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料理完全图鉴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8-06 00:24: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是一本由王奕龙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元,页数:2021-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读后感(一):日料小白扫盲手册

  市面上有很多介绍日本料理怎么做的食谱,但详细而系统的介绍日本料理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日本饮食文化的书籍还真没怎么见过。这本可以说是日料小白扫盲手册,13种日本料理主要类型介绍的十分清楚详细,都包括什么菜式、应该怎么吃,去哪里吃最地道,作者作为资深吃货可以说是下了功夫啦。丰富的食物图片看的也让人垂涎三尺呀,种草了煎饼锅和甲罗烧,有机会和朋友约起!

  如果你也对日本料理、日本文化有隐约的兴趣而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推荐你看这一本书~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读后感(二):这么多年的日料,你都白吃了

  想起很多年前我初次进入日料店的场景。国内很多日料店为了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服务员们都有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口语,就连桌子的款式和吃饭入座的方式都尽量模仿起日本人的习惯来。我当时便看傻了,我不光说不了几句应答的日语,就连中文菜单都有好几个字不认识,更不用说具体是什么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经过那一次所谓的沉浸式体验以后,我便开始渐渐留心日本料理这独具特色的菜肴。在偌大的食物王国中,日本料理是最具小清新品性的食物,所以它那符合我本人气质的品性便深深夺走了我的芳心。

  说起日本料理,如果你的印象还停留在“生冷、昂贵、清淡”,那就不妨一起来翻阅《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这本书吧,一定可以给你新的启发。在此之前,我读过很多有关于日料的书籍,但是像这一本拥有众多图像,既有菜肴的图片,又有食材照片的图鉴,还是第一次阅读。由于日本是海岛型国家,这个民族相当喜爱海产品,例如鱼、贝类、章鱼、虾蟹和海草等。以往的书籍告诉我了很多关于鱼的分类,但我依旧和实物对不上号,而这一本书却清晰地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日料其实并不完全生冷,它有五大传统料理方式:生、煮、蒸、烤、炸,在一顿大餐中,大厨往往会照顾到多种手法的搭配,所以日料冷热皆宜,喜爱热食的朋友大可不必担心。

  说起汤品,我就会想起奶油蘑菇汤、意大利蔬菜汤,而日料中的汤品和这些浓汤完全不同,前者浓稠咸郁、配料丰盛、味道多滋,而后者则多用清水加以昆布、鲣节,轻柔简单,优雅娴静,注重一个“鲜”字。日料的主要精神便是自然原味,一般多以糖、醋、酱油、味噌、柴鱼、昆布为主要调料,注重味沉、触觉、视觉、嗅觉等与器皿和用餐环境搭配而产生的意境。日料制作烹调方式可谓细腻精致,其要求食材新鲜,十分讲究切割,摆放要求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和谐统一。这往往让日料品鉴者不仅有味觉上的享受,还有视觉上的冲击。和食的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与重视季节感的材料和调理法,让很多美食老饕爱不释手。这也使得日本料理被世界公认为烹调过程最一丝不苟的国际美食,这也造就了日料精致而健康的饮食理念。

  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天妇罗、和牛、丼……不管是哪一方面,这本《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中都有详细介绍。除了这些,还有怀石料理、乡土料理、锅料理、朝食等知识等着你来探寻。日本是一个十分看重礼仪的民族,这一习惯也被搬上了餐桌,他们的餐桌礼仪必然十分讲究。如果缺乏了解,很难成为一个尊重文化、有素养的人。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一起去感受日本料理知识背后的人文情怀。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读后感(三):超全面的日料图解百科 带你深度品味日料之美

  喜欢吃日料,喜欢看日剧,不是说崇尚日本文化,而是觉得日本文化是传承自中国的,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多多少少能从日本文化中看出中国早期文化的局部。因为时代的变化,可能现在我们国内很少保留了那部分文化,倒是在日本这个小岛国里发扬着。可能是因为它们疆土有限,又是岛国,本国有限的文化资源交融也有限,再加上它们一直推崇的文化教育也是比较传统的,那些传统也意味着一根筋,尤其是在饮食文化上,我们会始终发现,日本的饮食文化是传统的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无论从饮食习惯还是吃的食物来分析,日本的饮食文化与中国东南沿海的饮食几近相同。比如茶泡饭、饭团、炸物(就是它们的天妇罗),在中国东、南方沿海很早就流传着这些吃法。所以日本人是中国人后裔的说法还是可信度很高的。和我们如此相近的饮食,却又有着它们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究竟它们有什么样的魅力,且看《日本料理完全图鉴》,可以调动你的味蕾。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是一本很全面的日料图解百科书,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了13种重点日料详解了怀石料理的8大步骤,包含14种用餐礼仪;书中有超详尽的中国各大城市日料觅食指南,全书有超55家日料餐厅推荐。

