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2021-04-25 02:41: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是一本由杨时旸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一):嗯,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

  以前读杨时旸,觉得他犀利有个性也有态度。

  当然,有个性的人也有争议,就像这书的书名《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

  但是能一直坚持做自己,也算是一种享受人生吧。杨时旸的文风这些年一直没变,也算是对读者的一个交代。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二):百味书屋丨乌托邦底部的泥土飞扬——评《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

  文/尘桥

  来自网络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三):并没有如愿以偿的的人生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一些人,以犀利而冷静,不失温暖与悲悯的文字,透析出我们最切肤的迷茫与本质。这是一本这样的书,它鲜明地带有我们这代人身上所承载的焦虑点,却可以一针见血、字字珠玑地为你道破人生的迷雾,还原生活的真相。这是一本推心置腹的生活真相之书,它为你戳破生活的表象,揭穿迷惘的本质,毫无保留地和你聊聊人生的选择、工作的意义、未来的出路、婚姻的逻辑、家庭的责任,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茫然无措……这是一本献给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成熟之书,它让迷茫的人释然,给困顿的人清醒,以理性直面问题,将人生的一个个逃不开的谜题,拆解成有温度的答案,引你走向真正心智成熟的蜕变之路。愿你在悲喜交加的人生里,活出充盈与力量!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四):这是一本作者将自己使劲的撕开了给你看人生的书

  喜欢杨老师的文字是从中国新闻周刊的影评上开始的,文字犀利的同时又不乏一些教诲,所以有时候在想杨老师如果不做文字工作者了,或许很适合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吧,在我们的懵懂时期,能有一个指点人生之道,而不仅仅是以成绩论英雄的老师也是一种人生之幸吧。

  言归正传吧,这本书确切的来说不像是本杂文集,更像是人生大师在指点江山,讲的都是我们会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人生阶段所要面临的思想或情感的迷茫点或错误点,杨老师很直接的给出了他的观点,这是一种很冒险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辩驳,呃......比如我,我对其中杨老师讲他为什么要做丁克家族的理由时,就不能完全认可,我完全尊重丁克的选择,却没法认同因为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绝对安全的象牙塔而选择做丁克,在这个世上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也同样没有完全可以被设定的人生,有时候生命反而是在互动中成长的,孩子会教给我们纯真和微笑,我们也会教给他们道理和常识,所以人生这事有时候还真不是能完全用理性这个词就能解决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杨老师的论点和逻辑,能帮你打开另外一种思考事物的角度,也会发现以往的惯性思维或被灌输的观点,有时是多麽的荒谬和不堪一击,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五):是否如愿以偿,取决于你的内心

  有一道菜叫“烈酒煮鸡汤”。在煮鸡汤之前,先要用酒点着火来烧,既然是烧,当然是烈酒才烧得起来。等火灭下去了,再开始加入汤慢炖。说来也奇怪,这样烈的酒烧过的鸡汤,居然一点不会辛辣,反而有一种甘甜。《中国新闻周刊》资深主笔杨时旸的首部肺腑文集《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就是给人这种感觉,他犀利冷静、不失温暖与悲悯的写了关于梦想、公平、朋友、金钱、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透析出人生最切肤的迷茫与本质。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适度的压力能激励人奋发向上,而压力过大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现代人要学习化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压力,自我疏导,为自己疗伤。在这样的背景下《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这本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杨时旸选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现象做了富有哲学思考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认清问题之所在,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正如书中的宣传文案里说:杨时旸的文字并不是那种温柔缱绻、洒热血式的人生励志书。他不会给你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会让你领悟一些你或许想要看清,或许拼命逃避,又或者迷失其中的人生真相。在我看来,杨时旸在《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这本书中冷静地思考、建设性地批判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体现出一个冷静的社会思考者风范。他将智慧融入文字,这些文字时而辛辣尖锐,时而沉稳思辨,耐人品读。读它,犹如品尝一盅滋味绵长的酒,入口辛辣,满口留香,值得人反复咂摸回味,领悟到他锋利的真诚。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六):我想成为像杨老师一样的人

