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红尘2》读后感锦集
《一粒红尘2》是一本由独木舟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粒红尘2》读后感(一):感恩红尘
滚滚红尘 我们都是这世间最微小的一粒 任凭着自己从小到大因为种种原因而改变的信仰不断的督促自己的前行 未来是未知的 每一条路都是自己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 我们不能否认这生命沿途的美好或者不美好 我们必须感恩 感恩这一切 感谢自己不抛弃不放弃 遗世很艰难 独立很重要 我会一直记得你 叶昭觉 真的真的很好听的名字
《一粒红尘2》读后感(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经朋友介绍,第一次看这种言情小说,曾经很是不屑。感情挫折、生活艰难,结局现实却又不够,特例又普遍存在……白马王子终究少,但女孩总会遇到一个呵护她、让她安心的另一半。回想初恋,当初的自己与简没什么两样,平淡而激情不足,已长大却又幼稚。原以为一牵手就是一辈子,却抵不过现实,憎恨自己不如他人,但当自己达到或超过对方时,她已嫁作他人妇,一切努力感觉竹篮打水。不过,女孩的青春年华不多,在最美的时候陪伴了你~从你逃避到坦然面对时,你已经成长,所以感谢生命中的教会你成长的人~
《一粒红尘2》读后感(三):从文字看自己
看完《一粒红尘2》,像是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故事。想起一些过去,以及和过去有关的那个人。那个人,不就实实在在正好就是故事里叶昭觉的那种性子。深知自身现实,却从来不肯认输,要强,坚韧,却又克制,安静。也许就是因为现实的困窘,所以对于那种功成名就或者出人头地的追求有一种融入血液的渴望。而这种功成名就并不是一般人口中的那种成功,就如同叶昭觉的现实并不等同于多数别的女生的那种现实。而以故事反观自身,也许更接近于简晨烨,还是实现不了理想的简晨烨,而绝不是齐唐。也许她选择的那个人才可能更像是齐唐,能够陪伴她,支持她,保护她的齐唐。简晨烨和叶昭觉的结局,是第二部结束时候的样子,而我们之间的结局,当然就只能是,也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所谓的辜伽罗,只是一个幻影,投射的是简晨烨对于某种理解和懂得的需要及渴望,或者是作者本身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不一定是爱情。如果没有第三部的话,这个过客应该是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就像生活中,是没有多大的几率存在这么一个人的。
《一粒红尘2》读后感(四):一粒红尘中不是谁都能遇到一个无私关心你的人
看完《一粒红尘》,对舟舟很失望。
但是转念一想,我并没有资格要求舟舟去写什么样的小说,当然这些话也只是自己看完书之后做的一个记录,也并没有要求谁来看,没有要获得谁的共鸣。
舟舟说她的每本书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叶昭觉身上应该有她的影子吧。那个因为贫穷的生活环境而时刻感到自卑的人,那个不断地在生活中挣扎努力的人。她刻意为叶昭觉安排了一个拥有截然不同生活环境的闺蜜邵清羽,又为邵清羽和叶昭觉安排了两个身份和理想截然不同的情侣。不得不说的是,里面的人都很单薄,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理由通常在于一眼之缘分。
最不喜欢的人是闵郎,游离在两个女人之间,得到了这个又害怕失去另一个人,妥妥的是一个渣男的形象,真的不是很喜欢。而且的简晨焲和叶昭觉之间的分手显得莫名其妙,两个人之间把话说清楚真的那么难吗?
