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21 01:50: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由[美] 黄仁宇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历十五年》精选点评:

  ●领悟的不仅是历史

  ●还是可以一看的

  ●|788:611|

  ●世间已无张居正

  ●以人物为中心描写历史的方法在这本书里被用得十分到位.

  ●中国大历史,见微知著

  ●5 好书 清晰的了解到 历史的偶然和必然 各个位置上人物的无奈和制度 最终纠结出一个必然的结果

  ●典型的传统社科分析框架,算及格

  ●世间已无张居正,空余无用海青天.

  ●文官制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难说

  作者说的是"大"历史,但是没什么论据.

  如果相信作者的历史感觉,那么结论可以相信.

  如果相信自己的理智,那么就要留个心眼啦.

  不过,我是存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我该怎么形容它

  有人说它好,

  有人说它不好,

  它鲜活,

  独特,

  平实,

  不论是历史资料,

  视角,

  还是笔法,

  都是那时的我不曾读到的。

  10年了,

  每次翻阅,

  不论翻到哪页,

  都能再静下心来继续看下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缺乏数字化管理只是中国一个阶段的特点

  在明以前,全国的户籍、土地都要登记,关乎到国家的收入、兵员、区划,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一直到唐朝登记做得都是很详细的,以当时的交通状况,三年做一次统计更新已经是相当了不起,怎么能说缺乏数字化管理?

  到了明朝,税收、徭役制度都改革了,政府不关心户籍了,户籍土地的统计就被废弃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对明朝的人文关怀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历史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一般都是不掺个人感情,如同自然科学家冷冰冰地对待所研究对象那样,审视历史。

  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下面待续,先标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五):我读《万历十五年》

  仅看了第一段,我便产生把这本书买下来的念头,首段内中“全年无大事可叙……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好呀,以前看到的史书,无不是抱着强烈的忠孝节义情感,怀着凝重历史使命感来写的,往往开宗明义就褒善抑恶,而能以如此平常的心态写史的倒十分少见,顿时感到了一股清爽的气息而不觉冬寒。

  平实地剖析

  真实叙述

  历史再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