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方历险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东方历险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28 02:12: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方历险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东方历险记》是一本由[美] 劳拉·金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一):《东方历险记》读后感

  小说前面三分之二有些琐碎,作者的铺垫在读到后面的时候都忘记了,有时候还要回去找一找。故事情节还是挺吸引人的,尤其是到了书的后半部分,越来越扣人心弦。我们还能感觉到罗素与福尔摩斯之间的脉脉温情,里面掺杂着一些爱情、友情、亲情、师徒之情,让人感动,并令人感到温暖,里面的两个主人公也有了人情味,这与以前只是讲破案的福尔摩斯系列大不相同。个人评分4分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二):关于《东方历险记》

  吐吐槽,不是书评。 p9一个有犹太血统的人抱怨巴勒斯坦不值得犹太人民坚守三千年,真是很搞笑了,你要是真坚守了三千年,怎么至于有1919年英国支持犹太人入住引起的巴以冲突,甚至绵延至今。 p18到这里都在讨论如何让女主不穿女人的衣服……我十分想念华生。 p52“蓝眼睛”——女主是原创人物,想什么颜色就什么颜色,但是福尔摩斯可是原著明确的灰眼睛。 p95福尔摩斯除了要树立自己的权威,竟然还要分神大力气证明自己身边这个少女的意义——而且对于读者描写毫无说服力——什么时候能取消按字数计稿费?! p259这本cue的是威廉·吉尔特(吉列特) 本身一共320页,读到150页后终于废话少点了,但还是一点也不精彩。另外就是我仔细数了数天数,女主跟福尔摩斯的这次东方之旅起码一个月,我就想知道她来不来月经? 我完全明白也支持女权主义的作品,但一定要让作品说服读者呀,要真实而富于细节。在中东这么歧视女性的地方,又逢战乱,女主又一直以男子装束身份行事,文中还有漫长的女主飞刀得到的各方的支持与称赞,那么就不应该回避月经这个问题。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三):沙漠中的奇遇 英国人的绅士主张

  沙漠中的奇遇 英国人的绅士主张

  ——《东方历险记》中的文化斗争

  美国人眼中的英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定论。一个自由主义,一个保守派;一个主张人权,一个主张社会阶层理论;但是毋庸置疑,与其他文化相比,他们之间的共性是相通的。在美国人笔下的福尔摩斯身上,就有这种充满了贵族的气息,但是叛逆的对女性的尊重:和海湾地区的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坚守的信仰,对女性的保护和女性权利的另类的重视,通过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大侦探福尔慕斯在一次展现了他惊人的观察力,这一次是在人性和历史的冲突上。

  《东方历险记》在神秘的中东世界展开,在书本的时空当中,那里已经因为能源而成为了斗争的中心地带,坚守的信仰的传统和一老一小一男一女之间的奇特外国人组合,必定会和这个地区的文化展开冲撞,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虽然因为不能剧透的原则问题,不能讲述更多关于案件本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当中,女性依旧占据了这个故事不小的篇幅,即使是桀骜不逊的福尔摩斯,也依旧会有受伤的时候,这个时候年轻的罗素小姐不在是这个神秘的案件当中的辅助角色,她也呈现出了她的自立和智慧的一面,独立探寻事实的真相,这其实让这个案件更加出彩。

  和需要乔装打扮起来的罗素小姐的能力和样子相比,曾经流传的传统的宗教思想,实际上并不能够束缚这种精神,就像是那个用来做圈套的匕首打靶比赛一样,被低估的女性的能力也得以展现出来,这种展现,也是拥有了美英两国的时代背景的,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信,让女性展现更强的能力不会威胁到他们的个人的尊严,这也是我们至今在寻找的。

  至于对传统宗教经典的解释和当地人文风貌的描绘,依旧是这一系列的特色。其实很多推理小说的作者都是很好的旅行家,为我们营造了很好的当地氛围,帮助我们从书中体验时代的变迁和华章。

  y 林怿

  2018-9-17 20:00:41

  写于御庭园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四):悬疑,一场烧脑的游戏

  “而这新的一代,并不知道在埃及蒙受过的屈辱。”——题记

  1917年底,耶路撒冷摆脱了土耳其长达四个世纪的控制。1918年10月,英国军队夺取了对该地区的控制权。1919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巴勒斯坦。然而,误解和分歧丛生,骚乱一触即发。不甘落败的土耳其派出杀手,当地统治者和英国派驻的长官陆续丧生,一系列的暗杀指向最终目标:英军司令——埃德蒙.艾伦比。

