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越狱二人组》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摘抄

2021-03-25 23:35: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摘抄

  《越狱二人组》是一部由朴正祐执导,金秀路 / 甘宇成主演的一部动作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一):黑色的幽默,绝望的解脱

  如果一个循规蹈矩的现代人,自觉自律到让别人都无法适应,评之于老实可欺的话,那么这个连过马路必须按红绿灯、没有摄像头也不愿超速的老好人,终于因为种种原因爆发。。。得到的确是疯狂分子的结果。。。一泡尿引起的血案。。只能归结于:做人不要太老实。。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二):其实这个生活很郁闷,快点儿结束想重新开始。

  从一泡尿升级的大事件,父亲的专制教育,政客的丑恶,上司的小人嘴脸,同事的蔑视,家人的冷漠,青年运动的社会背景被导演细腻铺陈于紧张火爆的剧情中,挑战秩序却不失道义和温情,在这一天,主人公的人生也从被掌控,不被掌控升级到何必要掌控,看一部电影第一次有主人公不断在变帅的感觉,结局悲情但无疑是欢畅的。。。。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三):这俩家伙真够死磕的啊

  一点都不妥协啊,死磕到底就是这种精神。这个电影够黑暗噢,现在的人生不够好就得去死啊?要是人人都这样人类差不多快灭绝了吧。这种思维方式不值得提倡啊。如果真到了走不下去的一天其实也有比死稍微好一点的解决方法,不一定非要去死,换个环境基本就能换种人生,真的。首先来个人间蒸发,一个人,到地球的某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好好继续生活。跟死的效果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你还可以活下去。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四):一场嘘嘘引发的惨案

  死,是必然的。握在手中的枪,注定不会再次放下。

  从喜剧到悲剧的转变只需要一瞬间,

  一个一根筋的警察,信奉着国家机器的威力,

  却不小心将一个相当郁闷的中年男子逼入绝境。

  种种机缘巧合,阴差阳错,

  一个循规蹈矩,人生失败的男人

  总算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轰轰烈烈

  在最后的对峙中,机器们的嘶喊已经变得气短,结果已不重要。

  只剩下空虚……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五):主题有深度,小情结丰富,节奏紧凑,好片。

  2007年老片《越狱二人组》。一个是压抑自己梦想,安分守己恪守原则的小公务员,一个是遭受欺凌却无力还击无奈沦落为小混混的孝子,因为一泡尿而结成弱者同盟,一步步走向深渊,一步步成为战友,一夜之间做完了一直以来为了在制度的桎梏下继续卑微地活着而不敢做的事,最终痛快的走向死亡。影片用一句话可归纳为“一泡尿引发的舛错”。这泡尿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慑力,是因为它不仅是撒在警察局的墙上,更是撒在了这个社会不公制度的头上。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六):拿着爆米花边嚼边看吧,挺爽的

  你若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你便能够应付几乎所有的事情。这是部反制度的电影,明显导演朴正宇自知韩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中的位置,故聪明的采用有些恶搞的黑色幽默的方式讨好观众,这样做的好处是将那种略带格格不入的主题,向大众科普开来;当然,也会有更好看的票房。但这样做导致影片的表现力度明显不够,对一部分观众来说不来劲,加上这种题材的片子虽寥寥无几,却佳作频繁,相比之下很难给本片太高的分数。就像punk音乐那样:可能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朋克精神”这回事,但至少让所有听者都跟着过了把隐。

  如果你没有看过搏击俱乐部或者城市英雄,那么本片也不错,拿着爆米花边嚼边看吧,挺爽的。

  另外,翻译成《越狱二人组》是明显的投机行为,如同皮克斯的东西全都是《总动员一样》,很二。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七):要无所适从还是适生而从

  韩国的正剧往往搞出个喜剧的效果来,或者说喜剧为了不仅仅是娱乐总要搞些正剧的味道来。

  쏜다就是这样的电影。英语翻译为big bang。

  不能说,朴万秀和梁澈坤走向末路是死有余辜,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者叫做宿命。我在看着朴万秀一步步走向恐怖分子一样的人物时,我感到他无路可逃,也无所适从。他不是身边穿梭而过超速的司机,也不是送别会上“适应生活”的上司和同事们,对于生活他从小就没有学会适生而存,也从未被教育过能那样生存。

