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100字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是一本由白落梅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一):美文写得好也是种本事,没什么好羞于示人的
看白落梅,心里生出很多熟悉之感。她的文字是我曾被吸引过又竭力回避过的一种文字写法。
喜欢她的人称她为“顶级美文作者”,从她的文章中读禅读茶读出静谧的美意。
不喜欢她的觉得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文字空洞全是女作家孤芳自赏。
我年少时被吸引过,后来慢慢长大被舆论影响,直觉地回避,以为只能写经世致用、言之有物的实用文字才是好的。
各种文体都看得很多了,回头已过了匆匆数十年,人也是已成家育子的中年。
是在这种时候翻开了白落梅的《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居然还是会被文字中的美意美境打动。
很欣赏她不理会旁人的评价,把这种臧否参半的文字写到极致,出书挣钱,真的实现了以文字为生。
也羡慕她有隐居避世的决心,忍受得了离群索居的孤独,才享受得到伺花弄草、诗酒清茶的闲淡安宁。
也敬服她坦然承认自己是江南的烟雨,总带着不禁的哀伤。
所有我曾经觉得不好、羞于展示于人前的特点,她都很坦然地坚持下来,最终走出了自己的一番空间。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二):修行,修行
修行,修行
谈到修行,也许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在青浦山洞中不见天日的苦行僧,是磕长头匍匐在山路的信徒,是日复一日坚持自己内心秉承的人们。
当然,更有一种修行,在江湖中、在红尘中,更在和你一起的无尽的黄昏中。
我们,多久没有为一种景、一件事、一个人动过情了?
“十年风尘,十年踪迹,十年故事,与我是一朝一夕的日子,与别人则不过是几场花开、几度叶落”,白落梅在《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的卷一首语中如是说。
六月底毕业前,全国走了大半,拜访了一些许久不见的老友,我也像书中说的那样,踏着一些风尘,寻着一些踪迹,企图邂逅多年以前的故事。虽然写不出书中那样腻美的文字,但也留下了许多情感相似的话语。
诸如在南平武夷山看阿炜制茶,后来我写到,“历史非权威之子而是时间之子,历史也不会让我们见到所有我们愿意见到的光景”;
诸如在西安和杨思雨同学吃牛肉泡馍的时候,后来我写到,“即使想象力被抹杀,创造力被拧巴,也依然会有那么几个勇敢的人勇于冲出枷锁”;
诸如在拉萨高反后来回奔波去了拉姆拉错和纳木错,后来我写到,“非表层意义上的简单而重复的生活,是一种仪式上的庄重。这使得平常的日子显得不同”。
六十为甲子、百年为轮回,我更习惯称”十年”为一个坎,上一个坎的时候,我们在哪、和谁、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遇逆境从无怨尤,不生愁惧;处顺境亦是淡然心性,戒骄浮华”我们又是否做到?
“今生尘缘,亦是劫数,到底有曲终人散之日,便是随缘平静”,我们又是否真的懂得?
虽说,《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是白落梅的自传体散文,且先不论文章是否符合我们的胃口,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我想,我们总归会从书中发现“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在感情上面,所有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
正如这句话一样,“尘俗之事,无非男欢女爱、名利交织,撩开这层烟火,可能依旧是浮世的深渊”。
愿你我,可在今生中,和她一起,做一场最美的修行。
末学合十。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三):世外梅庄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的白,孤傲清丽的落梅,白落梅——一个名字如此美好的姑娘,人也必是清雅出尘的!而一个人的品格与她的喜好又是分不开的,文字是心灵的寄托,梅是性格的展现,茶是人生的态度。
文字,是感情的表达与传递,比任何感情,任何事物都更能深入人心,更包含一种意境美!懂事的人,必定也懂生活,把诗融入生活中,生活必处处有情义!三生石上必有一个人在为你轮回,成为你的诗,你的梦,你的远方。怀着这种信念,不急不躁,总会有一人踏马归来,你只需要美的寂静活的洒脱,这是诗意的人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过几处梅花,白梅多了几分冷傲圣洁,红梅多了几分热烈明媚。但不论梅庄里冷傲的白美还是热烈的红梅都有一种美,叫独立有自尊。喜爱梅花的白落梅也必定是一个自尊自立的女子!我喜欢的爱情不是“你赚钱养家,我貌美如花”,而是“你很好,我也不差”!男若如松般伟岸挺拔,女比如梅般傲立英姿,捧在手里可如邻家女孩娇俏可人,站立枝头便可如女王般仪态万千!一个女子自尊自立,她的美才会更自信,更长久,这是梅花般的灵魂与性格!