  退隐山林多年的福尔摩斯和他19岁的门徒玛丽.罗素临危受命,试图阻止悲剧的发生。沙漠之中,圣城之内,彼此的爱意渐渐萌生……

  但,请不要以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事实上,这部小说充满了各种惊险和死亡,随处都潜藏着危险。你知道危险就在身边,但你不知道如何才能阻止这场危险。

  是的,除非找到危险背后的那个人,否则危险会一直存在。

  也许,在寻找的过程中,福尔摩斯和罗素之间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但我想那并不是爱情吧,它可能更多的是相依为命和战友的革命友情,或者是一位年长者对后辈的照顾,但把它归为爱情,我总感觉是不太准确的。

  作为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家的劳拉·金,著作数十部,部部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中“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令其声名远播,而这部小说《东方历险记》就是系列之一。

  如果看过作者这一系列的侦探小说,我想应该不难理解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及主题。故事情节一如既往地跌宕起伏,但在悬疑丛生的剧情中增加了很重的政治元素,而这一政治元素也让这本小说变得更有味道。

  我之所以认为这部小说是一场烧脑的游戏,是因为既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跟上作者的写作节奏,还要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如果这些不了解的话,很难真正理解这部小说。

  20世纪仅是中东故事中流血事件中的最新一章,因为巴勒斯坦的历史是一连串战争的历史。而福尔摩斯和罗素的使命就是避免更大的悲剧发生,力挽中东历史狂澜。

  而他们,最后做到了!

  《华盛顿邮报》说,作者发扬光大了柯南的宝贵文学遗产,令福尔摩斯重现世间,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出色不出色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确实很烧脑。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五):大侦探的东方之旅

  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塑造出来的侦探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作品或影视剧目中,福尔摩斯一直是一位睿智的形象,他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强,不论是剑术、拳术领域还是音乐方面都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生活和职业中总带给人们惊喜。破获的疑难案件数不胜数,解救的人民也多如鸿毛,每一次面临的危险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总能凭借高超的能力化险为夷,这也正是吸引读者的地方。平时居住在贝克街221号的B公寓中,在众多的福尔摩斯的形象中,我们读到过青年时代的福尔模式,也看到过中年时代的福尔模式,以及常伴随在身旁的华生医生。在这本书中,美国著名推理小说作家劳拉·金描写了一个暮年时代的福尔摩斯,这次在大侦探身边的不是华生了,而是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玛丽·罗素,当然作为福尔摩斯的搭档,罗素也是拥有许多过人之处的。

  在这本小说中,福尔摩斯和搭档玛丽罗素的“战场”从欧洲大陆来到了中东地区,历史背景是1917年底,耶路撒冷摆脱了土耳其长达四个世纪的控制。1918年10月,英国军队夺取了对该地区的控制权。1919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巴勒斯坦。而土耳其部分反抗力量还在暗中涌动,企图推翻英国政府的统治。宗教信仰的矛盾,原住民和外来者的误解和分歧丛生,骚乱一触即发。不甘落败的土耳其派出杀手,当地统治者和英国派驻的长官陆续丧生,在权力不明的哥哥的意志下,也为了躲避更大的危险和麻烦,福尔摩斯和罗素来到了巴基斯坦。迎接两人的是表面上伪装成阿拉伯人的兄弟俩阿里和马哈茂德,当然在机智的福尔摩斯眼中,阿里和马哈茂德的试探不值一提,早被识破,好在兄弟俩并无异心,在后期的结伴而行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英军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会见福尔摩斯,希望其能找出凶手,阻止悲剧的发生。

  在走访和调查中,横穿巴基斯坦,走进沙漠之城耶路撒冷,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隐秘的凶手勾结英军里面的叛徒,里应外合原来将目标锁定在艾伦比将军的会晤旅行中,购买火药企图暗杀英军司令。在短短的三天之内,福尔摩斯和门徒玛丽.罗素以及阿里和马哈茂德审时度势,机智果敢,力挽狂澜,找出真相,抓住真凶,使危机转危为安。在故事的梗概中,提到罗素对福尔摩斯的情感问题,暗生情愫,我倒不这么认为,两个相差半世时光的人,在危难中建立的情感早就超出了友谊爱情或亲情,那是一种坚固的情感,超脱了两性关系的情感,期待接下来的冒险故事中,两人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六):大侦探归来的异域冒险之旅

