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2: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由黄仁宇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万历十五年》201711

  习惯性拿到下本书,只要自己感兴趣,就会从第一页看下去,不会对书作任何的了解,尤其是对书的编写结构之类的。个人看书的一个不好习惯。再加上这本书断断续续拖了一个月才看完,每次阅读的内容非常不集中,所以读到快一半的时候,才大概对本书的编写结构和内容有个了解。有时甚至连前面所讲的内容基本已回忆不起来。。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先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吧。零零散散……

  记忆最深刻的一句是“穷则思变”。可能是太穷了,这句话给了我正当理由想方设法挣钱。

  而在书中,万历十五年时,有远见的高官文人看清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弊端,从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改变。张居正强行的政治管理,戚继光成立的戚家军,李卓吾挣脱世俗的欲望。然后,社会既定体制已经太过根深蒂固,加之广大目不识丁,被你扼杀了自主思考能力的农民群众,仅凭少数几个力量来带动,尽管身局要职,仍然敌不过社会体制。

  首先,他们本身身在体制中,想从内部发起变革,都有些身不由己。顾全大局的思想注定他们不会做出伤害体制的事情,能做的只有独善其身。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张居正,在独善其身,代皇帝管理好朝政的时候,还要做好人际关系的处理。为顾全大局,选择委屈真正有功之人。最后,由于一心为国做出的一系列决策,伤及体制中多数得益于腐朽体制的利益集团,死后遭到清算,身败名裂。

  爱国将士戚继光,也只有在有人撑腰的前提下,其统兵才能才得以发挥至此,不至于受到人为阻碍。然而,一旦失去贵人庇护,其行事也是处处受阻,即使是危及国土安全的事。

  当时的国家政治中心由文官集团完全掌控。所谓文官集团,就是一天到晚嘴皮子多的人。到处逼逼,大部分是打着为国家利益着想在皇上面前乱逼逼,其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在体制中了利益,或者获取更高的地位。千辛万苦进去体制,拿到了铁饭碗,拜托了贫穷,谁还管你百姓疾苦。只要保住饭碗不丢,就说明自己为国家操碎了心。

  因为整个社会的整体均衡就是这样,不好但是坏得不明显。所以任何的好都会打破这种平衡。那些隐隐使坏的人就会团结一切力量,遏制或者扼杀这种好,即使是一点点好。因此,当时的整个核心体制就在外表看着一切正常的情况下,默默地发酵腐烂。崩塌是迟早的事,更朝换代也就是先到先得而已。

  万历皇帝,作为那个核心体制的核心,在张居正被清算之后,也已经放弃了抵抗。他看清了当时体制的真实面貌,他也不过是文官集团的傀儡。既然无力抵抗,又不想配合表演,只好自己找乐子耍。

  李执,在那个体制中,能认识到个人自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他却并没有完全摆脱那个体制对思想的束缚。或者说,对自由的追求和认识,是他在那个体制中的生活方式,让他在那个体制如鱼得水。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并获得他们的鼎力相助,虽然自身没有经济来源,却从不缺钱,还过得相当滋润。(这也是一种能力呀)

  他太过骄傲,自信,有时甚至是自负。自身的学术修养并不是很扎实。就忍不住出去炫耀。重名。

  穷则思变。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不能协助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但这一体制的管理员们却无心思变。反而团结一切力量,以维持现状。即使现状在一天天变坏。似乎只要大家都是一样,就可以无视对错好坏。也就是说,不是包容不了是非对错,而是容不下一丁点的异样。

  对于是非对错,不可没有自己的思想。如果自己的是非对错还要由别人来评定,岂不是为别人而活――针对文章中讲的,当时不识字的农民,是非判断完全取决于村中年长者或者有学识的人。国人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一般不用于对自我个人的思考,而用于斤斤计较,牟取私利,偷奸耍滑――这也是历史的产物。对此不做褒贬评价。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老鼠”的定义,各有不同。

  文中始终贯穿的一个中心话题就是:法制缺失。因此,很多时候,决定判断都是建立在人情人性的基础之上。然而人情人性又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东西。容易被左右,随时发生着变化。文官集团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得以壮大,致混乱失控的局面。