看完之后我并没有感到哪个情节对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乔楚这个形象在第二部里面完全崩掉了,很可惜。
结尾也不是很喜欢,我想看到叶昭觉得到幸福,可是她的生活刚刚翻开另一个篇章。
希望她和齐唐幸福吧。
《一粒红尘2》读后感(五):矫情做作的一本书
太矫情,无论是从女主的心理历程还是故事情节。 汪舸的的确确是不小心撞上飞到马路上的昭觉,邵青羽和他谈恋爱这些人没必要小题大做。 女主在分手后和齐唐在一张床上睡过后,看到前男友和女配都在前男友工作室却感觉世界都对不起他。而她在刚分手时披着齐唐的外套穿着昂贵的裙子从齐唐车上下来时碰见简什么烨(记不清楚名字了,就是前男友),简误会了应该是合情合理,女主还是感觉全世界都欠了她。 女主同时又拒绝齐唐,打死不干,然而看到齐唐以前的暧昧对象Frances又仿佛身体被掏空。
我将这看做,女主既逐渐沉沦于齐唐,而仍留恋于前男友。这就造成了两个男的她都看不惯他们和别的女人暧昧而她自己又同时与这两人暧昧,但她口中却说,抑或是她的纠结矛盾让她口中同时拒绝这两人。
同时,女主开店,地租说涨就涨的违约金就这么不值一提,那签合同意义何在?说违约就违约。再者,女主也完全可以拿着那笔违约金换个店面。团购网破产分毫不赔,在我看来不合理,但这个我不懂,那你既然写,就应交代清楚。
还有,名牌的堆积,掌握不好,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之,你们眼中的青春就是使劲作,作到大家伤心欲绝那才是青春。那才叫青涩的青春?
《一粒红尘2》读后感(六):《一粒红尘》书评
若说为什么给这部小说打这么高的分数,并不是因为我是毒药,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写的完美无缺,而是因为它的真实与恰到好处。也许独木舟的书永远都是这样,总是在接近于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然后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来收尾,最后附上三个字:全书完。每当看到这三个字后我都会心满意足的翻过那一页,然后看后记。小说中的叶昭觉,普通平凡,她不似其他言情小说里的女主角那般,或是貌美,或是招桃花,或是家庭富裕。叶昭觉是最普通,最渺小的人,是大都市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可这样一个小人物,独木舟也可以将她描绘的那样惟妙惟肖,我想很多人看到叶昭觉都想到了自己。她渴望金钱,渴望物质富足的生活,渴望被爱……我最喜欢叶昭觉的,是她那份真诚,她的努力,她是面对再大的苦难再多的打击都打不倒的人,她早冥冥之中给了生活在现实社会的我一种强大的力量。她骨子里那种倔强极为独特,不是他人轻易可以效仿而来的。
还有一个人物,是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个人,是乔楚,为了很好的生活可以去整容的乔楚,敢于去爱为爱付出最后遍体鳞伤的乔楚。也许有很多人看到乔楚找人报复徐晚来却落得入狱下场,会默默在心底问一句:“值得么?”可这就是乔楚,这就是义无反顾在所不惜的爱啊,爱一个人无需理由,甚至不择手段。
《一粒红尘》并非是完美到没有一丝瑕疵的作品,但是它的的确确打动了我。感谢独木舟,用自己的功底和对生活的见解,展现出这样一部作品。
《一粒红尘2》读后感(七):作品应该多一点沉淀,少一点虚张声势
从初中开始看独木舟,现在也已经五六年了。说实话,看这书真的只是因为她是独木舟而已,换做其他作家我真不会花钱买这种花火风味的言情小说。 我喜欢独木舟的专栏,篇篇动人意犹未尽。我毫不掩饰对她的喜爱,因为她我收集了很多古诗词,因为她我听了很多旧情歌,所以她的飘零久和荆棘王冠都是我觉得买得很值的书。舟舟说过她有阅读和摘抄的习惯,我也有,而且这个习惯的好处就是我有一点情绪时就能写几句风花雪月的句子。舟舟的很多句子我曾经超级迷恋,但是光靠几句轻叹是撑不起一本小说的,人物情节都给我走不出花火套路的感觉。从早期的作品到后来的飘零久,舟舟一路走来从花火作家到青年作家,本身是一种蜕变,但是一粒红尘让我觉得她又回去了。从1到2翻到尾篇,我眼前的独木舟并不是在明信片海报上的大气的葛婉仪,而是那个书页上戴着鸭舌帽非主流角度的独木舟,我突然觉得无论是青海的红裙照片,还是异国他乡的意境图片,无论长裙还是红唇,无论长发还是刺青,都是虚张声势。我记得独木舟讲过一个事情,大概就是人家叫她寄书时她不好意思,写完我亦飘零久之后才把这书寄给了一个朋友,大概是一种能不能拿出手的判断。我想说,这本书写完,她还会寄给那个人吗? 长篇还欠火候,舟舟在这方面我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进步。因为她是独木舟我会买单,也许我也是在为初中课上看花火,高三自习人家刷题我看荆棘王冠的岁月买单。但是舟舟啊,你若是想要吸引更多读者(而不是曾经或现在从花火过来的女孩们),想要达到你喜爱的也是我喜爱的很多作家的高度,还是那句,还需火候。
