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100字
《导盲犬斯特拉》是一本由[日] 成行和加子 /著 / [日] 入山智 /绘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一):给他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今年4月,网上一个关于导盲犬被公交车劝退沮丧到哭泣的视频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视频里狗狗沮丧的表情着实让人心疼,盲人朋友和他的导盲犬一同被社会拒之门外的身影让人倍感落寞。 据统计,在我国有大约1700万的盲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少能见到他们。因为视力不便,他们的生活被阻隔在了很小的范围内。路上的盲道有障碍物,部分红绿灯没有声音提示,公共场所的设施不够完备,这些无一不阻拦了他们的出行。 导盲犬是工作犬的一种,通过训练他们可以帮助盲人朋友更好的生活。据说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基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战争造成视力不便的人数倍增,导盲犬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然而,经过漫长的时间,导盲犬的普及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首先是训练成本高。 通常导盲犬从2个月大开始就要接受长达18个月的训练,期间花费大约需要2-3万美元。由于高难度的训练以及经济成本,在国内导盲犬的数量只有百余只……盲人朋友领养导盲犬是免费的,高昂的训练费用限制了一些导盲犬训练基地的经营问题,从而更加缩减了导盲犬的数量。 其次是出行难度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但,政策虽有,如何落实呢?2015年起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表决稿)》中规定,行动不便人士在无人陪同情况下进出站上下车,可以联系车站工作人员获得帮助。视力残障者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应当出示视力残障证件和导盲犬证。导盲犬应当佩戴导盲鞍和防止伤人的护具。可现实中,不仅是导盲犬,连轮椅甚至都曾有过被公共交通拒绝的新闻报出。 我本人是一个非常喜欢动物的人,大部分动物在我眼里都挺可爱的。我身边也有怕狗的朋友,最严重的离着八丈远看见一只吉娃娃都恨不得躲出三里地去。工作犬基本上都由如拉布拉多这样的大型犬担任,别说怕狗狗的人了,我不怕狗看见大型犬心里难免也会提高警惕。但是导盲犬 警犬 缉毒犬等工作犬们和普通的家养宠物不同,他们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和我们一样恪守岗位职责(某种程度上可能比人还尽职尽责),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攻击伤人行为,大可放心与他们共处一室。 当然,怕狗的朋友们也许真的难以抵抗对他们的那种恐惧感。作为主人,不论是工作犬还是家养犬,我们出门都应给狗狗们带好牵引绳,防止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作为怕狗的朋友,在公共场所遇到导盲犬,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试着远离他们,站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可以不喜欢,但请不要拒绝,不要否定。在北京地铁和人流量较多的场所,日常也会有警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日常巡逻。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采取对待他们那样的态度对待导盲犬呢?如果可以接受地铁里的警犬,是不是也可以试着接受导盲犬在公共场所出现呢? 作为喜欢动物的人,在遇到工作犬的时候也请克制内心的激动,不要随便逗弄工作中的他们。遇到带着导盲犬的朋友,可以经得主人的同意后再触碰导盲犬,也可以顺便问问这位带导盲犬的朋友需不需要帮助。此外,导盲犬因为经过良好的训练,比起一般家养宠物会更听话,如果有可能的话,领养退役的导盲犬对爱狗人士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近几年,在诸多救灾过程中除了战士们,搜救犬也冲在一线。看到越来越多关于搜救犬的报道,也感受到了我们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感激之情。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也请给导盲犬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主人的爱意。请给盲人朋友一个机会,让他们也能走到更大更远的地方去。关于导盲犬,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如何正确认识他们,对待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课题。希望和导盲犬以及盲人朋友共同享受同一公共空间的日子,可以早一些到来。
文中数据 政策来自互联网搜索,有不准确的地方还望指正!感谢。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二):《导盲犬斯特拉》:你对导盲犬了解多少?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关于狗狗的故事,在危险时刻狗狗拼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主人,还有在主人离世的时候坐在旁边久久不会离去......
