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精选

2021-04-29 03:22: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精选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是一本由王煜全 / 薛兆丰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2.90,页数:201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一):中国到底有没有创新能力?

  中国到底有没有创新能力?在新的全球创新浪潮中,中国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为什么美国在大学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方面如此成功?与占据媒体主流的“中国连马桶盖都造不好”的观点不同,本书提出的发挥中国的开放式制造和市场优势,参与积木式创新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二):一年后,风口依然在

  本人是在机缘巧合下订阅了王煜全老师的前哨第二季,更名为《全球创新260讲》,在11月15日王煜全老师在得到上面直播,这个app并推送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其实很多内容都在订阅专栏里面有提现,中国制造业由量大订单倒逼上游技术占据全球市场,积木式创新,双长制创业,培养机器智商,用已有技术进行组合即为新的创新,等等这些概念。我作为一个刚毕业就进入老制造业国企的新人,觉得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行业基础,学好英语,持续关注全球科技创新,毕竟,未来中国制造业还是紧缺类似产品经理这样的人。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三):反正就是说中国不适合科技创新

  全文论题的立足点在于一个在国内炒了很久的观点——我们要做科技强国,学习硅谷模式。而作者首先是说明了美国的科技繁荣的基本原因——美国有科技与商业化和法律的完整生态链:商人为了高额的回报率希望有高科技产品进而获得商业地位的垄断地位,进而要求政府颁布相关的专利法规进而促进了科技的产业化转化;而由于有相关的法律保证,科技工作者也提高了创新的积极性,此事情周而复始,形成了很好的科技产品生态链。其次说明了我国不具备这样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我们的制度做的还不是很好。当然我们能做到科技创新也缺少科技创新的氛围,看看什么叫科技创新的氛围,科技工作者对科技的好奇,商业工作者对产品的敏感。最重要的给我们说明白了在这次经济中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的侧重点——以制造业为主,以科技强国为目标。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四):王煜全没有预料到中美今天的贸易战,他的观点总结如下:

  1)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全世界国家里最屌的能力就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对于高科技产品的量产、复杂工艺的实现,整个地球只有中国具备条件。

  2)中国的制造业地位已经等同于上个世纪的石油输出国。对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创新产业链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3)王煜全举例说美国目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公司Hanson Robotics(拥有全球最好的镜像神经元技术Emotion mirror技术,面部表情互动技术)最近就把总部放在了香港。

  而现在更多的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去深圳开办公室,或者拿到中国人的投资。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帮他们实现最重要的技术对接和量产。

  4)王煜全还说了一个有趣的事情,iPhone零部件的工艺精度的要求比一个德国造的圆珠笔尖高得多。以现在的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即便悲观的假设国内没人生产圆珠笔尖,也只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产业链认为它太低端不值得在国内生产所以淘汰出去了。

  无论怎么样,王煜全都没有预料到中美今天的贸易战。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五):有汤有勺子

  这本书还是给了很多不错的观点。包括对目前国内创业形式的分析,对创业内容的想法,以及对如何进行创业的指导。

  出去后面反复重复的内容,以及部分薛老师尬入的经济学分析,干货部分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对其中大的跨过企业和小型创新型企业的优势劣势的分析,非常到位,深得我心。

  另外对于时下大火的工业4.0的反思,非常有启发性,但是可惜作者也没有给出一个如果不是4.0应该是什么的想法。但是灵活性和创造性一定很重要。

  以下是内容标注,以供日后阅读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六):风口的风太大,我要从侧面过

  2016年的第一本书,读起来超爽,12分推荐。

  王煜全老师不但是个葆有产业情怀的投资人,更是一些有着多学科背景的思想家。而第一次了解薛兆丰老师还是大学迷张五常老先生那会,薛兆丰、向松祚、李俊慧,国内少有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在王老师看来,以《拜杜法案》为基础的美国产学研转换制度和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全新协作机制,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会——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主导的科技产出加中国实力雄厚的企业家网络、资本的对接,经由优势依旧的中国制造,便是全球市场。

  个人很赞同中国制造业优势依旧,加上资本优势,所以我们不要低估自己在全球分工链上的议价谈判能力。但疑问在于:这个议价谈判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利润空间,真的会比我们把精力专注在鞋服和低压电器老三样上的深度挖掘和提升带来的利润空间大吗?我们的专注不像德国伐木机行业,面临的是如此小众的市场,是如此高度细分的产物,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极其微小。

  未来的浙南科技城真的可以匹敌甚至超越老三样、老五样吗?谨慎乐观。期待月底王老师来温交流!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七):一点思考

  听了王老师的演讲后,觉得很有启发,就跑来找书看。

  新木桶理论、长板+长板共同协作讲起来确实有道理,但关键就在于协作二字,要知道大公司组织机构的形成一方面就是为了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尽管当下通讯便利、人们的合作模式在变化,但中国的大环境下如何协作才能将交易成本最小化是很值得思考,能不能成功实现也有待商榷;而且中国制造这块长板就是想在与美国先进技术的结合中去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看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行的;更何况即使中美真的可以无芥蒂密切合作,中国负责制造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正像书中所说,制造者的毛利率不高而利润规模更大,作为世界霸主美国怎么会让你吃掉最大的那块蛋糕呢,所以此种推论未免一厢情愿了,因此在大国之间的竞争状态下,最终我们还是只能靠自身的不断投入及努力去实现技术升级、创新创造。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我们和美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差距真的很大,确实亟需改善,中国的《拜杜法案》何时能够出台,政府+高校+资本+企业家怎样才能在我国的政治大环境下共同推动技术进步,需要不断探索。

  另外,对王老师所说“创业的人应该是那些在行业内多年,对产业有深入了解的四五十岁的资深人士,而不是那些初出茅庐的九零后,他们更懂得产业痛点,也更能有的放矢”。

  本书还让我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也没有想过的生物、医疗、机器人、航天等行业的前沿情况,打开了脑洞,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真的很窄,还需努力学习,跟上社会进步节奏!

