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读后感摘抄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是一本由[美]埃里克·梅塞尔(Eric Maisel)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2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精选点评:
●作者是家庭治疗师。这样的书,是对抑郁症强迫症等确诊病人的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不了解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大众的严重误导。把深重的痛苦归结得轻描淡写,就不怕那些确诊病人由此产生更重的羞耻心和愧疚,与外界来联手压迫自己的内心吗?看得我气炸了!
●批判思维,反直觉系列,内容过于主观,理论走的太远,但值得一看
●忧郁情绪的存在主义疗法方法论。意义是主观的,制造自己的意义,当然作者也承认完全按照存在主义理想去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也许我会尝试。我想对中至重度“抑郁症”患者应该没什么效果,他们的首要治疗方式应该是吃药,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作者不承认抑郁症的存在,嗯我表示怀疑。
●所有你认为的抑郁只是不开心(记住这句话感觉安慰自己很有用)
●这书不错,但是可能并不适合中国
●这本书让人学会去思考,简单明了,与生活息息相关。你以为的抑郁,很多时候确实只是因为一些什么让你悲伤,让你不开心。
●对于走出现象级抑郁症的人们超级有帮助。但是真的有抑郁症的同学还是要去看医生
●虽然是心理学的门外汉,不懂什么心理学专业术语,也无法评判译者水平到底如何,但这本书对我来说帮助很大。
●如果这世界上不存在抑郁症,那么当我们抑郁的时候,我们在抑郁什么?最近各种大小事赶一起,俨然已自乱阵脚,很需要静心静心调整负面情绪~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于如何区别抑郁心境和抑郁症给出了实用的见解和建议。对于自己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快乐状态,追求人生的意义给出实用的计划建议。其实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内源性抑郁,大多是因为成长环境和事件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不开心,悲伤,愤怒,自卑,不爱自己都是正常反应,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能够正确认识和自救。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读后感(一):对我有用,谢谢!
这本书让人学会去思考,叙述简单明了,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你以为的抑郁,很多时候确实只是因为一些什么让你悲伤,让你不开心。
感觉到“抑郁”的小伙伴们,尤其是已经对生活产生有较严重的不良影响的朋友们,翻翻此书,你会有收获。
希望大家能更好地生活,加油,一起努力!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读后感(二):北京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读后感(三):论人类如何正常行走
本人觉得自己还算正常,但也常被外星人指责:你有点不正常、你神经啊、你要不要去看看病。
无论是调侃还是正经地,本人听到这些话无一例外并不开心。
真的。
本人心脏不脆弱,在地铁被挤被踩被包咯到腹部、肋下都不生气。
但本人没病的时候,真心不想被说你有病。
标题看着有点大,就这样吧,不想改了。
其实想说的是,看了书发现,身边孕妇怀孕后的症状、身边年纪大的女性更年期后的症状,都有迹可循。
但那不是真的抑郁。为什么?书里会告诉 你。
大部分的“有病”,只是因为你不开心。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读后感(四):为什么出版这本书
人类容易被他人欺骗——莫名其妙的呓语
别把抑郁太当回事儿
《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
美心理学博士撕掉抑郁假象 揭开心理医生职业内幕
今年(2013年)算这本,出版了2种与抑郁症有关的书。一本是《奔向幸福的旅程》,本土患者自愈后自己写了本书,告诉人们——自己是怎么得上抑郁症的,如何自愈的,现在在做什么。这非常难得,国内对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尚且莫衷一是,何况被确诊的更讳莫如深了,怎么还敢写书来剖析自己如何患病的?难能可贵。
而另外一本就是这个颇有些波折的《你以为你抑郁,就真的是抑郁吗?》,其实我更喜欢它本来的名字《Rethinking Depression》,直译:重谈抑郁。
为什么?
因为作者,埃里克·梅塞尔,在美国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创造力教练。他本身有多年心理治疗经验,但在这本书里,他推翻了民众关于有心理疾病赶快找心理医生治疗的素论。
身为医生,他最了解心理诊疗的内幕、龌龊,他最了解什么症状仅仅是情绪而不是病,什么症状你只需在家里自我劝慰就能缓解而无需入院吃药——这对动辄以精神疾病送人入院的内地,真的太重要了!
身为以赚病人诊金获取收入的医生,梅塞尔博士彻底撕下了伪装。何等可贵!
本书在美国出版时,因其内容涉及对心理医生治疗目的、心理治疗体系存在价值的批判,引起巨大轰动。阅读本书后,你将在作者的辅导下明确:“我不可能抑郁,因为压根儿就没有抑郁这种病!”,此意堪称对心理治疗领域颠覆性观点。
作者直言出书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摆脱精神障碍模式的阴影。他针对美式人人都有心理医生、人人都有私家医生的医疗体系,重谈“抑郁”——本质是不快乐这一现象的原因、真正的抑郁症状、如何缓解及降低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方法,并强调“如果抑郁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疾病或障碍,你就不可能仅靠把它从字典中删去而摆脱它。但是由于它并非什么疾病或紊乱,你当即就可以消灭它。”
针对治疗抑郁症心理医生匮乏的泛亚非地区,本书中自我诊疗、自我治愈、区分不快乐与真正病状的方法,从而减少公共医疗浪费、个人高昂心理医疗费用、拒绝医疗推销,也非常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