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摘抄

2021-01-25 01:00: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摘抄

  《第一圈(上 下)》是一本由(俄)索尔仁尼琴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00-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圈(上 下)》精选点评:

  ●作者用一種類似旁觀者的筆調,講述了一代親歷者的傀儡人生。第一圈的生活,如木偶的劇場,只餘下精神的自由。

  ●啊!俄罗斯

  ●幸福的感受是相对的… 相比普通的世界,这个监狱是地狱,但相比其他监狱,这是地狱九圈中最好的一圈 又名第一圈

  ●9.8分,认真的吗??? 这本书信息量巨大,读起来挺慢的。。。因为人名的关系,即使做了笔记,读起来还是有点痛苦。没用的废话其实也不少。 一开始挺精彩,后面十几章其实读起来有点磕绊,但到第十八章,突然就精彩了,所以千万耐着性子读下去。 精彩之后,又开始大量的铺垫了。。。。 书的后半部分,斯皮里东的经历展示了大革命中普通人的无奈。但他有个致命的问题,他的重心是家庭,而非个人。 有些人的人性就是喜欢和人斗,搞事情,即使是在情况那么恶劣的环境下。

  ●俄国文学启蒙,小说启蒙

  ●【如何阅读一本书01】中国受苏联影响太大,看小说的时候尝尝觉得说的像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小说描写的内容场景实在太恐怖。更恐怖的是这些内容和场景都有现实根据。

  ●《神曲》中因异教徒身份而难以上天堂的哲人在《第一圈》里成了被当局(上帝)排斥的罪人;但丁似乎希望为哲人脱罪,而索尔仁尼琴现实地指出第一圈中人没有离开地狱的希望;《神曲》中哲人还带着古典时代的光环,斯大林时代里能在第一圈找到位置的只剩下疲惫茫然未消磨完革命热情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于是顺便想到了马主义的宗教背景,标题真不错。

  ●看到63页。刚开始的时候还挺紧张刺激的:外交部外交部二级专员瓦洛金匆忙赶往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给故交医生布洛莫夫,告知对方(虽然是对方妻子接的)正处于危险之中,而电话被监听处的人察觉了,电话被切断,他们派出人员来抓捕瓦洛金。随后场景转到研究无线电的马尔菲诺集中营,内容就变得散漫、拖沓,大段大段的枯燥乏味的对话,也对,毕竟这本书有八九百页的篇幅,不罗里吧嗦怎么拖够篇幅?

  ●超好看!

  ●如此经典的著作 才99个评论?其他人都去了芹城吗?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一):可爱的、另人感动的一群人

  在这些囚犯及其亲属的沉重、压抑的生活状态中,另人欣慰的是始终能感受到他们对爱情及友情的不灭的情感。在遥遥无期不知何时获得自由的囚狱生活下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随时都有可能被相熟的或不熟的甚至陌生之徒告密而陷入囹囫下,都未影响这些人对爱情的期待、对生活的思考、对友情的真挚情感的热望。书中有许多另人感动、启发、受益的对人生、对生活、对国家、对民族、对爱情、对友谊的精辟、智慧的论述,如果你能理解他们就会爱上他们。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二):第一圈

  刚接触索尔仁尼琴是《古拉格群岛》,我简直惊悚了,这是苏联,这简直是“新世界”。后来则是《伊凡杰尼索维斯的一天》,这应该是作者文学性和可读性最好的一部作品,然后是《癌症楼》。而本书则算是比较平庸的一部。

  书中的犯人都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杰出科学家,所以他们没有“坠落”到古拉格群岛的其他地区,而是留在了莫斯科郊外,并且不用做苦力,而是进行各种研究,同时在物质上也是相对比较丰富的,所以算是地狱的第一圈。只是这种环境未必就真比其他群岛好,毕竟他们都是有着相当知识的人,对于精神上的折磨也许更为敏感,同时他们的研究也有许多是为了古拉格,本书中的主要研究就是如此,刚“诞生”的音频学就用来抓人,这是多么的可怕。还不错的作品。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三):监狱与哲学家

