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100字
《万水千山走遍》是一本由三毛著作,青马文化丨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水千山走遍》精选点评:
●2018一月书单
●三毛为出版社专门写的南美洲游记,读起来趣味依旧,但人情世故的内核似乎小了。我总觉得三毛在荷西离世时就已经自杀了。
●前面读完两本三毛的书后就非常喜欢三毛。最近觉得读佛经和人物传记太多想通过散文补充一下心灵感受,又拿起了一本。虽然看得出三毛很喜欢旅行,喜欢探索世界各地的风俗人情,但大概是因为荷西去世了吧,这本书总体都比较抑郁。读到最后,我自己本来也打算去某个地方旅行,却因为找不到伙伴最终放弃,对比来看心情更加沮丧。而看到最后一篇敦煌,实在忍不住落泪,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圣地,我想我心中的圣地就是敦煌了,然而至今也没能过去看看。听说敦煌风化得越来越严重,也许某天会因为某些天灾彻底消失,而我可能还会因为各种原因没来得及去看一眼,这样想总觉得格外悲伤。
●我失去了你,但所幸我还没有放弃万水千山,但我以后的万水千山里还是多了一分悲伤。
●中南美洲及大陆之旅,旅途中难免还是淡淡的悲伤,被《心湖》所震动,边读边查看地图,这本书激发了我对地理和世界历史的兴趣,很好看。
●这个版本很新,也是第一次完整的读完三毛的作品了,讲的是荷西去世以后的南美旅行故事把,总觉得三毛太幸福了,太纯粹了,一直看到书的最后才慢慢理解这种纯粹以及奇妙的想象力从何而来。愿自己能成为一个像三毛一般内心柔软用于感知的人。会继续读的,
●在路上
●不能做游记来看;对三毛又多了些了解
●“世外的世外,为何看了只是觉得归乡。”
●抖落了丧夫之痛后,三毛重新出发,可以看出那时的她为更多人情世故所羁绊着。喜欢她的个性,羡慕她这一番我体会不到的经历。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一):好像去了那地一趟
看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正是五一长假期间,朋友圈、微博热搜晒的各种景点都正处于人潮中,这也在意料之中,我曾在大节之后去北京,都很难找到一处稍微安静点的地拍照,更别说黄金周了。
窝在家里读三毛这本中南美洲的游记,简直再合适不过。当然也在书里学到了几招避开人群的好方式,比如深夜或者赶早,再比如绕开太过知名的景点,偏远一点去看看当地人的生活…
三毛性情里有一份爽直,她会去做突然冒出的念头里的事情,也嫉恶如仇,亦在该拒绝的时候果断拒绝,她的这份爽直又正好让人不生厌。
所以才会有在墨西哥搬出朋友家住旅馆,在秘鲁想去玛丘毕丘,坚持在雨季耗了十七八天,才踏上那片土地,返程又遇上大水,为了让大伙上车和一名导游吵架…类似的事情很多,除了从她的角度感受几个国家的风土民情,也能从她的性情里体味旅游的各种滋味。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更喜欢行走在中南美洲这一部分的,画面感异常清晰的出现在脑海里。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站在美景前拍一张游客照,也不是感叹想象和实地的落差,不是买一个纪念品带回来吹几句牛…那旅行究竟是什么呢?这倒也很难说清。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二):字数太长,只能这样了。
一位作者能让我连续看她的两部作品是一种难得,而三毛,那是因为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善良与美好,闪光与魅力,不朽与传奇,执着与追寻,勇敢与坚韧,爱与痛,人生与死亡。
三毛在文字中带我走向了幽静的峭壁,寒风凛冽下的石墙段垣,梦里神往的高原,秘鲁的玛丘毕丘——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河。我感受到了印第安人的原始气息,醇朴与真实,她们在真真切切地活着。不论是书中又吹给诺又竭尽全力卖演出票的、穿着旧西装的中年印第安男子,还是玻利维亚巫术街上印第安嬷嬷,亦或是望着远处的雪山湖水、冰冷地死在爱人怀里的哈娃和她未出生的孩子。
他们、她们。甚至是它们。灵魂都太清澈,在发亮,正是这光,照亮了我这芸芸众生。
对于秘鲁的玛丘毕丘,全城的人神秘失踪,究竟是归往了何处?
还有,对于在古城大水事件中,那些非旅行社游客被滞留、被不管不顾,即使明明有这个能力,却利益至上见死不救的旅行社客车人员、导游—— How dare you say you’re with God!
在书中看到Echo如此了解南京,也是非常大的欣慰。(恕我并不太了解三毛这个人)
Ending:佛问:“你悟了吗?” 我说:“苦海无边。”
不要悲伤,再见了!
