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警官之妻》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警官之妻》影评摘抄

2021-01-30 04:36: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警官之妻》影评摘抄

  《警官之妻》是一部由菲利普·格罗因执导,雅丽珊德拉·芬德 / 大卫·齐梅尔席德 / Pia Kleeman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警官之妻》精选点评:

  ●如果没有马利克,这个实验还算有些意义

  ●家暴史的五十九个碎片,它的全貌如同一幅点彩画,遥望则有近观则无。

  ●实验性超强,也许是过多野心才制造太多淡入淡出,让人像是走近一扇扇门,窥视这个小家庭的侧面。如果靠这理念还原出真正的59个不同时间段不同房间实景,内部不同的电视放映相应段落的片段,会成为一个厉害极了的“展览”。喜欢浴缸戏的拍法,话题够虐。

  ●生活琐碎处见人心

  ●家暴不能忍 从一开始的老头就知道结尾是什么了~ 未删节版的长度是 2:55:44

  ●正所谓温柔地杀我。一路扔松果的方法来说一个不太复杂的故事,没办法数每个篇章是否互相呼应,因此严重怀疑60章是为了形式感硬凑的,字幕令人恼火!

  ●很逼格

  ●柏林补习3,认可导演具体到每一节的执行。四点诟病:1、文不对题,2、演员表演欠自然性(尤以与《克利夏》《欢乐时光》等作坊电影对比。),3、倒数第二节应删去(观众不必反复被提醒),4、段落时序性过强(或如《自由之丘》提供形式的载体)

  ●形式大于内容的巨大空洞,就是他爱的表现··· 当所有的琐碎都被一帧一帧的记录下来,就会被放大再放大,便不再琐碎,知道结局的故事往往伤感,那位老人就是他的结局,你不需要为他难过,因为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注定!可说是实验电影,也可以说是记录片,但是更大程度上,他是一部关于生活的恐怖片·

  ●最后那实在不想看下去了

  《警官之妻》影评(一):新鲜到厌倦的轮回

  警官有着很强的占有欲。

  起初缠着妻子,一个不见就要大发雷霆;后来妻子有了孩子,觉得孩子占据了自己的存在感,就对孩子不理睬;直到发现讨孩子喜欢会加大自己存在感的时候,就开始跟孩子亲近,疏远妻子,其实主要目的还是想引起妻子注意;当最后已经确实妻子离不开自己,再怎么暴力妻子都离不开自己的时候,他真的就厌倦了。

  警官不过是在一步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生活就是从最初的新鲜到最后的厌倦,而那种态度其实并没有改变。

  电影当中身体上的暴力,这种类似的精神暴力在现实中屡见不止,我们除了逃离,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变。

  《警官之妻》影评(二):冷峻之你我

  单凭三小时的时长,59个片断式的章节,以及持续弥漫着的压抑冷峻的叙事手法,不足以将其定义为试验式影片。不同于《鸟人》为炫技而炫。这部片子从头至尾维持着自己的独特影调和风格,每一章节即便是以一个空镜作为独立章节,都始终保持在影调之中。非传统的线性叙述,但固定在围绕其家庭暴力的内在矛盾,不急不躁不缓不慢。大量以偷窥视角来呈现的画面,将畸形的人物关系和极其压抑的情绪表现的淋漓精致。59个章节将整部影片切的极碎,但因导演对内在节奏极强的把控度,非但不会令观者出戏,反而更觉压抑。三个演员也为影片增色不少,不矫揉造作,生活化的表演方式,即使有些疏离感的镜头也让观众始终追随情节发展。没有太多去关注场景调度但不自觉被一些场景所震撼。如母女两人在浴缸中嬉戏哼唱,第一次出现时呈现的浴缸如泳池一般大,两个人在水中翻转,形式感极强;再到第二次出现同样的场景,刻意避开女孩溺水的镜头,一直以母亲哼唱的画外音以及头发入水出水呈现,直到看到小女孩入睡梦般的面容在水中。貌似弱化了痛苦的过程,但实则带给人更加强烈的压抑感。很欣赏导演在此处的表现手法,不是为了将观者带入影片情绪中而刻意才用暴力强势的镜头语言,反而是躲避隐藏外化的视觉画面,让观者主动臆想参与,从而带来更加强烈的内在感触。这个表现手法和《素媛》中小女孩被性侵时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一只手带来的震撼好过整个过程外化的呈现。非常意识流的片子,简单的吃饭睡觉早安晚安,孩童世界中的蚯蚓,蚂蚁,狐狸,白鸽,所有一切都被作为导演把玩蒙太奇的道具,不显山露水却更出效果。