  里面担任警戒的看守,立即把警觉而呆滞的脸盘紧紧贴在小窗的玻璃上。 一首多么优美的奏鸣曲呀!为什么他不像别的奏鸣曲那样有个名字呢?把他称作瞬间奏鸣曲怎么样?格式不断变化——这首曲子里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好与坏,悲哀与欢乐——正如生活中的一切那样!没有结尾——这一点也与生活相同! ——鲁宾听到突然停止的第十七奏鸣曲,格列布感叹道 在那些掩体里,到处都铺着松树枝。松树散发出松脂味,火堆的余烬散发出烟味。没有炉子,顶部有一个洞,当然也没有灯光。如果你生一堆火,在原木砌成的墙上便忽隐忽现地闪着人的影子。 ——鲁宾回忆自己和一名女同事一起进入战争,接受一座城池的投降的路上 记得那种稀薄的麦片粥,或者没有一滴牛奶的燕麦粥吗?你能说这是吃吗?不!但你得把它当做圣餐,把粥当做圣物,作为瑜珈圣徒的运气行动来接受!你慢慢地往下咽,从木勺的尖端开始,完全沉浸在“吃”的思考中——就像甘露一样,粥流遍你的全身。看着那些泡胀了的小块麦片漂浮在浑浊的粥里,你不禁产生一种剧烈的感情,浑身颤抖起来。就这样——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你却过上半年、一年。你能把这与狼吞一大块牛排相提并论吗? ——监狱残酷的环境给了一个思考的机会 听着,由于轻而易举的胜利,由于欲望上的满足,由于成功,由于饱食引起的幸福,实际上,这是痛苦!这是精神上的死亡,一种道德上的永久消化不良!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四):第一圈

  标题寓意地狱的第一圈,虽然同属地狱,但第一圈是最好的一圈。我个人觉得此书是作者相当文学性较弱的一部。

  既然是地狱最好的地方,那么感觉与《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差不多,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很“幸福”,“工作”很轻松还多吃了两碗饭。而发生在玛尔非诺(第一圈)监狱的人与事也很“幸福”,他们至少不为温饱而发愁,甚至香烟多得很(在劳改营,香烟比食物更为珍贵),也没有打人之事,更多的折磨在于对人精神上的,毕竟这里的犯人都算是高级知识份子。读者不用怀疑第一圈的存在,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的生平证明了这一点。关押在玛尔非诺的人们都是科学家(主要是理科出身),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科研事业而努力工作,而且优点是明显的,“在外面两个优秀的科学家很难共事,不管是出于利益分配还是自尊心。在监狱里则不存在这类事”。

  故事表现了四天的经历,外交部二等专员瓦洛金打了一个电话提醒某人要受到迫害。引发了安全部的追查。文章分几条线,瓦洛金的事可以算是《古拉格群岛》的小说版,特别是结尾瓦洛金被捕的情节。而通过安全部要采用“先进”技术(当代常见的声纹学)抓捕“罪犯”串起了玛尔非诺的囚犯们的经历,还有从斯大林(第二十章对斯大林历史的描写可真是辛辣。)到玛尔非诺普通安全部工作人员的经历。但也正是大量的片断式的个人经历的描写给我感觉政治宣传的意味更浓,反而削弱其文学性,所以感觉远不如《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以及《癌症楼》。颇有过犹不及之感。全景式表现反而失去了艺术表现性,可惜。

  (写于2006年2月9日)书名取自《神曲·地狱篇》中意义,指地狱中最好的地方。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是苏联劳改营中关押有杰出才能的犯人的地方,他们还在为国家干活,又很有才华。所以在物质条件下是最好的,关押待遇上也不错。但由于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也就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反而更加痛苦,他们在思考,甚至他们依旧不为一块面包而去干违心的事。当然这只是小事,在结尾,依旧他们被押解到其他的地主,离开了最好的地方。

  作品以大约四天的时间描写了苏联几十年政治史,十分精练,让人心酸。一群优秀的人,可以作出多大的贡献,或者正在作出重大贡献,可依旧逃脱不了噩运。那在普通的劳改营和最恶劣的劳改营口市呢!有多少这样的人,又有多少普遍人,这恐怕永远是谜了,真不会比希特勒杀的少吧!上帝保佑!