爱喝茶,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在我眼里,茶不过四种状态——沉与浮,温与凉。在这个发展迅速,满是喧嚣的时代,浮容易,沉下来却很难。陪你喝茶的人很多,但专心陪你喝茶的人很少,因为手机渐渐取代了身旁人。尝试静下心来陪伴与倾听身边的人,朋友圈儿永无止境,来日方长,但身旁的人在慢慢变老。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陪伴,一种人生态度。正如那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活成一杯香茶的姑娘,善解人意知冷暖,如白落梅,值得被时光温柔以待。你这样的女子交友也是一种幸福!
素色的衣衫,自有姣好的容颜,美好的心灵。静则优雅,如水中白莲;动则飘逸,如空中流云。举手投足都流露着温柔,一滴泪,足以融化一颗心。对梦想执着,热爱美景也自成风景!江南的女子自有一种温柔的力量。月华如练,清风不扬,雨丝落进湖里,沉入鱼的梦里。江南,送走了多少过客,又迎来了多少归人?多少人在这里“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又有多少人在这里“春风得意,海誓山盟”?江南之景,浪漫而忧伤,孕育着你想遇到的情与人。
我想到“晓风残月”映联想到风流才子“三郎”(柳三变)。静读书中的梅庄女主——一个爱梅爱茶的姑娘,如遇“三郎”必定会成为三郎的红颜知己,想必又是一段佳话吧。换上你最爱的衣裙,挽起青丝,素手执书立于窗。趁花正香,茶正浓,月正圆。与你爱的人共话诗词,共聊红尘。让心静下来,让时光慢下来,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四):寻常人生,不断沉淀的修行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这是一本由隐世才女白落梅创作的唯一自传体散文作品,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开卷有清香。这清香的来源是书的美貌,也是书的内涵。如果说以前遇到的书大多仅仅停留在“书”这个层面,那么,这本书就不仅仅是称为“书”的一种工具,而是一件唯美的艺术品,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帧插画都颇费心思,各有意境,每一篇文章都字字珠玑,耐人寻味。这本书如一位娴静的女子,温婉而雅致的自顾自的活着,把繁杂的日常当成了自己的一世修行。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演绎的是作者三十年风尘,三十年踪迹,三十年故事,她把一朝一夕的日子变成了诗料,落于此书,形成了六卷的诗情画意。
且以温柔待此生。这种温柔,是一位清丽的水乡女子经历过三十余载的风雨与愁思,结束飘零,归于斑驳的江南小楼,玉簪挽青丝,守一方小院,慢慢品茶,赏烟雨濛濛,面对飘忽若尘的一生,如一株梅树,淡然,静美,简约。
王谢堂前燕。忆的是妙年锦时,多的是人生的美好。这里有至柔的外婆,习惯着立领斜襟小衫,清简深稳,平时安乐,与外公相守于陋舍,红袖添香。这里有至坚的母亲,如春风秋水,简净无华,与草药为伍,与父亲相伴一生,晚年唯牵挂远走的女儿,愿只聚不散,朝暮可见。这些都是平淡的烟火幸福,是白落梅爱的修行。
世味煮成茶。即是白落梅喜爱的茶,也是她的生活。简衣素食,物欲寥寥,煮茶听曲,喝茶赏雨,静坐参禅,醉心写作。其实在我们看来颇为艰苦的人生之路,在她那里却是淡然的,没有太多期许,也没有太多深情的纠缠。
小茶的前世今生。小茶,一个小小的人儿,一个落于凡尘的精灵,乖巧懂事到让人心疼落泪,她是白落梅今生最美的修行,“只要有她在,岁月有情,江山皆安”。还有一位友人,颜,北方女子,容颜清丽,性情慷慨,与白落梅有着惊人相似的情怀、心性和喜好,是挚友,也是另一个自己。