我记得小时候生活在村落,妈妈养过一只大黑狗,它只是一只普通的中华田园犬,但它真的很忠诚也很可爱,我从它只有手掌那么大一直陪它长成大犬,
它会在我放学时坐村口接我,也会陪我写作业,有时去园子里摘菜它也像个跟屁虫,家里来陌生人它总站在我的前面,凶凶的朝着人群,妈妈说它是在保护我,可是没过几年,它被人下了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时间过去了十多年,还是没有重新养狗的勇气......
狗狗有很多种类,导盲犬也是其中一类,那么你对导盲犬了解吗?最近看了一本科普导盲犬的读物——《导盲犬斯特拉》,《导盲犬斯特拉》是中国首部导盲犬主题的绘本,它的原著故事作者是日本童话作家成行和加子与《小鸡球球》作者入山智共同创造,由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翻译并撰写导读。
馆长王志庚撰写的这份导读真的非常具有科普性,对于孩子们来说,读完后能更近一步去了解导盲犬,导盲犬历史起源于品种选择,还有怎么驯养,以及导盲犬是干什么的?它帮助哪类人群?它是怎么工作的等等....
绘本故事虽然很简短,但也很温情,故事主要以导盲犬斯特拉的口吻讲述了它陪伴因车祸失去双眼的主人小茜,为她做导盲工作,从开始他们配合的不是很好到后来的默契十足,从工作伙伴变成了温暖家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岁的斯特拉开始进入退休阶段,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它是否还能陪伴小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走近《导盲犬斯特拉》去一一揭晓答案.......
作者以孩子们能理解的写作手法去描述了整个温情小故事,在科普导盲犬是什么的时候,也增加了许多温情的故事情节,搭配相关的绘图,让孩子们字图并茂去阅读,增加了阅读的画面感,能更好的学习到科普知识!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三):了解导盲犬的工作,你一定要读读这个绘本
近年随着关于狗狗电影的热播,比如《忠狗八公》《导盲犬小Q》等,关于狗狗尽责和忠诚的特性,人们开始有了较为形象的认知。然而对导盲犬科学的认知和社会共识,还需要社会更多的了解,于是就有了这本中国首部导盲犬主题的绘本《导盲犬斯特拉》。
当你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他带着天蓝色的小方巾,眼神里满是驯服和爱意。你差点以为这是一条普通的、忠诚于主人的宠物狗狗。但他身上的导盲鞍,不同于一般的狗绳,这也是确定他身份的标志。这是一条特别的导盲犬,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斯特拉”。
导盲犬斯特拉评价人数不足[日] 成行和加子 /著 [日] 入山智 /绘 / 2020 / 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这本书以导盲犬的视角,来为你讲述他的故事。
“我叫斯特拉,出生在一个天空布满星星的夜晚。”
故事就是这样在一个童话般,诗意般的画卷里展开。
两岁的斯特拉,在一个春天来到了它的主人小茜的身边。小茜在两年前因为交通事故双目失明,斯特拉的工作就是保护小倩,陪着她一起上班、下班,带着她躲开障碍物。斯特拉和小茜在每天的朝夕相处中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在夜晚,斯特拉也是伴着小茜的呼吸一起睡去,就这样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季节的变化。到了十岁那一年,斯特拉开始时不时的犯错误,原来这是导盲犬到了该退役的时间。直到训练师开着小汽车来把斯特拉接回去,斯特拉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虽然他和主人小茜要分开了,他很不舍。但小茜会有新的导盲犬来保护她,相信她也会和新的导盲犬幸福友好的度过每一天。特斯拉来到了退役导盲犬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也有了新的生活。
故事复述出来,很简短,但这是一个陪伴和信任的故事,季节轮转,围绕在导盲犬和主人身上的都是信任、安定和幸福。
这本书值得一看再看,我前前后后翻了十几遍,因为它真的太美了,充满诗意的语言,唯美的插画……哪怕是不识字的孩子拿起这本书,随意的翻开一页,都会被它美好的画面吸引。这一幅幅充满温情的、幸福的画面把爱传递到读者心间,就像训练有素的导盲犬把爱传递给他的主人……
这本书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导盲犬的工作,它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关于连接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与信任,它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每一个读者。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四):短小的故事,却莫名戳中泪点