  暂时就想到这么些,就写这么多。

  毕。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at matters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司马相如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1976用英文写就的一本历史研究著作《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名字起得很好: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恰如司马相如所言。明王朝大败局的祸因已藏匿其中,当其时是否有智者能见于未萌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后世有黄仁宇先生从祸患之中沿着历史的隐秘脉络寻根溯源,找到了1587——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黄先生以史料为悬丝,准确把脉,为我们揭开了明朝病症之因。中文名称《万历十五年》,少了一点味道。

  皇帝与官僚集团两百余年来合力推动明帝国进进退退,形成了强大的制度惯性。万历的臣僚依仗着惯性的力量在立储一事上违背皇帝的意志,虽最终取得了胜利,却伤了皇帝的心,终致其在1587年以后采取了消极怠工与上下否隔的执政态度,大败亡的征兆已现,形成了明王朝历史的拐点。同样倚靠着惯性的力量,明王朝得以继续支撑数十年。

  作者选择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五个主要的人物为官僚集团的代表,他们都对主角万历在1587年的那场转变具有直接的影响或解释作用。这其中,张居正和申时行作为万历前期执政的重要依仗和老师,对万历皇帝的成长以及执政风格形成负有最大的影响;通过对文武官员代表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事迹的分析,辅助揭示了当时明王朝官场形态。特别是李贽其人,晚年以一个哲学家的形象出现(虽然其哲学思想并不足称道,甚至不能称其为哲学思想),本书以他为结尾,有拔高之意,也启发读者对本书所述人和事进行哲学范畴的思考。

  作者在本书的中心观点即:“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窃以为,以道德代替法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道德总是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维护,而法律只需由制度来强制执行即可。合乎道德的标准必然会伤及某些人的利益,导致利益受损方对维护道德者产生厌恶甚至仇视情绪的出现,以后未必不会产生某些报复性地行为,即使维护道德者完全是出于公心不带任何私利,这是人性使然。相反,由法律来治理,触犯法律者将由执法机构来惩罚,不存在一个被惩罚者能够转嫁仇恨的对象,不会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理论上简单许多。

  道德纵然能够约束人的行为,却不能杜绝心理上产生的好恶情绪,尤其当这个人是帝王的时候,产生的后果就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以及历史的进程,这正是本书作者所传达的。对帝王常执道德之鞭,不能不成为张居正日后被清算的某种原因;而关于立储之事,群臣的诤谏和逼迫,造成了万历对其臣僚极度地反感和抵触,从而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怠政,最终引起了对国家更为严重的惩罚性后果,不能否认这是1619年关乎明朝命运大败局的主要原因,加速了王朝的灭亡。万历的老师申时行遇事爱做和事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靠时间来解决问题,处事中庸,这种消极风格,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学生,才会在执政的后二十几年内采取消极怠工的对抗策略。

  作者在许多问题上有独到而深刻的思考,注重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的分析,写作采用了学术研究的严谨风格,所陈事实皆标注有准确的史料,以文尾插入参考文献的方式呈现,所得结论皆据史实以理推之。本书的语言风格朴素简洁,节奏紧凑连贯不拖沓,每一段开头必有主题句,论证随后,条理清晰。作为历史类书籍,严肃认真,读起来又引人入胜(本人一口气连读两遍,仍觉不够),实在是一本好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万历十五年——值得再次研读的一本书

  为什么给“四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狭隘,本书有多处是我不理解的,比如万历年间的财政和哲学方面,着实让我消化不良,作者以严谨正统的语言描述一大堆,当我耐着性子看了10页之后,仍不知其所云,于是就干脆作罢直接翻页。

  此处倒不是批评作者,只是看此书的时候让我明白了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历史、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的素养,所以在读本书时,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虽然此前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也仅限于对在这段历史间所发生的故事有所了解,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所以,当看到此书以小视角剖析大历史(即以万历年间的几个著名人物剖析整个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哲学发展)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跟没读过这段历史一样,因为读没读,你都会发现,这本书看似是讲历史,实质在讲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及经济结构、封建官僚制度等方面的东西;第二,站在我作为一个小白读者的立场,强烈建议,此书再做一次译文的整理,在保持原著文风的前提下使书中的表达更接近现代人的思维,可以正统但要通俗,毕竟大部分的读者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政治经济方面的专家,如此,便是我等大众读者的福气了,因为作者的思考鞭辟入里视角独特,若仅因为文字表达的晦涩而使大众读者失去对作者观点了解的机会,岂不可惜。