  对于犯罪前朴万秀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眼中何尝不是顽冥不化的老怪物,何尝不是那些注定要被“适者生存”这个达尔文定律所淘汰的物种;而对于一步步铤而走险犯下各种“法律”的罪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又何时真正关注过他们,何时我们会想想马加爵们是不是也象朴一样,一个别社会所逼迫出来的罪犯。

  还好,我们有梁澈坤这样尚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苟且者,下次在街上见到他们时,或许你不再用愤恨和鄙夷的眼光看他们。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八):这个世界不是不犯错,就是对的

  早晨九点,我还是不穿红灯的“守则先生”,十二小时后,我在警车和狙击枪的包围下问你:“如果世界就是这样,为什么一开始要骗我。”如果规则真的是用来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我用一生来遵守它,它却回报我最糟糕的人生。现在我可以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不犯错,就是对的。所以我不会投降,不会乖乖去蹲监狱,就算被打成蜂窝也不会,我再也不会遵守任何那些由无赖制定的规则,不要再用喇叭朝我大声咆哮,不要再用探照灯照得我睁不开双眼,“其实这里的生活很郁闷,想快点结束,重新开始。”我要开枪了,因为我不是你想象中那个只会遵守规则的笨蛋。

  阿锋推荐的电影,好好先生,糟糕的人生,出轨,悲剧结局,一听剧情便知道已经被点中要害了。虽然是部没有名的电影,虽然剧情松散,桥段堆砌,但是电影感动人,有时候5秒就够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对白,我就已经被打败。

  这个世界不要逼我,我不会再听任何人的摆布,就算死,也不会。这才是人生。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九):别以为你不会杀人

  我们都以为自己足够的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会在看电影,或是看历史的时候这么说:“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这么做”。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高估了理性的能力,我们都在不停的做出一些很情绪化的行为,也许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偶然因素碰到一起,当你积蓄了足够的火药之后,一个小的火星就可以将你引爆,所以,别以为你不会杀人,也别以为当屠杀进行时,你会成为辛德勒,大部分的人只是乌合之众中一员,这使我想起另一部片子:浪潮,讲叙一个关于在一个星期内重演纳粹行为的实验。

  电影给人的冲击是震撼的,快速的节奏使我来不及思考直接把自己代入片子中,我怀疑我自己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扣动扳机是如此的容易。

  很早之前看的,当时对于韩剧的看法仅限于:除了开始看的一部分还有些搞笑之外,后来拍的的越来越无聊,韩国人真是深得肯德基的精髓。然而还是很佩服那些韩国的导演,思想很开放,很敢于尝试,很擅长学习。

  虽然很受不了那些韩国人做作的表演,但是,他们确实创作了很多好的故事。

  《越狱二人组》观后感(十):身陷侏罗纪公园

  “……我决定用余生为人们服务”。这是最让我叹为观止的台词,可谓神来的妙语。穿着睡衣在舞台上为往事道歉的国会委员,忽然忘记了自己道歉的意图。台下拥挤着为他拍照的观众,让他不自觉地回归了原先那个政治表演者的角色。就在这个时候,仇人得知了母亲的死讯,愤怒下向他扣动了扳机。

  “在这个社会上必须要狠一点。”他们都太狠,狠得没有良知,没有人情味。也许,身陷侏罗纪公园也不过是这样了。

  所以,无奈的父亲的让孩子去做官。可惜,孩子没有做官的能耐。他在别人的世界里消沉地活着。

  某一天,因为种种不凑巧的机缘,他经历了内心的巨变。他要向“规则”说“不”,他向现实世界讨还公平和自由。这注定了他的悲剧。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追求一天,是一天的悲剧;追求一生,是一生的悲剧。但是,他在诸多“不正确”的做法中,选择了最痛快的做法——暴力犯罪。

  要么犯罪,要么“潜犯罪”,这就是人生。也许有人将它叫做“潜规则”,不过是温和一些的词汇罢了。说到底,想要“做正确的事”,不犯罪,真是不容易的。

  这是做人“悲哀”的一面。

  我喜欢电影的叙述手法,复杂的故事不疾不徐,有张有驰。真好功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