只作久别重逢。白落梅说,世间女子皆是一株株花木:外婆是烟雨小院里的那株茉莉,母亲坚韧,聪慧,如素菊;她是一株安宁洁净的梅;还有林黛玉是一株纠缠于木石情缘的绛珠仙草;小茶是山间轻灵脱俗的白茶花,自由自在;还有冰雪聪明善良仁爱的香草女子程灵素;等等。其实,在这其中诉说的都是白落梅与人间草木无法割舍的情缘。
往来的光阴。人生三十载,坎坷荆棘丛生,却被白落梅描绘成了一幅画,一首诗,有外婆的端然风韵,有外公在倚案夜读,父母的尘缘情事,母亲的恭顺端正,小茶的灵动乖巧,颜的真挚友情……原来,只要心性恬淡,寻常日子,亦可飘逸如风。
“ 人生素简,天下宁静”。一个人得经历过怎样的人生,才能有如此通透的领悟啊。《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看似阳春白雪般的散文,深读,谁知竟然都是融入着人生百味,世间百态,是纯粹的烟火日子,寻常人生,不断沉淀的修行。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五):读《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起来十分舒心。
这本书有着畅销书该有的卖相:优雅精致的排版,艺术感极强的设计,美丽到极致的文字,顺带讲讲白落梅写作这一路的心路历程,对于她的粉丝和她本人而言都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一本书。
这本书回归到了白落梅美文应有的水准,豆瓣评分八点三,也算是众望所归。
总所周知,国风美文,散文是一个非常具有畅销书气质,且很容易模仿的文体。
但是白落梅的美文,为何可以做到这个题材的翘楚,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
首先是她巨大的阅读量:且不说我在《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当中看到的她看似随意,其实谋篇布局都很谨慎的经典引用,哪怕是写自己的故事,她都是最大化的以自己诗一般的语言去描述,而这样的笔风,很符合她的气质,要知道她最早出圈的多部名人传记解析和唐诗宋词解析著作,就是以这样的文笔吸引的读者,回归到散文的白落梅,应该是最自然也是最好的白落梅。
巨大的阅读量,带来的是就是井喷一般的爆发性写作,其实一个作者的积累是可以从她的行文里面看出来的,而白落梅在这本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集里面,依旧展现了很好的古典文学功底,这点上,适合所有立志于写美文散文风的人学习。
其次就是她长期的磨炼:文笔的磨炼不仅仅是要靠巨大的阅读量,还要靠读书时候的悟性去消化,这也和长期的刻意训练有关。白落梅的这本散文里,谈到读书时候的趣事和自己的朋友,也偶尔聊到看书写作带来的思维变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以写作作为修行(见《字里相逢》这篇),心态上就高出很多人一大截,在现代社会日益浮躁,读书都要功利化的今天,白落梅写作的这份沉静和坚守,其实是很可贵的。
文笔的磨炼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断地尝试,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在白落梅将近十多年的写作旅途中,她有过多种尝试: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传记,写过古诗词解析,一个写作者,只有通过上百万字的写作磨炼和上千万字的阅读积累,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风格和最能驾驭的文体,毋庸置疑,经过了十几部著作的磨炼,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美文散文风。