  限于自己对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思考的浅薄,此处仅阐述自己读完此书的小小观后感:一个朝代的兴盛和衰败,更多的时候不是取决于执政人的勤勉,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制度是否适合当下经济的发展,其运转能否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一个国家的制度,就像是一个人的新陈代谢系统,而好的制度,就得有自我检测和及时应对的能力,而不是靠人被动解决。

  此刻缺乏灵感,暂时收笔,说不定几年后,此读后感会有续篇,期待ing~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以史为鉴,思索未来

  上次书评都快写完结果给误删了,只好再写一次。 作为一个工科生,接触到的历史都是从初高中的历史上得来的,但那些只是泛泛而谈,是为了帮你搭建起来一个历史的框架,要想真的读历史应该聚焦到某一朝代,去分析它的盛兴与衰败,这样才应那句话"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初读这本书,就觉得这本书与我之前所认为的有很大的区别,重新塑造了我的历史观。

  我们先来看看一国之君,在我心中一直以为皇帝,真龙天子,生活过得是何其潇洒,何其快意。可是在这本书中的万历皇帝,很小就登基,处理朝政。小的时候不仅要去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政务(虽说有首辅的帮忙),还要上课,熟读四书五经,第二天还要检查。每天天不亮的早朝(现代人总爱说早起傻一天),没有玩伴,要是放纵自己就会被要挟说废了你。长大后要独理朝政,碌碌无为貌似还能接受,要是昏君的话还要接受后人的指责(这点也还行,人都死了又听不到,主要是那些大臣的进谏)。这样的生活真是无聊。

  说完皇帝,我们再来看看大臣们,原本以为大臣就是有事进谏,无事退朝就好,每天还是很轻松的。可是万历年间的大臣是真累,既要监督皇帝的一言一行,用好自己进谏的权利,还要结党营私,保持自己不在这暗流涌动的朝野中弹劾下去。都是权利的斗争呀,费脑且费心机。

  首辅在万历年间也是尴尬的存在,处于文臣与皇帝之间,先看张居正,皇帝小时候是何等的信任他,说他是智慧的象征,这样也使得他权倾朝野,独揽大权。当皇帝大了些就有人弹劾他说独裁,滥用公权,以权谋私,在死后生前的诸多荣誉灰飞烟灭,只留得逆臣的称呼。在看和事佬申时行,游走于皇帝与文臣之间,最终还是因为立太子的事不得不引咎告退。

  讲真觉得读这样的历史书才会有以史为鉴的感觉,前面发生的诸多细枝末节的事都是后来的导火索。

  以上只是一个工科狗的读完体会,不尽正确。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五):我想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常常听说"以史为镜,可以正身"

  读罢更理解"以史为镜"绝不是看看电视剧读读编年史就行了的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或许给了我们更公正更全局的视角

  生生的刻画出了你我身边周遭的人

  生生描绘出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多方视角

  读罢更加好奇两个人,张居正和申时行

  也感叹于那个朝代更迭历史沉浮之间

  小人物的无奈,臣子的无奈,君主的无奈,出世入世的无奈

  回观现在的生活和时代

  选择真的会比努力更加重要

  什么都不着急,时间自会给个答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六):明代统治的深层分析

  在南京游夫子庙的时候看到了一家书店,既然来了书店,总要买本书回去,便看到了一直想读的《万历十五年》。夫子庙附件有当年的贡院遗址,买了票也一并参观了路对面的中国科举博物馆--这应该是唯一一家关于科举的博物馆吧。科举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是古代无数贫穷志士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也是科举给各个朝代提供了为官之能人,并由此产生了传统阶级中最高的士。放在明朝便是书中所写文官阶级。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讲明史的书,初读以为和《明朝那些年》差不多。但读到最后发现,《明朝》讲的是事,而《万历》讲的是却是理。如书名,书中讲述了万历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但重点更在于分析这些历史事件中背后的原因。万历为何前期如此励精图治,后期却荒废朝政;张居正为何死后墙倒众人推;明朝皇权下的极端统治所形成的两级分化;为何戚继光抗倭有成,又为何海瑞被同时文官诟病……

  书是作者先于英文版写成并出版,后译文成中文版。那最先读到这本书的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不甚知之的外国人,虽然作者一些观点鄙人不敢苟同,但是作者却从另一个方面打开了对历史的重新认识思考。