《一粒红尘2》读后感(八):现实
滚滚红尘,这世间确有它的污秽不洁,但因为人间这点公平,所以我们才可以说,对于命运,我永不绝望。
这是小说结尾的一段话,我想它应该概括了书中几乎每个人的命运,总结的恰到好处,让我心里荡起了点点涟漪。
我看过很多言情小说,有喜剧也有悲剧,可这本却是现实,甚至有点现实地过了头。高中那个荷尔蒙滋长的年龄,我们会喜欢某个人,运气好的就会在一起,像叶邵觉和简晨烨,邵清羽和蒋毅那样,他们会幻想着一直在一起,结婚、生子,从没想过分手。他们熬到了大学,就算双方不在同一个城市,也都坚持住了那份爱情,那种美好好像让我们理所当然地相信他们最终会在一起。可命运,这个如谜一般的东西,没有人能琢磨清楚。就像书里说的那样“你以为不会离散的那些,终究还是离散,你以为能够紧握在手里的那些,原来只是过眼云烟。”他们分手了,因为生活,因为那个叫做钱的东西。
爱情和生活,随着我们的成熟,会发现,它们一点都不简单。也许你会说“爱情可以让我咬牙挺过去,它是我精神的寄托”,可当它遇上了柴米油盐,你会无力地发现你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可笑,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沙,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坚固,一阵微风就会让它溃不成军。我们不愿相信,可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曾以为生命的轨迹是一个饱满的圆。 但我最终所得到的,却并不是在第一个站台上所放弃的。 而后漫长的一生之中,我再也没有机会与我失去的那些事物重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和生活挂着钩的爱情,一个现实的爱情,我无法评判它的好坏,我只能说它让我看到了一场不一样的恋爱,让我认识到了现实。
《一粒红尘2》读后感(九):无标题
因为喜欢米露,因为在微博上看到有书迷说喜欢乔楚,所以大概翻了几章。
没想到是独木舟的作品,也曾迷恋过这个作者,只是,再也喜欢不上这种陈述方式了,就像最近大热的夏至未至,我喜欢郑爽,也曾很喜欢郭敬明,可这不足以让我去忍受这种为了悲剧而悲剧的剧情,所以,一粒红尘是一样的,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已经吸引不了我。我觉得有一个书评说得深得我心,这是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已经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少无知走过来了,我们拥抱生活也了解生活,所以我们明白了生活大部分时候的平淡,既没有小说的浪漫激情也没有小说的惨烈。我们不在沉迷于这种自怨自艾的状态中了。所以,我们不再痴迷于这类小说。
可是,我知道,我终究成长得不彻底,所以,还是带着些许偏执。想要跟与自己背道而驰的观点驳上一驳,即使这已经是一部自己不会喜欢上的小说,或者电视剧。在百度上看到一篇帖子,在说闵朗爱的终究是徐晚来,觉得还是要反驳上几句。
其实小说女主多多少少有作者的影子,何况独木舟以前也承认过她的女主是有她的影子的,从她的文风上我不认为这一点上她有大的改变,所以女主明明忍了好久最终还是告诉乔楚闵朗爱她这件事,在我的理解里,是独木舟的想法,所以这件事是成立的,闵朗爱上乔楚了,是只有你也只是你的爱情,而不是没有她那就你吧的爱情。而以我看过的独木舟的小说里总结出来的经验来说,狠狠伤害过的人,是再爱也不能在一起的。所以,最后乔楚彻底死心,不愿听到也不在乎任何关于闵朗的消息,而闵朗,远走他乡,因为在作者的观念里,他们已经不可能了。
我看到那个帖子里还说难道因为女主认为闵朗很爱乔楚就必须是真的吗?主角光环?其实,其实,这只是作者借女主之口说出她的初衷而已,在独木舟的故事里,闵朗爱乔楚。(当然,这只是我的大胆解读)这跟主角光环没有任何联系,要说主角光环,应该是兜兜转转,简晨烨还爱叶昭觉!!!这才是主角光环,懂吗?
