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01 04:3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读后感大全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由【美】奥赞·瓦罗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020-10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一):关于回音室和日常证伪

  这是本年度看的最有价值的书。里面有一个我特别有感触的点,关于证伪和回音室效应。大学的时候听过“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数字化时代,大数据运算,会不停的推给你“感兴趣”的人和事。于是渐渐被这些信息裹住了,陷入了一个大的回音室,你相信你以为的都是正确的,因为有很多同好也是这么认为。然后你还会不断找寻辅助的信息去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万一从源头上就是错的呢?常人只知道证明,而科学家习惯征伪。他们工作性质的严谨和一旦失败所面临的巨大代价,要求他们具备这种自我驳斥、杀死自己喜欢的假设的思维方式。我自己在写东西或者文章的时候,因为期望说服别人,所以会搜罗一大堆“证明”的信息。但对一一个真正要做出好内容,好产品,实现创新的人而言,放弃证明,学会证伪是必要的。毕竟,如果你自己不证明自己是错的,之后别人就会替我们证明。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二):火箭学家应有的态度

  第一章冲破枷锁,点燃创意 生活中没有绝对的确定性的东西,唯有那些不确定性实物才会吸引着我们向前。如果你了想法,尽管去做吧!如果当你考虑好了所有因素之后,别人早就把你甩在身后。唯有迈开步伐,路才会出现在前方。 第二章第一性原理 第三章 发挥你的好奇心,不要 爱因斯坦给一位友人写信:在巨大的奥秘面前,你我永远表现得像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艾萨克·牛顿形容自己:我只是大海边一个捡贝壳的孩子。 第四章探月思维 勇敢的去高空飞行,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说:“如果你为自己设定一个极高的目标,就算失败了,也比其他人的成功来得耀眼。”你追求的事物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追求平庸,你充其量也就是个平庸的人。如果你追求卓越,就得摆脱普通人常见的陈腐思维方式。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并且从无法避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就会长出翅膀,一飞冲天。 而需要才能拥有翅膀,也就需要发散性思维。你应该在苍蝇思维和蜜蜂思维之间循环往复,但你必须按正确的顺序做事情。我们必须先形成想法,然后才能评估和排除它们。 沉没成本:,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尽量减少沉没成本,否则损失会越来越大。 第五章 分清战略和战术 不要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要看清楚问题本质。 打破常规理解去解决问题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三):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让生活更简单,从容生活

  狮子醒来觉得肚子饿,抬起头,看见不远处有一群田鼠在玩耍。只要它轻轻的一纵,就能抓住这些田鼠来充饥。 狮子从这群田鼠身边走过,视而不见,而是守在羚羊经过的地方,伺机而动。 狮子为什么不去抓田鼠来吃呢? 田鼠个体小,塞牙缝都不够,成本高,划不来。抓到羚羊,就不同了,可以吃好几顿。 狮子的这种思维,就是《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里的探月思维。 探月思维就是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非理性的人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因此,所有进步都依赖于非理性的人。”这句名言就很好印证了探月思维。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是奥赞·瓦罗尔所写,他是前火箭科学家,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拉克大学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畅销书作家亚当·格兰特眼中“最有趣的新人作家”。 书中详细的讲解火箭科学家的九大原则。 1、与不确定性共舞,点燃你的创意。 2、第一性原理。(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3、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无限可能。 4、探月思维,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5、重构问题,找到答案。 6、反转的力量,探险不可能中的可能。 7、实践与测试,成功的助燃剂。 8、失败是最大的成功。 9、成功是最大的失败。 当你掌握这九大原则,去处理日常中遇到复杂和陌生问题,就能够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去解决问题。 我们不可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是掌握了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大胆质疑各种假设和陈规旧习,树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当下,已经进入高速运转的时代,人生就像一场冒险,在学习、求职、工作、婚姻中,无法准确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面对未知会恐惧,但是你掌握《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思维,就可以快速制定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赢得生活的主动权。 这本书装帧精美,知识丰富有趣,一共200多页,无论是自读、送人、收藏,有需要的朋友,现在可以下单了! #全民荐书人#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四):起「提醒」作用的思维书

  首先做个小disclaimer。这本书是出版商送我的,也是应约写的书评。不过没有其他的稿酬,也没对我写的书评有限制,所以不影响写作的独立性。 不过毕竟是应约写书评,就不太适合用我「刻薄评分」的标准了,因此也就不打星了。

第一是这本书读起来负担不大。体量很小,25万字,不到300页,而且内容如同其他西方畅销书一样,有大量可以翻过去水,基本上2个小时内就能读完。

第二是译者文笔好。一方面是原文本身并不诘屈聱牙,对译者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或许是译者的功劳,没什么「中文长难句」,因此阅读体验良好。

第三点展开来说说内容。

相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而言,火箭工程就有几个不常见的特征。第一个是极其复杂,一个小环节的疏失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比如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更符合真实世界的特征。第二个是成本高昂,因此没办法「小步快跑」地试错,适合「一次就做对」的需要。第三个是跨学科,虽然书名叫「火箭科学家」,但是没有这么个职业。只有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这种组合起来完成火箭项目的人员,也是真实世界运行的状态。第四个是成败显著,成功了就是成功了。经济学虽然也复杂、成本高、跨学科,但是你没办法说一个经济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因为都有解释。所以火箭工程的成败可以检验方法论的对错。

正是因为上述几个原因,火箭科学家们的方法论确实可以学一学,至少用于管理自己、管理生活都有帮助。不过因为现在中文世界中的「新成功学」比较泛滥,各种各样的方法论文章层出不穷,所以本书中的很多内容,估计都早已周知了。因此这本书和《向上生长》一样,更多的是提醒,而非新知。书中有关火箭科学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举例方式,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的思路。

虽然作者有着自己的组织逻辑,但整本书读下来,核心还是处理以下3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主题是避免「知识的诅咒」。所谓「知识的诅咒」,是指当你学习了某项知识之后,就失去了没有该知识时所具有的视角,并且还无法在大脑中模拟出这样一种视角。最典型的就是学霸给学渣讲题,往往无从下手。

但为啥这是一种「诅咒」呢?原因就在于,你获得一种知识的同时,也被限定在了某种框架里。最典型的就是你和美国人或者4V讨论政治制度,你会发现他们完全被限制在了「democracy-dictatorship」的二元对立当中,只会用这样的框架来理解现象。

面对「知识的诅咒」,有许多种解决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跨学科、想象力、质疑问题、涌现智慧等。其中大部分看到名字也就能理解怎么做了,不清楚的也可以去书里找,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二个主题是如何处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其实分很多种,作者这里主要关注了2类。一类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比如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过程,像是玩儿关着灯的密室逃脱一样。第二类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更可怕。