  明朝的统治归根结底还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而历朝历代最大的发展目标是“四书”中所谓“黎民不饥不寒”。可在这标准下维持长治久安即为明君。朝廷的主体是由文官所形成的管理阶级,皇权更大的作用在于教化,在于道德象征。从这点出发便不难理解万历的重官的矛盾,也不难理解为何中国有四大发明却被西方所超越。

  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历史或许是另一个模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七):摘抄和一些感想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做出表率。

  宫廷固然伟大,但是单调。即使有宫室的画栋雕梁和其他豪华装饰,紫禁城也无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复。

  但是不久之后,他就会发觉他摆脱了张、冯之后所得到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他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够付诸实施,实施后成败与否,全靠着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 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这种宗旨如何推行?直接与农民合作是不可能的,他们是被统治者,不读书,不明理,缺乏共同的语言。

  离开了权术,这些高级官员也无精明能干之可言,而权术又总是和诚信背道而驰。

  技术上的争端,一经发展,就可以升级扩大而成道德问题,胜利者及失败者也就相应地被认为至善或极恶。

  全部人员的动作协调,一库皆哭,一止皆止,有如交响曲。

  道德不过是借口,问题的症结是廷臣的安全感。

  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结束,二者必居其一。

  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

  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和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摘抄和感想的分界线

  -------------------------------------------------------------------------------------------------------------------------------------------

  上组织管理课,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万历十五年》,之前这本书的大名也有所耳闻,但一直没有拿起来读。终于在国庆节期间,有时间把它读完。上课的时候,老师有讲过它的出版艰难,读完之后有些明白。因为它实在不像一般的学术著作,逻辑清楚,有一个主题,然后一个个子主题,层层递进的论述;也不像一般通俗的历史消费读物,那样简单易懂。作者有自己的写作风格,选取明朝历史上无关紧要的一年——1587年为主题,写了一系列的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也没有固定的时间顺序,信马由缰,可是却蕴含深刻的思想性,写这些人物,无论是站在权力巅峰的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保卫国家、上阵杀敌的将军还是追求自由的哲学家,在当时文官制度下的无奈。大家都对这个制度有所不满,想要革新,却无能为力,大多数人选择了妥协,因为即使抗议也无关紧要。万历皇帝想要抗议群臣不能让自己心爱的皇子当太子,二十多年都没上过早朝,很多典礼也不参加,可是没有皇帝,整个帝国依然在文官制度下照常运行。

  作者批判了这种以道德代替法律的文官制度,因为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传统道德在这种制度下成为了人们追逐私利的面具。人们解释道德总是朝着利己的方向。整个文官的选择也是通过科举,也就是对经书的解释,可是一个人经书理解得再透彻,他的道德并不一定就像经书写得那么透彻,他的行政能力又更是另一回事。而在文官制度下,这三者是混为一谈的,但实际又是各不相同。其实书中有提到,我们的社会是靠儒家道德来压制人的欲望,一旦这面旗帜倒塌,人们会向着极度利己的方向发展。想到现在社会,法律意识还未完全树立起来,真是细思极恐。

  读书的时候,经常会想的一点是:这个文官制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所有人都无奈,可是无法改变,又想到了现下社会。等我好好学习一些组织学的知识和理念,可能会有更深的感悟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八):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一、背景

  之前有好几位朋友推荐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读。上周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儿子参加围棋考试发现一个家长带着一本很薄的书,我定睛一看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万历十五年》经典版。我之前想象这本书应该是很长的历史书籍,所以没敢去读,有了这次的偶然机会我决心要读一读这本书。1976年作者将英文版完稿,40年后我才读到了这本书,感觉相见恨晚。

  二、读书感悟

  1.作者视角独特

  读书就好比走路,有些书你不读根本就不知道作者的思想及表达方式,正如有些路你不走一走就不知道哪里有泥泞(当然了实时导航只达到了告诉你堵不堵的阶段)。

  公元1587年,年号万历,作者黄仁宇先生通过这一年的分析来剖析整个明朝帝国的历史,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我第一次读到。作为理工科的毕业生我把作者这样的文法成为断面分析,通过横切一刀明朝历史来剖析明王朝失败的原因很有新意。