我知道有很多姑娘,都在幻想里觉得前任是放不下自己的,自己始终是他的朱砂痣。可是,现实世界是,大多数时候,如果他爱你,不需要你去猜也许他还爱我这件事情的,你在猜你在不确定,那就不是了,他不爱你。男生是把你当普通朋友也可以像个暖男一样把你照顾得妥妥当当的生物~~~他
《一粒红尘2》读后感(十):对命运永不绝望
爱并不会使缺点消失,可是爱却会使我接受你生命中不那么光明的部分,这是独木舟手写明信片的内容。这句话在书中多多少少也有体现,叶昭觉终于接受了她之前打开所有空盒子的命运,从第一部刚开始她就一直悲催着,那时的她可能正在迈向她人生中朝上开口的抛物线,每一次刚爬起来结果又掉的更惨,至到第一部的最后,终于看到了她掉在了最低点。所以,当舟姐说她要写第二部时,我在心里想,终于,命运要眷顾一直勤劳的姑娘了。
然而看了书的前半段,心里头真不是滋味,也太倒霉了吧,做生意又被人恶意涨价,刚出现的希望的曙光突然间又破灭,但细想人生哪里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呢?所以继续看下去,原来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命运,做过的事都有意义,看完之后也才终于明白舟姐对叶昭觉的刁难和眷顾。齐唐和简晨烨都爱叶昭觉,但时机对故事中的人真的太重要,我要奋斗你却要安宁,我要安宁你却说,嘿,我们去漂泊吧。所以,简晨烨才会错过她,所以,齐唐才可以给她一份有保障又坚不可摧的感情。故事最后,人物拥抱在一起,故事完,阅读者也会心一笑。
而乔楚却不那么幸运,她的结局和她爱的人密不可分,闵朗看似无害却又一次次的伤害乔楚和徐晚来,应该说他们的故事也许从一开始就是悲剧,就是生活中的现状,多少男孩子左拥右抱不知足,又有多少男孩子对待女孩永不拒绝。这样的性格害的闵朗最后只有离开,这样的闵朗也害的乔楚,徐晚来一个残酷的未来。
简晨烨和辜伽罗为何最后也不能在一起呢?明明在机场的初见以及旅途中的愉悦还不能成为他们在一起的保障呢?也许是简晨烨根本还没有学会如何真正的爱一个人,他的青春只有叶昭觉,对于其他女生他无能为力。也许辜伽罗根本知道叶昭觉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但那个障碍终究是跨不过了。所以他们不能在一起,所以,他们的故事也根本无法完结。
而对于叶昭觉最好的朋友邵清羽我以为舟姐不会那么容易的原谅她,但她终究是手下留情了,朋友回归了,爱情收获了,家庭依旧幸福,父亲永远是她最坚固的依靠。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在失去之后就会想起拥有的时候是多么多么好,即使叶昭觉和清羽大吵大闹过,但当清羽告诉昭觉她会做干妈的时候,她们之间就再也没有风霜将她们吹散。所以,于我而言,我会认为读书时代的友情最长久,她会让人看到生命中美好的那份真诚而忘却曾经的矛盾。
故事讲完了,我看到了书中女子中的坚不可摧,生活的磨难对乐观坚强的女孩子来说它仅仅就是一场经历而非苦难。我看到男子若是一直犹豫不定那也不会又好下场。所以,选择好了就坚持下去,像齐唐一直追叶昭觉那样。你们的爱终究会在两人的努力下并肩,到时,也会有一些鼻酸的感动作为你们努力在一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