最后就是把通俗性和文艺性结合的创新探索:之前和朋友聊到白落梅为什么会出圈成为美文散文领域的顶级作者,这和她把文字通俗性和文艺性相结合的探索是分不开的,哪怕在知乎豆瓣她的美文散文被喷为只能取悦初高中语文老师,华丽而矫情无结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散文风格是她开创,也是她发扬光大的,在看似华美散漫且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里,白落梅早已完成了文字上的训练和蜕变,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其实现在回过头看我阅读白落梅这本书的心路历程,还是会觉得,这本自传体散文集应该是她写过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和她故作姿态的小说截然不同的是,在写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她的文字是带着温度的,看她写自己的女儿,写自己的朋友父母和老师同学,或者是自己的写作历程,恬静淡然而又温柔,是我读她这本书最深的印象,而她也确确实实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很多作者,甚至是普通人都向往的生活:闲散随意的时光被自己完全掌握,可以煮酒喝茶品味人生,通过写作实现了财务自由。而这一切,都和她对于文字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六):梅不似卿
我原本对这类书籍就是退避三舍的心态,自认为以我的五大三粗承受不了这样江南女子的柔情软语。机缘巧合被人送了这本书,想着一份礼物不拆开总有些不合适。于是终于在前两天将它从高阁拿下开始了阅读,很抱歉的是我读了一部分就再也读不下去了。(以下观点可能引起不适,请爱护自己,谨慎阅览)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光看这几个字,给我的感觉就是文艺,更准确地描述我的内心感受还要加上些许油腻,可能是我本内心深处身就带着成见,所以没感觉出CCTV3盛赞的“落梅风骨,秋水文章”。也可能是我已经中了土味情话的毒,对这种清新脱俗的文风已经失去了鉴赏力。
然而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是这种心情。
起初看到作者自述“此刻,我端坐在江南小楼,守着一片小小风景,赏雨煮茶。盘一个简约发髻,斜插一支白玉簪。素净的旗袍,与丹唇遥相呼应。”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天啊这不也是我憧憬的生活吗,粗枝大叶如我也曾幻想能够住在一座静谧的山中,用篱笆圈一块菜园,栽培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和鲜花,吃应季的蔬菜,酿应季的花酒,养一只看门护院的土狗大黄,两只肥宅懒猫,终日里素着一张脸,捡两根树枝便可作发簪……想来这不仅仅是我的理想。
那时我还在反复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像白落梅一样,她想草木相伴,清茶一壶,就真的住到了江南花草繁茂的小楼;她要做个简静之人,朴素静好,就真的与诗酒琴棋做了朋友。而像我这样的俗人生活中并不少见,理想的生活很简单,却因为是我,而很难做到。每个人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在做一个决定之前总是要各方面权衡利弊,把将要遇到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尽可能不给家人和周围人带来任何麻烦,事实上,这种无时无刻都想要规避风险的态度让我不敢做隐世的决定,也让我失去了开辟新生活的灵性。
