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有积累,难有逆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没有积累,难有逆袭

2021-01-03 19:17:27 作者:夜渔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片

  文/夜渔

没有积累,难有逆袭

  30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如果这时候你还没有取得一定的成就,那么你的人生基本就定型了。

  最近在一个社群里,看到有位创业者分享了上面这个观点,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认同。

  为什么我不认同呢?

  因为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总是拿年龄说事,比如30岁之前要努力做加法,到了30岁左右就要注重做减法,要专注某一领域,持续深耕,于是有很多人就会问,我现在已经35岁了怎么办?我现在已经40岁了怎么办?

  看到这些问题,我突然觉得很多人的大脑结构太简单了,你为什么只把注意力关注到年龄上,而不是首先关注最核心的加法和减法呢?

  所谓的30岁真的只能是30岁吗?35岁行不行呢?40岁行不行呢?45岁行不行呢?

  所以你看,为什么很多人不会问问题,因为他们问的问题真的没有动脑,丝毫没有思考过,当你和30岁在较劲的时候,你就是在钻牛角尖。

  当我把不认同的事例观点列出来之后,我就认为,这位创业者分享的观点是不对的。

  比如很多明星、影星、企业家等等,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才成功的,所以想要找到反驳这位创业者观点的事例太多了。

  可是在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后不久,我突然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产生了质疑,我在想,这个观点是谁说的?是一位已经成功的创业者,如果我只是这样单纯的反驳他的观点,是不是会有疏漏?是不是在某些维度上我没有思考到?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功的创业者,他们的思维模型是非常系统化的,也就是说思考问题得出结论一定是全方位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想想,一家公司就像一台机器,这台机器从购买安装到启动生产,老板是需要考虑到每个细节的,而员工只是这台机器上的某个螺丝或螺帽这样的小零件,员工只需要把某项工作做好就行了,而老板需要掌控着整台机器,所以他们思考问题必然是全方位的,很少会有疏漏。

  倘若有一个细节没做好,整台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行。

  考虑到这一点,我就开始重新思考这位创业者的观点,为什么他会那么说?30岁,这个年龄节点对于大部分人的人生来说有什么不一样?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这位创业者说的是对的,大部分人想要在30岁之后逆天改命,可能性很小。

  为什么呢?

  因为30岁左右大部分人都开始成家,当你有了婚姻有了孩子,你还能专注的把所有时间用在事业上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

  我记得前段时间看过一位创业者直播,有人刚大学毕业想要创业,想让这位创业者给他点意见。

  这位创业者只问了他一个问题,然后就建议他不要创业。

  什么问题呢?

  你有没有对象?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样几个字的问题,直指要害。

  我忽然想起很久之前老师说过的一个观点:如果你极度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35岁之前最好不要结婚。

  当然了,这只是针对大多数人,因为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如果你的另一半和你的思想是在同一层次上的,比如说对方也是创业的,那就另当别论,因为你们能够做到互相理解。

  几天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95后创业者分享了一段话:我见过许多暴富的人,却从没见过小白暴富。你也许看到某人突然做对了什么发财了,那一定是他之前做对了许多事情。

  看完这段话,我想起了那段人生逆袭的曲线,前三年基本是水平的,到了第四年第五年,这条线向上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这都是源于前三年基本看不到物质回报的积累。

  联想到30岁这个人生节点,大部分人想要在30岁后逆天改命,就需要在30岁之前做对很多事情。

  说白了就是,30岁以后你也许看不到人生发生什么大的改变,但是30岁之前你已经在路上了。

  思想不变,行为难变。

  行为不变,思想难变。

  道理懂了那么多有什么用,不去照做永远只是一句空谈,激起一时的热血,给自己一个安慰。

  有段时间我告诉自己:

  不要做那个只会听道理的人,要去做那个会总结道理的人。

  — END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