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1000字

2021-04-24 03:19: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1000字

  《阿波罗艺术史》是一本由[法]赖那克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一):一本经典的西方艺术史

  这本《阿波罗艺术史》是一本经典的名副其实的西方艺术史。为什么说这本艺术史是一部经典的西方艺术史?理由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最初版本。这本书是源于作者于1902至1903 年间在卢浮宫学院演讲时的讲稿。这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讲稿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时间上来说,也够得上是经典了。其次,我们来来看看本书作者和译者都是何许人也?本书的作者赖那克是法国著名的人类学、艺术史专家,出版过很多本研究古代欧洲文化艺术的重要著作,诸如《希腊和罗马雕塑目录》《基督教简史》等。本书的中文译者李朴园也非等闲之辈。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戏剧艺术家。当过西湖国立艺专(今中国美院)的教授,出版过《中国艺术史概论》等。再次,从译文方面来讲,这本书也是保留了1936 年的经典译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原汁原味。很多艺术家的译名还是保留了当时的译法,跟现在的通常译法有所不同。不过在这本书的脚注中已经加以了说明,所以基本上就不影响现代读者的阅读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本身对艺术史的叙述和持论比较公允,文笔简明扼要,线索清晰,语言平易。这本书的内容涉及面也很广,艺术类别中的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美学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叙述和阐述了;而且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有所呈现了。通过阅读这样一本书,读者对西方的艺术史就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总体轮廓,从中也可以领略到艺术之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是一本相对不错的艺术史入门书。当然这本书能以现在的这样的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方式呈现在读者前面,本书的编者也是出力不少。这个版本,增添了大量精致的艺术品、历史建筑物的图片,以及相关注解,使得本书成了一本很不错的西方艺术史的启蒙书。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二):包罗万象的艺术华章°

  ——评《阿波罗艺术史》

  文/蓦烟如雪

  这本书的素材,最初是法国学者赖那克于1902年至1903年在卢浮宫的学院的演讲稿,赖那克是法国著名的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作家,他在专业的基础上,涉猎多个领域,有众多考古发现,他还曾任国家博物馆的管理员,还有考古杂志编辑。

  《阿波罗艺术史》是一本包罗万象的西方艺术史的详解书,赖那克早年就有写过《希腊和罗马雕塑目录》《经学手册》《基督教简史》等研究古代欧洲文化的艺术著作,可以说,他的行业和他所涉及专业都给他写作这本书,带来了不少素材的元素,不过赖那克是一个比较争议性的作者,唯物论者责备他没有左倾到底,但他文字的捕捉感,还是不错的。

  本书有二十五个章节,从艺术起源到各个时期艺术的发展和对比,甚至东西方基督教的艺术,甚至是罗马式和哥德式的雕刻,还有文艺复兴艺术作品的详解。作者文字独到简约,整体脉络清晰,他的时间轴和他的个人看法,都能容易辨别清楚,此书讲述从蛮荒时代到19世纪的艺术史,它没有简单的铺陈,而是娓娓道来,加诸自己的所见所感,它是“从阿尔及利亚史前岩画古朴稚拙的勾勒,到19世纪法国印象派波光粼粼的颤动,包罗万象的艺术发展通过一件件传世作品,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区域人类对于“美”的向往与创造,带读者徜徉历史,点数美的过往和美的意义。

  艺术的起源,谈及艺术本能的原始表现,对第四纪的艺术进行延伸,把驯鹿狩者的艺术和穴居者史前绘画进行深究,把原始艺术的神性崇拜以及巫术质素拿来解读。

  这版书其实出版的比较早期,这本书是1936年戏剧艺术家李朴园的经典译本,所以这本书有很多人标点、人名、地名、甚至是表达方式都与时下的用词有所不同,故这一版本遵从了原味,保留了民国风格的同时,又选择以脚注形式加以注解,所以在翻书籍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今译和原译的结果,比如在讲第四纪艺术提到的庇里尼山的时候,具有解释今天译为比利牛斯山,讲摩俾翁时也有说它现在翻译为莫尔比昂,甚至是新格朗日现在译为纽格莱奇……