作者列出了2类解决方案,即冗余和安全边际。两者看着类似,但是还是有点区别的。冗余是指类似于备胎的设计,即为发生的。安全边际则是把100分的事情,做到120分。不过这个主题作者处理的不是特别好,有些浮于表面。不确定性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定义不确定性,这方面信息论、风险管理、认识论、概率学中都有很多不错的理论和思路。不过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并没有发现专门讨论不确定性问题的很完整、通俗的作品,只能勉强推荐《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但这本书过于偏重风险管理理论了,完全没有注意到信息论的成就。

第三个主题是心态。最近学了很多有关个人的知识,发现管理自己不光是知识上的问题,至少还有50%心态上的问题。也就是「听过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即手高眼低。其实用做题家的思路很好理解。就是你读再多的书,不刷题,还是考不出高分来。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里面讨论了2个心态问题。一个是如何面对实践(失败),另一个是如何面对项目里的「大忽悠」。

很多人不去「刷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怕面对失败。面对失败有2方面的压力。一个是对内,即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一个是对外,即无法承担失败的代价。前者往往会用「我不是不会,只是懒得做」来麻痹自己。

对内的压力其实比较好解决,想通一个道理就行,即如果我因为新的错误而失败,我实际上是学到了东西,是件好事。或者用《成功与动机》里面的模型,就是把「表现型」转换为「进步型」。

对外的压力则比较难处理,既包括损失金钱这种物质性的,也包括丢面子那种精神性的。这里的处理方法有几个。一个是芒格的「事前验尸法」,一个是小规模试验。我觉得更值得讨论的是精神性问题,即丢面子的问题。一方面,一个诚恳的努力过的失败者,没啥好嘲讽的。发出嘲讽的人本来也不值得理会。但另一方面,很多事情,他人是没有那个时间、精力去了解原委的。因此,不要搞那种自我处刑式的失败,比如跑女生楼下摆蜡烛这种。

除了面对失败的心态问题外,还有一个劳动果实被「盗窃」的心态。最典型的就是研究生觉得自己导师剥削了自己,明明成果都是自己做的,却要冠上导师的名字。这实际上是不理解一个自然规律,即说和做同样重要。之前在万维钢《精英日课》里看到过一个例子。科学家们想推广一个环保项目,做了个公益宣传片。事前让他们估计需要花多少经费在宣传上。大部分科学家估计是10%-20%,最多也就50%。但是实际上,最终花了经费的90%用在宣传推广。

一个好的项目,往往同时需要一个吹牛者和一个落地者。前者负责融资和市场推广,后者负责把产品做出来。好的项目无不如此。在商业活动中,画大饼才能拉到融资,才能吸引市场关注度。在科研活动中,有威望、有地位的导师才能从基金会中拉到经费。因此让吹牛者冠名,并不是剥削,而是人家对项目确实有贡献。这个世界认功劳,而非苦劳。即便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劳动时间」前面还要加个「社会必要」的定语。「会说」和「会做」同样重要。

总体来看,《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是本值得读一下的西式畅销书。哪怕里面讲过的道理我全听过,用来做「提醒」也是极好的。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五):破而后立

  

为什么有人说“我知道很多大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大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突破自己,把大道理落在实处。

这本书我初看书名,以为是一本普通商业书籍,等翻完第一章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比较有份量的批判性思维书,尽管也是教人以“大道理”,但这些大道理切切实实地落在了火箭科学、太空探索、产品设计和公司管理等实处,这让“大道理”们熠熠生辉,也让人印象深刻且想要把它们付诸于实践。

作者博学,除了诸多实际案例之外,还旁征博引了许多科学家和作家的观点,这让内容更有说服力。另外,在书里还能了解到马斯克Space X的项目信息,这是除了刷新思维模式之外的另一个收获。

在此想引用第八章《失败是最大的成功》里的一段作家T. H. White的话:

“对付不开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习一些东西。这是唯一屡试不爽的方法。你会变老,身体颤抖;你可能晚上睡不着,听着静脉紊乱的声音;你可能会怀念自己的挚爱;你可能会看到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摧毁,或者知道你的荣誉被卑劣的人践踏。这时候,你只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学习,了解世事为何及如何变迁。”

用科学思维理解世界,用成长思维拥抱人生,相信我,只要乐于学习,勇于突破自身,你的视野会更加广阔,生命会更有活力。

笔记:

第1章 与不确定性共舞

在现代世界,我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混乱中搜索秩序,在歧义中寻找正确回答,在错综复杂中寻找坚定。“我们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尝试控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尝试着去理解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丧失了与未知事物共处的能力。

现代世界的问题在于“愚蠢的人过于自信,而聪明人却充满怀疑”。

“完全自知的无知,是知识获得真正进步的前奏。”

“人们希望安定,但只有当他们不安定的时候,心中才会抱有希望。”

冗余不是多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冗余”

是指创建备份,以避免因某个故障点而危及整个任务的情况出现。冗余装置要正常工作,就必须独立运行。

在看到一条清晰的道路之前,你就要开始行走。迈开你的步伐吧,尽管前方会遭遇卡住的轮子,坏了的钻头,以及爆炸的氧气罐。

第2章 第一性原理

现状就像是一块磁力超强的磁铁。人们反对事物存在其他可能性,却安于现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总是老调重弹,做同样的工作,跟同样的人交谈,保持相同的产品线。我们的人生本应不同,却总是有着相同的结局。惯性越大,越难摆脱,既定的做事方法掩盖了其他可能性。

2011年,一项对100多家美国和欧洲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过去15年里,企业所需的流程的数量、垂直层数量、界面结构数量、协调机构数量和决策审批数量,从50%增加到350%。

第一性原理: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为自己的局限性辩解,就永远摆脱不了局限性。

削减是为了保持整体,减少是为了增加,约束是为了释放。

第3章 发挥你的想象力

看看历史上那些被自身臃肿结构压垮的巨型企业或官僚机构,它们其实都缺乏好奇心。

重拾孩子般的好奇心可以提高创造力。

如果我们不花时间去思考,不停顿下来去理解和深思,就无法找到智慧或形成新的想法。

“散步有非常好的效果,因为你处于这种放松的状态,与此同时你也允许自己的潜意识工作。”

要让苹果和橘子建立起关联,你必须先收集它们。你收集的东西越多样化,输出的信息就越有趣。

第4章 探月思维

我们需要发散思维的理想主义,也需要收敛思维的实用主义。“创意过程并不只有一种状态,它要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之间移动。”

容易做的事情往往不重要,重要的事情往往不容易做。我们要把猴子放在首位,也就是先解决“探月”过程中最难的那部分工作。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非理性的人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因此,所有进步都依赖于非理性的人。”

