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1000字

2021-02-15 01:12: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1000字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是一本由苏小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9-10-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一):年轻意味着有序才刚开始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展开了独居青年琐琐碎碎的日常。读完后有想抓狂的丧表情,书中那种无力改变的现实,不想接受的心态,像极了缺乏经验的任何事,做不上手的挫败如影随形潜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年轻可能是激扬青春的时期,也可能是一段仅有的“小确丧”。它的美好与它的不完美相辅相成,如果没有信仰和坚持,找不到梦想的颜色,它可能就是一场青春的黑白灰。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无缘一种更高级的生活方式,只能囿于自己划定的小圈子过自己平凡至极的日子。

  志向对于年轻是一剂熨帖的膏药治愈无聊。志向有时候会变得奢侈,不是因为它多金贵,而是没有适宜它生存的土壤。没有方向的灵魂是盲目的,没有方向的生活是痛苦的,而没有方向的人生是年轻的。你可以挥霍,因为年轻,你可能迷惘,也是因为年轻。

  年轻是参与其中又置身事外。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驾驭自己之前,每个人都年轻着。《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正是在分享着这种爱得很不负责任却痛得很真实的情感状态。里面有一篇讲少女“三”的故事,那种两个人走得很近,却没有一直在一起的情感,是友人以上恋人未满的中间地带,那么让人回味不舍又无可奈何。

  年轻有时候还矛盾,或此或彼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会不断地去试错,试过了就知道了,便不会再错了。你有没有通宵吵架,有没有为一个人犯傻?那些过往,日子悠长,而我们已渐渐长大。

  因为年轻,一个真实的童年也许就是最美的回忆。回不去的小时候,错过回不来的人,都是遗憾;好在我还在等,等待那个让我感到只要有他在就什么都不怕的人。这年代归属感是很稀缺的,和许多人有过交集却未必有结果,而我可能是还要孤独很久的人。

  请愿谅我们的年轻,在那些岁月里奉献得少索取得多,而关心我们的人也可能逐渐消失不见。请为年轻的我们祝福,不管有没有感动,我能想到印象最深的人事物都变成了有记忆的文字,藏在我琢磨不定的年华里。

  我们从不后悔年轻过,也许它无序,没有意义,与真理擦肩而过,但它丰饶我们的体验,在日复一日的循环里,使我们终于找到了属于我们的独特而渺小的生命意义。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二):人间值得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初看书名,有点扎眼,哪有如此赤裸裸直白的书名,第一感觉就是没有内涵,默默心想这又是哪个不知名作者搞的噱头,但细细品味封面上的小字——“小确丧”自愈手册、独居青年的生活哲学,又不觉惊叹多看了几眼。

  “我的人生永远是在等人,对的人,错的人,喜欢的人,讨厌的人,等到最后没一个在身边,他们也都去等别的人”“相爱是一种气场,谁先被气到谁就输了”“你从来都不曾属于我,所以我不该为你的绝情感到难过,但最起码的尊重是,我喜欢你,你得知道”“假装苦一点儿,即使你不喜欢我,看上去也不会那么难过”……

  并不华丽的言语让人不禁莞尔,颇有点任性妄为的感觉,骨子里又透着清高。无论迷茫还是振奋,都是这个年纪的常态,每一个年轻人都曾经是个无聊消极的人——时而沮丧万分,时而欣喜若狂。

  莫名就被这些丧气又真实的情感描述所吸引,年底事情繁多,又遇到无数阴人,所以,当看到这样一部直抒胸臆,不是鸡汤却胜似鸡汤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突然觉得——人间值得。因为,观念耐人寻味、问题深有感触,见解有所共鸣。

  年轻时,从不懂得掩饰情绪,总觉得顺应内心、真心以待他人、做自己才是最好的,由此才会遇人不淑、遭人算计,只有经历了起起落落,才明白能真正置你于死地的并非仅仅是你身边最信任的男男女女。对现状不满,又难以逃脱束缚。当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栽赃陷害你,当不明真相的周遭人以讹传讹地误解你、吐臭你,你的心情当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糟糕透顶,这才是置人于死地的关键。但人生向来应允许平淡,何必过分执着于精彩片段。于是,在探寻时间存在与流逝的间隙里,开始学着与自己和睦相处,努力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拥有非凡的生命力和躁动感。我还能感受到生命的痛楚,而已然麻木的你们不能。”

  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固然好,久了却容易忘记真正的自己。悲观的背后,这或许才是作者想要传达的。