  《东方历险记》书如其名,讲述的就是福尔摩斯和玛丽罗素远赴中东地区的一次冒险之旅。对于初次阅读“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的读者,不管之前是不是“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的书迷,或者只是对福尔摩斯这个人物有所耳闻(谁不知道福尔摩斯呢),福尔摩斯的重出江湖,再次回到读者的视野当中,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在《东方历险记》当中,福尔摩斯的年纪大了,但是并不影响他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福尔摩斯的阅历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尤其是是身处异地,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与英国截然不同,如果没有常年积累的政治常识和宗教常识恐怕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随机应变乃至化险为夷。

  不过《东方历险记》当中的福尔摩斯显然更加平易近人一些,似乎并没有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那么近乎于神。这也可能是劳拉金有意而为之。不过在人物关系设定上,一老一小,一个大叔,一个女孩,这种关系似乎最近几年在其他作品中格外流行。比如《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罗根和劳拉X-23、《最后生还者》中的乔和艾莉、《战神》中的奎托斯和阿特柔斯(男孩)等等。这种人物组合,有个优势,就是永远有代沟,也就是有矛盾冲突,同时又永远存在这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回到书中,福尔摩斯和罗素的关系就更加有趣得多。首先,罗素是第一人称,而且对福尔摩斯的感情既有对偶像的崇拜、对导师的敬爱也有萝莉爱大叔的那种爱慕之情,而同时,作为一个英国年轻女孩来说,身上又不可磨灭的带着一种与老一辈格格不入的骄傲气质,这就很容易让两个人产生微妙火花和化学反应。换句话说,光看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和罗素的心理活动,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说到冒险。就像开头说的,《东方历险记》的书名似乎能概括故事的类型。因为本书就是一部历险记。这与传统的推理小说故事结构完全不同。因为书中大部分笔墨都是在描写福尔摩斯和罗素一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一个地方遇见了哪些人和事,到另一个地方又遇见了哪些人和事。当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牵绊的,谜团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出现到破解的。这就有点像一些日本动画片从连续剧到剧场版的关系。平时我们看的推理小说,场景和人物并不需要太多,因为推理和解谜本身才是故事的看点所在。而在《东方历险记》中,福尔摩斯则需要运用他的才能,甚至一些推理以外的方式去处理一些零散的事件,并最终通过这些事件,推导出整个故事的结局。因此,既然侧重点是冒险,那么推理的份额自然会受到影响,可能会让很多初读本系列的读者如我者,有些感到不适应。不过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多一些生活上的、平民化的描写,福尔摩斯更加有血有肉,也便于读者走近福尔摩斯。

  讲故事的人从华生变成了罗素,故事从推理变成了冒险,地理位置从英国变成了中东,虽然与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有很大的变化,但不如换个角度想,能读到福尔摩斯的另一面,也是一件幸事。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七):从这里开始,福尔摩斯不再拒绝爱情

  若是你去问度娘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官配是谁?出来的答案十条有九条恐怕都会是华生医生。

  印象中柯南.道尔似乎并没有在他的作品中写过福尔摩斯的爱情与婚姻。不过一直以来被公认的最配得上福尔摩斯的女性是艾琳.艾德勒。她是唯一一位胜过过福尔摩斯的女性,并且是一位及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改变了福尔摩斯对女性歧视态度的女性。

  或许是柯南.道尔当年写作时不想伤了诸位女性读者的心,艾琳.艾德勒最终嫁给了别人,并且英年早逝。在整个《福尔摩斯侦探故事全集》中也不曾再找出有关于福尔摩斯爱情的蛛丝马迹。柯南.道尔曾说过,福尔摩斯是拒绝爱情的。

  不过像福尔摩斯这样富有魅力的男性,如果在他的一生中没有经历过爱情是否会是一种遗憾?柯南道尔已经逝世快一百年了,我们无法在从他的笔下得知这一切。不过总是有一些人会将小说中的经典人物的命运续写下去的。

  我想美国著名推理女作家劳拉.金应该是个不折不扣的福尔摩斯迷吧。从她的获奖经历来看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推理小说家,她的数十部推理小说作品部部登上畅销小说榜,而最为著名的则是以罗素.玛丽为女主角的福尔摩斯同人系列推理小说。