  2.制度流程的作用远超越道德

  3. 精确、亮化管理

  作者在本书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明朝的管理缺乏“数目字管理”,单从字面上理解以为是数字化管理,但仔细读了附录后才发现作者表达的意思是精确化管理,意指当时的财政记录不够精确。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相对当时明朝来说国外的经济发展基本都是可精确衡量对比的。凡事只有量化了才有可比性,才能发现差距,就好比组织或个人制定目标一样,没有量化的目标到头来是没法衡量是否实现了,或者根本没法实施下去。尤其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没有精确化的数据分析,对趋势的把握就会跑偏。

  三、行动计划

  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历史可以像作者黄先生这样来读,当然是得熟读史料为前提的;

  多看国外或外籍华人的著作,改变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历史观;

  继续多遍阅读《万历十五年》,读透这本书,学习作者的大历史观,通过反复阅读来体会曾文祺先生说的:

  gt;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曾文祺(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有机会要花时间读读这本书,再多的剧透和感悟也代替不了亲自阅读所带来的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九):世上并没有无缘无故无历史依据的治国之道

  历史书籍,我向来很少触及,因为遇到的那些与历史相关的书籍,或博眼球的猎奇野史,或胜利者的正统价值观,或单一人物的片面之言,或教科书的枯燥乏味……总少了客观和全面。

  以前读书的时候,历史就是重要的年月日,人物,地点,事件,好像记得这些就了解了历史。但是,不尽然,黄仁宇的《1587,A,year of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即《万历十五年》便从一个大历史观的角度全新阐述了明朝历史。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是一个平淡无奇无风无浪的一年,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年份,也是历史长河里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年,是如此稀疏平常的每一天每一年构成了后来剧变之年/月/日。1587年,无关紧要但又不可或缺。

  书中,选叙几位明朝至关重要的人物。首书,万历皇帝。在那些帝国岁月里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皇帝了吧。万历皇帝认真好学,中庸聪慧,平淡无奇,缺乏政治手腕,这是主流趋势,即书中提及的文官团队所喜闻乐见的帝王品质。他们希望有一位仁爱中庸的君主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静静的批改奏折,不要有想法不用提建议没有情绪,只要循规蹈矩墨守成规,遵循祖宗章法波澜不惊的度过每一天便可达成和谐国度。聪明的万历皇帝也看出了文官们的心思,虽望打破禁锢有所建树,但是无奈孤身一人奋战,无力改变洪流趋势,于是乎他唯有心灰意冷,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磨洋工,每一日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自此万历皇帝进入漫长的怠政时代。

  书中,有一人十分有名,海瑞。那些关于海瑞罢官的小人书,电视剧,那些特殊年代里关于挺海瑞和反海瑞的论战,都多少提到他是一位清正廉洁不畏强权的模范官僚。在明朝,他是特殊的存在,因为他偏离了中庸之道且咄咄逼人,有道德洁癖和认死理强迫症,但他古怪的个性和严肃作风又是那个时代文人们所推崇的最高境界。

  除此两人外,其余也为明朝叱诧风云的大人物,首辅申时行(相当于宰相),接棒首辅张居正,威武大将军威继光,著名哲学家李贽。感觉上他们均是那种,国家的栋梁,时代的宠弄潮儿,主流趋势的倡导者,好好干以后一定名垂青史的人物。但,谁曾想,他们与郁郁寡欢不得志的万历皇帝一样,被时代所挟持,想逆流而上,想改变那一群带着统一面具同一思想的人群的走向,却纷纷被绊倒,被拥挤的人群夹起来双脚离地,无奈的淹没人群中了无声习或随波逐流。

  本书史观通达,用史料严谨,视角广阔,书中所述人事物有依据合逻辑经得起推敲,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拿下非黑即白的无色眼镜,用肉眼去看人事物,不盖棺定论,不带政治倾向和民族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剖析这个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

  作者在中文序中特别强调,“中国的过去,禁忌特多,所以说话作文时有隐晦,或指彼而喻今,这在明朝人更为惯技。本书论述明朝时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十六世纪的历史而发的。如果我要对今人今事有所议论,自当秉笔直书,决不愿学明朝人的办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自己写书的目的。当然,另一方面,以古为鉴,今人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