  本书总体还可以,不过7分不能再多。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八):开了眼界

  乔布斯是作者爱举的一个例子。书中的一个观点认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拥有高科技专利的企业家,作为专利的拥有者,他可以用这些专利实现各种可能性。苹果的产品中的科技大部分都是其他公司研发出来,被苹果公司利用,结合对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整合出了艺术品一般的商品。这也是这本书想表达的核心观点,积木式创新就是拼插、协作、强强联合,在整个产业链中都可以用到积木式创新。高科技就在那里,并且大量地正在被研发出来,中国在这方面不如美国,那么我们可以积极去做后续的应用开发。在这个应用开发的过程中,制造业、市场是中国的大优势,是可以为那些美国高科技专利拥有者提供的东西。用书里的话,这样做了,不用愁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整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就是逻辑性上有些随意,但同时也给了读者很轻松的阅读感,但是要真的理解作者,还真不能囫囵吞枣,要不然很容易误解书中的观点。作者很欣赏美国的高科技创新产业倒是真的,不过人家厉害,欣赏是正常的。估计看完这本书的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可能会呈两极化,一半觉得作者很厉害,一半觉得作者是美粉。往往值得争论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了他认为中国和中国企业可以走的一条道路,后面真正怎么实现,就是中国企业家们要想的问题了。

  话说,豆瓣上为什么不显示亚马逊的购买链接。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九):未来创新的思考

  2013年十月 《科学美国人》长篇报道,指出很多人以为创新就是某个人脑子里的灵光一闪,其实创新更像一个紧密结合的社会网络中不同专长的人之间的协作,所以Reid Hoffman 的《联盟》是新经济形态的标准状态,人与人关系是协作,不再有谁依附谁的状态。

  中国其实更应该学习美国的技术转化机制,然后用自己的制造能力和巨大的市场与别人对接。这就是所谓的积木式创新,就像乐高积木,所有拼接插件的口径和标准都是一致的,就可以拼成非常大的玩具

  在作者看来未来风口总结下来就三个方面:美国创新、中国制造、全球市场,而积木式创新指未来企业运作更多会采用开放协作模式,每个企业首先形成自己“最长木板”(核心能力),然后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把所有企业所长之处(标准件)拼接在一起形成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一家公司的成长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CEO,起初研发型,然后是市场型,最后是战略型,但是公司在不同阶段却不换CEO,怎么办我们只能寄期望于老板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再到全球化

  创新文化的第一特质就是容忍冲突,但是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氛围,但是配套能力和保障能力而言,中国可能全球最好的

  创新文化的第二个特质是容忍失败,投资人喜欢失败者,奖励失败

  创新文化第三个特质是工匠精神,要有DIY 能力。实验室的想法本质上来讲没什么意义,必须要动手去做

  创新文化第四个特质是协作。积木式创新其实是由各种复杂系统搭建。西方社会非常强调职业素质,就是不把个人情绪和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读后感(十):无

  本来这段时间打算集中精力读完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系列,看了前3本,突然半路杀出一个陈咬金,就读了这么一本《全球风口》。

  在近期读的关于互联网、未来、创新的书中,就是这一本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本书作者为王煜全和薛兆丰。薛兆丰我以前看过他的《经济学通识》,那本书也是奠定我经济学思维的入门读物,至今里面的思想还在时时刻刻影响和改变着我。王煜全第一次见是在“罗辑思维”中,当然这本书我很早以前就买了,在我知道王煜全这个人之前就买了,一直放在冰柜里尘封,字数也比较少,17万字,基本上效率高一点一周肯定可以看完。

  王煜全笔法和薛兆丰还是大相径庭,书也用了白底和灰底区分他们二人各自创作的部分。不过我还是更加欣赏王煜全的思维,至少在互联网领域,他还是要比薛兆丰看得更透彻一点。

  本书副标题“积木式创新”,其实主旨就是所谓的“新木桶理论”。以前我们在学校老师都要叫我们好好学习不能偏科,因为成绩最差的一门学科会直接影响你的总成绩,也就是要全面发展。但是在未来(其实是现在)已经改变了,你能飞多高,你能走多远,是由你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你的长板与其他人的长板拼接起来,像积木一样拼接,就会产生更高级别的化学反应,创造出不可想象的社会价值。

  虽然本书副标题是“积木式创新”,不过真正谈到这个话题的不过也就寥寥数页纸,中间大量篇幅在介绍王煜全所投资的一些新型小公司,并解释为什么要投资他们,已经详细解释了王煜全他们的投资逻辑和策略。这些篇幅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最后几章,讲了人工智能、超人类主义等一些非常“时髦”的话题,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我认为本书是我近期看过写的非常精彩的。王煜全确实非常具有超人洞察力,一些创新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彻非常有见地,我在书中勾画出了很多关键性语句,摘抄出来想必每一句都能震撼到你。推荐各位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