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读后感精选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是一本由[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精选点评:
●宣传言过其实,哪来的“紧张激烈,充满悬念”,就是本老老实实的纪实文学,而且还不够好看。
●文字简练精准,几无赘言。庞杂的资料素材在马尔克斯地细心处理下仍旧保证了逻辑的清晰性和叙事的严密性。除了哥国冗长的人名读起来稍显吃力之外,真是一口气能够读完的精彩故事,甚至能直接作为剧本进行影视改编。
●庞杂的人物关系,拗口的长串人名,跟《百年孤独》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故事是真真的精彩!
●细节引人入胜,悬念跌宕起伏,值得一读。
●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刚开始记人名无能,画了个关系图。越读越欲罢不能,这是不输小说的现实啊!
●2019年买的第一本书,读的第二本书,上一本是《族长的秋天》,风格如此迥异,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同样的精彩,老马从不让人失望! 老马的书,多数是虚构作品,写的是拉美过去的事,被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非虚构的作品写的是当代的题材,包括《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和这本《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冷静客观,尽显记者本色,却也跌宕起伏,不愧为大作家!也让我们了解原来现实比虚构更魔幻,哥伦比亚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对埃斯科瓦尔这个大毒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看看这一题材的美剧。
●2019#5 读了一个多星期终于读完了…比起这个还是更喜欢老马的小说。 开头和后面一百多面很吸引人,中间读的有点急躁。从有人质死亡开始,变得紧张了起来【死掉的是真实存在的人啊】 书中的哥伦比亚好乱啊(可能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有看不到的黑暗),窥探到上流社会里的人脉网络让人惊叹(大家都互相认识互相有联系),即使作为人质被囚禁,感觉看守们对他们也不是特别不人道(…),可以看球读报看电视,心理生理的折磨一定很可怖,但是比我想的好点…(看守和人质的儿子都喜欢枪花,唉,他们还信教,可是还不是做了这些坏事)作为大毒枭,埃斯科瓦尔也是冷静过人了…(哥伦比亚总统也喜欢虫团啊!(我总是迷之关注点) 喜欢结尾啊,真的很马尔克斯
●69岁的马尔克斯笔下记录的现实比魔幻更加魔幻。看完之后去补毒枭咯。
●采访诱拐,杀戮劫人,贵妇戒指,临别子弹,陀螺狱卒旋转轻歌曼舞,明星神甫阅读《时间简史》,死神藏于冰箱阴暗处,亡灵在地铺旁低语……连纪实文学都写到那么神叨,马尔克斯也是魔幻到骨子里了;唯一失望是:看推荐语还以为他采访到了毒枭本人,其实只是拼凑了二手资料而已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读后感(一):内容有点冗长
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很多,时间线上来回穿梭,很容易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特别是前半部分,看得很费解,偏偏人物名字又很长,读了很久才读通。你们又说绑架过程对人物的刻画?我怎么觉得全是流水账。或许是我没有提前了解故事背景的原因,觉得写得很一般,也没有所谓的悬疑情节,全程是流水账,名不副实了。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读后感(二):现实往往比故事精彩一千倍
一本好的小说,以现实为依据却到达了魔幻的高度。马尔克斯对爱情的描写是无人可及的,他对爱情的思考开始于霍乱中爱情的现实,以苦妓回忆录中的疯狂结束。而在这本以现实绑架案为素材的纪实小说里,他则还原了爱情在生活中的原貌。他可以是医生解救妻子的力量来源,也可以是妻子在被绑架期间精神的依靠和不安的原因。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读后感(三):纪实性大于文学性
这种类型的作品我觉得有点像之前看过的《冷血》,都属于纪实性文学,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要比《冷血》简洁一点,通读下来我觉得纪实性要大于文学性,比较客观。书中与此案有关的人物基本都介绍了一番,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地很详细。只有一点让我有点头疼,人物的名字好长好复杂,开头时我经常看着看着就分不清谁是谁,读到中部后情况有所改善。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是蛮困惑的,为啥犯罪的人可以这么嚣张,投降还要讲条件。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读后感(四):《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
之前没有接触过类似文学作品,真实事件让人觉得更加奇幻。(如果社会学课可以用上分析就好了。) 前面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绑架背景,再拉回时间线上的叙述,可以看到在绑架案后家人的努力真的是很艰难很辛苦,也间接展示了被绑架者的生活奇幻又紧张。 那些看守真的让人很意外,书里的描述是“在贫民窟中迷失自己,毫不在意杀人也不在意被杀,母亲的形象则很重要。”他们可以和人质一起聚会,安抚人质情绪,甚至在人质被放走的时候送礼物,企图获得救赎。感觉上就是非常极端的人物,可怜又可悲,并且从某种程度上再次证明了好孩子定向。 还有一句,是什么让玛露哈坚持下去的?是她坚信丈夫一直在营救的爱,还有第一时间用媒体来帮助自己母亲的女儿,就觉得,这家庭可是太厉害了。 同时绑架案头目也在一些方面正直的让人震惊,比如最后送还戒指,给予如果还有人骚扰和他说一声就行的承诺,魂穿网络小说。总得来说就是,现实比小说更精彩,长见识了。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读后感(五):我们所能承受的,愿上帝别赐予我们
脱离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和其他魔鬼》和《族长的秋天》的魔幻,马尔克斯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竟变得让人难以承受,或许更确切的说不是马尔克斯,而是真实的拉丁美洲。一如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发表的那篇著名演讲中所讲:“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别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真实的拉丁美洲比小说更疯狂,真实的世界比小说更难理解。
马尔克斯说麦德林人有一种惊人的能力,他们能习惯一切,不论情况是好是坏,并从中迅速恢复过来。这种恢复能力可能是他们无所畏惧的性格最苦涩的表现方式。即使人可以习惯一切,即使无所畏惧,但仍祈愿:我们所能承受的,愿上帝别赐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