  (尚未写完,先发一半)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三):西方艺术塞扫盲者

  译者序中,李朴园说自己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虽然他是有兴趣的时候就做做,但是十年来能够坚持一种兴趣,且最终能够完成一本艺术类的书,我想单是这种精神就是今天身处浮躁社会处境下的我们应该学习的。

  作者赖那克用了二十五章的内容从“艺术的起源”到“19史记的艺术”,所跨时代之广,想必诸君都很清楚。那么二十五章能够将西方艺术史说清楚,且详略得当,那么可见作者对艺术史以及艺术的掌控力之强。这种能力外化的结果就是能够以其一己之力影响之后所有研究西方艺术史或者世界艺术史的学者,即若想研究它们,必定跨不过去《阿波罗艺术史》这本书。

  一本好的外文书,需要一个好的译者,李朴园严谨的学术态度,超强的外文能力以及简洁的语言习惯,无疑是适合《阿波罗艺术史》这本书的。在李朴园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个严谨的学者,在面对严谨的艺术时,他没有一句废话,尽管他有些行文习惯也就是词语等的选择与今天有一定的不同,但是我想民国时代的语言是适合《阿波罗艺术史》这本书的!

  这本书里的配图非常精美且几乎囊括了西方世界艺术史上所有的应该值得一提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我想若没有《阿波罗艺术史》这本书,至少我这辈子是不可能知道有这些艺术品的存在。突然想起最近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我其实不想野游,我也想土豪游”,是的,对我这等收入一般的人而言,这本书于我于孩子都是一本能够收获颇多的书!

  西方艺术史与东方艺术史相比肯定有所不同,但是艺术的实质都是一样的,正如本书尾部所推荐的“艺术本身虽无显著的实际功用,却能使人得到完美的知识与喜悦”一样,这本书是令人愉悦的!

  艺术是由感染力的,无论你懂艺术还是不懂艺术,差别在于你能够从艺术或艺术品中品味出什么。对我这样一个不是研究艺术的人而言,显然《阿波罗艺术史》是一本比教科书更高层次的书。在这本书里,大量精美、清晰的艺术作品,配以李朴园简洁的语言,构成了一个艺术盲都能感受到艺术的世界。所以我想,艺术类著作的价值,其实远不应该只是针对学者,很多时候它应该走向大众,让大众理解艺术、从而喜欢艺术,进而提高自己的素养!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四):雅俗共赏,艺术熏陶

  人类的许多活动,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比如劳动、工作,目的很明确,生产制造,满足饮食所需,再深层次一些,为了创造更多财富。而艺术,仿佛有些脱离于劳作,它不是为满足直接的生活需要而存在,但是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艺术的存在而显得更多姿多彩。艺术,唤醒人们内心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阿波罗艺术史》是法国艺术史作家赖那克的一部西方艺术史自它在著作著作,内容集合了他在1902年至1903年间在卢浮宫学院演讲的讲稿。从艺术的起源说起,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介绍了磨光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艺术、古埃及艺术……直至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艺术。

  对于研究或从事艺术的人来说,需要清楚艺术的发展史,这对于他们的工作是有帮助的;而对于门外汉而言,适当地了解艺术的发展史并无害处,反而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在参观艺术展的时候,多少都是有些用处的。即使自己不从事艺术工作,但不能排除你的将来的孩子可能对艺术有兴趣,或者现实点讲,如果多了解一些艺术史及艺术作品,个人的艺术品味无形中也提升了,可能我们居家摆设、穿衣打扮等也能有所突破、找到亮点。

  从一些影像纪录中,我们知道从原始人开始,就已经有艺术的苗头,原始人用岩壁画的方式记录他们的生活情景,岩壁上的绘画,有的是简单的线条,随之发展,壁画演绎得越来越丰富,仔细看,甚至有的很像中国的水墨画;再后来,艺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器皿、雕塑、墓宫、房屋建筑等许多地方都体现出来。