  但,阅读本书依旧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到熟悉和恍惚,仿佛在述今日之事一般。那个年代久远的王朝,是一个以道德而不是以法律(大明律例)治理的帝国,一切的事情都以是否符合儒家之道来评判,而官僚阶层也引导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百姓们遵循万事以道德为先,而不是法律(大明律例)。因为愚钝的大多数人是不知道也不明白法律的。请不要问我怎么会想到或者还记得有“八荣八耻”这回事儿。

  让人印象深刻的那个蝴蝶效应,“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辽东巡抚注意到一个建州酋长正在逐渐开拓疆土,吞并附近的部落。他觉察到养虎将要贻患,就派兵征讨,但是出师不利。他认为失败的原因,在其部下开原道参政不照命令行事,而坚持其个人改剿为抚的主张。巡抚参劾这参政的奏折一到北京,被参者反而得到了京中监察官的同情,他们又出来参劾这位主剿的巡抚。申时行认为这完全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引起内外文官的不睦;所以他又以和事佬的身份出面调停,建议皇帝视双方相互参劾业已彼此对消,也不再作是非可否的追究。于是,这位酋长今后得以为所欲为,而且还能够继续利用本朝内外官员的不和来发展他自己的千秋大业。此是后话,也不在本书叙述范围之内。这位酋长并非别人,据当日记录称,他名叫努尔哈赤。若干年后,他的庙号则为清太祖。”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十):《万历十五年》试图回答什么问题?

  《万历十五年》自付梓之日迄今,凡三十余年,学界或褒或贬,毁誉参半。然不论评价高低,其风靡寰宇的影响力到底不可轻忽。而作为黄仁宇大历史观的肇基之作,其学术地位更不应低估。由是,掩卷之余,忍不住染翰操觚,只怕记问之学浮薄浅陋,贻笑大方,权且记下几处心得,聊作备忘之用。

  作为一部严谨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究竟回答了什么样的问题?依我孔见,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试图解决的主要命题依次有如下三点,即:明朝崩溃的原因是什么?中华帝国衰落的根由是什么?观察历史的方法是什么?如上三问的答案,揭示了黄仁宇选取1587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作为切入点与立足点的原因,构成了《万历十五年》层层推进的思想脉络,更显现了大历史观的滥觞。因而,回答与检讨以上命题,是一个有心的读者不能回避的任务。故此,拼尽一点袜线肤才,也要一探究竟。

  第一,明朝崩溃的原因是什么?黄仁宇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两点看法。其一,有明一代,“以道德代替法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其二,统治缺乏“数目字管理”的方式,文人官僚集团的严重腐化与效率低下,极大阻碍了技术的发展,最终不得不接受以亡国为终结的总清算。

  历来对于明末的大动荡国内外有着多种不同的见解与争论。西方一部分史家套用西班牙塞维尔模式,将明的衰退纳入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中,将白银输入的减少作为皇朝崩溃的诱因所在。而国内学者,多认为明的覆灭究其根本,是自身近代化转型与腐朽体制之间的冲突。帝国初创之年体制的缺陷,自明中叶始逐步僵化。而恰在同时,东部海防废弛、倭寇猖獗,建州女真虎视在侧,国内官员腐败成风,经济一片混乱,“国用之财”荡然无存,内外交困之下,三百年基业轰然倒塌。然而,在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氛围下,黄仁宇凭借熟读《明实录》一百三十三册的深厚功力,归纳出前文所述的一点根由,堪称深邃创见,在《万历十五年》中更得到了充分细致的阐释。

  全书开篇即叙述了一条似乎无关紧要的诏令——由于礼部与鸿胪寺玩忽职守,教数千京官以讹传讹集体上当,皆以为将举行午朝大典而齐至皇城,此举于朝廷体统有损,且始作俑者又无法查实坐罪,故圣心震怒,全体京官罚俸两月以儆效尤。黄仁宇自此深挖开去,审视了明王朝的官俸制度,更引伸出家天下朝廷最紧要的两大政务——礼仪与人事。继而将万历皇帝推到前台,纲举目张,以朱翊钧自登基之初恪守成例仪规直至三十年不出皇城消极抵抗的一生,勾勒出一个“囚徒”皇帝因对道德规限反抗无果而消沉颓唐的全过程。折射出大明朝道德体制的强横,竟连天子亦无奈如斯。那么,即便是位极人臣且励精图治的张居正,也自然无法与道德背后庞大的官僚集团相抗衡,其身故后惨淡的结局也就可以理解了。