再见的时候,我将不再是以前的我了。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三):三毛的万水千山中有着荷西的影子
跟随三毛,踏遍万水千山,看着这本粉红色外壳的书,我想要买一张世界地图,或者买一个地球仪。循着三毛的的足迹,从墨西哥首都开始,经过洪都拉斯首都,哥斯达黎加的圣荷西,到达巴拿马,再去貌似容易被抢劫的哥伦比亚,途经厄瓜多尔、秘鲁,“善良的”玻利维亚,到达服务不是很好的智利,最后在阿根廷走一走,落叶归根,回到中国,上海、苏州、南京、台湾走一遭。不管会经历什么,行万里路本就是成长。
三毛的旅行,若是她一个人或许还更完美,多了一个需要三毛照顾的助理米夏,时不时破坏三毛的旅行,时不时让我生气得捶胸顿足,这样的旅行伴侣我可以选择不要吗?如果是荷西,或者是三毛途中遇到的安妮,彼此理解,偶尔照顾,适时陪伴,又给彼此空间,都是完美的,快乐的。希望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或一群人,旅行途中不孤单。
说到三毛,她确实是有些通灵似的。她说她上辈子是印第安人,见到了心湖,一切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她似乎真的能在黑暗中看到神的旨意,能在智利的灵魂指引下逃离自然灾害,她的心就像一面镜子,纯洁而通透。可是,上帝啊,你为什么就带走了荷西,留下三毛孤苦一人呢?脚下走着万水千山,心中时时带着忧伤。她说的“在外国人眼里她确是一个工装裤梳辫子的小姑娘,谁又知道我心理在想什么呢!”她在想荷西啊,一直都在想,之前的书里,我的印象中三毛总是快活的,洒脱的,这一次我看着书有些压抑,甚至于有些忧伤,这里面她虽然踏遍着万水千山,荷西仍然在她心底,随着她走遍世界。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四):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学四年书评计划(大二上)
三毛是温暖的,在外旅行时也不忘帮受伤的朋友祈祷,在《逃水》那章中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善良和勇敢,在异国他乡勇敢的反抗不公正的行为,不愿麻烦别人处处想着省旅社的钱,这样的三毛我真的好喜欢,因为这都像一个路标一样在指引着你的行为,教你不要自私,不要胆怯,不要麻木。
三毛也是孤独的,在荷西死后的文笔都透露出一种悲伤,一生都在治愈别人却没有人可以治愈她,别人的痛苦她都尝过,所以可以感同身受可以给别人安慰,可她心里的痛苦又有谁知道呢?又有谁可以给她安慰呢?三毛相信着前世,走过许许多多的路,回到故土,就着故乡的水把故乡的土吞服了下去,说以后就不会水土不服,死而无憾了,三毛就是这样在自我排解,自我治愈,三毛不属于任何地方,她是大地的儿子,不能停留也不能留恋,只能不停的走,走到生命的尽头。“此心安处是吾乡”,三毛的吾乡应该就是自己内心的精神家园。
三毛的文笔也是极好的,《药师的孙女—前世》中的描写,让你不敢相信这是想象出来的场景,在《但又旧欢新怨》中想象自己回到南京旧居,和自己已故的姐姐的对话,也让我眼角泛泪,三毛用她的想象和舒缓的文笔,把你缓缓的带入情境中,就像慢慢的在听她讲故事,让你感受她,一同参与她的悲欢离合。
三毛是一个温暖、善良、坚强、勇敢的人,她能感受到常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带着种玄幻的色彩,让我感觉三毛真的像一个神仙的转世,一世为人,来人间感受种种情绪,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心灵上的启示,然后又离去留人们在心中无限缅怀。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五):也想走遍万水千山
让我想学西语的一本游记
墨西哥
想去墨西哥城的人类学博物馆,日神庙和月神庙。想去瓜纳华托的观景台。想吃taco。
想去瓜达卢佩大教堂。文中写道在教堂门口信徒们的虔诚,我的土耳其籍朋友也是一位很虔诚人,每次读到类似的情景,就会想起他。
黄昏了,教堂的大钟一起大声地敲打起来,广场上,那一小撮人,还在慢慢地爬着。
我,仰望着彩霞满天的苍穹,而苍天不语。
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中美洲的瑞士
巴拿马
哥伦比亚
给我的印象就是三毛的行李被刀子割开大口,零碎物品失踪,是波哥大机场工作人员做的。
厄瓜多尔
很喜欢心湖的传说和药师的孙女的故事。
我们的族人大半是沉默而害羞的,并不说什么爱情。
黄昏来临时,我们一样坐在屋前,沉静地看月亮上升。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月光下的雪山、湖水和故乡茫茫的草原。
秘鲁
安妮与想想很后怕的大水
玻利维亚
民风淳朴
智利
冷漠
阿根廷
恬睡牧场和高俅贾莫拉先生
三毛的游记是我很喜欢的风格,不加很多的修饰,很真实,让我在读书的时候,能真真切切的看到画面,仿佛和三毛一起旅行。
在今后的人生中,也想,也一定要,有机会去走遍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