  书里有大量的艺术作品图片展示,在认识了解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在听它们背后的故事、创作的历史以及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 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立足于现实并超乎于现实的,创作者把社会现实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反映出来,并将美好的希冀寄予于艺术作品。西方艺术作品有许多与宗教信仰有关,作者在将这些艺术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时,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予读者而言,不失为一份客观的讲解。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五):有特点的艺术史《阿波罗艺术史》

  有特点的艺术史《阿波罗艺术史》

  艺术史有很多,这本艺术史出自一位法国的作家,在一百多年前完成的,名字叫做阿波罗艺术史,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作者崇尚阿波罗太阳神的精神罢了。不过这书一百年前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版本中增加了大量印刷非常精美的图片,光这些图片就可以组成了一部恢宏的艺术史。艺术史和别的历史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要借助艺术品来呈现,想象不出如果你没看到过这些艺术作品,不要说实物,如果连照片都没有看到过,如果能理解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魅力。所以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些图片反而让这本书变得熠熠生辉。

  这是作者在巴黎卢浮宫里面系列演讲的基础上整理成的,是在民国年间1936年的译本。所以翻译的名词感觉挺有趣的,不过大都能看懂,比如卢夫尔博物馆就是卢浮宫,还有迈开兰哲罗、拉腓尔、佛罗棱萨、夫朗德斯、菩提彻利……等等,就是看到雷俄那托的时候愣了一下,然后才想起来这是达芬奇。倒是杨凡爱克的翻译和现在几乎一样。

  把达芬奇和拉斐尔放一起成为一章,主题当然是文艺复兴的油画,而下一章是迈开兰哲罗和雷吉欧,这雷吉欧是谁啊?竟然能够和米开朗基罗并驾齐驱?百度了一下也不得其解。比较是一百年前的作品,和现在有点距离了。

  艺术史也许就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历史,古今中外讲述艺术史的人都在分类解读这些作品,不过真正理解这些艺术最好的办法还是去面对这些作品,可惜的是这是一部西方的艺术史,里面的作品我都没有见过,不过现在摄影和印刷的质量越来越高,使得我们可以距离原作越来越近。

  埃及的书吏、胜利女神、观景台的阿波罗、拉奥孔、一尊一尊都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一百多年过去了,电脑手机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可是一百年前的艺术史却好像依然没有过时,也许科技会不断进步,但是艺术似乎变成了一种永恒,再过一千年,我们回首,这段艺术史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些艺术品不会有太多的变化,甚至这个时代的艺术品本身也不会有太多的增加和减少。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六):馆长们之间的友谊

  “这本赖那克一再嫌它太简约的书,是我个人研究西洋艺术史的一本启蒙书;十几年来,我在学习着艺术史的研究,自信也读了一些西洋艺术史的专门著作,可是,始终觉得这本赖那克并不讨厌。”在《阿波罗艺术史》序中,35岁的李朴园(后曾任国立艺专图书馆馆长)这样介绍。

  2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李朴园追随林风眠南下,在国立艺专任职前后,这段时间艺术史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最集中的时期,他完成了他的大部分艺术史研究工作,包括《艺术论集》《中国艺术史概论》《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概论·工艺美术》及译作《阿波罗艺术史》及散见于各大艺术杂志、报刊的学术论文多篇。“动手是在十年前,十年来有兴趣的时候就进行一点,现刻(1936年)才把它有头有尾地完了工。”对于一个研究广泛,又55岁早逝的学者而言,这段时间的重要超乎想象。

  我现在读到的这本《阿波罗艺术史》源于法国学者赖那克于1902至1903年在卢浮宫学院演讲时的讲稿。是44岁的博物馆馆长莱纳克,在卢浮宫的就职教授演讲作品。“作者以简约的文笔、清晰的线索和客观的评述将从蛮荒时代到19世纪的艺术史娓娓道来,“阿波罗”这书名,提醒我们知道,它作为S.赖那克在1889年刊行的《希腊同拉丁的古典艺术》之绪论,同时在四次大量的翻版之后仍能够保持他的荣耀的那本<米纳瓦>的姊妹篇。这本书并非教我们忽略了对于中世纪同现代艺术的研究,且能帮助我们,使我们得到更完美的知识的喜悦”。

