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观后感摘抄
《红线》是一部由小池健执导,木村拓哉 / 苍井优 / 浅野忠信主演的一部动画 / 动作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线》观后感(一):酷的极致
动画方面,无需多言,JOJO风格的人物、劲爆的音乐、夸张的动作设计、还有带着强烈黑色风格的人物性格和细节刻画,都将这部漫画的酷劲推到极致,小池健、石井克人2位大叔用自己7年坚持不懈的精神带给了伴随着2D动漫长大的我们再一次无限的热血,对于一个赛车动漫,剧情不需要也不可能太复杂太有内涵,但对于一个伴随着日本热血漫画长大的我,一切已经太多太多
《红线》观后感(二):给你的血液注入蒸汽光球的动力,沸腾吧。。
新能源空气动力及反重力替代传统能源
但是四轮车带给人类的速度感及精神是不可替代的
人类比任何动物都渴求速度上的认同感
如果你想热血沸腾,如果你想风驰电掣
那你一定不想错过超时空甩尾
闷骚的日本人却总能让人热血沸腾
为达到目标的那种不顾一切的信念
爽!!
《红线》观后感(三):关于Cherry Boy Hunter 的一点想法
关于画质画工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的确强。在意的就只有一点,女主的“cherry boy hunter”在我看来并不像其所说的那样是玩笑,男主实实在在就是一个“cherry boy”这就是一个hunt掉的例子。另外,在餐厅中女主说了她是在等人,然后火车头出现的时候她打了个招呼,这并不是她和火车头有什么交集的直接证据,但是我想这也是编剧的一点小心思,旨在留白。
《红线》观后感(四):看到了,红线
红线是高墙,jp鼻青脸肿抠铁丝网,飞机头鲜衣怒马搂着双子; 红线是看台,索诺西卡在轮胎缓冲笑jp是喽啰,jp劈了个飞机头劝索诺西放下 红线是终点,索诺西yellow line to red line开香槟,jp黄线7位到1位到飞天恰烂钱 我看到的红线 索诺西车卡在轮胎缓冲,落着泪,痛苦着,不甘心,就成长吧。 jp握着索诺西的手,索诺西将蒸汽结晶放入引擎,笑着托付梦想和过去。 我哭着吃泡面,有缘人你要尝点柠檬不?
《红线》观后感(五):属于手绘动画的激情
首先内容确实差强人意,老套剧情可以接受,但主要次在节奏的掌握跟内容表达的主次关系,算是一个遗憾..不过动画本身标榜的就是视觉系体验型动画,一开始就是冲着画面去的...于是真正让人心潮澎湃的是用传统手绘动画体现的那种极致到夸张的画面表现力,作画上的流畅度跟精确度挑战了手绘动画的极限,丰富的动作细节叹为观止,不逊于3D动画的细节度,考虑到2D动画的成本简直是在烧钱,于是看的时候几乎忘了去关注剧情了,音乐欠缺了点不过还是很带感...总体感觉算是动画里的好莱坞快餐式大片。
《红线》观后感(六):龇牙咧嘴地扭过终点,就算赢!