  杨时旸说:我没有把工作当做苦役,我很享受写作,当我表达出我的感受、观点,我感到满足。 杨时旸是我很喜欢的影评人和作家,我以他为我的榜样,希望自己能写出他那种成熟、深刻、犀利、准确的影评,一年多来,他的每一篇影评我都看过,甚至有几篇我认为相当深刻的影评打算背下来,比如那篇《阿修罗:死神不过是完成了一场收割》,他抽离的视角,沉稳的文风,深邃精炼的语言文字,以及最后一段神一般的结尾——我已膜拜! 他在《拙见》的讲台上说,他从不写软文,对于一个3.40岁以写字谋生的男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决绝,退一步来说,他也有能力不靠写软文过活,与木卫二的影评相比,我更喜欢他的,当初他的新书《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一出版,我就欣喜地买来看,确实,我很喜欢他切实的观点,以答疑解惑的姿态为我这样20岁的年轻人指点迷津,他是过来人,我猜,我正在经历的迷茫他应该也经历过,对于公平、对于梦想、对于我这样年纪的种种疑惑,之前我豆邮过他两次,问:老师,您思想这么深刻,文笔这么深邃,都是读哪些书,能推荐给我吗? 然而他没有回复过,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尊敬。 昨天在b站的《拙见》听到他的演讲,居然留着长发,与我想象中的形象不一样啊,哈哈!不过随着他演讲的深入,时不时幽默、清晰流畅的表述,谁在意他留着长发短发呢? 我想成为像杨老师这样的人,文笔深邃、深刻、成熟,、流畅,有能力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以此养活自己,活得很好。 话说,杨老师,你是怎样做到的呢?你平常读的什么书,不信你就读豆瓣标记的那几本?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七):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这个书名读起来很鸡汤,但是书中文字却是“反鸡汤”的,鞭辟入里,犀利辛辣。这本书是杨时旸的一本文集,里面收录了他31篇比较经典的作品,字数不多,但耐人寻味。作者的文章绝大部分是批判,与微信公号里大面积泛滥的软文对比强烈。因为他总是聚焦于事件多于个人,从这些光鲜人物上剥离出常人属性,或是行业的腐朽气息,因此他的文章逼格更高。文字一如既往的不保留,不隐晦,不迂回,甚至有时候坦诚得令人害怕。保持了杨时旸一贯的作品风格,犀利而冷静、客观而透彻,却又有温度与悲悯,偶尔还走走心。很多文字有鞭策的作用,让人读完有醍醐灌顶之感。他是《中国新闻周刊》的主笔,但被人广为所知的还是他影评人的身份。有网友封他为“中国最毒舌影评人”,因为他的文字尖锐而刻薄,绝少有抒情或奉迎。有人会说,咪蒙的文字也尖锐而刻薄,一言不合还破口大骂。然而并不一样,我们能从咪蒙的文字中读出对粉丝的迎合,而在杨时旸的影评里,到处弥漫着“爱看看,不爱看滚蛋”的气息。

  在书中,杨时旸表达了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观点:“豆腐脑是咸的。粽子是甜的。那条裙子是蓝黑的。不吃狗肉。相信科学,中医都是大骗子。世上没有特异功能。讨厌仁波切。憎恨养生学。无神论。坐月子是愚昧和酷刑。天一冷就穿秋裤。接受转基因,经常嘲讽田园牧歌。煎饼果子是天津的好吃。数学和英语都不应该滚出高考。为911欢呼的都应该发往ISIS体验生活半年。卖淫和赌场应该合法化。厌恶广场舞。大妈摔倒不扶。横穿马路跨越护栏的,一概应该撞死白撞。人贩子不能一律判死刑。”……而在一系列观念背后,隐藏着统一的价值观。如果你和他的分歧越大,这本书越值得一读,书中隐藏着关于生活的另一些真相。而我在作者的文字中获得了以上观点的解答——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事物都有两面性,并没有辩驳的空间。

  除了此类关乎生而为人的根本性问题,杨时旸还提到了关于教育、婚恋、生育、创业等现实发展问题。比如他抨击当下教育模式的弊端,阐述何为一份相对和谐的婚姻关系,向读者解释自己为何要成为丁克家庭的一员,自己为什么不去创业的几大理由。看他写这些以自己为例剖析自身的文字,也令我跟着去反省自己。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八):一个等红灯的人

  自从我被电影《我的少女时代》感动之后,朋友开始用异样的眼神看我:“咦…想不到你是个少女心这么重的人!”首先,怀抱少女心并不可耻。其次,感动我的并不是那些小情小爱,而是校庆时学生反教导主任那场戏。

  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敢做人群中第一个发声的人。所以,工作中遇到的不公我们忍下了,上司的不负责任我们替他抗了,就连社会上不成文的世俗标准我们也妥协了……我们再也不敢为自己声讨任何委屈和不甘。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好悲观的书名啊,实际上杨老师的文字给我的并不是绝望是力量。市面上号称毒舌和揭穿人生的书并不少,可大部分都是心直口快的情绪宣泄,读的时候很过瘾。然后呢?然后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而杨老师的文章总是带着深入思考后的论述,走心,让我读到了价值观的共鸣。

  不过,我也是有不认同的观点。譬如他在说到自己为何选择做丁克时,我尊重他的选择,但反对他的理由。我记得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对她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没有当好爸爸的经验,委屈了你,可以原谅爸爸给爸爸一次进步的机会吗?”人生的妙处就在于有许多毫无防备的礼盒,或惊喜或炸弹,并不给你事先准备的经验。尤其是做父母这件事,不可能等你考到“上岗证”才能“任职”。而且,我见过多少父母因为有了孩子而重新学习如何做人,他们跟着小孩一同成长变得更好的人。尽管我父母不能给我宽裕的物质和更为恰当的教育,我还是要感谢他们给了我生命。