  有的人觉得日本的寿司不就是饭团吗?或者在料饭团上摆上一些生鱼片之类的。但是没想到这些小小的寿司,在日料中无论从选材还是制作、包括处理寿司料的刀法等都有很多讲究。

  作为图鉴,这本书里以图解形式介绍各种寿司以及它们的制作方式,让人一目了然。从中可知寿司的4种常见类型,有握寿司、箱寿司、军舰卷、加州卷。以前只知道吃,还真不知道寿司还有这么多种类。还知道了不同种类的寿司有不同的构成,比如握寿司由醋饭、寿司料、山葵、酱汁和姜5部分组成。

  这里有16种常见寿司料图鉴,我们吃到的不同的寿司上面用是什么鱼的哪个部位,还有哪些料,做到心中有数。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寿司的用料,而且这部分的图鉴也可以作为鱼类科普来看。比如金枪鱼,长什么样,有多少长,它的不同部位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从图文中一望而知。其他还有鮃(也就是比目鱼、多宝鱼)、乌贼、赤贝、扇贝(在日本称为帆立贝,可能是因为它立起来像一片帆吧)、竹荚鱼(在日本叫鯵)、鯖(也就是我们说的青花鱼)、……等等,看图鉴,还能知道不同食材在中日称呼上的区别。

  怀石料理是公认的日本料理的最高形式。“怀石”这个词颇有禅意,据说是指胸怀石头之意,源于禅宗修行时,僧人坐禅不得进食,为了抵抗饥饿感,就将温热过的石头放在小腹的位置,以减少腹空感。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书中有详尽的怀石料理步骤,让我们知道怀石料理是怎样的精益求精,书中按上菜顺序依次讲解,一清二楚。得知怀石料理的讲究,无论从用料、分量、器皿与菜式的搭配、还是从上菜饮食顺序、用餐礼仪方面都是非常考究的。

  怀石料理表现自然,选用的食材会根据时节变化选用当季出产的最肥美的新进食材,在日料中,怀石料理据说是最能体现日本季节时令的料理。

  但且看书中配图,细致的读者还会发现怀石料理中所用的器皿也很精致讲究,无论是餐具还是食物的摆放均可视为艺术品,可谓美轮美奂。

  至于怀石料理就餐中礼仪,有人认为是繁文缛节,有人却甘之如饴,就让我们以平常心来看,那就是“仪式感”,仪式感更营造了用心的就餐氛围,让食客更珍惜,也更提升品尝美食时的幸福指数。读过这书中的14条礼仪,以后去品尝怀石料理时知道该怎么做了。

  以上只是《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中的部分内容,想要了解日料的更多知识,还需要仔细读读这本完全图鉴,它确实很完整,书中有关于日料的满满的干货,它深入浅出地带我们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足以让你从一个日料小白晋升为日料达人。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读后感(四):了解日料,读这本就够了

  日料,在我原本的记忆中,有这样几个词:精致、漂亮、讲究、昂贵、量少。每每将这几个词叠加起来,我总认为,日料是一种只适合欣赏并不适合食用的食物。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日本,美食是其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之一,日料博大精深,可以算得上一门大学问。如今市面上,有关于日料的书籍也陆续出版,那么,这些书籍我们应该阅读什么?在这里,强烈推荐《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一书。本书作者王奕龙在探访日本期间,对日本料理产生了强大兴趣,于是他几乎拜访了每一家米其林星级的料亭,尝尽日料的美味,也对日本料理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日本料理完全图鉴》就是基于他的研究成书。

  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于日本料理非常全面的书籍。书中作者主要针对有名的日本料理——寿司、怀石料理、天妇罗、锅料理、和牛、和果子、日本酒等等进行讲述。书中讲述十分细致,甚至涉及到相关日本历史,不仅讲述了料理的吃法、做法,还讲到了每一种料理的选材,更是对日本餐厅进行了推荐。这对于完全不懂日本料理的人来说,一本书几乎解决了所有问题,这样即使自己想在家中学做日本料理,也成了一种可能的事情。

  让我们来看看日本有名的料理——寿司。在我刻板的印象中,寿司就是我们常见的寿司卷,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如此孤陋寡闻。严格说来,寿司也称“鮨”,古代日本人将鱼肉用盐和米饭腌渍发酵,作为长久保存鱼料的手段,寿司的雏形由此而来。直到19世纪,江户人才将寿司发展成现在的模样。对于寿司的种类,自然也有很多:握寿司、箱寿司、军舰卷、加州卷。至于寿司的构成,一般由醋饭、寿司料、山葵、酱汁、姜构成。而寿司料构成可谓丰富至极,我们常见的金枪鱼、比目鱼、鱿鱼、赤贝等等。

  不过,本书给人最大的惊喜是:对各种食材的新鲜程度与选材进行说明。

  就如我们熟悉的皮皮虾,什么样子的最好呢?“煮熟后的皮皮虾为淡紫色,泛在其表面的白色为虾肉中溢出的脂肪,可见其美味。最好的皮皮虾在春季,‘抱子虾蛄’最为肥硕,且味道鲜美,做成皮皮虾寿司绝对令人回味无穷。”