  从前柯南.道尔在写作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时,都是以华生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来讲述的。劳拉.金承继了这一风格,只不过是讲述者换成了罗素.玛丽,一位天赋异禀的孤儿少女。

  在这本《东方了历险记》中,故事的背景设在了1919年的耶路撒冷。因为一系列的暗杀行动的发生,使得危机重生,为避免更大的悲剧发生,福尔摩斯和罗素.玛丽来到圣城,根据暗杀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试图找出行动的执行者。

  罗素.玛丽在这一系列中的最初设定是福尔摩斯的学生,在跟随跟随福尔摩斯推理侦破案件的同时学习着福尔摩斯的一身技艺。不过在这本《东方历险记》中,你除了看到一段精彩的冒险推理经历之外,也会感受到二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情愫已经在这对师生以及老少搭档之中悄然而生。

  这是一位才能与智慧不输于艾琳.艾德勒的女性。她伶牙俐齿、胆大心细,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在福尔摩斯的指导下,她学习并掌握了各种奇怪的本领。开锁、骑马、开车、乔装、掷飞刀样样在行,甚至能够在与一个成年男人的对决中将他扔出去。或许只有这样的女性才能够令福尔摩斯所折服,开始不再拒绝爱情。

  细节的推理是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关键要素,在劳拉.金的笔下也同样占据着主导位置。作者在延续着福尔摩斯系列侦探故事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写作风格。紧张刺激的冒险经历、真实的历史背景以及一些人物内心的情感描述在该系列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而同人小说的魅力所在就是要在原作人物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劳拉.金也正是这样来讲述福尔摩斯的故事的,这也使得该系列图书更加富有吸引力。一个与柯南.道尔笔下相近,却又似乎不太一样的福尔摩斯将这样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八):破案“舞台”搬到了遥远的中东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已是经典,原来想到经典之后假如再有续集就难免会是狗尾续貂之作,却没想到劳拉·金别出心裁,把华生“晾”到了一边,来了一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为神探福尔摩斯配了一位女门徒,而且这位年轻漂亮、冰雪聪明的女门徒玛丽·罗素的风头隐隐约约几乎要超过“主角”福尔摩斯了!柯南·道尔写华生时并没有很给他多少笔墨,而只是把他作为了福尔摩斯的搭档,必要的时候起一些作用;而劳拉·金却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几乎要把玛丽女士作为不是主角的主角来写了——或许读者是冲着福尔摩斯来的,却没想到福尔摩斯在劳拉·金的笔下变成了“绿叶”,为了是衬出玛丽这位“红花”,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意。

  关于劳拉·金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玛丽·罗素这两位最终的夫妻破案搭档形成前后,前面其实已经看过了《沼泽》《养蜂人的门徒》《蜂房之神》《蜜蜂的语言》四部系列小说,对玛丽如何来到福尔摩斯身边,两人如何从相识到相知,甚至成为夫妻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革命的友谊”果然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才能快速形成并且真正巩固下来。但顺序却似乎有些错乱,至少在《沼泽》的故事中两人已经成为了夫妻,而在这本《东方历险记》中两人却依然是师父与门徒的关系。不过这个不要紧。或许更为重要的是,继两人相识之后,正因为经历了《东方历险记》的检验和洗礼,福尔摩斯才真正对玛丽在破案方面的天才和实力有所了解了呢!

  《东方历险记》中,福尔摩斯和玛丽破案的“战场”转移到了遥远——相对于英伦三岛或者北欧来说——的中东,当然在两个神探的内心认知中,他们一定不是把1919年的巴勒斯坦及其附近地区看作是中东的,他们只有“近东”这一概念——相对应的中国等东亚地区也就成为所谓的“远东”了!相比较原来施展才华的周边环境,很显然1919年的巴勒斯坦更为考验福尔摩斯和玛丽:既然有国内各种势力的天然延伸,也有异国他乡以及迥然相异的宗教氛围所形成的天然隔阂,挑战更甚于以往,而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福尔摩斯那神乎其神的破案技巧了。相对来说,玛丽在其中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上还处在“半路”,留给她的舞台应该还在后边,不必着急!