  但即便历经千帆,仍然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不错的心境:出门化一个淡雅的妆容,走到哪里都着装得体,看见好看的景色还会拿手机随手拍下,遇见有趣的灵魂还是会惊喜万分,下班回家的路上还能哼着流行的小曲,而不要被生活改造成一个世故庸俗的大龄失志女青年!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三):心情不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以一个小故事展开,主人公心情不是很好。就像我们常说的很丧。 在这更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隐藏着自己的情绪。所谓是喜怒不表于表面。每个人都渴望隐藏自己的情绪,不被任何人发现。这并非是你生病了。每当你自己垂头丧气的时候,想要找到一个人可以分享自己的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听的那个人可能会漫不经心的听。因为每个人都喜欢积极向上的人。而不喜欢满身都是消极悲观的。因为一个情绪会带动一个人。也会带动一个人去为人处事。谁也不喜欢和一个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人做朋友。犹似以往,很多人就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隐藏起来,不被人所知。等到哪天自己想通,或者是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有时想想,可能也会觉得当时没有什么吧。这是又是我在这本书看到并所想的。 其实这本书讲的都是一个故事,后面就用了小语录的形式,看的笑的写了一些小故事。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些小句子,有一些句子说到心坎里,总是让人难过。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可以温柔以待这个世界。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负面情绪的人,你希望别人的负面情绪可以不影响到自己。积极向上,不骄不傲。 之前看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心情很不好,他想找到有一个人可以分享。没想到有一个人跟他说,你可以把你的负面情绪藏起来嘛,不要影响到他人。也许在这么一个情形下,许多人都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你的情绪被他人所知。 你能找到一个可以听我倾诉的人吧?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四):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虽说从书名来看,这本书就大概是一本很压抑的书,但是其实读完之后发现,还是挺可爱的一本书,对中南天使的书,我一直都抱有很大的期待的,这次的这本《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也不例外。 我在收到书之前对这本书的书名思考了很久,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一开始吸引我的也正是这本书的书名,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我也经常有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其实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现代的压力越来越大,心情不好似乎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普遍,所以说一开始会买回来这本书的真正原因,就是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去治愈一个被现实压榨的一个年轻人的脆弱的心灵。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不是很高,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本书虽说看着厚,但其实内容很少,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甚至一页只有一句话,但是呢,没计划都很可爱,所以说我对这本书的最后感觉就是这是本很可爱的书,大概很多书友并不是很萌这一点,所以这大概就是这本书分数低的原因了吧。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还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是什么,会不会是像《与恶魔对话》那样的毒鸡汤?后来我发现,其实也不算,这本书的刚开始还是挺逗的几个故事,但是也有给人警醒的作用。 前半部分真的是很逗的几个故事,老板,老板娘,都很可爱,其实也很正常,像这样的自己开店的工作,确实会遇见很多各种奇葩的客户与顾客,而老板娘的回复简直就像给我灌输鸡汤一样,教会我很多对付奇葩客户的办法。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就是一页两句话的励志句子了,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多人的原因不是如此,而是因为这本书很可爱的给人一种放松的心情,所以说,我也是不后悔看过这本书的。 对于这本书的作者苏小城,我其实是没有听说过的,也没有对这个作者做更多的了解,因为这本《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没有很吸引我,不足以吸引我对这个作者产生更多的好奇,但是我会在日后对这个作者产生更多的关注,我也期待这个作者的进步,在日后的日子里,我还能看到这个作者更优秀的作品,十分期待。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五):年轻人,心情好一点

  不知不觉间,丧似乎充满了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丧文化也由此盛行。我们周围都是“葛优躺”的青年和说着“人间不值得”的上班族。为什么丧大行其道?这可能跟我们所处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就业困难、经济转型等种种压力,我们通过互联网得知全球范围的动态,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风险社会,所以我们颓废、焦虑、沮丧。

  看到《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感觉莫名的亲切,这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一看就很丧的封面,大大的月亮上一个孤独的人,再来看看内容,主人公阿波,三十岁,在一家杂货店工作,跟店里的客人相处的不太好,每天都做着一样的事,很丧。一开始就是一些阿波与顾客的日常,各种奇葩的顾客的奇葩问题和阿波的奇葩回答,还有一些和女朋友马草的回忆,和朋友们之间的友谊。直到我看到这段文字

  “长大以后,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朋友们都吃一小块,而我要吃两大块。甚至在平日里,也会有特别想吃的冲动,但都忍住了,毕竟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盼望着快点长大,觉得长大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真的等我们长大了,就知道长大是克制,是忍耐。长大了就希望自己一直长不大。

  看着书中后面的独白,感觉那就是一个个曾经的自己啊,那些爱而不得,失去、痛苦与挣扎。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会好的。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六):年轻人,心情好一点