第5章 重构问题

当定势效应成为阻碍,让我们看不清下一步动作时,我们可以通过质疑问题来改变我们对问题的定义。

战略是实现某个目标的计划;相比之下,战术是为实施战略而采取的行动。我们往往忽略了战略,专注于战术和工具,并且很依赖它们。

倒过来想,一定要倒过来想。

第6章 反转的力量

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事实来适应理论,而不是用理论来适应事实。

事实是顽固东西,但我们的思想却更加顽固。

当你的信仰与身份融为一体时,改变想法就意味着改变身份。

多制造几个假设。如果你的大脑能够容纳相互矛盾的想法,让它们一起跳舞,它们会带出新的音符。

“大智慧者的一个标志,就是愿意改变想法。”

科学的进步,更多归功于思想的冲突,而非事实的稳定积累。

第7章 实践与测试

做测试,测试有助于把未知事物变成已知事物。

一个人的观点也许只能提供一个模糊的视角,只有借助独立的验证和多个测试源,你的视野才会更加清晰。

无论是发射火箭,还是为体育赛事训练、在最高法院辩论或设计望远镜,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飞即测”就是把自己置于与实际飞行相同的环境中,这样你很快就可以翱翔天际。

第8章 失败是最大的成功

快速失败不是目的,快速学习才是目的。我们应该庆祝自己从失败中获得了教训,而不是庆祝失败本身。

失败是通往发现、创新和长久成功的门户。

第9章 成功是最大的失败

科学一旦自认为解答了所有问题,就会开始变得危险。

成功是披着羊皮的狼,破坏了表象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这世上没有秘笈,没有独家秘方。力量就在那儿,任凭我们攫取。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六):用蹦床把宇航员送上空间站,为什么不呢?

  

让我们来假设这么一个情况——你的老板要让你把产品卖给A公司,但你对A公司的实际需求情况一无所知,A公司也打算给你提供任何信息便利,请问,你该怎么办?

可别以为这是一个纯粹的脑洞题,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1964年,我国刊物报道铁人王进喜,在照片中,王进喜带着狗皮帽子,穿着厚厚的棉袄,拿着工具眺望远方,他的身后是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却被当时对大庆一无所知的日本人琢磨透彻,促成了一笔买卖。

首先,根据王进喜的穿衣打扮,日本人判断出,他应该是在北纬46度到48度之间,而且还是身处于冬天。后来他们又通过杂志社的报道,推断出了油田的大概位置。在那张照片中,日本人还发现塔架的直径大约有5米左右,根据这个直径来判断的话,大庆油田当时的年加工原油量,应该是100万吨左右。

然而日本人做了详细的计算,认为到1971年的时候,中国的大庆油田石油产量,能够增加到1200万吨,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会在未来的几年中面临提炼设备的严重匮乏,借此机会,于是他们提前开始进行准备,专门针对中国的需求,制定了一些器械。过了一段时间,中国果然开始向世界各国招标,结果日本人因为有了提前准备,不仅提供了一大批现货,其价格还相对比较低,双方合作达成。

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是吗?奥赞·瓦罗尔的《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就是一本教人如何通过思考,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新书。

在本书中,瓦罗尔重点探讨了火箭科学的九大原则,我们能从火箭科学获得的巨大成就和经历过的磨难中获益匪浅,另一方面,由于本书作者是前火箭科学家,同时也是法学教授,并经常向包括法律、零售、制药和金融服务等许多行业的专业人士发表演讲,他的多元思维模型,同样在本书中显露无疑,这同样是我们的宝藏,这里试举三个例子:

【1】探月思维

1962年9月,时任美国肯尼迪在演讲中当众承诺:美国要在1970年之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并确保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一个充满雄心壮志的承诺,也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承诺。NASA飞行主任吉恩·克兰兹当时被肯尼迪的大胆承诺吓了一跳,要知道,即使只是制造火箭所需的金属,当时也还没被发明出来,就更别提克兰兹和他的同事们“曾经目睹火箭失去平衡而倾斜,失去控制或爆炸”了。

类似的事情,在21世纪的美国再度上演。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拜访火箭科学家汤姆·穆勒,问他能否为SpaceX打造一款便宜可靠的火箭发动机:“你觉得我们能把发动机的成本降低多少?”穆勒回答说:“哦,可能降低到原来成本的三分之一。”马斯克回答说:“我们要降低到十分之一。”穆勒认为这简直是白日做梦。

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两件事后来都成功了,可是,凭的是什么呢?在《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的作者瓦罗尔看来,这与其说是技术的胜利,倒不如说,是思维的胜利。

所谓探月思维,就是找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标,公开宣布,然后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公开宣布要登月,NASA才能招揽到第一流的人才,然后逼着所有人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解决问题。SpaceX的疯狂计划也一样,如果目标仅仅是将卫星送入地球轨道,那么依靠1960年代的技术就行了,没理由把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可SpaceX有开拓火星的雄心壮志,这迫使他们采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去改变现状。

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首先取决于你敢提出多大的问题。这个大问题靠谱的关键,在于它能不被思维定势所束缚,问题的思考者,可以随时跳出来换个角度考虑。

【2】冗余思维

凡事只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具备冗余思维。

举个例子,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配备了9个引擎(一般火箭可没这么多引擎),它们彼此独立,即使某个引擎发生故障,航天器也能完成任务。另一个例子来自航天飞机。一架航天飞机配备4台计算机,如果其中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开始乱输出数据,其他3台计算机就会投票将其排除在外,这还不算完,为了防止这运行着相同软件的4台计算机同时出现故障,航天飞机还配备了第5个不同软件的备用飞行系统,以便于航天飞机安全返航。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充足的准备,意味着充足的成功概率,哪怕,这份准备显得有些冗余。

当然,冗余思维是要遵循收益递减定律的,并非多多益善。当冗余到达一定程度,就会无谓地增加设备的复杂性、重量和成本。就拿波音747飞机来说吧,每增加一台引擎,就增加了额外的故障点,费用也随之增加。之所以波音747只有4台引擎而不是24台,就是出于这个考虑。你说现在的波音不安全,我墙裂要求他们必须增加引擎保障我的生命,好吧,1万美元,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狭窄经济舱座位,请便。

在运用冗余思维时候,我们必须充分思考——哪些是必要的冗余?哪些成本是在我们可承受范围内的?是不是即便某个组成部分失效,整个系统也能够继续运行?