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忠诚好动爱撒娇,有些还技能满满,让人满眼冒星星。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101斑点狗,大大的狗狗给主人放洗澡水,屏幕前的我眼睛一眨也不眨,忍不住想要找出导演作假的蛛丝马迹:狗狗这么听话?这是导演合成的吧?后来一段时间做萌宠栏目的编辑,推荐狗狗和人类互动的趣闻,才知道“别人家的狗就是无所不能”,有和主人练瑜伽的还有会开车的,这都离不开主人的苦心教导反复训练。
不同种类的狗狗,性格天生还有差异,边牧智商最高,一般的人养它反而被耍;二哈淘气拆家金毛暖男设定,萨摩耶微笑天使柯基小短腿,泰迪风评惨绝人寰总是被嫌弃。导盲犬多是拉布拉多的代名词,它们性格温和,对人类攻击性低;养过狗狗的都知道,根据主人的眼神行事是它们天生的本能,但导盲犬的性格不能太过圆滑,工作要求它们时刻保持冷静、而且不能太过活泼。温柔的导盲犬,在是一只狗狗之前,它们首先是人类的拐杖眼睛和靠谱的伙伴。罗马一世纪的壁画,是世界导盲犬的最早记录;中国第一只有迹可循的导盲犬,可追溯到宋代的画卷。狗狗天生颜值有差异,成为导盲犬一定要体格健壮,这样才能负荷起牵引杆;而且对于它们有着严格的血统要求,三代来源需要清清楚楚无缺陷。
导盲犬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导盲犬斯特拉》故事并不长短短几十页,小孩子读起来都没什么困难。绘画的笔触很是温柔,偶尔飘忽让人想起几米的浪漫;“我叫斯特拉,出生在一个天空布满星星的夜晚。”随着狗狗的自我介绍,故事就开始了,这是一个狗狗视角的故事。听到主人夸赞自己,狗狗会内心雀跃;但渐渐地狗狗开始犯错误,它知道自己老了,虽然不舍得,但是还是有一天有人要把它接回去。导盲犬变得“没用”之后,它们会去哪里呢?
狗狗坐在车座上听到主人的呼喊,隐隐是它之前最喜欢的赞扬声“good,斯特拉”,却带着些微的哭腔。天上飘着雪,狗狗透过车窗看着主人,姑娘的眼神没有焦距。小小的画面意外勾起心中的记忆,小时候放学回家,听说姥姥家的狗狗意外去世,眼泪就大滴大滴落了下来。从此之后再也不敢养小动物,怕极了这种生离死别。人的一辈子可能有很多宠物,但是宠物可能一生只有这一个主人。后来斯特拉去了哪里呢?画面从冰冷的冬天转到绿意盎然的春天,退休的斯特拉开始了新生活。虽然故事结束了,但还是多少替斯特拉感到寂寞,在狗狗养老院里要是有讲堂就好了,这样它就可以和预备犬分享和人类相处的注意事项,那将会是更有趣的故事。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五):斯特拉是狗么?简直就是小茜的天使
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让盲人参与社会活动,丰富了盲人的生活。 我们的主人公斯特拉是一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它跟小茜的相遇是在一个春天。那个时候斯特拉手上有几处伤口,浑身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系上导盲鞍,斯特拉就可以灵敏地感知主人的需求,一开始它和主人也不是很默契。 慢慢地,斯特拉得到了小茜三百六十度的信任。转弯、上台阶,每次斯特拉都有不错的表现,“good”一词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里。 1. 一天工作完成了。 小茜会把苹果切好,分成两半,和斯特拉一起分享。这是对斯特拉一天工作的肯定,也是和斯特拉对话的一种方式 晚上,斯特拉就守护在小茜的身旁,听到主人匀称的呼吸声,才会慢慢入睡。 陪伴是最好的长情,心有灵犀是最高级的炫耀。 2. 春去秋来,斯特拉和小茜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叶子的沙沙声,脚步的细碎声,伴着每一个黄昏的街灯。 幸福的时光,很漫长,也很真实。 数年以后,也就是斯特拉十岁那年。 斯特拉的记忆力开始慢慢下降了,行动力也没有以前那么强了,还经常犯点小错误。 这一切,小茜看在心里,从不埋怨。 3. 再后来,也就是一个美丽得让人忧愁的秋天,斯特拉的视力慢慢变得模糊。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斯特拉要退役了。 小茜还是像往常一样,给斯特拉戴上导盲鞍,发出“go”的命令。 一路上,小茜故意把脚步放慢一点,时光仿佛也静止了。 十年的相伴仿佛就在昨天,老朋友今天就要告别,小茜心中有太多的不舍。 可又能怎么样?斯特拉的使命完成了,它该光荣地退役了。 又有新的导盲犬接替它的任务,陪伴小茜下一个十年。 4. 每一个温暖的故事背后,都是一组用情至深的人和物。 斯特拉的存在,专门为小茜而服务。小茜的成长,就是斯特拉最大的安慰和幸福。 都说离别苦。小茜与斯特拉的离别,没有泪眼婆娑,哗啦啦的泪水只在眼睛里打转。 5. 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珍惜眼前人,珍惜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恋人,你的同事。每一个人只能伴你一段路程,剩下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当我们遇到困难,经历挫折,就看看斯特拉和小茜的故事。感恩每一段相遇,感谢每一段情。 这就是绘本阅读的意义。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六):温情的动物——导盲犬