  不知不觉间,丧似乎充满了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丧文化也由此盛行。我们周围都是“葛优躺”的青年和说着“人间不值得”的上班族。为什么丧大行其道?这可能跟我们所处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就业困难、经济转型等种种压力,我们通过互联网得知全球范围的动态,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风险社会,所以我们颓废、焦虑、沮丧。

  看到《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感觉莫名的亲切,这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一看就很丧的封面,大大的月亮上一个孤独的人,再来看看内容,主人公阿波,三十岁,在一家杂货店工作,跟店里的客人相处的不太好,每天都做着一样的事,很丧。一开始就是一些阿波与顾客的日常,各种奇葩的顾客的奇葩问题和阿波的奇葩回答,还有一些和女朋友马草的回忆,和朋友们之间的友谊。直到我看到这段文字

  “长大以后,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朋友们都吃一小块,而我要吃两大块。甚至在平日里,也会有特别想吃的冲动,但都忍住了,毕竟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盼望着快点长大,觉得长大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真的等我们长大了,就知道长大是克制,是忍耐。长大了就希望自己一直长不大。

  看着书中后面的独白,感觉那就是一个个曾经的自己啊,那些爱而不得,失去、痛苦与挣扎。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会好的。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七):心情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哲学范围内有两大主义,分别是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按理说我们应该以唯物主义为主,然而每个人终究是不同的个体,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所感,不可能永远被理性所征服。偶尔的小确丧会与我们内心的想法息息相关,而内心的想法终究会通过外象而表露出来,即使再努力掩饰,心情好不好,都是只有自己知道。 最近才读完的一本书《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便将作者的内心全部表露出来,而这些内容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共通之处。

  开篇是这么介绍的:我家阿波,男,30岁了。语速偏快,分不清l和n(由此猜测他可能是湖南人)……我是个年轻人,在一家杂货铺工作。我心情不太好,因为每天在店里和顾客相处都很不OK。生活也像跟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说我大概会孤独终老。读着读着,作者内心的“丧”溢于言表。 其实我有时也很丧。

  明明知道要早睡早起,却因为心情不好而拖到半夜三点;明明知道还有计划没有完成,却宁愿坐在那里发呆,也不去完成原先答应的计划;明明知道未来遥遥可期,却还是不能持之以恒的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明明知道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但有时却总在自己的懒惰之下,背叛初心……我知道这很不应该,但我也是个年轻人,我心情有时也不太好。

  当代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或许就是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对他们来说勇闯难关或许没有什么难度,但在闯过的过程中,耐心、决心等却是限制我们的枷锁,并且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写了厚厚的内心独白,这是我觉得整本书最值得称赞的。一条直线,贯穿全部独白;一个小女孩,走过所有的厚度。每走过一页便有一页不同的感受,就好比我们每成长一次,便有一次成长的感悟…… 时光带给我们的不光是成长,在那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道路上,我们内心的小确幸、我们内心的小确丧、我们内心的一件又一件难忘的往事,、路上遇见的人,都是人生的财富。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年轻,路还很长。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八):自愈也是一种强大

  最开始看这本书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刚好封面我喜欢,书名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想法,《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是啊,我心情的确老是不好呢。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简单的记录了生活的点滴,又适时地抒发了自己的心情,真好!书中有独白,挺普通的,但很好的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回忆,总会带来一些共鸣。

  时间不会为谁停留,不知岁月又会为我们留下什么。食物,不仅是一种填饱肚子的东西,有时候更是一种想念。就像在学校住宿,不管学校伙食好不好,就会有一种想吃家里的饭菜的感觉,想吃妈妈做的菜,总会有一种哪怕是家里随随便便煮的一个小菜都比学校的好吃的想法。文中有写道:“时间最可怕的是什么,大概就是很多记忆中的味道可能再也吃不到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很爱很爱的人,可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种痛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出来的。还记得他曾经给我煮过的蛋炒饭,记得不是太清了,只觉好吃。可无论好不好吃再也吃不到啦……那是找不回来的味道了。时光不言,但岁月终将会为我们封存这些,那曾经的味道既存在过又不复存在。

  书中也有很多主人公与朋友相处的小片段。说到朋友,感慨也是颇多。细细想来,在这一路上能够称得上朋友的人很多,可真正的朋友却又有几个。有时候,那时的朋友只是那时而已,现在呢……大概是冷冷淡淡勉勉强强吧。人活在世上能一直陪伴着自己的朋友真的很少。有句话说来残忍却也是事实:“在不一样的时间段就会有不一样的朋友,在一路上失去或者得到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在意。”是啊,现实教会我们很多事不必在意,毕竟少了谁这地球也照样转。有时候有的人会觉得交朋友很累,当然,如果要和别人交朋友,那必定要花时间来维持,要花费精力,要在意彼此的感受……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累。如果真的感觉累,那就算了吧。朋友,怎么说呢,是我们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是陪伴,也是力量,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只能说各有各的看法,不要太在意也别不在意。