【3】事前验尸思维

投资家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我想知道我将死在哪里,然后我永远不到那个地方去。”这种方法叫作“事前验尸法”。

NASA在这方面显然是吃过亏的。“挑战者”号的悲剧众所周知,然而,在这出悲剧发生的6个月前,罗杰·布瓦乔利就写了一份具有先见之明的备忘录,预言一场灾难即将来临,NASA不但没听,反而受到同事和管理层的责罚:“如果你搞垮了这家公司,我就把我家孩子放在你家门口”以前的一位朋友告诉他。

在这以后,悲剧再次上演,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哥伦比亚”号,同样的,悲剧发生之前,NASA的工程师罗德尼·罗查曾一再要求局里提供更多画面,研究泡沫撞击给“哥伦比亚”号带来的损害,结果被管理层拒绝了。

事前验尸思维有多重要?看看这两起悲剧就知道。马斯克的SpaceX显然充分吸取了这个教训,他们的“事前验尸”报告通常会放在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往网站上传一些他们担心将来会出错的东西,雇员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项目或整个公司提出他们担忧的问题。

事前验尸思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给了那些敢于表达真实批评意见和向上传递信息的人提供了心理安全,利用这种思维,人民可以建立对机构的认知,避免产生沉没成本偏见。

有一次,有个美国宇航员回来之后,别人问他此次任务是否和计划一样。他回答说,没有一次任务和计划是一模一样的,但是都在我们准备的范围之内。事前验尸思维,就是在为这个“准备的范围”做准备。

和其它书籍一样,奥赞·瓦罗尔的《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不会是真理的全部,但它对于我们提出正确的问题,并使用正确的工具来做决策,极具启发意义,它探讨的火箭科学九大原则&数不胜数的思维模型,更是值得我们反复观摩。

可以肯定的是,看完这本书,我们依旧不会成为火箭科学家,但,我们将会知道,如何像火箭科学家那样思考。卡尔·萨根说得好:“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现在,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已经在学着掌握了。

2014年,美国借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时任俄罗斯副总理,并负责俄罗斯太空计划的迪米特里·罗戈津扬言报复,建议“美国用蹦床把他们的宇航员送上空间站”。现在想来,如果思维&方法足够靠谱,用蹦床把宇航员送上空间站,为什么不呢?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七):用造火箭的思路指导普通人生,做达人所未见的生活智者

  

我没想到,有天我竟然会打开一本题目为《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书。

高考之后,我已经与科学知识再无缘分。

但随着自己逐渐希望走出阅读舒适区,构建更完整更全面的底层思维逻辑时,我有意识加强了关于社科,历史等晦涩专业的领域的阅读,才逐渐发现:

其实各个学科之间,基础入门的理解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高不可及,反而真的可以借助学者和专家的优质解读,触类旁通,利用好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起到快速的一通百通。

科学虽然是抽象的、理性的,人文艺术类文化是感性的,但万事万物,其根本在于追求“理”。

“万物之灵者也,顾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于理者,则失物之真”。

事事求理,靠的是深度思考,归纳和演绎。

这本《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抛开刻板印象中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选择用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发掘我们改变生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01 越不确定,越能激发潜力

我们习惯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倾向于确定,唯一,准确。

只要学习某一门课程,掌握一种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及一条正确的公式,就能在标准化考试中正确回答问题。

在科学家眼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知,往往更有魅力——更多的可能性,潜能。

也不仅仅适用于研究工作。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中从事一项工作时,基本上常规做法是仅仅把该领域当中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沿特定方向演化进展的想法,我们称这种方式为“单向思维”。

我们置身于一个复杂且不确定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创新频率越来越快,不同的思想潮流和观念彼此撞击翻涌,全球各地“黑天鹅”频频起飞: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虫、新型冠状病毒……这些我们以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我们所受到的影响,都超乎预期和想象。

未来,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有时候应该更加包容,平静地拥抱所有的不确定性,因为即使极度厌恶,这也是必然趋势。

02 死磕到底的第一性原理

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勒内·笛卡尔将第一性原理描述为:

“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大多数人,都很难有坚持到最后,破釜沉舟的意志力,面对一些客观难以突破的障碍壁垒,就会战略性放弃。

不是质疑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但注定了只有少数人,才能无所顾忌,敢于大刀阔斧地改变一切不能突破的问题,只为达到目标。

马斯克在发明特斯拉的过程中,从无到有多次革新。

他就是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

比如电池的容量和体积已经缩小到不能逾越的极限时,马斯克无视现有困难,以一个小白的角度,重新学习关于电池的组成元素,重复“创造”了一次电池,解决了问题。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03 允许冗余存在的无聊时刻,注意“颠簸”

现代社会,追求短平快的效率人生,所以我们逐渐被裹挟前进,大部分人失去了无聊感——

每天我们不允许自己有注意力的空余和时间的浪费,切换着各种社交媒体,查看电子邮件,获取最新新闻,周而复始,马不停蹄地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应对由此产生的更多事项。

我们更像是流水线上完美的机器人。

在计算机算法的规则中,我们同样可以归纳出,对自己有启发的点:

1.解决 “多余冗杂”

日常办公中,我们定期总需要清理电脑缓存,提高处理速度。

缓存这个步骤,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的存在本身,是为了提高效率,快速启动常用程序,另一方面,不常用的缓存反而拖慢速度,降低效率。

比如在情绪处理上,我们需要必要的宣泄和激励;但同样的,也要学会一键清除不良负面情绪和压力。

2.注意“颠簸”状态。

电脑会停止运行一些基本功能,加快效率,但同时导致计算机的反应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所以,当你觉得你已经忙到没有时间休息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应该休息的时候,因为已经没有能力在进行正常的思考和工作了。

以上这些,并不是在鼓吹要学会降低效率,慢下来,虚度人生,而是学会接受适度的慢节奏,放空,试错,失败,在科学领域,就是不必妖魔化这些看似无用的冗余。

看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中,多少研究发现都是在漫无目的的坚持探索中的偶然意外所得,无聊的尝试,也有意义。

这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也是想象力的一种,才是求而不得的宝藏。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有言:“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许大家都可以从无数例子中,延伸出对自己更有积极意义的点:

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另辟蹊径,激发创意;

对创意进行提炼和重构,并敲打测试它的可行性,以降低失败的风险;

客观看待失败与成功,从成败的经验中激发更大的潜能。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会从中看到些什么。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

年读11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八):火箭科学家的副业是什么?亿万美元背后的思维模式,恨不能早知道

  

在太空领域有这样一个笑话:成为百万富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答案是,从亿万富翁做起。

SpaceX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前期给公司的投入资金就高达一亿多美元,伴随着前三次试射的提前爆炸,伊隆差一点就活成了笑话中所说的那个人。好在伴随着第四次的发射成功,NASA给SpaceX提供了16亿美元的款项,作为为国际空间站12次运输的费用,才最终解决了伊隆的燃眉之急。