  认清现实确实很重要,我们公司可能风水不大好吧,已婚人士没有一个日子是过得太平的。其中的原因,我们旁人看得很清。还有,曾经猛追过我的一个男生,被我拒绝后的一个星期便得知自己的女友怀孕了。于是那个扬言会为了和我在一起而分手的人,还是娶了为他生小孩的人。我不知道那个被蒙在鼓里的女人,会不会有天突然醒来,知道真相,我也不会去戳破。身边很多真实的故事早已推翻我过去对童话式爱情的幻想,可这并不表示我不再相信爱情本身。

  就像杨老师说,他总在默默的遵守着等红灯的交通守则,这在冲到对面的人眼中显得特别怪异。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在这个逼你成功逼你变美逼你结婚的世界里,我只能靠做一个等红灯的人,来反抗你们所说的“正确”和“应该”。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九):在这本书里,你会听到心灵枷锁碎裂的声音

  如果你有在豆瓣上看影评的习惯,那么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影片下面点击量最高的影评,都出自一个网名为frozenmoon的影评人之手。而在文章中,你会看到他的署名杨时旸。杨时旸是《中国新闻周刊》的主笔,当然他更加广为人知的身份还是影评人。

  有网友封他为“中国最毒舌影评人”,因为他的文字尖锐而刻薄,绝少有抒情或奉迎。有人会说,咪蒙的文字也尖锐而刻薄,一言不合还破口大骂。然而并不一样,我们能从咪蒙的文字中读出对粉丝的迎合,而在杨时旸的影评里,到处弥漫着“爱看看不爱看滚蛋”的气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我从不保留,从不隐晦,也绝不迂回,在写作时没有情面二字。它给我带来的声名我都收着,给我带来的代价我也认领。我相信,我的独立和诚意可以让人们看清我的目的。清冽的溪水远比泛着杂质的暖流更具备疗愈作用。”

  看杨时旸的文章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他的文字早已溢出了影评的范畴。也许在杨时旸看来,通过影评表达观点有些迂回和间接,不如抛开那些载体,直接去探讨生活中那些浓稠的困惑,于是就有了这本名为《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的书。文字一如既往的不保留,不隐晦,不迂回,甚至有时候坦诚得令人害怕。

  如果你的价值观和他完全相反,你可能会感到他的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冰碴子。在书中,杨时旸晒了一下自己的三观:“豆腐脑是咸的。粽子是甜的。那条裙子是蓝黑的。不吃狗肉。相信科学,中医都是大骗子。世上没有特异功能。讨厌仁波切。憎恨养生学。无神论。坐月子是愚昧和酷刑。天一冷就穿秋裤。接受转基因,经常嘲讽田园牧歌。煎饼果子是天津的好吃。数学和英语都不应该滚出高考。为911欢呼的都应该发往ISIS体验生活半年。卖淫和赌场应该合法化。厌恶广场舞。大妈摔倒不扶。横穿马路跨越护栏的,一概应该撞死白撞。人贩子不能一律判死刑。”是不是很震撼?其实我还删掉了几条。而在一系列观念背后,隐藏着统一的价值观。而在我看来,如果你和他的分歧越大,这本书越值得一读,书中隐藏着关于生活的另一些真相。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杨时旸很容易让我想起连岳。在这本书中,杨时旸也担任了一把连岳的工作,试图去解答我们对工作、对生活、对情感、对未来、对这个茫然无措时代的各种疑问。也许有人在读过之后感觉这世界又寒冷了几分,但我想说,如果你能够有勇气面对这一切,你会听到心灵中枷锁碎裂的声音。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读后感(十):管你屁事

  写在我的公众号里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zE2NTgxNA==&mid=2247485413&idx=1&sn=ad7fd414220dbb5de8f646e5ee2dd509&chksm=eb263b7cdc51b26ae7f3293aa3db1364fe225344ee116df6877ca1a1f82be4928a6071cb64af#rd

公众号

  我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要买这本书。但翻开第一页,就确定作者是和我一样的毒舌,“口蜜腹剑”的反义词,90%自己人(10%NO是因为他DISS中医)。这感觉就如同高三毕业我无意中跨进一个陌生的疑似贩卖盗版的小书店里,鬼使神差地从书架上抽下那本《思维的乐趣》一样的“咣当一声的晴天霹雳”,这本书直接指导了我不学无术的大学4年。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很多人的父母也是真心慷慨如同悉达多的父母一样想全力保护子女营造美丽和谐的世界,而杨时旸以横扫千军的MANPOWER把这些面纱都撕得粉碎。全书其实是一本如何珍爱生活,保护自己,远离SB的人生骗局揭秘指南。当然,我爱我父母还是>杨时旸。 。。。

  只是提取一些。全文在公众号里。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