衡量,打个满分并不为过。

  按2010年的习惯,主队打满进攻100分,有PIZZA吃的。来部《赛季》,算是姚明送给大家的PIZZA吧。

  期待未来。

  《赛季》影评(二):记录的力量

  最近看了太多电视 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看到偶像剧就想吐 发现央9变成记录频道了 质量上乘

  至少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纪录片是没必要造假的 我想好的纪录片是有力量的 当时看911的时候我想至少能看出三分之一的真象

  《赛事》里姚明说这场比赛我看到的是执教的艺术和体育赛事的魅力

  做为普通的观众 大部分人只关注到赛场上的几十分钟 没有人知道一场比赛后面的故事 为什么会赢 为什么会输 都是有原因的 缘起因果

  只是我这种甚至算不上伪球迷的人 从来没看过CBA的人 竟然觉得纪录片比电视剧好看多了

  你能看到一张张真实的脸 你能看到每一个进球背后教练的战术和球员的配合

  当然这算是一部励志纪录片 所有能提升士气的F开头的英文单词都被消音了 但是能看到80%的真相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我开始关心篮球的时候乔丹早已退役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女生关注的都是赛场上的某一个人 当随着老去的岁月我们不再关注那些帅气的身影的时候 当我们开始关注一个整体一个事实后 我想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吧

  还有一个发现是姚明这个人挺不错的 素质对一个运动员也很重要吧 听他一会普通话 一会上海话 一会英文挺好玩的 还有就是真羡慕上海队的翻译啊 ....后来我不看篮球开始看足球了 再后来足球也不看了 一个伪球迷消失了

  还有很多纪录片都让我看到自己很渺小 Wild China,南太平洋,了解宇宙运行的真相,自然大事件,中国现代奇迹.....

  记录是力量

  《赛季》影评(三):邓华德的《赛季》

  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需要这样的纪录片,无论是宣传推广也好,真实记录也好,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这部纪录片很早就出来了,曾经在CCTV9上看了一两集,当时就觉得特别棒,这两天终于看完了。

  本片看完后,最深印象就是邓华德无时无刻爆粗口和竖中指。

  邓华德的个人执教理念是:百分之七十的士气,百分之三十的技术。在本纪录片中反复提到这句话。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邓华德为自己的战术匮乏找了一块遮羞布,不过这块遮羞布并没有遮住他过多的缺点,反而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在这部纪录片中也可以看到,邓华德个人战术相当有限,尤其的比分落后或者关键时刻,邓华德更多的是去鼓舞队员士气,而不是实施一套有效的战术。这纯粹就是彪,牛逼如波波维奇,在今年总决赛中也没邓胖子这么彪的。在纪录片第二集中,上海队队长刘炜就为此有过抱怨,当时的情况是上海队最后一节领先17分最终让对方翻盘,赛后邓华德说你们太年轻,经验太少。刘炜说,在最后时刻起码让我们知道该打什么战术,譬如对方就是打挡拆,而我们该如何应对?!最终邓华德都没有给出答案。两场球过后,球员们适应邓华德了,基本上就是控球后卫决定打什么战术,邓华德再给予细节上的指导,可这样是完全错误的,正常的程序应该是教练拿出对应战术,球员在球场上根据实际情况做细微调整。从来没听说菲尔杰克逊何时告诉科比,在防守挡拆时应该跟防还是换防。科比完全可以用“shut up”来回应禅师。

  邓华德个人情商相当高,第八集中,邓华德收拾迟到的阿巴斯,在阿巴斯面前唱黑脸,又拉来队长刘炜,让刘炜在阿巴斯面前唱红脸,既达到效果又卖刘炜一个人情。

  本片中,让我比较诧异的是,如今北京队的中流砥柱李根,居然曾经是在上海队发家。我不明白上海队管理层是如何让这样的年轻球员流失的。

  如果说广东队给国家男篮输送了大量球员,那么上海队给国家男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如今的剪辑师,翻译,体能教练等等,都是来自于上海队。

  依稀记得邓华德执教完这个赛季之后,就当选了国家男篮主教练,可是邓华德那套“怒吼,嘲讽,摔凳子”只适用于年轻球员,对于国家队这一帮老油子来说,根本没什么作用,第二年,邓华德任职新疆队主教练,对着老东家上海队的挖苦,讽刺,也可以看出邓华德此人品性确实一般。这一《赛季》,闪亮了很多球员,主要还是邓华德由此成功打入国内市场,可几年之后,面具被拆穿,自动走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