  我不知道“馆长”一职,对一个艺术史学者而言意味着什么,正如不知道1955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听说一个近乎失明的职员被任命为他的国立图书馆馆长时,内心的不安与荣耀。我之所以想到这么个笔记题目,就是碰巧看到作者和译者的介绍中,两人都有馆长一职。三四十岁,正是中年创造高峰期,他们的思想碰撞,成就了我们手中的这样一个文本。40年代后,李朴园开始主要专向戏剧和戏曲研究,并在解放后不久因屡遭批判、心情抑郁而早逝。不知后来的他是否想到,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史研究,但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抑郁不安,遇到所谓的坎坷,文学不能给你一根竹竿撑过去,你不能用艺术史去维系自己,但艺术史让人内心更加绵长,在更远一点的地方重新连接起来,因为所有艺术史读完都会让人内心沉重,他们都在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没有说出的下句是,生命是短暂的。即便你是一个馆长,上帝赐与你八十万册图书。正如博尔赫斯说“上帝赐与我八十万册图书,同时也使我失去了光明,这真是妙不可言的嘲弄。”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七):从蛮荒时代到19世纪的艺术回响

  尽管赖那克对他的《阿波罗艺术史》一再表示不够满意,嫌它简约,然而,“任取一种近代艺术论或艺术史的著作,多多少少总有引用赖那克的地方”,仅凭此节,足以让他老人家引以为傲了。何况,这本书的翻译是李朴园先生。作者和译者在艺术造诣上的契合,也是相当难得的搭档了。

  作为西洋艺术史的一本启蒙之作,《阿波罗艺术史》收录的是法国学者赖那克在1902至1903年期间在卢浮宫学院演讲时的讲稿。对于想要纵览从荒古到19世纪艺术发展的读者而言,完全可以满足一路观花的需要。原因在于,每篇文字篇幅很短、概括性强,又有着大量精美的画面作陪,所谓大量,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每个页面都有,有的页面里甚至不止一幅。在流光溢彩的观感中,挑逗起诸君的阅读兴致自然不是问题。

  不过,把一本艺术史读好的关键似乎不仅在于这本书本身,更取决于你的打算,是要浏览还是要品读,将近四百页的厚度,翻阅的话,单盯着画面都要划拉很久,如果计划细细品味的话,就意味着你真的需要将它放在床头每日亲近了。

  虽然对每个节点的品评不长,但是如作者所言,这样的叙述,每一个钟头的综合,要根据一年的分析。对“驯鹿狩者的艺术与穴居者史前的绘画”一节的评价,赖那克如是说,“这些作品中之最动人的特色,是写实主义。想象似乎是严正地被拒绝了的。”这样的观点和表述无疑是非常生动、鲜活的。仿佛在瞬间,艺术就有了人的生气一般。谈到埃及艺术,作者援引了丹麦古物学家朗格的“正面律”,埃及的绘画和浮雕都是正面的,或者,即使是侧面的,眼睛也要统统朝向正前方。赖那克对此的说法也是极为有趣的,说他们对于“远近法懵懂到如此程度”。

  调侃归调侃,但他对艺术的敬重却在字里行间挡也挡不住地倾泻出来,仍以埃及艺术的分析为例,他说,“他们在所有的东西上都描绘进一个永恒的观念”,的确如此,埃及人似乎在所有的事物上都用尽了永世的盼望与气力,庞大坚固的巨石、永久保存的木乃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无不渗透了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和崇敬。接下来,极妙的一段话来了:“埃及的艺术并不是死的,因为没有全无情感的生物,它只是为成法和程式束缚着不能动而已,只是在个人的灵感方面偶尔有自由的余地而已。等它到了与希腊艺术接触的时候,它所采取的又是很狭窄的一条路,以致处处仍然显出了他自己。”

  于是觉得,赖那克对这本书简约与概括的“嫌弃”,不过是呵呵笑着的自谦罢了。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八):被裸体隐藏起来的艺术

  文/几画

  什么是艺术?