造火箭究竟有多难,英语中有句俗语揭示了答案:这不是火箭科学(It is not rocket science.)。人们在遇到复杂、困难的事情,常常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这是因为,一切困难与火箭科学一对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作者奥赞·瓦罗尔曾经是一名火箭科学家,在这本书中,作者结合NASA、SpaceX等机构的航天案例,普及了火箭科学家在研究与工作中所用到的思维方式。这看似是一本带你了解火箭科学家思维方式的书籍,但更重要的,作者寄希望于读者能够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来处理生活与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将这一整套逻辑作为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导方针,从而扩大竞争优势。

《生活大爆炸》中的虚构人物——天才物理学家sheldon,虽然在社交领域总是引得我们哈哈大笑,彷佛与周围环境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毫无疑问,sheldon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真实”,这也使得他在几乎任何方面都是那么的理性与“正确”。伊隆·马斯克在一次访谈中也同样谈到,伊隆说:“我非常关心事物的真实性,并试图理解我认为的事物的真实性,我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要提出一些解决方案,那么事实真的很重要。”

究竟有哪些好的思维方式,又如何将它们运用在生活中呢?下面,我们谈论其中几点。

质疑各类隐含假设、传统、陈规旧习

何为传统,何为陈规旧习,其实它们可以归为同一类事物,那就是前人观点、做法的一种流传。当然这些事物的出现,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的大量决策并不在乎是否“足够”正确,模仿前人的做法就成为了一种捷径。

举例来说,大多数人并不期望自己成为一个顶级大厨,他们的想法仅仅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份味道不错、营养丰富的饮食就足够了。因此,模仿大厨的食谱,按照传统与陈规旧习来做,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办法。

但是,某件事物一直是这样做,或者它是既定传统的一部分,并不能确定它就是真实的,或者说是好的。比如,占星术由来已久,有相当多的人相信它,并且流传至今,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认为它是正确的理由;又比如,母亲总会用鸡汤来治疗感冒,但这也不能说明这种方式一定就是管用的。

当我们想要了解事物的真实性,要先从质疑一切开始。

牛顿力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直到狭义相对论的出现,人们才改变了这种看法。费曼说:“科学知识是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确定性语句组成的。有些陈述的不确定性高,有些陈述几乎是确定的,但不会存在绝对确定的陈述。”

科学尚且如此,那些约定俗成、陈规旧习又何尝不是。除此之外,我们很多的看法与决策背后往往来源于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找到并质疑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这是我们拥有“理性”的第一步。

第一性原理与逆向思维

第一性原理的提出者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也将这一方法定义为“认识事物的第一基础”。近些年,马斯克在一次TED采访时重新提及第一性原理,再次带“火”了这个话题。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呢?简单的说,就是将事物分解到答案显而易见的最小单元,然后从那里开始推导。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类比推理,指的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一定的微调与改进。

二者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马斯克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电池组的价格一直以来非常昂贵,达到每千瓦时600美金的程度。如果我们按照类比推理来思考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完全相信现有技术的原理,只是希望在某些细节处做出一定的改进与提高。但是,这样做的极限往往只能将成本再压缩10——20美元左右。

伊隆谈到了他的方法,如果我们按照第一性原理来思考,那么我们最先向自己发问的问题是,电池是由什么制成的?它的基础物质是什么?我们想,无非就是钴、镍、铝、碳以及一些分离的聚合物组成。那么,这些物质的市场价又是多少呢?真是惊讶,原来这些物质组成的电池每千瓦时只需80美金。是否有某种方式能够将这些物质重新组合,重建内部化学反应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物理学证明了它的可行性,物理定律是不会错的。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决策是:着手于新电池组的研发。

第一性原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我们现阶段认为确定为真的命题开始,按照演绎的方式进行推理,更加强调直击问题本质;而后者更像是一种从过去经验得到的代表性启发,虽然可以加速决策过程,但往往会受限于过去经验的规则限制。

“逆向思维”的重要性经常被查理·芒格提及。巴菲特曾经这样形容芒格:芒格与任何人都不同,思考问题会最先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过得幸福,那芒格会先研究人生如何过得痛苦;如果要知道企业如何做强做大,芒格会先研究企业如何导致衰败。

芒格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先了解如何才能导致失败,然后选择永久避开它。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用概率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假如一件事情的统计成功概率为10%;失败率为60%;剩下的30%,我们称之为实验区,不温不火,没有极度的成功,也没有绝对的失败。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只关注其中的百分之十,然后争先模仿。当一遇挫折,往往不知所措,逐渐沦为百分之六十的大多数。芒格的做法更像是先找到一条失败边界线,然后时刻提醒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阻碍,都永远不能因犯错而越界,重蹈前人覆辙。

如果想要拥有正确的思维模式,那么不妨从这几点做起:避免自负和傲慢自大;避免对不确定事物的恐惧;避免情感和非理性的依恋;避免盲目模仿;避免权威误导;避免社会大众认同影响;避免轻率概括;避免错误类比;避免统计学谬误······

大胆尝试,敢于实践

火箭科学中,常常提及这样一个词——不确定性。纵使我们足够聪明,也依然不可能仅仅通过演绎推理得知所有问题的答案,这其中离不开的就是实验与测试。

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大概可以简化为以下四个步骤:

1、观察与实验

2、根据数据提出一个一般假说

3、演绎具体的事物,如果假说为真,则这些事物一定也为真

4、通过测试所演绎出的结果,来检验该假说

其中,实验与测试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im Urban曾写过一篇介绍伊隆马斯克思维方式的文章。Tim Urban强调,伊隆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他将完成目标所有的行动,看成是在实验室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与测试,而伊隆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行动得到的反馈,以及新信息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不断优化、调整、更新自己的每一个结论。

这样做的好处有什么呢?

当我们把一切尝试看成是在做实验,往往会转变对于失败与成功这两种极端状况的看法。失败不再是一种罪恶,而是一种接受负面反馈的机会。甚至,我们可以选择失败,从那些低成本的失败中来获得高收益的反馈。成功,也不再是一种完全正面的信号,它可能会破坏表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忽略掉其中的危险信号。而持续性的成功,也很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创新性不够所导致。

结语

或许我们绝大多数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九):这个世界正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变化发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没有明确指导方针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那些能够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去解决问题的人,无疑享有非凡优势。或许不能人

  

作者奥赞·瓦罗尔,前火箭科学家,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拉克大学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畅销书作家亚当·格兰特眼中“最有趣的新人作家”。2003年加入“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的运营小组,并参与了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测器任务——“卡西尼-惠更斯”计划。同时,他也是一位备受欢迎的公众演讲人,曾多次接受电台和电视采访,并向大公司、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等大小群体发表主题演讲。

本书主要讲的是,隐藏在火箭科学这个非常难的学科背后,是一种足以改变我们生活,可以迁移的思维方式。不仅要超出所有存量的经验,去天马行空的思考,而且要极其务实地想尽一切办法,把看似极难的任务真正落地实现。