  《警官之妻》影评(三):警官之妻(Die Frau des Polizisten,2013)

  

1、在59種變奏中,導演講述了一個不斷轉動的無情世界,對於每種變體,他都找到了自己的電影語言。有時候他實際上會手持攝影機把自己扔進一個場景,有時他仍然是遙遠的觀察者,有時他會在視線水平上遇到角色,有時視線會從上面落下。但是,您總是會感到壓抑的親密,無限的同情,使您無言以對,深受打擊。(引述自www.epd-film.de網站評論)

2、警官之妻(Die Frau des Polizisten,2013)這部當年的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電影是由五十九個極短篇組成,有的篇章甚至只是一個幾秒鐘的景色。由於這部電影打亂了時序(比如電影中穿在不同章節出現的老人,其實就是警官年老之後的形象),打亂了敘事的連貫性(敘事的結構必須由觀影者自行組織起來),打亂了現實與夢境(淹死的孩子似乎又復活了;當母女在浴缸裡沐浴時,浴缸看起來有一個泳池那麼大),還用一點像是歌舞劇傾訴心曲一樣的方式,在不同的階段讓故事人物唱著兒歌。這種手法,有點像現在閱讀網路文章的超連結語彙習慣,也有點像中國的散點透視,更有點像中國書如老子的環環相扣一樣。

3、記得阿莫多瓦我的母親(Todo sobre mi madre,1999)中,女主角愛上了一個男人,嫁給了他,懷了孩子,可是當眼睜睜看著自己所愛的丈夫穿女裝了,去隆胸了,去變性了,這樣的「男人」該如何去愛呢?回歸到強度較弱的故事中,在這部德國電影裡,當丈夫將他的男子氣概帶回家,拳腳相向,喜怒無常,作為妻子的不離開,還要抱著丈夫的大腿哀求對方留下嗎?不論是留或走,已愛上一個人的那種狂熱迷戀的力量,常常在人作出選擇時,在心裡留下悲劇性的創傷。這個故事的美,就在於採用一種迂迴的方式,以漸不以驟,讓我們浸濡在相濡以沫的悲哀裡。

  《警官之妻》影评(四):源头不详

  荣获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的《警官之妻》是一部实验性很强,结构概念非常独特的电影,这种独特性非常符合近年来威尼斯电影节自绝于主流审美的艺术格调,但同时这种极强的实验性又强大到,让人怀疑其在影片叙事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本质上,这是一部描写家庭暴力的电影,影片以压抑冷峻的风格蔓延了整整175分钟(近3个小时),并且以场景为界划分成59个不同的章节,最终以沉闷的悲剧戚戚收场。这59个章节长短不一,长的可近达10分钟,这出现在影片后半部分情绪更为剧烈、外露的段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短的部分则不过1分钟,它们是意识流样的蒙太奇,或者直接的空镜转场。因为全片浩浩荡荡的59个章节并没有各自具体的题目,故每一个章节的主题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变得不甚清晰。这个压抑而恐怖的家暴故事甚至不是以单纯的线性时间进行讲述,不时出现的破墙独唱,演员对着镜头的突然凝视,以及反复出现的年老男主角独居的场景又进一步阻碍着整部影片完整的线性叙事,它缓慢而松散的反叙事节奏着实会让观众难以消受。

  当然,对于一部实验性质极强的文艺片去苛求约定俗成的叙事节奏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在近3个小时反反复复交杂的蒙太奇内,我们却依然无法探析到这个家庭家暴悲剧的根本源头,这样影片的故事便缺少了一个内核,丢失了一个落脚点,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男主人公是一名警察,办公时行事冷峻果敢,但他的畸形体现在家庭内部:对女儿成长的忽视,对妻子行动的控制,对爱情病态的施虐欲,对情欲尴尬的所求,表面上都成为其家暴的原因。而妻子则一直逆来顺受,脆弱的反抗在丈夫的淫威下转化为哭泣与服从,进一步助涨了家暴的存在,甚至到了最后,妻子依然遍体鳞伤的挽留男主人公,颇显出了另一出畸形的受虐心理。如果我们把家暴的原因都归咎于双方畸形的心理状态,那畸形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是孩子的降生么?是性生活的冷漠么?影片语焉不详,倒是舍源逐末地展示起了男主角落寞凄惨的晚年光景,悲剧确是有了,可是丢了对本源的探述,观众在这3个小时的观影马拉松后便也没有了太多触动。