对于狗,我并不是特别偏爱,就跟人一样,有好人,也有坏人,狗,也有不同的狗性,那种特别温顺、重感情的狗才惹人喜爱,导盲犬就是这样的一种狗。原先我对导盲犬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温顺忠诚的狗,看了绘本《导盲犬斯特拉》之后,才知道有关导盲犬的知识还有很多,例如“导盲犬的历史”、“如何选种”、“如何驯养”等等。《导盲犬斯特拉》的作者是日本童话作家成行和加子,由入山 智绘图,由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翻译。
1.故事简介
这是一个温情的故事,导盲犬斯特拉在两岁的时候与盲人小茜相遇,经过了磨合期,双方都对彼此完全信任,之后相处的日子幸福而美好,随着时间流逝,斯特拉年纪大了,时常指挥错误,到了该它退役的时候了,分别总是伤感的,更何况是如此紧密的伙伴,然而分别并不是忘记,是为了彼此都更好,这才是真正的爱。当下班走在黄昏里的小茜想起特斯拉,永远都会有温暖的感觉,这就够了。
2.插图色调
插图清新雅致,色调宁静柔和,选取的都是淡色系的颜色,让人感觉特别的愉悦平和。以前我也看过别的绘本,但都没有温暖的感觉,看了介绍才知道用的是清淡柔和的粉蜡笔和彩铅的形式,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出更为纤细温暖的画面,我觉得这种方式真的是很加分的。
3.导盲犬的选种
导盲犬并不是容易成为的,导盲犬经过训练后,要习惯导盲鞍的约束,要懂得很多口令,要可以带领盲人行走、规避障碍、转弯,要有平和的心态,要能拒食,要对路人的干扰不予理睬,同时也不会对路人进行攻击。可想而知,要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真的很不容易。导盲犬一般都是大型犬,宜选用拉布拉多巡回猎犬和金毛巡回猎犬。
4.导盲犬的历史
1819年,海尔·约翰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导盲犬训练学校。
1916年,德国军医格哈德·斯道林在奥登堡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导盲犬学校。为失明的退伍兵培训导盲犬,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5.导盲犬的社会行走
导盲犬的社会行走是否顺利,取决于城市的无障碍设施是否齐全和人们是否遵守社会规则。除了以上两点外,正常人对盲人或者残障人士的接纳和支持程度也非常重要,需要做到“四不”,也就是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和不拒绝。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一只狗可能只是宠物,但是对于盲人来说,也许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当我们看到他们一起出行时,希望我们能够善待那只也有工作的狗,更善待它的主人,从而让这书上的温情故事也能够在现实中呈现。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七):《导盲犬特斯拉》——温暖可爱的日系画风,真诚感人的盲女与导盲犬的故事
人类养狗的历史大约有15万年,狗一直都被称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无人知晓人们是何时开始帮助盲人行走的,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导盲犬的记录是罗马古城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废墟中的一副绘制于公园一世纪的壁画,这幅画描写着一只狗正牵引着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行走,以及一位妇人正施舍食物给乞丐。
导盲犬在我国还并不普及,据统计,目前中国正在服役的导盲犬数量在200只左右,中国社会对导盲犬还没有形成普遍的认知。《导盲犬特斯拉》这本绘本的翻译和引进给人们,尤其是孩子们认识并接受导盲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导盲犬特斯拉》这本书的绘师是著名的绘本系列《小鸡球球》的作者入山智。我一岁的女儿特别喜欢小鸡球球,每天拿着书缠着我讲给她听。这应该归功于绘师温暖明快又可爱的日系画风。入山智特别擅长把小动物进行萌化处理,大大的脑袋,亮闪闪的大眼睛,再加上可爱的腮红,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绘画风格。