01火箭科学家的思考方式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三个方法,来告诉我们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的不同。就是这些奇思妙想可以促使我们成就伟大的事业。

1、发散思维

他们的基本思考方式,用的是发散思维,而不是收敛思维。

比如,有一个玻璃瓶,瓶底对着一盏灯。如果把6只蜜蜂和6只苍蝇放进玻璃瓶里,谁会先找到出口?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蜜蜂会先找到出口,因为蜜蜂确实更聪明。比如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观察到蜜蜂可以抬起或者滑动盖子来收集糖水;它们还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其他蜜蜂。但是,要从瓶子里找出口,蜜蜂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蜜蜂喜欢光,由于瓶底靠近光源,它们会不断地撞向瓶底,直到累死或者饿死。相比之下,苍蝇根本无视那盏灯,它们会四处飞来飞去,直到无意中发现另一边的出口就飞出去了。

这个故事里的苍蝇代表就发散思维者,它们随意地拍动翅膀,直到能发现出口。而蜜蜂代表收敛思维者,它们把精力集中在看似最明显的出路上,而这种行为最终会导致失败。我们在真实生活中是很容易略过发散思维,转而求助于收敛思维的。我们会去评估什么是容易的,什么是可行的,然后依赖过去的经验做出判断。

采用发散思维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创意刚刚形成的时候,我们其实很难判断出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没用。正如物理学家普朗克所说的那样,“纯粹的理性主义根本行不通”。

比如,1990年火箭科学家们发射了哈勃望远镜,它是一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任务是拍摄高分辨率的太空影像。但是很快,科学家们从它传回来的那些模糊照片中发现,望远镜的一面镜片存在瑕疵。但是如果要修复望远镜,就得面临一个难题。不仅需要派宇航员进入太空,而且还得深入望远镜内部进行检修,这个事的风险很高。 后来,美国航天局的一位火箭科学家提出,太空飞船可以携带一个可伸缩的机械臂深入望远镜里进行检修。而这个灵感原来是他在洗澡的时候想出来的,他发现有一个可调节的淋浴头,可以通过延长或缩回,来适应不同的淋浴高度。

2、使用第一性原理

不断地使用第一性原理,充分质疑,来进一步解放自己的思考能力。第一性原理思维说的是不要把现状当成是绝对不变的,而是要敢于大刀阔斧地改变它。最早提出第一性原理思维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给出的定义是“认知事物的第一基础”。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认为,第一性原理就是指“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比如,埃隆·马斯克。他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颠覆了航天领域,把自己的幻想变成了现实。马斯克最早创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时候,根本没有足够的钱在美国或俄罗斯市场上购买火箭。于是,在回国的航班上,空手而归的马斯克突然醒悟了。他意识到,购买火箭的做法好像是扮演翻唱乐队的角色,他只是一名“有限玩家”。 要想成为一个跨越边界的“无限玩家”,他必须运用第一性原理,从物理定律开始,反问自己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把火箭送入太空。马斯克把火箭拆分成最小的子部件,也就是基础原材料都需要什么。然后他发现造火箭需要航空航天级铝合金,加上一些钛、铜和碳纤维。 紧接着他又问自己,这些材料在大宗商品市场上值多少钱?是否可以通过采购二手设备,或者借用其他行业的零部件来降低部分的生产成本?最后通过计算,马斯克算出来火箭的材料成本大概是目前市场上通行价格的2%左右,而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正是由于航天工业的外包文化造成的。于是,马斯克决定自己切割金属,从零开始建造下一代火箭。

也正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促使马斯克对火箭科学领域根深蒂固的假设提出质疑。

3、探月思维

也就是说,我们没必要非得把什么都先想清楚,你可以先把大目标制定出来,然后在过程中慢慢想解决方案。这就是探月思维。对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大目标,我们可以先公开宣布,完了再琢磨可行性,然后召集人手、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

比如,电影《阿波罗13号》的开头有这样一幕。后备指挥官看着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迈出了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步。指挥官非常感慨,他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奇迹,我们只是决定去月球而已。”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一个伟大的目标开始的。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伊卡洛斯的父亲是一名工匠,他为自己和儿子做了一双翅膀,准备逃离克里特岛回到家乡。这双翅膀的羽翼是用蜡封在一起的,因此父亲就提醒伊卡洛斯要跟随他的飞行路线,不要飞得离太阳太近。结果在飞行过程中,伊卡洛斯无视了他父亲的提醒,因为飞得太高导致羽翼上的蜡融化了,翅膀完全散开,最终伊卡洛斯从高空坠落,淹死在了大海里。这个神话本来的寓意是告诉人们不要好高骛远,那些遵循预定路线和服从指示的人才能逃离岛屿并生存下来。

但是美国著名企业家、畅销书作者塞斯·高汀就在著作《伊卡洛斯骗局》中说,这个神话故事还有另一部分的情节。父亲除了告诉伊卡洛斯不要飞得太高,还告诉他不要飞得太低,因为海水会腐蚀他的翅膀。

作者在书里提到,伊卡洛斯父亲描述的物理现象其实是错误的。当你升上高空时,空气会变冷而不是变热,所以其实翅膀上的蜡并不会融化。而且从飞行经验来看,飞得很高的时候,如果引擎发生故障,飞行员还可以操纵飞机滑翔到安全的地方。但如果高度很低,继续飞行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

02如何推进创意实现完美着陆

有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以后,就是想办法让它落地,不然也是无用之功。我们来看看作者介绍给我们的方法。

1、即飞即测”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模拟真实场景做测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决定靠的不是测试数据,而是直觉和有限的信息。我们推出一款新产品,更换职业,或者尝试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所有这些都没有做过实验。我们常找借口说,我们之所以不做测试,是因为缺乏资源。但我们没有认识到,新方法若最终失败,将会让我们付出极大代价。

即使我们做测试,也只是走走过场,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我们进行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错的,而是为了确认那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事物。我们调整测试条件,或者解释模棱两可的结果,以确认我们的先入之见。

而火箭科学家并不是,他们把测试运用到了极致。根据“即飞即测”原则,在测试阶段,地球上的实验必须尽最大努力模仿火箭的飞行环境。所以,火箭科学家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不断地破坏东西,找到它们的极限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到火箭的各种部件、小到螺丝,都要承受相同类型的冲击、振动和极端温度。火箭科学家们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诱使这些零部件和计算机代码在发射前犯下致命的错误,然后马上解决。

比如,有一次火箭科学家们为了测试气囊的安全性,他们就把一个假的着陆器放在一组安全气囊里,抽掉真空室里的空气来模仿火星的温度和压力,还在室内地面上放了一些假的火星岩石。 结果气囊落地时真的破了。岩石完全戳破了气囊,那个漏气的口子大到一个人都能穿过去。所以测试表明,火箭科学家打算使用的安全气囊太脆弱了。

