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精选

2021-07-29 00:54: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精选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是一本由惊人院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一):2021年5月读书分享--脑洞故事合集

  这是一本惊人院的杂志书,从高中毕业之后就没与再认真的看过一本杂志了,这本书让我回忆起了高中偷偷看《男生女生(金版)》的感觉,那时候就很喜欢一些脑洞大开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当越来越多的故事占据了我们的碎片时间之后,就很少有惊艳到我的故事了,总觉得所有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这本书却让我很耳目一新,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我们的生活,颠覆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

  本书的外封做的很吸引我,所以收到快递的第一时间就打开读了,打开这本书的前几页我真的完全不清楚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可是当我打开第一篇文章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惊艳的感觉,第一篇是《打麻将的天赋真的有用吗?》,说的是世界上有一些人的职业是天赋狩猎师,他们四处去掠夺其他人的天赋,然后卖给没有天赋却想出人头地的人。其中最让我受到触动的就是一个老人吹了一辈子唢呐,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渐渐地已经没有人去欣赏这种艺术了,于是老人卖掉了他的这个天赋。

  还有很多类似的天赋,时代越来越进步,在手机上随时可以听到我们想听的音乐,但是人们却很难再专注的去欣赏一些传统艺术。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使得洗脑的口水歌大肆流行,而真正有底蕴的东西却被大众所抛弃,人们已经渐渐丧失了专注的能力,很轻易的就被各种新鲜事抓住眼球,上一秒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被遗忘,互联网真的有记忆吗?我认为也并不一定,互联网的记忆是存在于系统中的,而并没有存在我们的头脑中,如果真的有一天有人想篡改我们的记忆,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更改互联网上的信息就可以,甚至不需要像秦始皇一样焚书坑儒。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是关于影子的,影子是外界精神和情绪的承担者。在我看过的脑洞故事中,影子是蛮多作者喜欢的题材,但是这一篇立意很新颖,影子为人类承担精神压力和攻击,所以精神力强大的人的影子慢慢就退化了,由此催生出了影子出租这一个行业。其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说影子不是光照在人身上所产生的,而是影子是一种精神体,光只是人类可以看到他的媒介。这个观点让我眼前一亮,脑洞类型的书最喜欢的就是作者会从一个我从没有想过的角度去讲述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这种想象力是我很钦佩的。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二):奇葩职业大集合

  这是一本很有创意,又有意思的书。作品以奇幻、科幻的角度入手,创造了各种奇奇怪怪、非现实的职业和角色,讲述他们各自的职业经历。其风格又融入了很多mystery小说的元素,既有社会派推理、也有本格推理元素,有些还有治愈小说的感觉。

  我个人大致分了一下,《红线接线员》《社畜保护员》《情绪修补师》《童年贩卖师》《味觉出租者》《梦魇制造者》《葬礼策划师》这几篇偏向通过科幻来表达治愈+鸡汤+哲理方面类型。“红线”探讨人际关系和爱情关系。”社畜“本身社会派意义较浓,虽然有社畜逐渐会变成真的动物被猎捕这样的奇幻设定,但主旨还是一个社会话题。“情绪”颇有之前看的一些日系治愈小说的感觉,通过植入、移除情绪来重塑各人情感,而最后被误摘除“愧疚”的女孩一直耿耿于怀的真相逆转后,来表达人类往往会将最真实的情感掩盖深埋内心里。这篇有之前看的本多孝好一些悬疑作品的风格和味道。“童年”更多的像是在表达现在的孩子已经抛弃了过去大家喜欢的各种游戏和玩具,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游戏上。“味觉”一作通过味觉出租这个颇具创意的科幻设定,完成了不错的逆转和内涵表达。“梦魇”则通过探讨噩梦和美梦对人类的不同影响。其他如“葬礼”结合了时下流行的直播等元素。

  其次一类作品走的是科幻加悬疑逆转型。《天赋猎手》《玩偶医生》《爱情保洁师》这些作品,和欧美哪些在结尾注重翻转的作品很类似,比如《本店招牌菜》这类。“猎手”一作由于主角杀手身份,还带有点冷硬色彩。“玩偶”通过修补玩偶动机的逆转,表现出了感人的亲情。“爱情”一作不仅在结尾颠覆了读者的认知,有点推理小说中叙诡的运用,也表现了作者想表达的“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一主题。我个人感觉这篇是这几篇中相对比较有意思的。虽然我估计看多了这类作品的人能感觉的到真相。

  《工程潜水员》是最有潜质成为本格神作的一篇。警方水库里发现尸体,从水鬼那里得知他在跳进混凝土桩基里调整钻头位置之前已经有一个水鬼死在里面,真相被老板掩盖了。然而警方逮捕了老板却没在混凝土桩里找到原本应该有的尸体。原本这篇可以写出非常不错的诡计,本作的谜面很好,不过可惜结尾有些平淡。

  总体来说,本作融合了各种奇葩的风格作品,想象力也足够出色。值得一读。只是里面开头加入了周、紫等著名国内推理作家的访谈,结尾又有出谜题之类的,这些没看懂和正文有什么关系。希望有其他看懂得给解答一下。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三):没有奇葩的职业,只有更强的打工人

  有一句话叫“隔行如隔山”,你认为无聊的日常工作,对外人看来也许是神秘而有趣的。你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人也有可能误解为“奇葩”。对于世界上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职业,你都能了解多少?《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又会给我们讲述怎样的一种意想不到的职业呢?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是由12篇脑洞大开的短篇小说构成。12个不同的主角从事着12种“非正常”的、奇怪的职业,有着12种不同的遭遇,十分有趣,内容看似无厘头,却能反应出当前社会信念感缺失的一种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艺正渐渐消失,人们急功近利。每个人都为了生计奔波,金钱是绝大多数人首先要追求的,而真正令人羡慕的是那些“自由”从业者:或是为自己兴趣爱好而工作的自由,或是工作时间支配上的自由,或是能放飞天性的自由......最“俗”的也有实现财务的自由。