当女主角朱唇亲启的时候,我的脑子就越过了危险的红线了。
再看一眼男主角,这不是space丹迪嘛。为了跟上节奏,我立马把我高达200的智商揉成一团废纸。
手绘的狂欢就是最棒的狂欢。画面的冲击能够直达大脑根部,当机一片,只见你双眼苍茫无神,甩着鼻涕眼泪还挂着一丝口水,嘴张着像大猩猩一般嗷嗷直叫:
真是太爽了
等你重启大脑后,你哪里还会记得这头重脚轻配角无用毫无悬念的故事。画面的冲击波还回荡在脑海里,就像那曾经无数次挥动右手后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啊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剧情?故事?无需剧情,只要高潮。
《红线》观后感(七):还好只是试写会
駄作
看完后唯一脑海中出现的字眼
这个字眼和花费7年和10万张原画毫不符合
这个字眼和石井克人与MAD HOUSE应该毫无关系
精致的画面和优秀音乐很好地表现出了极其酷的赛车场景和极其炫丽的速度感
虽然我不太喜欢体现加速而使用画面拉伸的手法
但是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一个从小觉得香车美女才够牛逼哄哄的少年仔在找到了自己的女神后奋发图强最后赢了比赛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其实故事不怕老套就怕讲得老套
本以为在介绍REDLINE选手群的时候可以剪切很时髦的蒙太奇
结果镜头中规中矩得就像小学生范文
于是这个毫无崭新叙事手法的老套电影让我第一次在看电影中睡着了
好在最后几分钟中醒过来了
在男女主角最后拥吻中出现一个心形和END字样
和坐在前排的老太太同时扑哧笑出了声。
三人的主役全部启用役者
可能台词量还不如一个配角
木村永远是木村
演什么都是木村
连配音都能这么木村(只有世界观强大如豪尔的移动城,才框在角色里
浅野表现平平
意外发现他声线有点像中井和哉
唯一要惊叹是苍井优
一开口就是ソノシー的感觉
完全不亚于专业声优的表现
在这部讲究体感的动画中丝毫没感到有什么快感的原因也许是一之桥会馆的屏太小了吧
还好只是试写会,如果自己掏钱去看的话一定会悔到肠子都青了
除非有偷录苍井优的声音回去
《红线》观后感(八):关于一场发生在朝鲜的F1超级大奖赛= =
公元20XX年,在空气动力面世并推广的背景下,仍有一群人坚持用装着四个轮子的车进行F1比赛(虽然在引擎直接采用火焰喷射器的情况下四个轮子只是装饰啦╮(╯▽╰)╭),并意外获得了人类和无数谜の生物的喜爱。(所以片中为什么要说选手笨蛋呢?这完全是顺应商业赚钱的行为啊/揉脸)忽略以上笔者的吐槽,本届F1超级大奖赛最最最最大的看点居然是"took place in North korea"(片中代号“机器世界”真是恰如其分啊)…………主办方之所以脑子进水把比赛放到军事独裁国家朝鲜举办,自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可惜,虽然朝鲜因为和平协议和自身的国际形象同意了比赛的举行,然而上层对此均取否决的态度。更让朝方难以容忍的是,比赛场所竟然选择在朝鲜唯一通高速公路的地方——首都和军事重地平壤进行!为了不让众多军事机密在电视直播中皆现于世人眼底,朝鲜上层决定对F1比赛进行阻扰。
纵然F1仍坚持传统的四轮赛车,朝鲜却不惜以更原始的两轮摩托车进行围观堵截(而且没有火焰喷射器。。。)而朝鲜的某位军官,一F1赛车的狂热爱好者甚至驾驶摩托车和选手一决雌雄!一通热闹之后,选手们阴差阳错下意外撞见了一件大杀器——把朝鲜的秘密武器“暴力宝宝”给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所有人包括主持人都震精了!
这时,比赛主办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比赛继续进行!而朝鲜及时销毁了秘密武器,宣称从未出现过,于是皆大欢喜。最终,本作的主人公,候补选手JP仗着主角光环,一路横冲直撞,最后冲破重重阻碍,在预料之中成功夺冠并抱得美人归。
《红线》观后感(九):红线,你看到了吗?
难得可贵,向手绘致敬!
