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即便弱小也能获胜》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经典观后感集

2020-12-25 03:2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经典观后感集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是一部由菅原伸太郎 / 池田健司执导,二宫和也 / 麻生久美子 / 福士苍汰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一):我也拥有过呢,那些热气腾腾的逗逼的岁月

  原来自己一直如此地钟爱校园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割舍不掉的是重回那些岁月的期盼。

  最近的日子真的很难。能够被理解的就不是孤独,能够被温暖的就不是绝望。

  本来是抱着治愈自己的心态去看最后拉下来的那两集。可是才发现呢,对这种在集体里分享生命的热望与自身环境的孤寂形成映衬之后,带来的不过是深深的绝望和无力。所以啊,在最后还是看不到这故事的结局。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二):意味不明

  几个学生里面真正有演技的只有本乡吧。一开始的论调的是好的,不过到了最后也不能自圆其说片名了。就像杂志社长说的那样,如果还是弱不能胜强,还有谁要看。比起二宫以前选剧的水准,这剧真的平平,而且一群以考东大为目标的学生要和别人比野球,作为兴趣还可,要谈到以弱胜强上,真的理解不能。还有一星扣在有村架纯,既不好看又不清纯,不管和福士还是芋头都不搭,可能只有她一个是女的吧。

  总之,这是部意味不明的剧,要说以弱胜强都有点牵强。

  唯一的看点是,那几场野球比赛还不错,荒川良良还是一如既往得搞笑,麻生久美子的存在感为零。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三):即便弱小也能获胜

  有时候拍得平平甚至不太好的作品反而能引起思考,而拍得非常好的则除了让人心潮澎湃,深身舒畅外,反而不知如何评价才好。此剧颇有些这种感觉。初看介绍时,以为是一部青春校园体育励志剧,鉴于对棒球的无知,所以久久没有观看。看完后倒是颇让人意外,这是披着体育外衣的另类励志剧。倒有些《麻辣教师》的意味。

  所谓“以弱胜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努力训练争取变得更强这种正面类型。背景是以升学率第一的高中,不仅棒球社六个高三生四个考上东京大学一个早稻田,甚至教练田茂青志本身也是东大毕业高中三年全校第一。但也正是这种学校,类似棒球社之类的运动型社团才会弱小。怎么办,不走寻常路。从表现上来看,他们相当出色的利用了自己的头脑进行了出色的训练并取得了成果。

  可是仅仅是如此并不足以吸引观众,事实上棒球只是故事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含应该是励志,另类的励志。事实上以主流观点,这个学校的学生应该没什么特别的烦恼,特别是田茂青志,虽然少许受挫,但事实上其人生道路可谓光明无限。以往的校园剧都是表现差生或者不良生,可是对待这种优秀生人生就没有烦恼了吗?剧中相当出色的表现学生们以及田茂青志本身的种种问题困惑以及烦恼。但通过棒球这一“无用”的活动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和追求,演绎出一曲精神成长之歌。虽然道理上巅履了以往的观念,但结局还是相当正面的。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四):二宫和也的而立之年

  第一次看见二宫和也出演高校生的时候,是2003年的「日本派」。海报上他的头像是最出众的一个,和山下智久、成宫宽贵、小栗旬在同一条商店街长大,四个人一起为多年未见却变土气了的昔日女神而失望着,为在那个夏天告别处男之身而傻里傻气地努力着。

  大概是仗着长着一张好欺负的脸吧,这家伙在11年间陆续出演过的角色有:常常被欺负的少年、早年丧父的小儿麻痹、贫穷贵公子、毕业于三流大学买不起房的打工仔等等,不能说每一个角色都深植人心,但绝对可以说凭借着超级有存在感的个人特质出色完成了任务。