  什么不是艺术?

  “艺术”大概是最难被具体定义的词汇之一。如果让艺术家,学者以及各国喜爱艺术史的人们品评定义“艺术”,一定会成为一场引经据典,评史论今,声势浩大的艺术史。

  这本《阿波罗艺术史》原版于解放前,堪称西方艺术史名著。此书源于法国学者赖那克 1902至1903 年在卢浮宫学院演讲时的讲稿。作者赖那克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同时,更以简约的文笔、清晰的线索、公平的态度串联铺陈勾勒出从古荒时代到 19世纪的西方艺术史。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顺着历史长河去体味艺术的源头——想象第四世纪的原始艺术,揣摩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艺术,再远观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希腊艺术,感受罗马式与哥德式的雕刻,欣赏威尼斯人的绘画,体验德国的文艺复兴,跨越 17世纪的法国艺术,站上19世纪的艺术尖峰,给“艺术”一个全新的诠释。

  诚如该书译者李朴园所说:对于想了初步了解西方艺术史的人,这本书再合适不过。

  这是一部雅俗共赏的艺术,亦是一本和作者一起探秘艺术史的书籍。书中大概藏有大小不一几百幅关于“艺术”赤裸裸的图片,能给在阅读文字,同时需要脑补画面的小伙伴,适时祭出情感投递映像。

  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

  有人说,我不懂艺术,也看不懂艺术。也许,看不懂,正是艺术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一种理解的冲动,对于历史与未来,总想通过理解来获得某种掌控。对于人类而言,不确定也许就意味着未知和危险。

  从某个角度讲,历史即艺术。艺术是发现美,但不完全是表现美。

  例如,伊甸园里被造物主牵线引见的亚当夏娃。

  例如,远古时代原始人衣不蔽体时的草叶遮羞。

  例如,希腊众神之神的宙斯,和姐姐姑姑们乱伦从来都不是什么美德,但传世的“艺术”不会把宙斯描绘成一副贼眉鼠眼下作之态。

  艺术是自然而出的探索。

  艺术不应该是一种认识性活动,艺术欣赏也不应该是一种符号标签。艺术应该是一种多维的感性,艺术欣赏是人的感性与作品的艳遇,是艺术形式对生命的冲击与爱抚。

  谈艺术当然不能缺少意大利。意大利的艺术之璀璨,从罗马帝国的艺术家们登场开始,经过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时期。如果再进一步,意大利的艺术可以放大精确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又名翡冷翠,在这弹丸之地上汇集文艺复兴的众位大师,例如,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贝尼尼……据说,当时任何一个艺术家,想在艺术界扬名立万,必须来佛罗伦萨。佛罗伦萨这个城市和“文艺复兴”这个词密不可分,而“圣母百花大教堂”恰恰是佛罗伦萨的象征之一。

  佛罗伦萨大教堂

  《阿波罗艺术史》读后感(九):艺术的演变

  艺术的演变

  “任便取一种近代艺术论或艺术史的著作,多多少少总能引用赖那克的地方。”一如著名画家、戏剧艺术家李朴园先生所言,尽管艺术的本身没有显著的实际功能,但却总能使人得到完美的知识与喜悦。对于“美”,人类也从未停止过探寻的脚步,“尤其对于想大略地知道一些西洋艺术史情形的人来说,这本书(《阿波罗艺术史》)是再合适不过的。”《阿波罗艺术史》是法国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作家赖那克(S.Reinach)于1902年至1903年在卢夫尔学会(Ecole du Louvre,今通译为“卢浮宫学院”)讲演中的讲辞,“他用很少的文字,很明白的线索,很公平的态度,给我们说明了从荒古到19世纪的世界艺术史(李朴园语)。”

