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100字

2021-04-11 04:4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100字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是一本由罗伯特·C.马丁 (Robert C.Martin)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精选点评:

  ●对于TDD之类的追求感觉是真的乏力

  ●专业的精神,承诺的兑现,职业素养,学校能够传授的是计算机编程的理论,但是学校并不会也无法传授作为一个编程匠者所需要掌握的原则、实践和技能

  ●dbq 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用作阿董软件工程的课外读物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书的时候想到阿董的吐槽就十分有趣

  ●这本书给出了程序员的生存之道,那就是成为专业人士,本书有启迪,更有指导和精神指引,非常棒的书,每个程序员都应该仔细阅读并思考书中的理念

  ●原来这就是专业的程序员,一定很酷

  ●不认同书中的大多数观点,这本书显得过时了。猜测作者是出身于传统软件行业的老程序员?对于员工的要求过于苛刻,看问题的角度像是老板而不是程序员。关于测试,盲目追求覆盖率甚至为了测试改变程序应有的结构,我觉得是不可接受的。文中很多观点浮于表面,比如要求代码要经常改,我同意,但本质上应该保持简洁的同时应变复杂的需求。只有简单的东西才是可以被依赖的。总之,这本书一行代码都没,感觉在瞎扯。

  ●必须给100星啊,相见恨晚,但也许早点看也未必理解到位。这本书值得每个程序员甚至每个人阅读,而且是反复阅读。

  ●在危机中也要保持平时坚持的整洁习惯。想想我的房间,泪目。

  ●众多简洁深刻的片段发人深省。

  ●所有提到的坑在现在公司都碰到了。简直就是不专业的小公司的说明书。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一):没有代码教你如何写代码

  一本很好的书,书名虽然是代码整洁之道,但是书中却没有一行代码,写出好的代码不在于纠结编码格式化和如何使用设计模式等等,更多的如何和高效的沟通,在写之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写,如何为之后的测试留下方法,也简述了现在比较有名的TDD 测试驱动开发的开发方式,非常有参考的价值,更多的讲述了,一个专业人员应该如何处理问题和思考。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二):《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书笔记

  

职业道德

职业发展是自己的事情,雇主没有义务帮助你。

  你应该计划每周留出一些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术业有专攻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基本操作

  设计模式

  设计原则。SOLID原则。

  方法论

  实践

  工件。例如UML,流程图,决策表。

了解业务领域

  应该对开发软件的业务领域有一定了解。

真正的承诺

  对自己将会做某件事做了清晰的描述,明确说明完成期限。是必须做到的事情。

避免进入流态区

  流态区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暗示,此时编码速度很快,但是缺乏理性思考。

保持节奏

  保存自己的精力和创造力。管理延迟的技巧:乐观评估,标称评估,悲观评估。

需要练习

  用自己的时间练习。

注意力点数

  编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和注意力的智力活动。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消耗完之后需要休息才能恢复。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三):做专业的程序员

  写于 2018 年 9 月 16 日。

  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告诉读者,一个程序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称为“专业的程序员”。这种专业性,体现在自内而外的自信中,体现在该说不时说不,而当他说“是”时,别人会完全相信他,因为“是”的背后是理性的分析,是具体的数字。

  简单笔记如下:说话要靠谱。不对的或不确定的,坚决说不,承诺应当是具体的、理性的,避免“试一试”、“尽量”之类的话。避免进入心流。作者这个观点很特殊,但也有点道理,因为在心流中时,往往满脑子只有细节,而忘记了全局。软件工程是脑力劳动,需要充分的休息。超负荷的工作,长期来看都是得不偿失的,日常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大脑状态,比如使用番茄工作法,比如中断和娱乐。时间管理的核心,就是只把时间花在那些值得去做的事情上。了解程序背后的业务,了解根本上,公司为什么需要你来写这些代码,简单地说,你需要知道老板希望的是什么。现代的软件工程,一定是团队协作的产物,在编码之外,沟通可能是最重要的职业技能。永远不能停止自我学习。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四):总结了15点书中的建议

  1.每次读代码,都进行点滴改善重构,不变的代码是僵硬危险的 2.一套完备的自动化测试,可以让你放心修改重构 3.与时俱进,你会雇佣不了解最新律法的律师吗 4.说试试等于承诺,也代表你以前没有尽全力,没把握的时候不要说我尽量试试 5.提供太多细节,会招致更多的微观管理 6.了解自己的极限,疲劳和焦虑的时候写出的代码迟早也要抛弃,不妨花点时间解决一下焦虑让自己安静下来 7.结对编程可以激活思维,即使你水平很高,也能从别人不同的视角获益。 8.测试先行,迫使你考虑什么是好的设计,模块如何解耦,方便测试。 9.站立会议三个问题:我昨天干了什么,今天打算干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人只需要一分钟 10.观点短时间(5-30分钟)无法达成一致,继续下去也是没用的,只能用数据说话 or 投票 11.任务估算方式:任务分解+三元分析(o+4n+p)/6 12.你希望做手术的医生嚷嚷和咒骂不断还是冷静,井井有条。压力下也要表现的像一个专业人士 13.应对压力:往最好结果的路径努力+和领导沟通+求助+依依靠平时养成的原则 14.有凝聚力的团队,战斗力强磨合不易,不应该项目结束就拆散,源源不断分配任务就好 15.招来新人不培训就投入项目,又期待得到好的结果。你能想象把刚实习的医生扔进手术室,期待手术顺利吗?

  :我自己不太看好tdd,虽然单元测试是必要的

  《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读后感(五):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技术达人都需要看的一本书

  今年618为信仰充值而入,本来以为就是Bob大叔写的类似CleanCode的一本书,毕竟从入行以来,什么《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软件开发者路线图——从学徒到高手》一类的书也读了不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个有追求的程序员,但没想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和震撼,不亚于当年的《代码大全》。

  本书英文名The Clean Coder,和Bob大叔之前写的CleanCode颇为类似,也许这就是为啥今年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原因。这不是写代码的书,而是讲意识的,即使我已经走在追求技术的路上并将一直走下去,但我依然需要这本书来解惑,不是从技术上,而是从意识上。

  这些年来,我已经足够幸运,在迷茫时得到高手的点拨,曾经在软件氛围浓厚的团队工作……长年的潜水生涯,低调默默一直都是我的主旋律,保护着我的技术之路的同时,也让我直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完全强大起来,内心深处依然很抗拒被称为“专家”。虽然我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不希望因为能力不够而最终令人失望,但这就是我必须面对的挑战,正如Bob文中所言:“他们通过阅读、研究、联系、实践和教学维持自身的技术水平,承担项目在技术方面的主要职责”。在专业主义、时间管理、压力控制、协作……环节上,我还远远不达标。

  看完此书,似乎一年多来的困惑有所解除,也找到了正确的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去尝试改变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