  看懂《东方历险记》这一波破案经过的关键,最根本地是要梳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宗教背景。中东地区的宗教背景是不需要多说的,主要说一下历史和时代背景。福尔摩斯和玛丽临危受命,来到巴勒斯坦,目的就是要阻止一场悲剧的发生。而这场悲剧之所以有可能发生,就是因为这一地区原来的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不甘心自己失去对该地区的控制权——1917年到1919年甚至之后的几年间,奥斯曼土耳其经历了对其自身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几年,最困难的时候几乎是命悬一线,直到凯末尔横空出世般才最终拯救了土耳其。

  其实,异域破案的过程固然精彩,但相对来说还是不及沙漠之中、圣城之内,彼此的爱意渐渐在福尔摩斯和玛丽之间萌生、强化……错过了这场盛会,可是要后悔的!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九):政治与利益的交锋

  “而这新的一代,并不知道在埃及蒙受过的屈辱。”

  敢于拿自己的失败开涮,敢于将故事情节及人物置身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团体和信念之下,《东方历险记》以其黑色幽默式的笔调,平直却叩人心弦的语言,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欲望。

  劳拉·金的风格是如此的简洁精炼,身处陌生而充满危机和动动荡之地,最好的自怀方法便是入乡随俗地融入当地的大环境之中。罗素、福尔摩斯、史蒂文三人坐着黑色小船航行在无边漆黑幽深的海面上,蓦然正面遭遇一艘运兵船的压迫,差点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翻船,三个近距离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从无测的海上到陆地,死亡更加的如影随形。

  政治意识形态下人类信念的不同让原本善良的人为了生存而大开杀戮,比起失去生命的恐惧,躲藏在黑色长袍下的罗素不得不忍受肮脏和令人作呕的各种腐败气息——是战争让无辜的人遭遇人生悲苦。阿拉伯人、犹太人、以色列人、巴基斯坦人等等人种,仅仅因为彼此信仰理念不同便相互厮杀,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黑暗邪恶的恶行,让劳拉·金这样心怀慈悲的作者不忍直视。《东方历险记》有沉重的历史背景,1917年底,耶路撒冷脱离土耳其长达四百年的控制,1918年英军占领耶路撒冷,1919年,英国政府接管巴勒斯担。一系列冲突、误解与纷争随之而来,骚乱与暗杀事件层出不穷。福尔摩斯与罗素等人踏上这场政治与利益交锋的前线。

  《东方历险记》虽然是劳拉·金虚构出来的故事,可这故事读起来却是那么的惨痛与沉重,福尔摩斯和罗素是地狱般悲惨世界里的一抹亮光,这亮光给暗夜带来光明和希望。劳拉·金通过书里的人物马哈茂德的话说,“一只流浪的狗总好过一只被拴着的狮子”,是的,这句话多么类似于中国古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尊严的获得总是经历残酷的流血牺牲,所有的悲剧根源,劳拉·金已经在《东方历险记》这部小说里揭示,“随着文明的衰亡,土地的富饶也日渐消退。甘泉只存在于文明的国度,当国家变为废墟,泉水就会在地面消失,就像它们从没出现过一样。”伊本·赫勒敦《历史绪论》可谓全书的点晴之笔。而被暗杀目标英军司令埃德蒙·艾伦比将军对为了他的生命和国家利益而奋不顾生的罗素·福尔摩斯等人的态度也许便是希望所在。

  《东方历险记》读后感(十):行走于巴勒斯坦的福尔摩斯

  

作为一位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可谓家喻户晓,自1887年借由《血字研究》一文诞生以来,该人物便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学识以及超强的演绎推理而深受读者喜爱,由其衍生出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由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家劳拉·金所创作的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正是其优秀的同人作品之一。

只不过该再次系列故事中作为助手的不再是医生约翰·H·华生,而是玛丽·罗素——一位同样优秀的女性角色,而《东方历险记》一书,更是让读者伴随着二人的脚步,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巴勒斯坦之旅。