夸酷的人设热血暴走,百态不一的人物性格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次强烈的商业化视觉体验。快餐化剧情差强人意,世界观,故事背景,人物关系,背后的故事等等,还没来得及交代清楚,匆匆而过,有时候只觉乱糟糟不知所云,来不及思考,弄不明白之际,下一波感官冲击已经把你包围。爽快过瘾有余,深度刻画不足,若是长篇展开,加强深意我想它会是一部杰作,但考虑到手绘工作量以及带劲的市场环境和竞速题材,以上缺憾还是可以接受的。
开场黄线比赛的片段是精华(这段是纯正赛车的彪悍,后半程红线赛事战争军队乱入就多少有些扯了),人物百态群像让人想深入探究,恶俗的TV快报介绍着各色来路的的赛车手让人爱不释手,完全机械化的铁仁机车头奉行“别人是:我和我的赛车。自己本身就是赛车”的价值观念,来自魔法星球没品却够味的BOIBOI与BOSBOS组成的super-Boins姐妹花,有操守没道德的处刑人,赏金猎人组合,接受采访沉默中爆粗口的三木与轰木组合,与女警员闹绯闻爆裂的恶毒警长,喜好纯粹赛车感受而拒绝使用车载武器的甜美JP,执着美丽的索诺西,亦正亦邪却难以割舍的机械师,废品厂的蜘蛛人老爹,红线比赛星球上的卖票员,NB的魔法公主标记“红线”用运输船龙骨铺设轨道的设定太霸气啦,说的都是废话的赛程转播员,萌宝的生化武器,影片黄线赛后中间一段一家人餐桌前评赛事的超萌片段插入真是神来之笔,影片中间插入了不少JP成长岁月的闪回片段,其中反叛童年向往的高帅富开豪车,同时亲吻两个美女的桥段让人难以忘怀,索诺西幼年参赛不屈不挠的执念:“总有真么一天,我要参加红线比赛,我每天不断的努力、努力,不能像现在这样浪费时间,浪费不起”,她的言行不知道会让多少世间只会夸夸其谈,却始终没有行动的“看客”,生活的业余爱好者们汗颜,“为什么你们不能别只是站在那看热闹,来这和我们剩下的人一起奔驰?”,我想,被感染的不只是当时的JP,我的内心同样在颤抖,心境难以平复,人,总该追求些什么,拼搏一把,光干看有什么用,生命要动起来啊,有信仰的人真好!
反重力引擎当道,但有轮车、沸腾燃料引擎的轰鸣带给人的速度感及脉动精神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比任何动物都渴求速度上的认同感,像风一样快,不,要比光还要快。速度与激情,人类的内燃机,人人心中都有条迷人的红线,你看见她了吗?
《红线》观后感(十):向这纯粹的动画片致敬!
这部时长1小时40分钟的影片我会告诉你我看了将近3个小时么?
剧情上我就不详细评论了,虽说是科幻的题材外加励志和热血以及张扬不羁的个性、忠实的友谊还有让人艳羡的爱情际遇,但依旧在一个俗套的模式下进展着,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也好,信任伙伴团队也罢,怎么看都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竞速片。
但如果只纠结这一点那就完全背离这部片的目的了,我们制作了7年、画了10万张原稿纸难道只是让你来说“剧情?。。嗯。。还蛮励志的”吗?
我丝毫不介意发行商用上面讲的那几个数字来做影片的噱头,我感受到的只有让人尊敬的诚意,是的,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一部真正纯粹的动画片。
谈及动画,从字面意思去想象,也许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简单的画面:童年的你在厚笔记本每一页的边角画上连续动作的小人,然后翻动书本就能看到“它们”动了起来,于是你感到你是一个造物主式的角色,或许你没有钱去买一台DV,没有让同学们按照你的剧本排演的号召力,但这没有关系,仰赖你手中的笔和纸还有自信满满的想象力,你就能创造世界!
这就是动画的力量,从它最为原始的定义出发,再看看《红线》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那会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部动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铺面而来的手绘感,画面中色调分明,给人一种古旧赛璐璐动画片时代的感觉,但在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失用心,该加高光的地方毫不含糊,尤其是在机械金属出于运动状态而镜头角度拉伸时,光泽的变化也表现的一丝不苟,还有那些复杂的机器,个人以为对于机体变化的表现是动画中最为困难的,而且还要同时去表达多个部分的同时运作,再想想这几秒钟的炫目变化是用多少张原画组成的,相信你也会震撼的。
最让我无法自已的是画面中体现的全局协同感,再精美的剧场动画中,大部分的镜头还是用静态的背景,通过主要角色的动作带动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不去注意周围的细节,即便是在一个充满动态的大场景里,创作者也会极力避免去展现角色与大环境的直接互动。而《红线》所带给我的全局协同感,则与之相反,在表现主要的动作之外,细节也不放过,简单地讲就是:背景也跟着动起来了!也就是说在这部片里面是不存在什么“背景”的,我就是用描绘着你所看到的这个画面的一张张原画来构成动画的!所以我会经常地倒回去把这个那个镜头重新看一遍:主角们在对话的时候,后面的那几个人在干什么?赌客们忙着下注的时候,那几个票贩是不是因为吃热包子太着急而烫到了嘴?.......
所以辞藻缺乏的我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看到这种动画时的感动,向它致敬吧,因为那代表着最纯粹的动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