  在现在的社会中没有颗强大的心灵是无法生活下去的。《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听起来就挺“丧”的,年轻人“丧”没什么可说的,但书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自愈能力。学会自我安慰不也挺好的吗,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强大。

  最后想说的是莫名喜欢这本书,也许是自己有写日记的习惯吧。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九):我是个年轻人

  一开始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候,有书友说,听名字就觉得好压抑,《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此时我不得不思考,这本书会讲的是什么内容,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寓意是什么?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开心?还是像告诉大家一个故事?还是一种反派的激励? 在收到书拆开快递之后,我发现,嗯,这本书的封面叫如同书封一样,释放着一种“我心情很不好”的气息,我以为这本书会是讲述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这个想法十分的错误,如果用我的话来形容这本书,大概这是一本作者苏小城的自传?大概就是类似张爱财的《我可能得抑郁症了》这种,也有可能,或是一本像《与恶魔对话》一样的毒鸡汤? 拆开书封之后,发现居然有作者苏小城的签名,签名很漂亮,大气又高范儿。 这本书虽然看着厚,但是打开阅读发现,其实每一张上的字数都很少,像是在讲述无数个故事,也像是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愤怒 。 这本书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几个名字,大概就是马草,Helen,畅婆婆。 虽说作者并没有明说,但从书中看,马草大概就是主角的初恋恋人,甚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主角心中的一个白月光。 后来的我们,忘掉过那么多遗憾,却忘不掉曾经带来的伤痛,要有多么刻骨铭心的感情,才会不被时间打败。 书中的插图也很美,十分富有精致的美感,但是仔细看看,又很简单,实为最简单的复杂。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前面很搞笑,Helen开了一家店,遇见了一堆问来问去的顾客,然后用很奇葩的回答回复顾客的问题,让顾客的各种奇葩要求全部扼杀在萌芽之中。 世间被包容的爱,足以融化一切冰封,希望每一个你,都会遇见一个值得让你珍惜一辈子的人,或许是情侣,或许是闺蜜,或许是兄弟,亦或是其他关系,但最终,都不过是一个爱你如生命的人。 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样一本书,不止是出于希望你阅读这样一个可以让你开心的故事,或者说,想让更多的人,阅读到这本,外封看很阴暗,但是书里面却很阳光的一本书,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作者的文笔很对我口味,后面的部分,作者写了很多的句子,虽然每一句都很短,但是句句都是让人戳心。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十):都挺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读后感 今早,我从信箱里拿到这本《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在电梯里撕开封面,看到这个书名,皱了一下眉头,觉得这个书名取的未免有些消极。想起前两天有新闻报道讲,“欲速则不达,倪萍呼吁年轻人要有休息时间去思考人生。”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太忙碌,步履匆匆的我们,哪里还能有什么时间去思考人生?作为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我能够深刻理解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和困境。 工作。民以食为天,不工作就能挣钱的事情好像不存在。当然,天生会投胎的“富二代”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心灵鸡汤说,“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爱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是谋生的前提,没有工作,等待别人赐予食物,这种事情是不应该也不可行的。包括我在内的人,大概都会偶尔幻想有一笔财富,支撑自己去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而不必忍受什么吆五喝六式样的言语。关于这点,我认同作者的想法,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立足当下。作者讲他之前只做过一种工作——编辑。对于编辑这个工作,我了解的不是很多。我看过不少书的作者本身就干过编辑,好像《少女与霓裳》的作者之前也干过一阵子编辑。人言道,“干一行,怨一行”大概是一种常态。外行人很难了解那种辛苦和折磨。工作上的种种,有怨气,并不是什么坏事情,调整自己,或者适应工作,或者跳槽离开。万事万物,立足当下,不为过去的事情而后悔,那就值得肯定。 学习和娱乐。我很赞同作者的观念,就算一个人,也要照顾好自己。一个人吃饭,安静读书,看电影,唱KTV,并没有什么不妥。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就算是“蜗牛”,慢慢的爬行,也没什么不可以。自由自在,逍遥开怀。 古人言:“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生命是短暂的,时光是匆忙的。这不满百的人生岁月,我们不能拉伸其长度,只能丰富其宽度,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丰富。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任,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少壮轻岁月,迟暮惜光辉”的窘境。祝愿每个人都能珍惜匆匆而过的时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旅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