《导盲犬特斯拉》的画风比小鸡球球要更成熟一些,更适合大一些的孩子和家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整体的色调暖暖的,水粉的渐变色恰到好处。特斯拉这条导盲犬虽然进行了仿真绘制,但依旧进行了一定的萌化处理,圆乎乎的大脑袋,肉乎乎的小身体,和小鸡球球系列中的小动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绘本的文字也温馨感人。这本绘本是以导盲犬特斯拉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的,营造了特斯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特斯拉和小茜相遇,互相磨合,互相信任,互相陪伴,共同经历了十轮季节变迁。后来,特斯拉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它很害怕,不想退役,不想离开小茜。小茜也不舍得特斯拉离开自己,在特斯拉犯错时,总是笑着安慰它没关系的,没关系的。直到有一天晚上,特斯拉在厕所以外的地方大便了,小茜看不见,不得不花很长时间来清理屋子。第二天,特斯拉完成了它最后一次工作,在漫天飞雪中伤感地离开了小茜。后来,特斯拉来到了退役导盲犬的驻地,看护人员对它很亲切,还告诉它小茜即将拥有新一只新的导盲犬。
读到这里,相信感性一点的读者一定会泪流满面……
盲人和导盲犬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越了主人和被驯养宠物的关系,导盲犬是盲人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帮手,给盲人带去尊严和心灵的慰藉,是很伟大的动物劳动者。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和家长一定能更加体谅残疾人,也更加理解和尊重导盲犬工作的意义。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八):导盲犬斯特拉:你是我的眼
我从小就喜欢狗,也看过很多狗狗的电影,比如:忠犬八公,一条狗的使命,人狗奇缘等…忠诚温柔与坚韧,是我对狗狗品性最深刻的感受。普通的狗,或憨厚或机灵或乖巧,都给予主人陪伴和欢乐,那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工作狗,更是能帮助主人完成特殊任务。
导盲犬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接受,我所在的城市,在银行和商场等地,都有导盲犬可入内的提示,对于视觉障碍者,导盲犬就是他们的眼睛,是他们最忠诚的朋友。
今天我介绍的这本绘本,《导盲犬斯特拉》就是以导盲犬的口吻,叙述它两岁时开始陪伴主人小茜的时光,直到退役。令读者暖心与伤感并存的故事,也十分治愈。
封面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狗,是工作犬的一种。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可帮助盲人去一些公共场所。它们在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下,听懂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网图内页《导盲犬斯特拉》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由日本童话作家成行和加子与《小鸡球球》作者入山智共同创作,由天略童书馆出品,是中国首部导盲犬主题绘本。主人公斯特拉陪伴主人,朝夕相处,在相处中建立信任和默契。
绘本色彩淡雅,有一种淡淡哀愁和感动在里面。小茜在交通事故中不幸失明,因为有了导盲犬的帮助,仍然可以正常上下班和生活。系上导盲鞍,斯特拉就是一名战士,在小茜每一次肯定和鼓舞之下,尽职尽责,愉快地陪伴着主人。而当离别那一天到来,狗狗视力越来越模糊,行动开始迟缓,斯特拉要退役了,将会有新的斯特拉来陪伴小茜。
内页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后来海尔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详细描述了中心的工作,但在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被世人广泛知晓。100年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导盲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内页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就应该互爱互助。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好朋友,看到满街的流浪狗,大多是被主人遗弃,无家可归,令人唏嘘不止。陪伴与责任,狗狗都能做到,人呢?是不是该反省自己。
斯特拉是一个小英雄,也是一个小天使,它是小茜的眼睛。好的绘本对孩子是艺术的熏陶与精神的滋养,《导盲犬斯特拉》适合亲子共读,善良与责任感,相聚与分离,孤独与坚强…种种生命教育,都在其中。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斯特拉的!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九):请给导盲犬更多的爱!请必须接受导盲犬!它值得!