我们生活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能做自己,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综艺《拜托了冰箱》,我很赞同何炅老师的观点,我们的焦虑就源于连自己过得好不好也要取决于别人的评价,像宋小宝这样顶着别人的非议和质疑搬离城市越来越远我也估算不出需要多大的勇气。
本来是这样十分正能量地阅读着,感叹着别人的清新脱俗,可是看到后面就有些变味儿了。
书上对作者的介绍是“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江南人物,隐世之才。”很抱歉的是我在后文的字里行间并没有读出她的隐逸天然。总的来说作者的行文给了我这样一种印象:对未来总有“惟愿”,对过去总有“挑选”,而“现在”的存在就是为了反反复复地实现“惟愿”,实现不了的又换一个“惟愿”,在那之后“现在”又仓皇去成就“挑选”,只有那些过去了的才能被称为美好,只有美好的才值得铭记。
“我便是这样的女子,宛若外婆庭院里的那株茉莉,无论经历多少世情,还是那颗初心。”作者这样写到,然而在后文中却看不到她纯净的初心。
作者在书中总是写到“终有一天”,“终有一人”这样的话题,但凡一个人在现实中没有那么多不满,也不至于在文章中频繁寄托,几乎每一页就有一个“惟愿”。我不是说一个才女就不能表达期待了,可是白落梅是一个以梅花自居,多次自我夸赞“我自是有慧根”,“温润有情”,“贞静善良”的女子,一面标榜自己的梅花之姿,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心境,一面又像在烂泥地里行走一样,每一步拔起来都又陷入世俗的泥淖。还不止如此,作者频繁表示在未来终有一个爱的人在等待,又扬言“若再遇相悦之人,也不再动心,更不生情。”读来并不觉其清新脱俗,反而叫人觉得这不正是俗不可耐吗?两下里心口不一,贪恋俗世,却还要自称“良善”,“梅的知己”,古往今来借梅兰竹菊自表心志的人不在少数,但我才疏学浅竟从未见过自等梅花之人。
作者写到“想来此生无论被放逐于何处,都是归宿,都觉安定。”然而在这尘世间,有几人甘愿被放逐,许多人既无明确的目标又不敢停下来,只知道身边的人没有停,自己也不能停,连自己过得好不好也要取决于别人的评价。在内心深处,每个人所求的“安定”不尽相同,相同的是大家都越来越偏离那个心中“所求”。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迂回方式,最终还能“曲线救国”,可是人生这个不可重复的动态过程,其中所谓的“结局”真的那么重要吗?人把幸福美好都寄托在“明天”和“未来”身上,那“今天”又该如何自处?
作者以自我的幻想和期待为信服的读者构建了一个虚无的美好未来,这种“正能量”不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还制造了一种近似于宗教崇拜的“未来总是美好的”信仰,在我看来,这样做并不能使人能够忙里偷闲喘一口气,反而将人的幸福感彻底架空,为什么要等到“把所有的情怀都倾付于一盏闲茶,又或者交付于一个爱人”的那天才完成人生的使命?为什么这一身都离不开那个“爱人”?他不来我便今生都无处交代了吗?为何要将自己雕琢成一件精美的器物等待时机交付到别人手中,而不是从自我处得到幸福的期许呢?许多这样看似积极期待未来的人实际上是疲惫不堪,没有灵魂的。白也不过尘世间一俗人而已,终究是要手戴玉镯,头簪玉钗的,与我想象中的树枝挽髻还是不尽相同。
