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谒先哲书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九谒先哲书读后感摘抄

2021-01-05 04:0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九谒先哲书读后感摘抄

  《九谒先哲书》是一本由夏中义 著著作,上海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页数:4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谒先哲书》精选点评:

  ●陈寅恪的那部分感觉都是第三者叙述,胡适原来是半卷先生

  ●只是传达了一种精神,但是我认为不值得花费一天的时间去读他。。。

  ●一纸学人灵魂的诊断表,一份精神遗产的报告书,知识分子,一部血泪史

  ●思想史料

  ●学统与道统,学术与政治,价值与权力的几场苦恋和乱伦,使我对几位先哲多一份“同情的理解”

  ●以前读了大部分,今天读了冯友兰王瑶那篇。一股90年代味。《贞元六书》都没读,就敢给冯友兰写信,胆子真大,哈哈哈

  ●大一读物,那个时候就觉得高大上,里面的人一个也没听说过。。。

  ●所谓学统

  ●意外中的必然。

  ●还是本科时翻阅的,当时的确很有感慨。

  《九谒先哲书》读后感(一):如果你正在犹豫,那请读此书

  正如韦伯在其《学术与政治》中所言,对于当下的青年人来说,选择以学术为业并非是一件易事,而且即使有热情也并非意味着你即能够获得成功与成就,因为成功与成就往往伴随着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内。但是,毕竟有那么一些想以“学术”为业的青年人。如果你正在徘徊与犹豫的话,那么,请读此书,相信此书会让你获益良多,会让你坚定信念。

  《九谒先哲书》读后感(二):九谒先哲书

  《九谒先哲书》(夏中义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以前读过火凤凰文丛里的《思想实验》,那是我接触的夏中义第一本书,印象很好。《九谒先哲书》的副标题乃是“写给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的黎明通知书”,所谓“九谒”,写了九人,依次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胡适、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王瑶。其中王瑶学术名气与水平略小之外,其余者皆是一代风云人物。作者夏中义九谒先哲,意在探寻现代知识分子如何纠结于道统、学统、政统之间的生命轮回,以理解之同情写下对中国学术的殷切期盼。故从这种角度上说,虽然作者是写给九位先哲,其意更是写给二十世纪的所有学人。作者并非浮光掠影,而是沉静下去。追寻九位先哲的心灵世界,把他们的痛苦、磨难、成就与不足摊放在阳光之下,让后人深思。或许因为此书体例缘故,引用资料实在欠缺,全书900条注,可是出处只有50种书及文章。至于谒陈寅恪一文,主要的依据乃是出自陆键东的畅销书《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未免不够严谨。另外就是作者过于抒情,其实这种谈论学人之书,还是朴实自然为好。

  《九谒先哲书》读后感(三):大学教师的课堂和书房

  2010年10月,参加宁波举行的全国大语年会,会长谭帆在大会发言,用一句箴言鼓励老师们,说“一所大学应该建立在两个空间上,一个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一个是教师个人的书房。”

  现在,学校校园空间越来越靓眼,课堂空间也一直努力建设,而教师的书房空间一般不为人知,是一个隐蔽的地方。学校老师几百人,每个人的书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书房是一个很个性和私人化的空间,当然非请莫入。但我觉得,它却是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总体发展二者有机联系的关淚点;也是教师的出发点、学校的起跑处,林林总总其实都指向这里。三个空间中,校园空间、课堂空间的根是扎在书房空间这个基壤之上。如果落实得好,教师个人书房的馨香必然会向外衍生,生发出深切的课堂教学、深入的教育教研和深厚的校园学养学风,从而形成一所大学里生生不息学习学术风气。

  读到《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21日)一篇《教师应为自己构建一间书房》的文章,说“看一个人的书房,就可以看出他的品位”;意思是,教师的品位反映学校的品位。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说“如果教师没有把学生领进自己的书房,如果没有使他在你的精神财富的源泉面前惊异地停住脚步,那么用任何手段都是培养不出这种爱好的。”意思是,教师的学风会影响课堂的教风,以至带动校园的校风。