前几天,我又在微博上看到,某女孩带着自己的导盲犬坐地铁,被周围另一个趾高气昂的人指责“宠物是不能上地铁的”,看到这类型的新闻,我心里总会咯噔一下,为什么就是有人这么恶劣呢?(没错,就是恶劣)。他们面对真的带宠物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不敢去出声指责,因为那些人大多数强势,讲了也无用,继而他们无处宣扬自己的“高贵”,就只能寻找弱者来展现了。
还宣称导盲犬一样是宠物。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没有同理心还是完全没有了解过导盲犬。每一只导盲犬,在成为导盲犬之前,付出的努力,真的非常辛苦,油管油条科普视频显示它们在刚断奶时就要接受8项测试...
评分为1到7分!1分意味着狗狗是内向敏感的类型,而7分正相反,代表狗狗非常的外向活泼...自然1分内向的狗狗就不能被当做是导盲犬,而7分太过活泼的狗狗也不行,只有那些中等活泼、外向的狗狗,才会有资格被选上。
也许是国内对于导盲犬的科普真的较少,以至于不是人人都知道并了解导盲犬,才会出现了很多人反感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的事件。
每次遇到这种事件新闻时,我总想说,要让导盲犬被接受,真的还需要很长远的一段路程需要走。“从娃娃抓起”走这条路估计会简单许多。
这本关于导盲犬的绘本故事书,就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并了解导盲犬。故事并不长,短短几十页,以狗狗的第一视觉描写导盲犬服役的一生,描写他们温暖的内心和亲爱主人的可爱。
绘本很适合小孩子阅读,读起来也没什么困难。绘画的笔触很是温柔,“我叫斯特拉,出生在一个天空布满星星的夜晚。”
不仅绘画温馨,而且文字描写一样可爱温馨,听到主人夸赞自己,狗狗会内心雀跃;但渐渐地狗狗开始犯错误,它知道自己老了,虽然不舍得,但还是有人要把它接回去。
导盲犬变得“没用”之后,它们会去哪里呢?上海退役的导盲犬,等了4年,才等来家庭收养他们,当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后,却无法及时得到领养,想着也是很心痛。
我在的这个短小故事时,就被莫名触动到内心,我真的希望,中国的小朋友,都能够读读这本关于导盲犬的小故事,继而对导盲犬有一定的认知,也多盲人群体有一定的认知。以后,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就不会在受到嫌弃了吧~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导盲犬斯特拉》读后感(十):“妈妈,我怎么在马路上没看到过导盲犬?”
文|荣荣
我的小儿子马上就四岁了,我每天给会儿子阅读绘本。他有一个习惯,会静静的听静静的思考,从来不打断我的讲述,待我讲到最后一页,他才会提出疑问,我会随着他的问题探知他的知识边界、思维模式、以及好奇的方向。
我会根据他的提问,认真的解答,他会根据我的解答以及书中的细节,再提出新的问题,久而久之,我发现,从点到面,从故事到人生,从理性到感性,多维度问答方式,是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很好的方法。
今天睡前的故事是日本绘本《导盲犬斯特拉》。这是一个三岁多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我们之前没聊过盲人、导盲犬、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那么今天我根据儿子提问推荐这本3-6岁儿童绘本《导盲犬斯特拉》。
01、“妈妈,我怎么在马路上没看到过导盲犬?”
