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菲洛梅娜》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菲洛梅娜》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1-01-16 23:10: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菲洛梅娜》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菲洛梅娜》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朱迪·丹奇 / 史蒂夫·库根 / 苏菲·肯尼迪·克拉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菲洛梅娜》观后感(一):菲洛海娜

  一个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故事,年过半百的老母亲千里寻子,半个世纪的秘密不想随着自己的离去而被黄土掩埋,决定了却自己这桩心愿。说白了就是一个母亲寻子的故事,但是整个电影给人一种张弛有度,井井有条的感觉。节奏把握也好,没有乏味过甚的地方,就连多余的一句对白也没有。对人物的剖析也进行的恰到好处,氮气奶奶的表演真是鬼斧神工,不得不佩服地五体投地。

  《菲洛梅娜》观后感(二):经典台词

  hilomena: And after I had the sex, I thought anything that feels so lovely must be wrong. 菲洛米娜 :在我有性生活之后,我觉得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错的。 Martin Sixsmith: Fucking Catholics. 马丁:操天主教徒。

  《菲洛梅娜》观后感(三):短评

  完全没想到这么一部题材略沉重演员平均年龄50+的电影会这么吸引我。一开始以为这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老太太,结果她非常普通,就算儿子是智囊团高咖gay但老太太依旧是个平凡的Irish old lady。但Judy演的实在太好了,一个名人把一个普通人演的这么真实奥斯卡实在欠她一座小金人。还有关于宗教的反思也颇为深刻,就算被伤害过,但并不是主出了问题,修女修道院不代表宗教本身。

  《菲洛梅娜》观后感(四):友谊的见证

  很好看的一部电影。整部片子我是哭着看完的,上1分钟揪心的抹着眼泪,下1分钟又被老太太都笑了。电影和佩恩的《内布拉斯加》相似,一部关于父亲,一部关于母亲,但佩恩的立足点在于包容,本片则在于宽恕。朱迪丹奇与史蒂夫库根一热一冷,煽情幽默手到擒来。回到原点的环形结构象征着人物的受难与修行,比起丑陋的权威,菲洛梅娜才是真正有资格说出“原谅”一词的圣者。往事随风,人间善恶,留后人评说。

  《菲洛梅娜》观后感(五):几个我喜欢的句子

  1,你高高在上时,应该对下面的人都好些。因为等你掉下来的时候,说不定还会遇到他们。

  2,我不想对人怀恨在心,那样肯定很累吧

  3,坐头等舱并不代表他就是头等人。

  4,我们所有的探索之旅的尽头,就是回到最初的起点, 再重新了解这个地方。

  特别是第一二句,看到的时候都有心里一震的感觉

  《菲洛梅娜》观后感(六):关于原谅别人与原谅自己

  喜欢这种沿途一起聊天然后慢慢了解对方的电影,这一部是属于人文的,不属于爱情。phi的演绎最自然流露,很多微表情,很有代入感。到最后,anthony的男友说他回去过找phi的时候,我都觉得太扯了。然后才知道是真实故事。西方的宗教信仰竟然如此排斥sex如此捍卫贞操甚至背叛亲情、人性,让我想起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steve coogan这个老男人很有魅力啊。嗯,我希望以后变老也可以像phi这样又可爱又风趣。

  《菲洛梅娜》观后感(七):平淡寻子记

  原本以为是一波三折万里寻子记,没想到平平淡淡,动动鼠标就搜到儿子。

  原本以为是抽丝剥茧黑幕大揭露,没想到不温不火,几句质问就草草了事。

  或许这就是英国味,不紧张不冲突,从容平和。

  在这样的情景中,让人去思考什么是罪,什么是善:修女眼中性是罪恶,贩卖婴儿却无妨;在philomena眼中性是美好,不懂宽恕之道是罪;在常人眼中同性挚爱是罪恶,但是在philomena那染上艾滋病的儿子那边-真爱不分男女。

  《菲洛梅娜》观后感(八):谁要你原谅了?

  片中女主角迫不及待的原谅了修女,其实是为了自己,修女那边根本就不觉得有错,谁要你原谅了?所以这个原谅是多余的,也是没有分量的。

  “真相对个人而言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当真相比谎言更丑恶,我的生活会不会因为真相而布满丑恶”所以愿意相信谎言的女主角才会被修道院骗了那么多年,直到有个愿意查找真相的作家才最终找到自己的儿子。现实中只有愿意面对丑陋的真相,才有可能把现实变得更美好,如果一味盲目相信美丽的谎言,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菲洛梅娜》观后感(九):节奏控制得挺好

  延着寻子这条线索一路说开去,本来观众以为找不到儿子的时候,儿子突然一下通过一张图片就找着了,但是让观众失望的是,儿子已经死了,观众的心又悬了起来,遗憾之情顿起,接着影片又悬入纠结,母亲不想再找了是因为怕儿子根本不记得有她这个妈,不记得爱尔兰。于是想就这么放弃,结果在就要放弃的时候,通过一段录像,结果再次让人震惊,原来儿子不仅记得她,还曾经去爱尔兰找过他,好了,这下人生圆满了!结下来,从起点又回到起点,原来一切都还是因为那个修女。

  《菲洛梅娜》观后感(十):弥补

  一个时代的悲剧,要多少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弥补去偿还。上帝,他平和安静,所以人们可以在此看到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致迷失自己。而爱尔兰的修女们或者说50年代的英国教堂被所谓的上帝掌控,迷失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更让人痛心的是那时候的风气:性爱受禁,违背所谓的社会规范连家人都抛弃自己,自己的命运被人摆布,还要给自己心理安慰:是我的罪,惩罚我是应该的。。多少年过去,等一切都变成正常的模样,人们才有可能去真正认识那件事情,也真正认清上帝和上帝的代理人的模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