我们认为戳破气囊的应该是一些很尖锐的石头,但实际是一个很圆滑的岩石,它的外形像奶牛肝脏,顶部光滑,看起来并不危险。这其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要是搁在其他的实验里,也许并不会那么看重。但是在火箭科学家看来,它是个大问题。

他们要把这个小概率事件拿出来无限放大,假设这个问题百分百会发生,那么要怎样才能杜绝它呢?于是,火箭科学家制作了好多块岩石的复制品,散放在真空室的地上,然后开始把安全气囊往石头上扔。后来他们想到,可以模仿自行车的轮胎,设计出一个内外双层的内胆,这样即使外面那层气囊漏气,着陆器也不会有问题。最后,火箭科学家对新的设计开始反复测试,直到通过各种极限点的考验。

火箭科学家发现,每个零部件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组合在一起,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最后的整体系统出故障。这件事在书里还有一个特别贴切的说法,叫“弗兰肯斯坦的缝合怪”。弗兰肯斯坦的缝合怪”是《科学怪人》小说里一个虚构的角色,它的所有部位都来自于不同的人体,但这些部位缝合在一起之后,它变成了一个怪物,而不像是一个正常的人。

比如,奥巴马弄医疗改革的时候,人们必须通过登陆一个政府网站才能购买保险。但是这个网站一开通就崩溃了。有些用户没法创建新账户,有些用户的流程进入死循环。结果网站运营的第一天,只有6个人成功购买了保险。 为什么一个耗资近20亿美元的网站无法执行最基本的指令?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政府把这个大型项目的设计环节外包给了60家承包商,最后却没有对网站的综合体系进行系统测试。

2、宇航员起飞前的长期训练

在火箭科学领域,还有一个系统需要在起飞前进行测试。这个系统远比火箭本身更不可预测,他们会恐慌,会忘记事情,会生病,可能还会不小心弄错了控制台上的按钮,这个系统就是宇航员。

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并不像你在好莱坞电影中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宇航员是吃苦耐劳之人,而不是太空冒险家。他们不以太空飞行为生,而是毕生都在训练和为太空飞行做准备。克里斯·哈德菲尔德说:“我当了6年宇航员,却只在太空中待了8天。”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做准备工作。到宇航员执行任务时,他们已经在模拟器上飞过无数次相同的路线。

比如:航天飞机实验模型的全套装备就像真的一样,操控和显示装置和真的航天飞机完全相同。宇航员像操作实物一样操作航天飞机模拟器,完成从发射、对接到着陆等不同阶段的任务。从模拟装置的显示器上,宇航员可以看到与实际飞行中相同的场景,隐藏的扬声器也会产生相同的噪音,包括他们在飞行过程中听到的振动声、烟火爆炸声和齿轮启动的声音。

但模拟器没法产生微重力。火箭科学家为此专门做了一架飞机,这个飞机有点像过山车,它的飞行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先爬升后俯冲来模拟失重状态,在每条抛物线的顶端,宇航员会体验到大约25秒的微重力。这架飞机的名字,叫“呕吐彗星”。宇航员登上“呕吐彗星”,在失重状态下练习吃、喝等动作。

但只有25秒,时间太短了,没法练习更复杂的动作。为了获得更长的失重时间,宇航员需要进入一个大型室内水池中,练习走路,直到成为第二天性。但是要想达到正常走路的熟悉程度,最起码得花250个小时,才能为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做好准备。

为了防止宇航员发生生命危险,火箭科学家还需要一个比找到物体极限点更残忍的策略,叫“杀死宇航员”。因为在太空中,倘若出现紧急情况,宇航员往往没有长时间思考的余地,必须要能够瞬间做出反应。所以,为了完成航天任务,火箭科学家差不多需要模拟大约6800个故障场景,把每一种能够想象到的故障抛给宇航员,包括电脑死机、发动机故障和爆炸等等。目标就是造成的麻烦越大越好,直到所有参与训练的人把重复动作变成本能。

最后的话:

这个世界正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变化发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没有明确指导方针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那些能够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去解决问题的人,无疑享有非凡优势。或许不能人人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人人都能掌握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十):24岁女孩成功指挥嫦娥五号发射,作为火箭科学家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什么是火箭科学家

在英语中,有一句俗语“这不是火箭科学”(it's not rocketscience),意思是这件事不难做或者不难理解。

换言之,“火箭科学”在大众印象里,是一件相当复杂且困难的事。

那么什么是“火箭科学”呢?

所谓“火箭科学”,其实是一个流行语,大学里并没有“火箭科学”的特定专业,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份以“火箭科学家”作为正式头衔的工作。

实际上,“火箭科学”是一个口语词,用来指代与太空旅行相关的科学和工程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航天。

说到了科学和工程学,那么科学家和工程师又有什么区别呢?

科学家试图理解宇宙运作方式,是从事宇宙研究的理想主义探险家;

工程师则更加务实,他们主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预算和时间,打造出各种硬件设备将科学家的设想落地成现实,换句话说,他们是使太空飞行成为可能的实用主义硬件设计师。

火箭科学家们要想象那些无法想象的事情,解决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将失败转化为胜利,把束缚转化为优势;他们认为小事故只是可以解决的难题,而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他们前进的动力不是盲目的信念,而是自我怀疑;他们的目标不是短期结果,而是长期突破;他们知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已设定的东西可以更改,他们能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以上内容出自前火箭科学家奥赞·瓦罗尔的新书《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奥赞·瓦罗尔(Ozan Varol),前火箭科学家,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拉克大学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畅销书作家亚当·格兰特眼中“最有趣的新人作家”。

2003年,奥赞·瓦罗尔加入“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的运营小组,并参与了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测器任务——“卡西尼-惠更斯”计划。

奥赞·瓦罗尔在《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时代》等多家主流媒体发表过文章,同时曾多次在电台和电视、大公司、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等大小群体发表主题演讲。

在奥赞·瓦罗尔看来,参与火箭相关的开发与探测任务,深刻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往往将自己视为万物的中心。但是从外太空的角度来看,地球只是‘包容一切的黑暗宇宙中的一个孤独斑点’”。

除开价值观,与火箭科学打交道的经历,也让奥赞·瓦罗尔在日常生活里,变得比常人更加无惧变化和困难。奥赞·瓦罗尔认为,不用人人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火箭科学家思维,并学以致用,服务我们的生活。

“当你学会像火箭科学家那样思考时,你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还将被赋予改变世界的能力。”到底火箭科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一起去《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找找答案。