就时间线索而言,《东方历险记》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首部《养蜂人的门徒》期间,仍然是学徒身份的罗素在福尔摩斯的陪伴下暂时离开英国,前往刚由英国接管不久的巴勒斯坦地区进行避难,却在不知不觉间卷入了一场政治叛乱之中,最终借由二人的智慧和勇气得以顺利解决,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正如书名所言,本作与其说是推理作品,反倒更像是一部历险记,伴随着两位主人公的脚步,读者得以领略这片中东土地在特殊时期所展现出的紧张氛围和独特魅力。相比同类涉及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的作品,作者没有过多讲述这一地区纷繁复杂的历史,以此来为难读者,而是更为注重探险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了他们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无论是小镇上的风土人情,抑或是沙漠中的独特风光,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马哈茂德和阿里两位当地情报人员的陪同下,他们曾两度于半夜入侵他人的宅邸翻找东西,曾遭遇强盗的枪击并成功控制住对方,曾不幸遭遇人为的车祸并展开了对福尔摩斯的营救。这其间既有浪漫地在夜晚的死海游泳,也有穿梭于耶路撒冷地下迷宫的惊险与刺激。若是有游戏公司将本作制作成角色扮演RPG类单机游戏,一定会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不过《东方历险记》一书对爱干净者和美食爱好者皆不太友好,毕竟二人是去“探险”而非“旅游”的,因而一路走来各种生活条件恶劣,绝大多数时间里两位主角要不是风尘仆仆地行走,要不就是睡在有各种虫子的地方或者直接露营野外。食物方面更是令人不由得大跌眼镜,除了那场美国人晚宴上的菜品看上去相当诱人外,其余时候咖啡加面包几乎就是标配。

玛丽·罗素虽说性格中存在着刚毅的一面,而且在使用飞刀方面颇有建树,但人家终究是个女孩子,想必在英国时也是要多优雅有多优雅的存在。可是跟着福尔摩斯来了一趟巴勒斯坦,不仅出于文化禁忌和行动需要打扮成小伙子,言行举止上也一步步开始向女汉子靠拢,整天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不说,还需要经常半夜外出导致睡眠不足。为了打探情报,她甚至在福尔摩斯的安排下做了一上午的苦力,在耶路撒冷的地下迷宫中探险时更是没事就往岩石缝里钻,没事就往脏水里蹚。另外必须要说的是,在此过程中,她还成功地掌握了阿拉伯语这门外语。

由此可见,给福尔摩斯当助手绝非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即便你是十九岁如花似玉的少女,对方也丝毫没有怜香惜玉的想法,无论是冒风险卖力气还是利用美色套取情报,但凡对方需要的能力便一样也不能少,毕竟拥有解决问题的才能对于他而言才是王道。

当然,罗素之所以愿意为福尔摩斯付出这么多,她对对方情感上的依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面对这个几乎可以做她爷爷的男人,她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其中既有身为助力对偶像的崇拜,也有身为学生对导师的敬重,还有身为小女生对年长大叔的爱慕。如此一男一女一老一少,虽没有在一起的可能,但是两人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还是挺有趣的,不失为本书的一大看点。

就推理而言,本书主要涉及的是一个名为卡里姆·贝的土耳其人企图制造的恐怖爆炸事件,并且整个事件是伴随着福尔摩斯和罗素的旅行慢慢浮出水面的。毫无疑问,作者巧妙地将案件相关的线索隐藏于这场历险之中,直到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毕,才借由福尔摩斯之口道出事件的真相,因而有关案件推理的内容多集中于书的后半部分。

因而案件的推理就本书而言,起到了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主人公随后的历险更加有章可循,而并非为了单纯的刺激而探险。

另外,由于本书是以罗素为第一视角,一方面由于福尔摩斯喜欢神神秘秘地独自行动,很少主动向周围人透露自己的发现;另一方面,读者对相关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了解存在不足的问题,因而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很难伴随他们走访式调查的脚步,感受到破案的乐趣,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福尔摩斯将已经调查出的结果开诚布公,从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虽然本作中读者的参与度并不高,但跟随福尔摩斯的思路寻找线索的过程还是颇有乐趣,诸如根据尸体的情况判断犯人有意借此引起种族争端,诸如根据蜡烛的气味判断其出自哪个教堂,这些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环境下才会出现的推理内容,无疑大大开阔了读者的眼界。

作者劳拉·金借虽由《东方历险记》一书将福尔摩斯安排到了巴勒斯坦这个“东方”之地,但其笔下的那个机智优雅的老人,仍是我们熟知的福尔摩斯。同时,玛丽·罗素这一人物的加入,也使得本系列呈现出了与原著不同的风貌,令人倍感惊艳。毫无疑问,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将为福尔摩斯迷们带来一场别样的阅读盛宴,不容错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