  然而,道德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力量,以致根本没有任何个人能够与之匹敌呢?在《自序》中,黄仁宇作了明确的回答:“中国幅员广大,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而道德仅作为“维持”的“手段”,却非“目的”而存在。施行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维系文官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一旦张居正以大刀阔斧的姿态开始土地丈量,全国立刻为之震悚,朝堂瞬间为之哗然。如果张居正此时不死,也有数以千计的官僚必须治他于死地,而攻击的武器恰恰就是文官赖以标榜自身的“道德”准则。正因为道德是手段而非目的,所以才会在明代出现官俸标准极低,官员生活却糜烂奢侈的情形,给吴思先生的“潜规则”提供了最详备的素材和佐证。

  在隐含着文官集团集体切身利益的道德面前,无论是皇帝、首辅、廉吏、将帅、哲学家,无论大权在握还是功勋彪炳,即便两袖清风抑或放浪形骸,一旦与皇朝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官手里的既得利益相抵触,覆亡是必须的,否则所谓的“国本”必为之动摇,国亦将不国。

  以游移不定、为目的服务的道德作为国家最高的行为准则,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黄仁宇先生称之为“宪法危机”。而明朝的败亡更从深层次上验证了道德与法制的区别。道德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时,严重阻碍了与统治阶级利益相矛盾的其他经济形式的发展。而法制作为行为的统治者认可的最低底线,给予了社会发展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自由。这也就阐释了“大宪章”之于英国、“大特权”之于荷兰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所起的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而非稍前荒唐的正德或稍后魏阉专权的天启)作为本书立足点的意图所在了。万历时期首辅的改革与改革所面对的阻碍,万历的皇权与皇权所承受的挑战,申时行的调和与调和背后的冲突,海瑞的精神与精神所凸现的矛盾,戚继光的武功与武功所带来的责难,李贽的反抗与反抗之后的无奈,在1587年的寒冰之下无处无有道德的暗流在涌动激荡,但却停留在初现端倪而山雨欲来的阶段逡巡徘徊,这就像黑洞中的巨人将要撞得头破血流却看不见前方的石块一样。而作者所做的,就是给我们一束光,让我们能够去审视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一切背后的因果。

  在解决了明朝崩塌的疑问之后,作者需要回答的便是中国衰败的缘由所在了。而这,也正是大历史观初试牛刀所要解决的第一个课题。对此,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并没有明确做出回答,但他在《如何确定新时代的历史观: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中却有十分概括而又明晰的答复。其观点仍旧不脱“道德代替法制”的范畴,但在方法与视野上,却大为扩展,鲜明的大历史观已经成形并开始被应用于解释具体课题。

  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作者曾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比喻为“潜水艇夹肉面包”,而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中称之为“立”字结构。其实质都是认为中国庞大的上层统治机构与广大的基层之间缺乏牢固的法制联系。而直接后果是上令难以下达,下情难以上闻,最终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数目字”混乱。国家资源得不到充分规划,账目不清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兵源、漕运、赋税、土地、官吏数量无法确知,或者导致赵宋一朝冗兵、冗官、冗吏现象严重以致难以收拾的局面,或者导致明中后期抗倭、平乱、据清兵源严重不足、仓廪府库一穷二白的惨淡光景。

  然而,如果仅需要解释中华帝国为什么在汉唐创造了农业文明的辉煌业绩之后便停滞不前,甚至在明清时于制度上竟有所倒退,那么,如上的论点也足够研究了。可是,作为一个具备大历史眼光的学者,如此的回答还不够全面,更不够透彻。于是,黄仁宇再向前追溯,摸索着中华文明的脉络搜寻,以“远距离”的视角探查,希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觅出历史根本的规律。

  也确实如他所愿,黄仁宇找到了一条能够使人信服的理由来解释中国文明发展与衰弱的全过程,即中华帝国的兴衰归根结底是“亚洲大陆天候地理之产物”。由于季风气候的极不稳定,迫使早期先民在治水、抗旱的合作中逐渐融合,不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初步思想,更树立起“集中”的取舍标杆。也确实,在天灾面前只有统一和地域更为广阔的国家有实力自保并借机自强。如此,自上而下的削弱与自下而上的集权对于防范分裂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准则。而自始皇帝始,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策法令也的确起到了强劲的护卫作用,保证了中国在历史的大多数岁月里保持统一的态势,即便如汉三国鼎立、晋八王之乱、唐末的藩镇割据、板荡的五代十国,在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中都成了三次帝国时代更替的落幕或者序曲。因而,从地缘条件审视中国历史是恰当的,也是有根据的。

