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枪读后感1000字
《断魂枪》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魂枪》精选点评:
●老舍写武侠片也很不错~~
●好看,像茶馆那种余韵的尽情发挥。
●老舍所处的年代,这本书所描述的年代,处在时代交接的边缘,新的与旧的,先进的与陈旧的,种种的冲突,在碰撞中翻出一股腐朽的味道。书里描写了许多人,有的人旧到了骨子里去,有的人只是在陈旧的内心表面包上了一层时兴的“西装”,像是呼吁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但又像是选择错了打开方式。总之得到的感受是多元的。也喜欢老舍的古老的北京胡同的气息,也为书中的讽与赞而触动。
●时代已过
●其实,读到后面,印象深的是一个词,叫暗娼
●微神和月牙儿两篇打破了我对老舍的刻板印象
●突然想起舍予先生的这部还真读过了,前年在新华书店。老冯的《神鞭》和那个《侠隐》多少受了此作影响吧!
●不喜欢。
●很厉害的样子
●很早以前在语文读本上看到时,还纳闷老舍怎么写武侠啦,是不是作者印错了,是金庸吧。多少年后的今天,我喜爱发现他和金庸武侠的不同
《断魂枪》读后感(一):决不是武侠的武侠
有英雄,有人物,有传奇。
却不同于一般的“传奇”,当其他小说是“英雄征服世界”时,老舍笔下的英雄却被世界征服了。
悲凉的风格,是对已逝的侠义精神的尊重。
《断魂枪》读后感(二):《断魂枪》——经典
虽然老舍先生不是以写武侠小说出名的,但在我看来,这篇《断魂枪》堪称是一篇经典的短篇武侠小说。特别是文章的开头,描写国人对待火车、洋枪的复杂心态,简直绝了。沙子龙等人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文章虽然短,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断魂枪》读后感(三):好些人的故事
1、马裤先生:“茶房”这声音一直在我耳边轰轰响,老舍先生写人物太形象了。
2、大悲寺外:永远无法互相理解的两类人,有必要和解吗?
3、微神:记忆里的景物总是最鲜亮的,现实却总让人难以再遇到当初的那抹颜色。
4、开市大吉、柳家大院、抱孙:人心当真不会进化,多少年后,同样的事情照样在发生。
5、黑白李:隐忍的温情,古今两李。
6、牺牲:失了根,却未能在别处扎根,摇摇晃晃地活在臆想中,注定是要疯的。
《断魂枪》读后感(四):我们都念旧
那是个时代交替的年份,这片土地经历了太多,那些它在大中华宏伟梦境里自动屏蔽的苦难,终于在现实中追着它四处流窜。在洋人的过分欲望前,它拼了老命找旮旯,找角落,然后瑟瑟发抖。
那是个民众情愿用美梦麻痹自己的年份,睡的久了,便染上了过重的起床气,就算被揪着耳朵爬出了被窝,还是忍不住时不时得揉眼,以至于视野范围内一片惺忪之感。
沙子龙的地盘被改建成他不熟悉也无法拒绝接受的客栈,关于他的传说也如老中国的神秘感一样,一并被拨了皮,赤着膀子横行在风言风语里。
我想我是可以理解沙子龙的,在看了Harrison推荐的短片后,在见惯了文字躲在冰冷屏幕后,在纸质触感被高新科技侵蚀后。总觉得那些可以自动翻阅,避免了变黄机会的报刊,在手掌大的器械身体里显得不伦不类。
我也会时不时的光顾报摊,就像沙子龙在夜半月圆时锁了门,练起‘五虎断魂枪’,只剩在黑暗里缅怀他作为‘神枪沙子龙’的日子。渐渐的,那份不舍与要把它流传百世的心力也掉了色,与大枪一齐立在后院里的角落,落了尘,任凭你力大硬朗,也抗不起,耍不得。
《断魂枪》读后感(五):老舍的心态
我一直喜欢看书评,然后看其他人的说法!
看着和我年纪相仿,但是看书数量,要远远在我上面的人!我对这些人,有着一种从内心深处的羡慕!
这是一群多么幸福,多么有希望的人!
我在小时候,也读过书,只读了一本钢铁是整样炼成的!之后看的书,就全部都是中国传统作家的范畴了!
中国传统作家的小说,大概就是我父辈们看的书。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反思,都是伤痛!可以说是70后们,最喜欢的反思文学了!对,就是伤痕文学!
包括现在,只要是学院派的作者,大多还是喜欢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甚至这些学院出来的人,大多也都是贩卖着伤痛文学的!
我了解几位一直在文艺圈的学院派们,依旧在贩卖伤痛文学的!
一群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你没有经历过伤痕和痛苦!你非要把新词强说愁!这是一种,很恐怖的事情!
因为你写出来的故事,并不会获得人的共鸣!远远的,我感觉一股文艺气息!
(关于学院派不出名作者,也许是我不懂他们写的什么东西!也许有人喜欢阅读,但我不在这个读者群内!连浙江传媒大学,都开了网文课!)
很多人说年轻人的审美,现在都变成什么玩意了?整么变的不注重文笔,内容无聊的小白文了!
个人认为,新生的一代,他们并没有经历过伤痛和苦难!对于苦难,很难产生共鸣!而如果很难产生共鸣,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就显得非常的无聊!
当然,这里要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或许是一本文笔极好,文字雕琢感极强的小说!但是大众,并不是非常喜欢看的小说!甚至可以列为,前十看不下去的消失哦!
原因很简单,读者和故事之间,没有一个共鸣!那么你看这本书,你就是看不懂!可能是一辈子,你看不懂!也许是经历了一些事,就会明白其中的故事!
就如同一个,没有体会过爱的死去活来的人,是看不懂爱情片的!他们会感觉,爱情片不好看,枯燥!
其实直白的说,就是你不是这本书的受众而已!只有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普通读者,才能读懂其中的滋味!
至于网上那些,让读者去看实体书的人,我真想上去就是一巴掌!
读者永远都是上帝,读者喜欢看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些写手应该去写的!只有和读者产生共鸣,这样的书才能大卖!
你写的书卖不动,然后大声喊:“这届的读者水平不行!”这不是一种嘲讽吗?
就如同段魂枪中的大师,他的能力很强,但是他从不传授功夫!因为他的功夫,已经不适合这个年代了!
我因为实体书的影响,也写过几篇苦痛文学!想要用痛苦,让读者看见主角的改变!当然不出意外,这本书赤裸裸的扑街了!因为这本书,不适合现在的网络文学市场!
我觉得网络文学和实体文学,就和段魂枪和国术之间的关系!
网络文学的读者,或许年纪小点,他们都喜欢看浅显的,但是又有些深度的故事!从而显示出,自己和其他的读者不同的感觉!
而实体文学的读者,更多的是中等及以上的作者!这些人要写出故事,就要显得专业!而显得专业的方法,就是啃大部头!
大部头枯燥而又无人可看,这刚好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至于那些喊着,这届读着不行的人!或许你是断魂枪中的王三吧!那些大师们,不去叫喊的事情。你一个扑街的实体作者,何必苦苦叫唤!
故事也是艺术,艺术也要迎合读者的需求!只有有资金赞助的艺术,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潮流!
(最后一段话,是汪曾祺的一句话,原文已经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