  实验性极强的影片大都会有着亮眼的技术表现来炫技,本片部分的摄影与构图很惊艳,有效的调动了漫长观影过程中的观众情绪。固定镜头的审视端详,贴身跟拍的私密窥探,大特写和慢镜俯拍所表现出的母女二人的亲密与孱弱,都在影片中交替呈现。可惜,59个章节还是太长太碎了,这些亮眼的镜头被冗长的叙事稀释得平淡如水,反倒是部分家暴段落不显山露水的非视觉化呈现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压抑惊悚效果,也算是这部形式感先行的电影带来的为数不多的观影乐趣。

  《警官之妻》影评(五):《警官之妻》一部家暴史

  《警官之妻》 电影由59个章节构成, 每个章节是零碎的的片断, 甚至有些章节是空镜头, 每个章节之间又是长达15秒的淡入淡出章节字幕, 结构独特, 被称为试验式影片。 影片开始到第五章, 树林中的鸟叫, 下班回家的主人公乌维, 雪地中孤独的老人, 一家三口在树林中的野餐。 工作中的乌维。 一切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六章开始镜头开始变长,对话和情节变多, 故事开始成型。 主人公乌维(大卫·齐默施耶德饰)是一个警察,忙于工作, 克里斯蒂娜(亚历珊德拉·芬德饰)是全职主妇,在家照顾孩子。 他俩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叫克拉拉。 看似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克里斯蒂娜带着孩子克拉拉在河边的公园玩耍, 观察跳舞的小动物。 一家人在家中吃饭时, 克拉拉讲到墙里的动物霍伯 逗笑了爸爸和妈妈。 克里斯蒂娜和克拉拉搬起门前的石板, 一起种上花。 乌维带着克拉拉去看了拖拉机比赛, 父子关系融洽。 克里斯蒂娜和克拉拉一起唱歌 喂墙里面的小动物, 为爸爸乌维过生日, 乌维却无动于衷 独自在车里唱歌。 接着克里斯蒂娜和乌维在浴室玩得不亦乐乎。 克拉拉叫起来,嬉戏结束 乌维清理战场。 电影到了第27章,家暴开始出现, 乌维半夜打起了妻子, 生怕妻子离开。 克里斯蒂娜没有反抗, 生活继续。 一日,克拉拉半夜惊醒, 说有蚂蚁咬她, 克里斯蒂娜告诉孩子那时人流动的血液和跳动的脉搏。 又一天, 克里斯蒂娜出门没带钥匙,乌维托人到处找她。 房间里,克里斯蒂娜和乌维在房间吹肥皂泡玩耍。 接着克里斯蒂娜和克拉拉给发芽的花儿翻土浇水。 睡觉时间到了, 但克拉拉嚷着想和爸爸做朋友不肯睡 爸爸不理她, 受挫的克拉拉认为自己很差劲, 克里斯蒂娜为了安慰克拉拉, 不得已让丈夫乌维去哄, 乌维去之前打了克里斯蒂娜, 克里斯蒂娜伤心的哭起来。 乌维带克拉拉出去玩, 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 乌维违规打开了警笛。 还让克拉拉不要跟人说。 在家无事的克拉拉, 穿了爸爸乌维的警服, 独自走出门去迎接下班回家的爸爸乌维。 克拉拉又一次逗笑了爸爸乌维。 克里斯蒂娜身上的伤痕和淤青越来越多, 但乌维却告诉克拉拉妈妈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磕了碰了没有感觉。 一家三口还是偶尔会一起唱歌, 看似美好, 但背后却是即将崩溃的婚姻。 乌维对妻子越来越不满, 家暴越来越厉害。 一次,克里斯蒂娜吃水果沙拉, 乌维却嫌弃她吃饭声音太大 克里斯蒂娜把声音放小 乌维又认为声音太小 这时忍无可忍的克里斯蒂娜反抗了, 这是影片中家暴双方都发作的唯一一次,也是 最后一次。 最终,绝望的克里斯蒂娜带着女儿克拉拉一起溺死在浴缸。 影片如开头般结束,一个老人在冰天雪地里。 导演将整个家庭放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家暴家庭的典型案例放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中, 表现整个家暴的形成过程, 探讨家暴背后的原因, 同时 整个电影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没有任何背景音乐和声效,没有过多的血腥和暴力, 只是靠着59章节零碎的片断来表达信息,节奏缓慢, 但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这样电影就跳出了传统伦理电影的窠臼 成为一部精彩的家暴史影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