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七大支柱读后感1000字
《智慧的七大支柱》是一本由(英)T.E.劳伦斯著作,团结出版的723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00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智慧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一):翻译确实太差,像用软件翻的,完全看不懂,只是把汉字码一块了
可以找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由台湾蔡悯生译的《智慧七柱》,2002年1月出版,上下册,定价44.20元(几年前在复兴门的新华书店总店以3折优惠买到^_^,现在新华书店总店搬到马连道茶城去了) 。
而且蔡悯生译的版本有劳伦斯所著“前言”一章,书中有当时的历史照片。
阿拉伯的劳伦斯,确实好看,无论是此书还是大卫里恩改编的电影。
《智慧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二):智慧的七大支柱
“阿拉伯的劳伦斯”也算是间谍史和传奇史的著名人物。劳伦斯甚至成为大英帝国的传说之一,说正是大量的这种人才造就了大英帝国。当然对于非英国人甚至非欧洲人来说,这也只是个传说罢了。 一战时阿拉伯地区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已经很久了,但虽然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可是拥有两大圣城的阿拉伯人显然不甘于只成为臣民。只是面对血腥残忍的土耳其人,反抗的勇气和力量不足。书中有介绍,土耳其人打仗与阿拉伯人完全不一样,加上土耳其军队已经半现代化,阿拉伯还处于游牧状态,没有强大外力是无论如何无法独立建国的。 而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机会,久对阿拉伯地区虎视眈眈的英国开始行动了,派出了劳伦斯,他在埃及与印度英国势力的支持下,支持着阿拉伯的独立势力,以从后方牵制土耳其,本书就是他的这段经历的自传,写到阿拉伯军队占领大马士革为止。 感觉文学性一般,传奇性以及地理性还有关于阿拉伯的历史传统风气等有些意思。从书中看,劳伦斯并没有什么太传奇,只是送钱联系各方势力以及教授一些现代化作战技巧等。算是不错的参谋人员,当然也许有许多东西没说。
《智慧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三):翻译太差
我自认中文水平还行,怎么说中学时也是语文课代表啊,怎么就看不懂它说什么呢?每个字都认识,每句话也能勉强理解,可是把一段话串起来就不知所云了...
早就想对当今的中国翻译界说些什么。从我的第三本Harry Potter开始,翻译的种种问题就让我瞠目结舌。H3中漏译、误译达一百多处,而人民文学出版社以“畅销书”为借口搪塞我的询问,似乎畅销书就可以理所应当的瞎翻译。后来才发现,H系列所有的翻译都不是真名,让我觉得是不是文学出版社在拿网友的翻译凑数。好,那我就听从那位编辑先生的建议,不在畅销书上抓错,改寻经典。我倒想问问,豆瓣上随便查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有N多个出版社出的M多个版本。这些不同版本有什么意义,翻译上可曾有什么进步?一部《堂吉诃德》,有那个版本能超越杨绛先生的翻译?一部《荆棘鸟》(幸亏我看过原著),都什么年代了,就那么点对性的描写,都删光了,又怎么能够理解Meggie的挣扎?翻译界究竟在不在用心履行着“媒”之职?“信、达、雅”,能做到多少?
吕叔湘先生翻译的《沙漠革命记》(Revolt in the Desert),是《智》一书的节本的有删节的翻译,流畅而忠实,相形之下,史先生不该感到愧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