  《第一圈(上 下)》读后感(五):义字难写

  我记得有一次高三历史课堂上老师让考得好的同学讲解选择题,其中有一道题问苏联解体的原因,那道题的正确答案是“民族问题”,讲台上的同学说他答错了,他还看着老师提出自己的质疑,觉得答案不对。老师低头看着卷子半响没反应,同学只能尴尬地继续往下讲。实际上,那道题大概全班都答错了,而且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不作声。且不说正确答案如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怎么可能是道单选题呢?但是从此每个人都对题目的尺度和正确答案的设置心里有了数。

  最近我在读《第一圈》,被书中来自不同人物的声声质问捶打得焦头烂额,想起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这一幕,总感觉有些心灰意冷。我不知学了多少这样模棱两可、半黑半白、狭隘片面的知识,我还要用这些知识安身立命。有时候我会极端地想,能过上今天这样一种还算走运的生活,是因为我曾在许多不同的场合答对了几道错题。

  《第一圈》里,娜佳的论文被反复打回重新校对。论文的题目和立意也需要小心谨慎,要得到学术委员会的认可,否则即使升到副教授,也可能因为论文中对某一人物的定性而被吊销学位。论文的结论早已被设定好,学生无非就是找到足够的材料去印证它罢了。

  读索尔仁尼琴的书是非常狼狈的,他一直在拷问历史、拷问人心,而他的那些拷问放在今日来读,依然让人如坐针毡。甚至为了更方便地借助人物发表这些拷问,他把所有人物都圈了起来——癌症楼、玛尔菲诺或者古拉格。

  不论是癌症楼里的病人,还是玛尔菲诺里的囚犯,似乎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当我们已经知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时,还有理由不去选它吗?

  已经习惯了优越生活的英诺肯基为何会在结婚六年后渐渐对这种生活感到厌恶?他做出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一直一帆风顺,并无任何错误的迹象。

  卢斯卡,与他的同代人一样,从小就尊重来源于现实的启示。他们受到教诲——“告发”不仅是爱国者的职责,而且是对被告发者的真诚帮助,是一个有助于社会安宁的义举。当生活已经通过无数血淋淋的案例告诉我们,选对和选错答案的后果分别是什么时,我们有理由不填上正确答案吗?

  有一批劳改营的囚犯,自愿地选择了宁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也不收回在党的会议上说过的话,只要他们收回看法,就可保住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完全由他们自己选择。为什么他们都在明知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坚持选择了错误的?

  波塔波夫被俘后,德国人告诉他,只要他在愿意重建电站的协议书上签字,他将马上获释,并得到配给供应卡和金钱,回到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去。已经向他说明了选择这个答案后的种种好处。然而波塔波夫既没有接受也没有激烈的反对,用书中的描述是“他没有义愤填膺地捶胸顿足和叫喊,以塑造那种临死不屈的英雄形象,而是用他南方的口音平静地说:‘但你要明白,我已在效忠祖国的誓言上签过名。如果我今天在你们的协议书签名,将与那次签名矛盾。不是这样吗?’”他拒绝签名的出发点与英雄气概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不愿违背自己曾做过的某种承诺。后来他被德国人送回集中营,战争结束后又被自己的祖国判了刑。

  我们太明白正确答案是什么了,总是能轻而易举地避开那些错误答案,甚至可以做到条件反射式地回答。为什么我们可以容忍自己一再地答对那些错题?为什么我们为如此考出的高分沾沾自喜?为什么我们用这些渐渐演化成常识并传递给子孙后代的谬误换取一份走运的生活?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主流与支流?告诫自己称“历史发展的范围越大,异常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如阿廖沙所说——明智的做法是,把这一切都作为生活的现状来接受。

  难怪涅尔仁说:“我不想了解更多的事情。这个世界是聪明太多,善良却不够!”善良是什么?英诺肯基的母亲在书信中这样写道:怜悯心——是善良灵魂的第一个冲动。

  在逝去母亲的书信中还有一段话:世界上最可贵的是什么?是意识到你没有参与不义的事情。但不义的事情比你强大,它们过去有,将来还会有,但是要它们——不通过你实现。”

  《军中乐园》里,小宝为在茶室出生的孩子取名“守義”,学弟看了觉得这个“義”字难写,小宝回答说:“要做到也很难。”

  每个人对义或不义的理解都不相同,因此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收获不同的结果。只是在做出选择之前,是否能够想起,正如英诺肯基渐渐意识到的——人只能有一个良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