因为导盲犬太少了,在中国有1731万视力残疾人士,而现存的导盲犬只有200只左右,这个数量比大熊猫还少。
驯养一只导盲犬真的太难了,需要经过四个过程筛选:
1、筛选幼犬
导盲犬的要求非常高,首先血统要正,无遗传缺陷疾病,不能有太强的好奇心,性格稳重等等,还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一窝七八只幼犬中,能有1~2只就很幸运了。
2、在寄养家庭
在小狗狗出生45天,就被送到喜欢狗狗的寄养家庭,让他们熟悉人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会和人相处。
3、在培训基地进行技能培训
在一周岁的时候,狗狗要被送到培训基地接受正规的训练,上台阶、下台阶,过马路等等非常多的专业技能,还要通过重重考试,考核评估毕业以后,才能正式上岗。
这个过程非常的艰难,需要培训者和导盲犬双方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达标。
这个期间还要导盲犬克服天性,不能分心,每天进食一次。
4、与使用者进行共同训练
在导盲犬交付给使用者前,要进行至少一个月的共同训练,他们要24小时在一起生活,互相了解,互相帮助,这部分就是我们在《导盲犬斯特拉》绘本开始的阶段。
导盲犬斯特拉在认识小茜之前原来要经过这么多努力,当斯特拉带着一身的本领,去帮助双目失明的小茜,从此他们一起上街、上下楼梯,上班下班,过着幸福的生活。
02、“妈妈,为什么导盲犬10岁就忘记事情?”
导盲犬的服役期为8年左右,它们的寿命是12-13岁,它们可以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朋友。
导盲犬与宠物犬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经过严格的训练,是知道自己有工作的,穿上工作服、带上导盲鞍,它们就非常有使命感,本分的帮助视力残障者不出危险的出行。
所以当它服役到第八年左右,它年纪大了,记忆力和反应力都迟钝了,就像妈妈有一天也会变老一样。可是妈妈变老的时候,宝宝已经长大成人独立行事,但是当斯特拉变老了,就无法帮助小茜正常的出行。
这是一个悲伤的事情,她们就要不得不分离,小茜没有能力照顾年迈的斯特拉,就要把斯特拉送回到基地养老。
但这也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在有限的时间里,相互照料、相互付出、相互关爱,彼此成全。
03、“妈妈,姐姐会忘记斯特拉吗?”
一定不会忘记。
对于小茜来说,斯特拉不仅仅是一条帮助她出门的狗狗,更是一段最艰难时光的陪伴者,他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危机和快乐的时光。他们在一起8年时光里,有里面有很多很多小而温馨的故事。
斯特拉作为导盲犬一生只有一位主人—小茜。小茜眼睛虽然看不见,更不知道外界的颜色,但是她却因为斯特拉的帮助和陪伴,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丰富多彩的人生。
让我想起了《寻梦环游记》里,那句使我当场泪奔的台词:“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遗忘。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因为人会死两次,一次是他的肉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时候,而另一次则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他时。 只要有人记得他,他的精神就永远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离别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成长课题,和朋友、和亲人、和过去的自己。
孩子害怕离别,害怕父母死去,活着的人,离别是遥远的,但却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堂必修课。
为此,父母一定要适时地告诉孩子:未来的许多时刻,也终将会面对大大小小的离别,但离别不代表忘记。
04、我们要做到
现在因为导盲犬数量少,大家对导盲犬和宠物狗混为一谈,超市、餐厅、银行、交通工具等等公共场合,导盲犬被拒之门外。前几天一段“交警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司机和乘客都拒绝让导盲犬上车。
导盲犬以为自己工作不称职,默默的流下来眼泪。
当我们通过亲子阅读绘本《导盲犬斯特拉》,通过斯特拉了解了导盲犬的一生,以后在马路上看到导盲犬,就会和孩子一起想到斯特拉,要做到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不拒绝。
作者介绍:荣荣
关注女性,赋能家庭。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