  而这一次,他在高中毕业十二年之后突然失了业,选择回母校当老师。站在主席台上,作为经历过一些无奈和失败的社会人,幽怨又不屑地对台下的青葱脸们说着,「即便东大毕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棒球是徒劳的,打不打都一样」。老套的故事很难不让人想起2008年的「 ROOKIES」,一帮爱打群架的废柴舔着脸以甲子园为目标重组棒球队而热血着,那个夏天市原隼人眉宇间的气息带着傲人的坚定,BGM「 キセキ」也响彻大街小巷。其实青春故事原本就是毫无新意的,谁和谁的那些年都是类似的,就连每个学校那些不起眼儿的废柴们的样貌都是吻合的。第一话大概就能预测到故事一定会历经风雨最后向阳发展,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二宫和也先生,扮演着同年龄的青志君,将要找回从未磨灭过的勇气和决心,在棒球场上和少年们一同成长。即便俗气也觉得这样的开局很棒,还有大量使用海女的卡司这一点也太惊喜了。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五):因为短评写不下去

  可能跟Nino之前的剧比起来,这部少了点和风,但是从N担的角度来看,这是对N很重要的一部剧,作为一个拥有前辈这样身份的一部剧,当然N本身肯定不是角色塑造那样小气的,但是一种责任感和领导者在这片场还是可以感受出来的。

  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编剧上确实做的不够好,人物塑造上开始是有点混乱的,想把故事讲的满但是没办法做到,毕竟要讲那么多人物,还要穿插人物之间的故事,以及青志先生自己本身的成长。

  主人物是青志大概也构成了这个故事很难讲好的一个点。

  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原著比电视要好看的一个地方。

  那些哲理性成长性的东西,原著是通过学生的采访一点一点的描述出来的,但是电视剧需要故事情节将所有这些连接起来,或许通过青志先生的视觉来更多的讲述从学生的成长之中来得到自己的成长这一点可能故事的内涵度更高一点,青志先生作为一个载体而不是主体去讲这个故事。

  不过以二宫现在的身份也很难作为一个隐去主体光环的载体吧。(我绝对是黄担)

  作为一个黄担的身份而言,这绝对是一部好剧。

  年轻而带着新的身份和角色,不管是电视剧中还是现实作为演员的二宫先生,私底下的片场上以及各种宣番上,都是福利多多。

  也是因为这是一部仔细看充满各种人生哲理的一部剧或者原著,从而二宫式的人生观点也是有很多的。(说到这一点,到还蛮想去总结一些这部剧从开始以来,Nino的人生哲学大放送呢)

  本来只是想写短评,居然敲了这些字,只好放评论,纯粹是自己的感想。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六):棒球迷眼中的这剧

  作为棒球迷,我觉得这剧很不错。那种“一看就是棒球部”的感觉很棒。

  一点点更细节吧

  第一集

  1.赤岩很适合投手(虽然他的投球动作怪怪的),性格别扭又傲娇,还很喜欢怪责自己

  2.白尾确实是里面最有天赋的一个,不管是守备还是打击。。看得出来他会打。这种运动剧要演“笨拙"容易,演“很有天赋”却很难(因为球迷一眼就看穿了。。)

  3.话说堂学这种级别的球队跟主角队打友谊赛,一般都是派B队

  第二集

  1.堂学的新教练到训练场时,队员迅速集合的一幕太真实了,完全就是强豪棒球部的样子。刚进入强豪棒球部的人一开始学的就是大声喊各种礼貌用语(谢谢,辛苦了,等等)。

  第三集

  1.堂学的监督亲自上场指导跑垒的时候,觉得他还挺热血的……(这种事情,一般监督只要站着指导垒指就好了吧?)教练一般非常重视积极跑垒这件事,即使同样是跑垒失误,由积极造成的(就是本来不该跑结果冲过头)的跑垒失误一般不会被骂,而消极跑垒往往是要挨训的。

  第七集

  1.虽然有点挑刺,不过像堂学这样以甲子园为目标的队伍,一般是不会与同区稍弱的对手打练习赛的(很有可能会碰上啊!)