肯定会有人说我太过世俗,连一点文字的寄托都要全盘否定赶尽杀绝,我也是个读者,我想杀谁就杀谁,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的白月光,我的蚊子血。
我就愿意做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读后感(七):因为你,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隐居江南
我想隐居江南,有山有水,还有一树一树的梅。
我想隐居江南,种满院的花,煮一壶新茶,闻它的香,不喝。
我想隐居江南,和一个年华正好的人相爱。然后,再一起将光阴虚度。
我想晨起和你漫步,盛几碗荷露,在小舟上品茗。茶只记得我们相聚,忘记别离。
我想和你听午后长廊的风,徐徐缓缓,像三千年前诗经里盛夏的莲开。
我想和你看月亮,苍茫寥廓的银河,漫天的星子,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我想隐居江南,和赏心悦目的你,于桌案书写。看铜炉的烟,吹去窗外,和庭前的云,相约白头。
我在江南,和你等一场烟雨,油纸伞下,有我们爱过也辜负过的时光。
我在江南,只为等你。
落梅山庄
它是江南一处安逸之所,有溪桥杨柳,翠竹梅花,带着江南的温丽,江南的婉约。
它简洁优雅,古朴天然,不受世事侵扰,不与凡尘相争。
它是我清淡人生的栖居之地,是我在烟火红尘的修行道场。
我非隐士高人,亦非佛前芥子,不过是喜好简约的生活,向往宁和的日子。
且以温柔待此生
十年风尘,十年踪迹,十年故事,于我是一朝一夕的日子,于别人不过是几场花开,几度叶落。
我所途经的风景,遇见的故事,都成了诗料,落于文中,与尘世的你们相看相望。
看似忧伤,实则明净温婉,一草一木都有灵,一词一句都有情。
山河岁月
听一场清冽的秋雨,煮一壶经年的老茶,将一段寂寞的心事,寄去苍茫的天涯。
花落不沾衣
世间唯花草不负一片情深,纵是残山剩水,枯草衰杨,亦有风致,亦知情意。
我看似与花草相知相惜,却不肯花落沾衣,不愿轻易闯入它们的世界,和它们生死与共。
只做那散淡的看花人,陶然忘机,花开花谢由心,聚散来去随缘。
寂寞如雪
喜欢江南,喜欢烟雨,甚至有时爱上了寂寞。
江南的风景,并非永远是一幅潮湿的画卷,也有温丽清亮之时。
江南的人物,风流多情,亦并非对每段情缘都犹豫不定。
我的心,柔软良善,像是雨后的烟柳,又骄傲高冷,似那雪中的寒梅。
字里相逢
我和文字,当是前缘未了,今世方有这深刻的相逢。
与你们亦是因为文字,方有了这段际遇。
我不知这段情缘还能维系多久,三年五载,或是一生一世。
今生是过客,或是知交,皆不重要,缘起缘尽亦不悲不喜。
江南烟雨
江南夏至,满城烟雨,飘落在闲庭小院,潮湿清冷。
每逢细雨初过,门外深巷便有卖花声,亦闻得杨梅青涩的气息。
雨后漫步,只觉神情气韵亦有草木的清新,柔婉亦洁净。
买上几朵白兰,几枝茉莉,别在衣襟,只觉人世风物竟可如此多情无争。
我亦是安心当下,不去想山长水远的将来。
人淡如菊
有那么一天,我于宁静之所修筑小院,栽种霜菊。
那时,无论母亲是否康健于人世,我都会安稳度岁,平和处世。
日闲风静,看一簇簇菊花竞艳争芳,悠然清远。
人生素简
至简人生,不该有雕饰和挂碍,守着最初的心,明净不争。
纵有欲求,亦当随缘,强求徒添怅然,断念是良策。
王谢堂前燕
唐代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的是人世多变,沧海桑田,旧时豪门庭院的燕子易主,落入寻常百姓人家。
我爱那盛世里烈火烹油的繁华,更爱古朴村落的黛瓦白墙。
千古兴亡之事恰如流水轻烟,百姓人家依旧静好无言。
烟火幸福
虽至黄昏,心中却满是欢喜感动。
而我要的,不仅是煮茶赏花的清淡日子,亦向往这样的烟火幸福。
寻常人家的屋檐,蜡梅已有了消息;
寻常岁月里,故人还在,只是各有安排,各有归属。
我在外,虽不能与之相亲,倒也随缘自在,事事称心。
飘零是归宿