  却然,教师的书房是教师精神成长的安静场所,也是课堂触发学生精神成人的灵感来源。每一个教师的书房,就是一个滋养专业与学养的百草园,一处浇灌教育和教学大树之蓊蓊郁郁的活水源头。其实,但凡教师都有书房,只是深浅繁简有别。别就别在书房“与自己的阅读结合起来”的实践中。我觉得,“阅读”样态反映书房“空间”的深浅生态。爱阅读、能阅读、会阅读、沉浸于阅读,从知识性到享受性的阅读,才是书房空间的极致处。这里有一个例子:夏中义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在一个沙龙里他谈他读《柳如是别传》。读呀读,读出了陈寅恪如何活在柳如是身心时空中——

  “柳如是陪伴陈寅烙先生自学十年的过程里面,给老人带来的是一种非常温馨的怀旧和追忆。他研究柳如可以到什么程度?这一天,晚上她睡觉穿的是哪一件背心,起夜的时候,那个拖鞋鞋底是谁给她扎的。有人说这很奇怪,写一个女子,写睡觉穿什么衣服、起夜拖一个什么拖鞋,鞋底是谁扎的。但是你应该知道,写作柳如是十年里面,陈寅恪每天和这个女子在一起。在想象当中,和一个杰出的、传奇色彩浓郁的中国文化的那么一个象征在一起。于是他就很充实,非常充实。这就像今天有人回到家,在心里面想一个人。这就像孩子所说的,表姐,今天我谁都不想,我就想你。当你想他的时候,内心是温暖的。柳如是在陈寅烙心中,也有这么一种温暖。因为柳如是不仅是一个奇女子,而是中华民族灵魂不会沉沦的价值元素,在他身上保留得最好。”

  这才是阅读啊!夏教授读《柳如是别传》,体贴出了陈寅恪的心境,读出了书中人物的隽永意味,又贴己地拿出来,鼻息吹生,鞠躬与人,令人怦然击掌。读书读到如此知人论世份上,才是极致的阅读,才是书房空间最绚烂的时间。

  《九谒先哲书》读后感(四):致夏中义先生书——有感《九谒先哲书》

  致夏中义先生书

  ——有感《九谒先哲书》

  夏中义先生:

  晚辈有幸与此书相遇,源于09年先生做客《世纪大讲堂》栏目。一如先生九谒先哲时对“人格之根”的探寻,晚辈读谒书亦获得一种灵魂的震撼,故忍不住写此谒书想跟先生说说心里话。

  由于近期在研读有关儒家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之书,先生从二十世纪清华园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里打捞出的九位先哲,使晚辈更多地触摸到中国知识分子用血泪、忏悔乃至终身遗恨而凝成的世纪性精神遗产的凝重,当获得本书的那一刻,晚辈分明感到双手的悸动与颤栗!一本“写给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的黎明通知书”,黑色的封皮,隐藏在黑暗背后令晚辈仰望的九位先哲,显得肃穆、庄重与神圣。先生触及的九位先哲: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胡适、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王瑶——清华人文学术史乃至学人灵魂史思想史的三代传人,晚辈手里载着的是二十世纪的苦魂的重量呵。

  晚辈是一青年读者,基于目前知识结构与阅历学识的限制,对于历史与现实不能说有多少把握,但作为80后,晚辈内心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声音:不能忘切历史!鲁迅先生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作为个体亦是,因为寻找真实的历史,会使自己明白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应该做什么。晚辈目前正在艰难地拾掇历史真实的碎片,并尝试用灵魂的手指拼接使其接近完整。拒绝遗忘是一种痛苦,但此痛苦会使稚嫩变得更成熟。正如刘峰杰老师给先生作序时所言:不能感受痛苦的灵魂,同样不能承受创造的重负,不能从昨日抽取创造今日之丝,织不成明日之锦绣。

  对先哲的发掘不是简单地按照历史决定论一言以蔽之,而是采用一种透视生命本真的深层观照和精神探险,先生称之为发生学方法。晚辈在先生对学术人格的精神解剖与深入体悟中,读到的是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和心灵的震荡!这是先生对学统精神的精心呵护!“将心比心”,在与九位先哲的精神对话中,晚辈亦在进行自我的价值挖根、心灵勘探、人格定位、灵魂探秘的过程——