  “艺术家的生命多么光辉而痛苦……无论他是否知晓,无论他是否愿意,他的作品必将结合着昨日与明日艺术家的作品,他的作品是向今天的人们揭示艺术家创造的异质性,是时空的广延性成就了他今日的行为。”正如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哲学家艾黎·福尔(Elie Faure)所言,艺术被看做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活动,艺术史记录和解释艺术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起构成一种配置关系。赖那克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其本质的特点是不同于供应直接生活之需要生产物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别人的情绪”,“目的并不为满足直接的生活需要,而是为唤起一种情调,一种活泼的情感——羡慕、愉快、好奇,乃至恐惧”。艺术基于它的形式,统一于“一条线性发展的逻辑,一条向静止的、非文字和非真实的艺术史发展过程已经走到了终点”。赖那克著作中最精彩的地方,往往存在于那些精微的“叙述”,以及这些叙述所构成的庞大叙事体系之中,以更深入浅出的阐述概括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非简单地串联铺陈或“罗列”。

  对艺术、对历史的关注,历来也都是艺术史家的特点。在德国著名美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看来,“在那些过去时代中,不存在一个叫做艺术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一个艺术历史的镜框来看待那些东西。”或者说,在中世纪以前,“艺术”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品”。即使被尊敬,也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审美性质,充其量是实用性图像或图腾崇拜而已。“让我们就一座宫殿或是一张绘画说吧。宫殿不必造得那么考究,只要是一座颇大的房屋也尽够作为一个很惬意的住所了。在此地,艺术仅是附带于功用之外的质素。同时,在一个雕像同一张绘画上,功用的质素也并不如何显著。艺术的本质是独立的。”赖那克这样说,并不是出于情绪,或个人的好恶,而是基于丰富的历史知识赋予的他睿智的眼光——“历史上的每一种艺术现象或艺术表现形式都成为这个意志的反应”。

  艺术主要基于它的形式,把它作为一个自身的历史来描述。认识艺术史的历史,就是认识艺术史,最终也就是认识艺术。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呈现,还是“一种进步的观念”。赖那克的这一假定,“意图是摆脱关于历史的历史性陈述这个既定模式”,因为“不再沿着一条单向的艺术史狭隘之路前进”,无论是谈论磨光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艺术,还是谈论爱琴海迈诺斯人与迈西尼人的艺术、非提阿斯以前的希腊艺术、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希腊艺术、伊特拉斯康和罗马的艺术、东方与西方的基督教艺术,以及17世纪的荷兰艺术、法国艺术和18世纪、19世纪的艺术,抑或是论述非提阿斯与帕特农神庙、罗马式与哥特式的建筑、罗马式与哥特式的雕刻、文艺复兴的建筑与现代的建筑、威尼斯人的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赖那克展现“艺术品”创作者艺术思想的“颠覆性”观点不但使艺术史界为之一震,还使文艺复兴前后的艺术史研究走向了更宽广的领域。

  “实用领域的终点是艺术的起点。”一如德裔美国犹太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所言,中世纪的作品大多是宗教题材,建筑则多以哥特式、希腊罗马式为标准,这些作品创作的动机都是服从于时代,服从于教会的需要;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斯廷天顶画也是为了教会修建教堂的需要。赖那克在谈到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时说:“宗教与艺术不但同时产生,并且自古以来就是紧紧地联结着的;在能够进行思想的人的心里,它们的牵合之力是仍然够明显的。”在《阿波罗艺术史》一书里,我们可以顺着历史的长河去看看艺术的源头,第四世纪的原始艺术,仔细揣摩一下光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艺术,再远观一下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希腊艺术,欣赏一下威尼斯人的绘画,体验一下德国的文艺复兴,跨越17世纪、18世纪的法国艺术,站在19世纪的艺术尖峰给,给“艺术”一个全新的诠释。

  原载于10月14日《中国保险报》阅读版

  http://shh.sinoins.com/2016-10/14/content_210484.htm

  -------------------------------------------------------------------------------------------------------------

  原创稿件,反对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以及自媒体未经允许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qq:472176745)。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