二、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卡尔 · 萨根曾说,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奥赞·瓦罗尔看来,要像火箭科学家那样思考,就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比如当别人看到重重困难时,你应该看到的是各种机遇;在处理问题时,放弃以往的抱残守缺,而是应该重新定义现状,制定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火箭科学家思维的不同之处。

1.拥抱不确定性

如果你每天都沿着一条通向电灯开关的笔直路径去寻找正确答案,那就要当心了。如果你正在研发的药物肯定有疗效,如果你的当事人在法庭上肯定被判无罪,或者你的“火星探测漫游者”肯定能着陆,那你的工作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化发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复杂和陌生的问题,所以奥赞·瓦罗尔认为,那些循规蹈矩的公式、捷径和投机取巧,终有一天会失效,比起过往经验,我们更应该拥抱不确定性,学会与未知事物共处。

所谓不确定性,就是另辟蹊径,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

著名导演史蒂芬 · 斯皮尔伯格就很享受拍电影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每次开始拍摄一个新场景,我都很紧张。”他解释说,“我不知道自己听到台词后会想到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对演员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要把摄影机放在哪里。”

斯皮尔伯格形容这是“世上最美妙的感觉”,因为只有不确定,才会无法循规蹈矩,大家只能硬着头皮讨论前所未有的拍摄方案,才会激发更好的创造力和不一样的电影呈现效果。

科学家们也是如此。

爱因斯坦早年提出光是由光子组成这一理论时,说的是“在我看来”;查尔斯 · 达尔文则用“我认为”来介绍进化论;迈克尔·法拉第称,他在推出磁场理论时经历过“犹豫”。

这些里程碑式的科学研究高光时刻,都伴随着对未知的敬畏和向前的勇气。物理学家艾伦·莱特曼写道,科学家们站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边界线上,凝视着那个洞穴,不仅没有感到害怕,反而觉得兴奋不已”。不确定性就是科学界一道勇往直前的行动号召。

股神沃伦 · 巴菲特说:“商界最危险的6个字就是‘人人都这样做’。”因而他才有那句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只有当我们敢于牺牲确定性答案,敢于冒险,敢于远离路灯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突破。如果你固步自封,就不会有出人意料的发现。唯有那些领先时代之人,才敢于与伟大的未知事物共舞,并在现状中发现潜伏的危机,而不是满足于现状。

2.熟练运用第一性原理

最早提出第一性原理思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他把它定义为“认知事物的第一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在现代,第一性原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计算物理专业名词,它主要用于量子力学计算。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从头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体系基态的基本性质的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概念近几年大火,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有很大关系。

埃隆·马斯克,PayPal贝宝、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环保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除了造特斯拉电动汽车,埃隆·马斯克还造火箭发射火箭运卫星,还提出了火星移民计划,被称为“现实中的钢铁侠”。

在马斯克看来,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让他能够回溯事物本质,重新思考事业方向,对他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

“我相信有一种很好的思考架构,就是第一性原理,我们能够真正地去思考一些基础的真理,并且从中去论证,而不是类推。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类推地思考问题,也就是模仿别人做的事情并加以微幅更改。但当你想要做一些新的东西时,必须要运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马斯克

所谓思考,实际上就是质疑,将目前的现状条分缕析,直到找出做一件事的最基础组成部分,再开始行动。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提高汽车的驾驶安全性,那么只需要逐步改进汽车的设计;但是如果你想尽可能消除交通安全事故,那就必须从源头开始,质疑所有的前提条件,包括开车到底是否需要驾驶员。

我们可以看到,无人驾驶车辆的创意正是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式中逐步诞生的。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曾说:“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奥赞·瓦罗尔认为,当你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时,就会从一个演奏别人歌曲的翻唱乐队转变为一名艺术家,从事艰苦的创造性工作。

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就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放弃的。1985年,他被迫离开了他与别人共同创立的苹果公司。尽管被免职时他很痛心,但回首这段往事时,乔布斯说这是“我人生的最佳经历”。被解雇后,乔布斯挣脱了个人成就扣在他身上的枷锁,被迫回到第一性原理。乔布斯说:“成功的负重感被从头开始的轻松感所取代,使我进入了人生中最具创造力的时期之一。”他开启了创意之旅,先是创办了电脑公司NeXT,然后加入皮克斯(Pixar)公司,使这家电影公司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取得了巨大成功。然后,他于1997年回归苹果公司,发布了一系列革命性产品,比如iPod和iPhone。

三、从不可能到可能,壁垒并没有那么难跨过

1962年9月,在美国的莱斯大学体育场,约翰·F.肯尼迪总统当众承诺:美国要在1970年之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并确保其安全返回地球——也就是说,人类将首次向月球发射火箭。

在肯尼迪发表演讲时,登月这件事的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状态。

与登月相关的许多技术标准甚至还没有制定出来,美国宇航员从未在宇宙飞船外工作过,宇宙飞船也从未在太空中进行过对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不知道月球表面是否坚固到能够支撑着陆器,也不知道通信系统是否能在月球上正常工作。用NASA一名官员的话来说,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计算地球轨道,更别提登月火箭的发射轨道了”。

别说这些围绕月球的高难度操作,就连最基本的制造火箭所需的金属(需要耐高温高压),当时也还没被发明出来。

让很多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件不亚于天方夜谭的事情,在1969年真的完成了。那一年,尼尔·阿姆斯特朗不仅登上了月球,还跨出舱门,为人类在月球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它距离肯尼迪宣布登月计划还不到7年,距离莱特兄弟首次动力飞行(此次飞行持续了12秒钟,飞机行进了约36.6米)相隔66年。

从不可能到可能再到最终实现,其实这中间的壁垒并没有那么难跨过。

在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理查德 · 费曼看来,“不可能”并不意味着无法实现或荒谬可笑,而代表着“哇!这里有令人惊叹的事物,它与我们通常所期望的事实相矛盾,值得我们去了解”。

要想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印迹,你必须足够荒唐,认为自己可以破坏整个宇宙。何谓荒唐?这是一种标签,通常适用于那些所作所为让我们难以理解的人。坚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或者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这些都是“荒唐”至极的想法。 肯尼迪承诺在10年内登月?不可能的。玛丽·居里(MarieCurie)试图打破科学界的性别障碍?荒谬。尼古拉·特斯拉关于用无线系统传输信息的构想呢?科幻小说罢了。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 10 年内登月及做其他事情,并不是因为它们很容易,而是因为它们很难。”——肯尼迪。

西方谚语用“彩虹尽头有一罐黄金”来形容那些难以实现的梦想,一旦梦想成真,你会收获一个从不曾见过的斑斓世界,以及未曾设想过的人生美妙体验。

不踏出那一步,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以及世界可以有多疯狂。

“伟大的戏码继续上演,而你或可贡献一行诗句。一首新诗。甚至一个全新的故事。你的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