  姑且不论以上观点是否脱胎于冀朝鼎“关键经济地区”的论断或者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体系。从黄仁宇的观点中,我们已经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以明朝或者《万历十五年》作为大历史的发轫之所。选择这一朝代理应有着作者全盘的考虑。在全书正文的第一页,黄仁宇如此写道:“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如此荡开一笔的用意该是有目共睹的。在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作者认为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在于以一己之利密切观察,西方如何和东方交会,东方如何和西方融合,直到两者融而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史”。而这一使命感在《万历十五年》的写作中已经初露端倪。作为中华帝国开始走向衰弱转折点明朝,无论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实行的恐怖集权制度、所怀有的藏富于民的理想,甚至于重典重刑的肃贪手段,在农业文明盛极而衰的关头,不但于事无补,更加速了帝国的崩塌。而当戚继光率领新军以“鸳鸯阵”与东洋浪人喋血闽浙的当口,海禁的枷锁已经开始勒住帝国迈进的步伐。李贽在血污里的挣扎等死的那一瞬,一代文人挣扎反抗的努力也如风中残烛逐渐熄灭。不久之后,克伦威尔即将跃马扬鞭,而荷兰业已独立。在全世界的近代化大潮之下,中国虽也作过不成功的努力,但终究要在逆浪而行中被撕扯得粉身碎骨。这也正是作者选取明代作为焦点与肇始的根由,大历史需要在中西古今的沟通中孕育、发展和成熟。

  最后,作者试图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观察历史的方法是什么?毫无疑问,大历史观是最显然的答案。但大历史观究竟是什么呢?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能够发现,黄仁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联系与归纳。确实,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文中,他自陈所用之方法不是“演绎法”而是“归纳法”。然而在同一篇文章中,黄仁宇却提出了他写作大历史的两点启示:一、历史的总起因是现今人类所无法解释的,甚至于无法探究的,即便强加解释也属于神秘主义或宗教的范畴,而非历史学。二、“退而求其次”,可以发现历史中的相互关联,从而归纳一般规律。然而,与马克思的“经济”原则、汤因比的“非人身因素”所不同的是,黄仁宇并没有提供一条可以遵循的看待历史、解析历史的标准。如果勉强提炼,也可以说是“天候地理”这一类的因素。但毕竟,这并非黄仁宇所要希望表达的内涵。所以,我认为,大历史观不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不能同它像套用公式一般直接分析生动的历史事件或具体的历史进程。大历史观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与途径,无论它是否像许多国外学者所摒弃的那样,缺乏时代感,已经与微观史学的潮流格格不入,黄仁宇明确提出大历史观的探究方法即便不是创新与开拓,也是一种有益的史学工作。运用大历史观重新划分历史、剖析历史,甚至于谱写历史,有助于增加对于历史的认同与认知,更有助于检讨当下的时代趋势,即使无法洞若观火,亦当犀燃烛照。

  中国正逢“500年无此”之“奇遇”。可尝试以大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史。经历了五四运动的中国已然挣脱封闭的枷锁,开始向着世界潮流迎头追赶。在融合马克思的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用巨大的代价换来了施行法制的可能。此类代价不但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普通民众与共产党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包括建国之后屡次以砸碎旧机器为目的的猛烈运动留下的阵痛,更有为经济复苏与城镇发展所再一次牺牲的农民利益。因而,处在变革期的中国更应当具备“长距离”的历史眼光,珍惜来之不易的变革机会,在施行法制的初始阶段,预见到将会随之而来的冲击和阻碍。作为一个与下层结构关系应当最为密切的政党执政的国家的管理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重要。只有在法制的基础上建立起牢固的沟通关系,才真正谈得上在中国实行“数目字”管理,以推动历史的里程向前延伸。

  行文至此,不胜惶恐。文章浮薄如此,月露风云而已。连篇累牍,当贻笑大方之家。就此打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