  2.堂学的ace与城德对战的时候,感觉要担心的不是打不打得中的问题,而是捕手江波户接不接得到的问题哎笑。(有看过中学生或者高中弱队的比赛的就知道,这样的队伍一般捕手的接球水准都……一般)

  所以搞不好是江波户接太多次了已经习惯球速也说不定。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七):二宫和也的而立之年。

  第一次看见二宫和也出演高校生的时候,是2003年的「日本派」。海报上他的头像是最出众的一个,和山下智久、成宫宽贵、小栗旬在同一条商店街长大,四个人一起为多年未见却变土气了的昔日女神而失望着,为在那个夏天告别处男之身而傻里傻气地努力着。

  大概是仗着长着一张好欺负的脸吧,这家伙在11年间陆续出演过的角色有:常常被欺负的少年、早年丧父的小儿麻痹、贫穷贵公子、毕业于三流大学买不起房的打工仔等等,不能说每一个角色都深植人心,但绝对可以说凭借着超级有存在感的个人特质出色完成了任务。

  而这一次,他在高中毕业十二年之后突然失了业,选择回母校当老师。站在主席台上,作为经历过一些无奈和失败的社会人,幽怨又不屑地对台下的青葱脸们说着,「即便东大毕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棒球是徒劳的,打不打都一样」。老套的故事很难不让人想起2008年的「 ROOKIES」,一帮爱打群架的废柴舔着脸以甲子园为目标重组棒球队而热血着,那个夏天市原隼人眉宇间的气息带着傲人的坚定,BGM「 キセキ」也响彻大街小巷。其实青春故事原本就是毫无新意的,谁和谁的那些年都是类似的,就连每个学校那些不起眼儿的废柴们的样貌都是吻合的。第一话大概就能预测到故事一定会历经风雨最后向阳发展,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二宫和也先生,扮演着同年龄的青志君,将要找回从未磨灭过的勇气和决心,在棒球场上和少年们一同成长。即便俗气也觉得这样的开局很棒,还有大量使用海女的卡司这一点也太惊喜了。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八):霓虹高中生青春梦想的甲子园

  给5星不全是因为这部剧。

  甲子园,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那部《棒球英豪》,再然后去维基去油管补知识⋯⋯

  再然后知道甲子园球场于甲子年(1924)启用,历史悠久,亦是阪神虎的主场。比赛全称是“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每年有春夏两季大赛,参赛的队伍都是经历全日本层层地区选拔的,高中三年,能进一次甲子园便是梦想,也有强队能够连进甲子园,更是奔着能够春夏连霸的目标⋯⋯

  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一部纪念视频的,配上BGM,催泪到不行,在这里推荐2013/95回甲子园大赛的集锦(B站上也有,就是AV画质)。截取几个花絮小故事

  在浦和对阵仙台的比赛中,“182球の熱投”,2年级投手“小岛战至腿部痉挛,教练示意换人,他却摇摇头,示意想要继续投完,最后中继投手上来第一个打席就被仙台育英敲出再见安打”(这段评论转自B站网友)。最后10比11输掉比赛,小岛泣不成声,对着教练低头大哭,教练一手抬着小岛的头,一边鼓励他刚把嗲⋯⋯

  另外一个故事是13年亚军球队延冈学园的女经理牧野。女经理我猜可能是像剧中的柚子一样的角色吧,不上场打球,但是可能负责团队的运作。毕竟日本的棒球一般都是社团形式的,大多需要一个管理人,想想同样是高中生的女学生可能也会起到更多更好更积极的作用吧。

  楼主偷懒,就直接从维基上粘贴了:

  “亚军球队延冈学园的女经理的牧野,她的前男友、同时也是棒球队员藤井不幸在三年前溺水过世。虽然经历此种苦痛,但牧野仍然强忍伤悲,为了延续藤井“前进甲子园”的梦想,毅然加入棒球社担任经理。在此期间,她吃了许多苦头,看见棒球社练习时常想起藤井,甚至放学后骑着脚踏车时忍不住哭泣,不过她并未选择放弃,最终延冈学园终于在宫崎大会上获胜。总教练重本在地方大会过后的某一天,将球队集合,把当天获胜的决胜球亲自交给牧野:“因为三年来,牧野是最辛苦努力的”。

  十天后,藤井的父亲拜访牧野家,一见到牧野的脸,便止不住泪水,说:“谢谢,你很努力了”。后来,藤井的父亲知道牧野内心一直觉得“没办法以女朋友的身份好好守护藤井”而后悔自责,于是写了信:“不是你的错,是你实现他的梦想,谢谢”。”