  在对中国“士与中国文化”和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走过的历程有较明晰的了解后,晚辈的心隐隐作痛:从文化心理水平剖析,儒家政伦文化已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心理定势,“道统”与“政统”的冲突导致“学统”之缺失,这是中国文化的宿命。纵观清代“乾嘉学派”的学术人格裂变到二十世纪末众多学人的价值取向,百年学术史,有多少徘徊彷徨的“过渡学者”匍匐在这种宿命的石榴裙下活得战战兢兢诚惶诚恐、透支乃至丧失了人格尊严?即使百年一遇千古一绝用生命践履“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格丰碑陈寅恪,在其生命的“最后20年”仍被外在体制套上镣铐以致遍体鳞伤!再观照当下中国语境,即使不从学统的角度,晚辈也分明感到制约“个性本位”的不仅仅有来自传统痢疾的历史惯性与惰性,还面临着新的文化潮流的挑战与消解。譬如流传于大学生中的“理想真空”、“精神贫血”、“价值悬浮”,“蜗居”“蚁族”“北漂”……到底是个体本身的自卑自嘲,还是时代潮流过于汹涌压倒个体的无奈?

  突然,晚辈心中爆发出来自鲁迅小说《伤逝》中子君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晚辈在21世纪的都市街头听到五四的回响?!

  先生说五四精神的核心即“个性本位”,“每个人都把自己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与人性尊严的个体来尊重,同时也尊重你所碰到的另一个人的人格独立与人性尊严。”这亦是一种现代性人文精神罢。另外晚辈认为“独立人格与思想自由”的塑造还必须建立在自我知解的前提上。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通向世界的灵魂密码,是反思并批判现实的维度,而不只是任由个体被其他个体或集体乃至现实或时代浪潮“牵着鼻子走”,“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只有建构“我之为我”的真实,才有可能确保“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先生在《谒胡适书》中也说“人生一遭,首先需面对的并非世界,而是自己”呢。

  先生说“人毕竟是文化动物,不仅要活,且渴望活出意义,否则无力安魂”,陈平原先生对“人文学者的重新定位”中也提及“每个人皆有权为自己的有限生涯择一自适且自慰的生存方式,从而为人生注入意义”。晚辈以为,真正的自我实现是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使它发展最高,并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即先生所言“角色自期”与“价值自期”,也只有实现发自本心的“角色定位”,才能一以贯之地用一生的时间去践履。因为找到本心的归宿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呵,心猿意马糊涂麻木地混日子,实是对生命本身的践踏啊。

  记得先生曾在《王国维:世纪苦魂》一书中提到学术的不易,先生说“你若无意投入相应的心力,那你最好不去轻率地惊动它。”“这便似恋爱:当你还没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为她的纯情负责时,你可默默地体味你对她的‘喜欢’,但无权走近她说‘爱’,因为爱是需要责任感的,它与敬畏相连,不含敬畏的爱近乎轻佻。” 晚辈还不确定学术在自我心中的分量,也自知此刻所能及的高度,在未探索出自我的真实及积蓄足够的底气之前,晚辈绝不敢冒然闯入学术的殿堂。而此前,晚辈宁可做实事,也不愿浑水摸鱼,给学界添多一个二流三流学人。从学术领域的角色价值推及“个性本位”的普世价值,晚辈的这种读书体验是否以偏概全?还是为自己心志的摇摆不定寻找自慰的借口呢?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韦伯说:学术使人头脑清明。不管未来的选择如何,晚辈愿拥有这份思想的清明,并保持一份人文关怀以及作为现代公民的公民情怀,懂得仰视伟大的发现和人格,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示尊重,宁做痛苦的清醒者,不做无忧的梦中人——这是对自我存在质量的生命承诺,也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尊严的价值自觉与珍惜守护。

  先生的书激起晚辈大学一年多以来关于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共鸣,此谒书写到这亦是对自我思想发展的一种阶段性梳理罢。王国维有人生境界说,读书亦分境界呵。一部好作品就像三棱镜,不同的心灵折射出不同的景象,放在不同的境界亦会生出不同的感受。大一即使有人送晚辈此书,想必也是被搁置书柜的命运,由此可见,与一本书的相遇,潜藏了多少“早一步晚一步”的偶然与冥冥中未知的奇妙呵。晚辈自觉已来到读书的第二境界,乃思想自觉启蒙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既然心志已醒,绝没有退回去的道理,一如晚辈的一位老师赠予的一句话:走并且思考,路的方向是向前的。读书是一种人格塑造,当读书内化为一种人格形态,想必会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种廓然于胸的境界罢。

  函谒至此,晚辈亦明白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劳永逸的,人生的意义需一生去思考与完善,自我的价值需用生命去践履与守护。而此刻,晚辈正在精神成人的路上苦苦跋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此任重道远。

  晚辈L.F.敬上

  2010年于粤商学院青一湖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