就算命运捉弄,一世居无定所,也要随遇而安。
这世上本就没有永远的安定,亦无永久的飘零。
安住当下,清简自持,悲欢离合是人生必经之事,好与不好,都会过去。
想做一个诗者,将生活吟咏成一首诗,柔情浪漫;
亦想做一名茶客,将浓浓的世味熬煮成一壶老茶,细细品尝;
又或者只做一个闲人,赏花听雨,消磨大好光阴。
爱是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爱亦是修行。
真正的爱,是由华丽到朴素,深刻到清淡,历沧桑而不世故,经风雨而不背弃。
看似漫长悠悠的一生,只几个温暖的朝夕,有情的春夏,便匆匆走过了。
多少温存软语,多少举案齐眉,最后亦只是寻常的夫妻,寻常的两人。
禅心如水
焚香煮茗,栽花植草,世事不寻我,我亦不理世事。
人生纷繁如戏梦,唯禅心清寂,云水无尘。
有人去终南山,寻找修行道场;
有人去水乡小镇,追忆似水年华;
也有人去往空谷幽林,寻觅桃源仙境。
花开见佛
前世五百年回眸,换今生一次擦肩;
千年的轮回等待,只为一朵花开的时间。
这世上,有人为名利,有人为情爱,有人只为一种简单的存在。
有人修行千年,忍受千年孤独只为与所爱之人相逢于今世人间。
有人愿为草木,只为生长在爱人的窗前,静静陪伴对方经历风霜雨雪,生老病死。
人间花事
四季花草我皆爱,爱幽兰的柔情素心,
爱茉莉的清雅绝尘,爱素菊的孤标傲世,
也爱寒梅的玉骨冰肌。
文人喜菖蒲,因菖蒲耐苦寒,安淡泊。
世味煮成茶
茶看似情深,与众生相亲,然浓淡有序,离合无关,得失随缘。
一杯清茗,淡雅幽香,草木韵味,可赢取人心。
慢慢地,在一盏舒卷的茶叶中,淡忘荣辱,不计浮沉。
过往的尘埃,以及发生的故事,就这样被淹没了,了无痕迹。
晚来天欲雪
盛世锦年,众生皆是丰衣足食,来一场瑞雪,当是添些情致和雅趣。
颜说,寒冬时日当围炉取暖,以慰风尘寂寥凉薄。
世间万物看似欲求无尽,实则无所求。
当随了流年,闲庭信步,须知人生唯平安简约方可喜乐。
遇见更好的自己
其实,人总要习惯寂寞,不是所有光阴、一切风景,都有人相伴相陪的。
任何时候都要允许别人转身,曾经并肩而行的人,慢慢就散了。
并非无情,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使命,有需要续写与偿还的前缘旧债。
是的,你有你的山高水长,我有我的月小眉弯。
此生只是有过这样一段交集,之后又成了陌路。
前世今生
我的茶,落烟雨江南,眉目如画;居梅亭柳畔,素淡天然。
我的茶,非世间凡花俗草,她有佛缘,通性灵,知情味。
她是茶,无论是植仙山云崖,还是处浮世尘海,皆雅逸清新,沉静洒然。
她是茶,经岁月漂洗,受时光熬煮,终湛湛清明,落落无尘。
起名小茶
茶,一捧绿叶,一壶沸水,便有了滋味和生命。
茶原本只是一种平凡的植物,不解人世悲喜,
是众生赋予了它灵魂,让它有了故事,有了情感。
人生就是一壶茶,冷暖交织,浓淡相宜。
仿佛有了这壶茶,日子才过得有分量,才深稳真实。
茶囡囡
我们一起游过湖,踏过月,煮过茶,折过花。
我写字,她静坐一旁,笑容可人。
我描眉,她偷尝胭脂,给自己抹上凌乱的妆容。
幸然有茶
每每悲伤仓皇时,总会握紧茶的小手,仿佛她成了尘世间唯一可以救助我的人。
她虽薄弱,却好似午夜一盏明灯,陪伴在每个我需要的时刻,不远不近,不闹不争。
茶的饰物
银饰,本为闾巷人家皆有的物品,寄予平安喜乐,
似春风新润有情,又如岁月古拙深沉。
旧时女子时常佩戴的,当是银饰。
待嫁的年华,箱子里存放的是父母多年的积蓄,也是人间的温暖。
光阴催人,唯旧物有信,
记得她们有过的芳华,还有老银上那些经久不散的印记。
茶缘
直到那一天,看着她飘然远去的背影,
我不留不追,给她所有的祝福。
我只需在梅庄种上一株茶树,依旧不闻不问,
静静任其开落,方不负我与茶今世母女情缘。
世间有女颜如玉
世间有女颜如玉。颜,是她的名字。
她该是清淡的,虽处红尘,却安于自己的小楼,静看风雨。
她亦是浓烈的,着明丽鲜艳的裙衫,轻姿漫步于烟火人间。
她性情温和柔婉,骨子里又有着与生俱来的骄傲与清冷。