  感觉像故事一般热血呢,却都是真人真事发生在甲子园。翻开往届比赛,也有选手踏上甲子园慰告先亡的恩师;有选手母亲也是曾经也是棒球选手,踏上赛场也算实现母亲的期望;呐喊的拉拉队,输掉比赛后和队员一起掉眼泪⋯⋯ 日本的高中选手,有的能被保送到大学,抑或加入职棒,也有的或许念完书就要继承自己的家业,过不一样的生活。这几年的棒球时光都是他们所格外珍惜的,也许是一生才有的体验。想想青春、高中无非也就是这样吧,有能够为之奋斗的梦想!

  唉,楼主可能是离开高中有几年了有点多愁善感了,就当我深夜胡言了吧。还有就是楼主看体育比赛很多,对棒球确是知识有限,也可能跟天朝对棒球的普及度有关吧。。课外要补起来了。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九):二宫老师的棒球和青春

  这部剧讲的是棒球呢?还是青春呢?

  如果是棒球,那就应该让二宫老师他们赢,然后再冲进甲子园。而不是戛然而起,然后让他们一个一个离开棒球场。一个一个回到学生的本来身份,升学,考试,离别。

  如果是青春,却又蘸染了那么多笔墨来讲述二宫老师他们的棒球。让他们一个一个在棒球的世界里变得生动而灵活,让他们一张张原本模糊的脸变得深刻而快乐。

  到底是棒球还是青春呢?

  如果没有一个明明白白的判断,会不会让喜欢棒球的人嫌弃,会不会也让怀念青春的人同时嫌弃呢?

  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打棒球是为了记载青春,挥霍青春是为了打棒球呢?就像二宫老师,他是如此喜欢打棒球,对于那段打棒球的青春又如此的耿耿于怀,这样的情况,又怎能分清到底是为了棒球还是青春呢?

  所以,棒球和青春,都是我们的。

  “高中生这种生物,真是不容小觑啊!”剧中最喜欢的无能棒球部部长曾经发过这种喟叹。

  听到这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打了个清凌凌的激灵。

  这本是一部励志剧,虽然而二宫老师他所强调的是,我承认我们都是弱者,但是我们要用弱者的方式取得胜利。这是一种新的宣传,以弱胜强,不过是强调我们自身的强大,以过去的我们为参照物,而取消了外部参照而已。

  但是在大半篇幅过去之后,我们只看到他们在每一集45分钟的时间里在渐渐认真,在渐渐思考,认真对待棒球,思考如何打棒球,但是我们却始终看不到绝地反击一般的致胜法宝。有些无趣,有些想放弃。

  但是那是二宫老师啊。无论别的角色怎样模糊,无论剧情怎样发展,他的表演功力,他无论在和谁对戏时的投入,他不时说出的关于棒球甚至是人生的箴言,始终在让我看到,他是绝对认真的。所以,坚持到了最后,直到了解到高中生这种生物才不容小觑。

  漫长的酝酿期里,这群懵懵懂懂的高中生们终于还是走到了他们应该站好的位置,开始认真地挥舞球棒,开始努力地打棒球。并最终可以让二宫老师有足够的材料在更衣室里做最后的点评。

  这就是搅拌了青春的棒球了吧。

  那么青春呢?

  是少年少女之间欲言又止,你喜欢我,我喜欢他,他不喜欢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恋爱吗?两个挺拔的男生,一个可爱的女生,三个人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便是一场精彩的青春电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架不住众多的追求者,喜欢的心情也继而慢慢掩藏不住。两个人暗暗较劲,女主角却一无所知的画面是最令人心动的青涩。

  是偏执地喜欢着女生,为了她的一个握手而神魂颠倒,在最后的一场棒球里,大声喊,“樽见,再见”,还是午后昏黄空无一人的棒球场上,静寂无声的回忆呢?

  青春大概就是几个十几岁年纪还要穿着校服的孩子聚在一起,一起热热闹闹地一起做点什么事,然后再离别吧。

  除了棒球和青春,那个穿上校服便是十七岁高中生现在已经三十多岁的二宫和也呢?