  苏格拉底曾经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早些年,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工作之后,渐渐地,我们忘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甚至不敢提及理想。我们抱怨工作压力太大、任务太琐碎太没价值、自己又不敢辞职,抱怨身边尽是不近人情的老板、性格怪异的同事、不可理喻的客户......觉得在工作中没有得到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只有工资到账的消息提醒才能让日子散发出一点儿光亮。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想一想,是工作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工作呢?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尽相同,有一些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则完全不同,在他们的眼里,工作是自己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工作不仅仅是拿到一份薪资,而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能让自己有机会变得更有竞争力,能力更加强大,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有一些人,经历过许多艰辛,但依然一边咬着牙、一边笑着前行,不轻易放弃。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擅长、感兴趣的工作固然很重要,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那么,试着换个角度,能将不喜欢的工作做好,能将一件普通的小事做到极致,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将自我修行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从工作中找到特有的乐趣和价值,或许人生就大有不同。

  而这也正是作者在书中所透露出的那一种对待工作和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四):《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你有一份快递需要查收。

  ——你好,你有一份快递需要查收。 ——这是来自惊人院张木可的快递。 这份快递的内容是《2021年奇葩职业大赏记录册》,这本记录册中记录了许多我们没有见过的特殊职业。在这些职业中有红线接线员,有情绪修补师,有玩偶医生,有爱情保洁师,也有噩梦制造员等等。这些奇葩职业,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故事色彩。而这就是《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的内容。

  不知道读者是否有看过一部日本影视作品,他的名字叫《世界奇妙物语》,可以说这是电影也是电视,他每一部剧中都会有几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但是每个故事却是神奇的存在。当我读到《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自然的想到了这部电影。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味觉出租者》,为了赚钱帮助一位老爷爷,故事的女主人公林墨在半夜12点至早上8点出卖自己的味觉。本以为这是完全无关紧要却又能赚钱的工作,却不知在长期出卖味觉之后,林墨的味觉也被养刁了,普通的食物不能让她得到满足,而出卖的味觉也已经被贬职。最后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他不得不去高消费的餐厅。而当时出卖味觉的初衷也改变……不得不说,有时候人类是非常贪婪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出卖身上无关紧要的东西,却最后像中毒一般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同样的在《世界奇妙物语》中也有一个故事,试讲有一家录像带,电可以出卖自己的记忆,也可以买别人的记忆。有些人想要尝试刺激的活动,他会去购买拳击者的记忆,又或者是赛车手的记忆,而因为想要买这些记忆费用高昂,他又不得不出卖了自己的记忆,而最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其实这些看似不可能存在的故事,却也暗示着很多人生中的哲理。有的时候人类的欲望是贪婪的,因为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变本加厉,从而会变成恐怖的结果。而只有当我们作为一个平凡人,有平凡的生活,其实这才是最幸福的。当然故事仅仅是故事,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之外,那些奇妙的也是奇葩的职业和故事的经历,在这些故事经历之下,我们也能见证到亲情友情爱情,亦或是善良和正义。 这本书或许是一个惊喜,读完这本书也会带来奇妙的感受。我也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或许我们也能在非正常职业中心里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

  《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读后感(五):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入职指南

  Hello!大家好,在下原本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介草民,但是就在前不久,突然收到一张来自惊人院研究员、同时也是“2021”奇葩职业大赏主理人张木可的亲笔邀请函,于是,宁静的生活被无端打破,注定要莫名其妙的卷入这次特殊的任务之中。如果你也对拿到惊人院的offer有所兴趣,那么就和我一起先看看《非正常职业研究中心》,做好随时应聘面试的准备吧!

  书中夹带的邀请函

  首先准备好你们的膝盖,让我们隆重欢迎四位德高望重的导师:心理悬疑师蔡骏、学霸小说家周浩晖、幻境冒险家那多、推理奇探紫金陈来给你们做就业指导,你们务必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贯彻落实导师的指导提议。那多给你们职业规划的建议是当一名“真实校准师”,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未来脑机接口能够将味觉、触觉、嗅觉、听觉这些感官完美复刻,届时就会产生真实世界与虚拟时间难以分辨的问题,“真实校准师”就会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其余三位导师的推荐等待着你去书中发掘,如果有你特别擅长或者毕竟感兴趣的领域,记得精心选择你的导师,一直追随他的作品哦。

  招聘市场

  接下来一起来到招聘市场,来看看你们的竞争者,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奇人异士。这里有主营天赋交易的天赋猎手、修补回忆的玩偶医生、守护加班“社畜”的保护员、专牵红线的现代“月老”、调节情绪中枢的情绪修补师、换取寿命和钱的童年贩卖师……,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在各自的领域都处在金字塔的顶尖,他们不仅天赋异禀还异常努力,个个都对拿到offer成竹在胸。

  当然,更多的高手其实大隐隐于黑市,逛一逛人才黑市,肯定会超出你的认知。出卖味觉的打工少女、传说中的职业“水鬼”、打扫爱情的爱情保洁师、陪伴前行的人造“影子”等等,他们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他们都是当下热门话题的突显,他们都拥有十分强大的超能力,他们都充满自信,绝对能够吸引到面试官们的密切关注。

  不过,作为天选之子的你也大可不必为此操心,还有最终的终极面试为你量身定做,跟随主理人留下的线索,找到开启终极面试的四字口令,说不定就可以得到惊人院的offer。不过多透露了,在下先去参加面试了,祝各位好运,让我们早日在惊人院里再次碰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