她恬静端庄,又有着寻常女子少有的豪情与豁达。
故人两相忘
仓促的日子亦随之缓慢下来,不问故人是否安在,只求寂静相依。
每个瞬间都温柔感动,每一天都是地久天长。
只是简单的两个人,不忧惧与谁相争,
也不忧惧有谁悄然而入,惊扰了当下的平静幸福。
秋水佳人
曹植写《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西厢记》里张君瑞见崔莺莺,亦是惊艳。
《牡丹亭》里柳梦梅和杜丽娘,亦有一段游园惊梦。
《长生殿》里,杨贵妃一支《霓裳羽衣曲》压倒梅妃《惊鸿舞》,
从此三千佳丽无颜色,唐明皇只宠爱她一人。
时光惊雪
沈三白有芸娘做伴,苏东坡贬去惠州,有王朝云相随,
李清照有赵明诚与之赌书泼茶。
世间多少恩爱情长,亦只是这样寻常的两人,于烟火中寻几许娴雅幽趣。
久别重逢
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前世,或为人,或为草,或为石,但一定以某种方式存在。
而今生和前世,亦有着约定,有着一段甚至几段未了的情缘。
我们背负着使命,带着债约,投生人世,不求惊艳于岁月,亦不图温柔于时光。
只想守着一座安静的城,和某个前世有约的人,续写一个故事,了却一段尘缘。
我本草木
做一株平凡的草木吧,或为茶,或为花,或仅仅只是一棵草。
应季而开,循季而落,荣枯有定,不相负,不相欠。
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一种植物,温润,安静,良善也有情。
草木之性,浩然之心,清澈如水,无尘亦无波。
药草美人
我亦是那香草美人,无论是长于幽谷云崖,
还是落于深宅旧院,皆是清丽绝尘。
只安静做一株草,做一味药,
不取悦众生,也无须众生记得我。
缘有尽时
命运的波澜何曾真正止息,唯有离去之时,方可安静无声。
百年也只是一缕轻烟,说散就散,能留住的,当是内心的风景。
在这多变的人世,无论悲欢凉薄,皆要深情安好地活着。
春日迟迟
那时春日,外婆安好,父母年轻康健,有一种物正人新的珍重。
一场春雨后,庭院青石的苔藓滋长,后山的竹笋拔节,瓦当上挂着谁的叹息,
小巷里又不知留下了谁转身而过的背影。
那时亦无忧,嬉戏于春溪柳岸,往返在山径长亭,每一日都是佳节良辰。
过去的城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城。
这座城宽阔又喧闹,看得见世间万象,装着荣华与清苦。
这座城安静又孤独,远避凡尘,只剩下自己的影子。
我坚信,只要守住内心的城,无论外界山河怎样浩荡,这里始终安然无恙。
还忆西湖
我是赴约而来,赴一场千年的约定,亦是一段今世的情缘。
江南清秋,西湖风景明丽深远,毫无遮蔽。
这座城因为西湖山水减弱了一些王气,多了几许柔情。
山河更替,粉黛春秋,人世这般山长水远,千古游人亦是这般善感多思。
十年尘梦
半世风雨,十年尘梦。
周作人把茶喝出了境界,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十年,短暂亦漫长,不过是几个春秋的更替,足以让一个人经历无数次生死离别。
十年,不过几场花事,几度飞雪,又足以让红颜成白发,让沧海变桑田。
往来的光阴
人总说,去遇见未知的风景,以及未知的自己。
而我所留恋的,则是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致。
因为相遇过,便生了情愫,总会在百无聊赖之时,期待与之重逢。
游园惊梦
午后,踩着细碎的阳光,素妆缓步,游园惊梦。
江南的古园林婉转灵秀,庭台山石,水榭回廊,
处处景致皆可乱人心目,不能自持。
自由的风
我成了一缕自由的风,独自行走于江南山水之地,
邂逅一些想要遇见的风景。以为可以如此背着行囊,
在某座城市,任意停下来,不再离开,
然而,我只有短暂放逐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