  这个背负着励志热血的角色,在他的身体里却成就了淡然温和的坚持。

  不屑一顾时的嘲讽嘴角,众人皆沉醉在热血的气氛里而唯有他独自坐在吧台前的背影,明明是一个将利害关系看得十分清楚却又无法摆脱对棒球单纯喜欢的精明研究员,在最后的更衣室里,对着他的学生们,一边流泪一边和他们告别。

  明明比谁都执着地想要一场胜利,却非要表现得淡然而平静。也许在所有的角色里,只有他才了解,这本来就是一场夹裹着青春的棒球。他们不会冲进甲子园,他们会在比赛结束之后,成为原来的学生。所以,他才始终坚持在一年之后离开这个学校,回到他原来的位置。我们不过是要奋斗这一年,其余的,都要交给未来的。

  《即便弱小也能获胜》观后感(十):This is goodbye but we lean forward to the next crazy venture beneath the sky

  在所有的体育评论中,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是,“早知道这场比赛要这么丢人,还不如当初就输掉了好”。

  很难相信,说这种话的人理解竞技体育的魅力。

  对我来说,竞技体育的乐趣在于可能性。在于只要站在同一个赛场上,双方都存在获胜的机会。哪怕那个可能性趋近于零,但是你却永远无法对那个可能性视而不见。那个可能性的仍然存在,如同床垫下的豌豆,说不定哪天就咯得对方彻夜难眠。

  这个可能性如果我们把它喊成一句漂亮的口号,那大概就是四个字:以弱胜强。

  在剧里面,城德还是输了。体育比赛输了就是0,赢了就是100。无论你输得多么可惜,你也永远,永远不可能翻案。在更往后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会忘记你,只是记得赢得一切的是谁了。成王败寇,虽然现在人们看着你的眼睛说,“真是一场不错的较量”,可别被骗了,失败的荣耀只是稍纵即逝。

  所以我想,我是明白编剧最后一集的意图的,城德没有办法怀抱着失利自我安慰,最后的最后,尽全部的力量,每个人都向着不同的方向延续梦想。无论是在这个棒球队还是大学的全新的棒球队,无论是教导着高中生还是小孩子,我们想要的永远是胜利。

  胜利真的这么重要吗?那就看看城德的那场胜利吧。首先,这不仅仅是一张门票,更是一张挑战书,它表明着城德凭借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和强队对决的可能性,不是靠抽签,不是靠暗箱,踩踏着别队的尸体,来到了城门前,高喊着一决高下。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浪漫吧。其次,胜利为城德带来了下一次赢球的可能性。哪怕只是一点点,但是从这一刻开始,城德就摆脱了“未尝胜绩”的泥潭。

  有的时候,想赢的心情的折磨,如同最残酷的酷刑。如同有人在心脏钻井,但是旁人只是嘲讽地看着你告诉你,这一切并不值得。“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啊,”他们说。但是有的时候,当我回忆起,那些让我激动不已的胜利的时候,我的回忆中那些白天和夜晚,(当然多数是夜晚),都是无比的美好,好像没有一个下着黏人细雨的日子,总是那么适宜,那么清爽。我想,那就是胜利能够带来的享受。即使在之后,我们陷入怎样的困境,只要想起那些闪耀在过去的星星,我们就不必永远低头直视阴沟。

  不过我想我还是喜欢这样,拼劲全力还是输了的体育片。不是说这样的结尾更现实,我只是想看到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如果到最后还是输了,是否会后悔当初努力过。或者说,作为一个球迷,你是否如同在赌桌上下错注一样,后悔选错了球队。

  “虽然输成这样,但是谢谢大家,我们一起走到了这一步。明年再来。”

  明年,后年,每一年,我们,球员们和球迷们,都是全下。这才是竞技体育啊。

  This is goodbye but we lean forward to the next crazy venture beneath the sky.

  这是再见,但是我们期盼着青空之下,下一次疯狂冒险。

  ======================================================

  二宫和也先生好帅的。

  山崎贤人萌得心动。

  不好意思,这篇评论不写这么两句话,我真是没办法点击发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