  又如和牛究竟什么部位才最鲜嫩,每一个部位的牛肉又该做到几分熟呢?《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这样写道:“西冷是牛肉中风味最佳的部位,好的牛肉几乎都来自牛的背部,肉质最为细嫩。建议熟度: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菲力是牛肉最嫩的部分,位于牛腰肉末端的脊柱下方(里脊),肉质非常柔软且口感清爽。建议熟度:三分熟、五分熟。肋眼是牛肉中油花分布较多且肉质软嫩的部位,位于牛肉肋脊部位,靠近背脊的肌肉。建议熟度:五分熟、七分熟。”

  当然,除了相应的文字介绍之外,书中配以大量的图片,光是看这些图片,仿佛就是一顿饕餮盛宴,人吃东西的欲望怎么能不被勾起呢?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其中的美味,真是让人有种走进日料餐厅的冲动。

  的确,日本料理就有这样的魔力,它不仅是吃食,更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似乎很好的体现了日本佛教精神——精进。更让人意外的是,书中竟然将日本料理与日本的侘寂美学联系在一起。

  那么,侘寂是什么呢?“侘寂是日本独特的美学理念,即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假设一种物品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宁静和精神上的感触,便可称之为“侘寂”。侘寂美学充分体现在怀石料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数寄屋造的建筑式样,倒房间内的装饰摆设,再到盛放事物的器皿,运用的食材和摆盘形式,无一不体现着侘寂美学。

  如此看来,日本料理中也融入了文化与美学思想,这已经不单单是“吃”那么简单的事儿,它似乎变成了一种可以流传的文化,也成了现代人修心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一书内容精彩纷呈,如果对于日料有兴趣的人,这本书一定不可错过,毕竟阅读一本如此详细介绍日本料理的书籍,本身就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别说它也许还能带给你精神上不一样的感受。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读后感(五):日料带来的不只是食物体验,更是生活体验。

  作者在这本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日本料理有哪些类别、哪些比较好吃、该如何吃,从而让读者对日本料理有初体验,看这一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日料,还可以根据作者给出的觅食指南吃透日料(如果读者财力可以支撑的话)。

  寿司可能是日料中的皇冠,无论什么时候提到日本食物,很多人第一个就会想起寿司,也难怪作者第一章就写了寿司。作者详尽地介绍了寿司的历史、种类、构成、吃法、寿司料图鉴、刀法、乡土寿司。日本岛国的特性使餐厅可以获得新鲜的海洋资源。寿司几乎是所有料理中依赖食材新鲜度和高级度的料理,所谓寿司料就是普通人所理解的“米上的那块肉”。越高级的寿司餐厅就会提供越稀有、越新鲜的寿司料,这也是更贵的原因。

  在讲吃法的时候可以看出作者具体介绍了高级寿司店的礼节,比如是手握还是用筷子、寿司的惯用上菜方式是一贯一贯。作者推荐的寿司餐厅也多是均价较高的餐厅,太凡尔赛啦!

  而我们普通人平时吃寿司的场合多是在回转寿司店或平价日料店,作者则没有提及。平价日料店里的寿司基本是点单后一盘一起上菜,而回转寿司店里基本是两贯或一贯寿司一碟。回转寿司店或平价寿司店里可能会有由生寿司料构成的寿司或刺身,而更多的会是熟食材:炙烤、盐烤或焯过水的肉。平价寿司对比高级寿司店或许没有最为丰腴的海鲜,但也有其美味之处:蛋黄酱炙烤三文鱼手握寿司和甜酱油就是我的平价最爱。

  从左往右:高级寿司、平价寿司、回转寿司

  如果说寿司是日料的皇冠,那怀石料理就是华美繁复的和服。怀石料理是日本料理的最高形式。

  在我短暂的人生中只有一次吃怀石料理的经历。对照着本书来看,我觉得我吃了个寂寞。怀石料理比起高级寿司来说是更具有礼节性、更复杂的料理。怀石料理菜单顺序是:先付、八寸、向付、椀物、烧物、箸休、强肴、酢物、御饭、水物。每一道菜都是简洁而不简单的。

  天妇罗是日本料理中最耐人寻味的一种料理。

  在日本这种给人以“健康”、全民清瘦感觉的国家里,炸物这种高热量、高油的食物似乎有点格格不入,而一餐只吃炸物听起来就觉得已经长胖两斤肉了。炸物听起来就像是街边小吃,而日本却能将天妇罗做成高级料理也是得益于日本人的匠人精神,或许高级的天妇罗与普通的炸物之间也有天壤之别,而具体区别可能也需要自己亲自去尝试一次才能知道。

  炸物

  丼饭和面食可能是最日常的日本料理了。

  丼饭类比中国料理可以算是一种盖饭。作者在介绍丼饭的时候细心介绍了日本店门口的自助餐食贩卖机是如何使用的,面食类店门口也会经常遇到这类贩卖机。牛丼、亲子丼之类的都是可以在家做的料理。我经常夸耀自己做的亲子饭非常好吃(虽然是根据我自己口味改良的,并不正宗)。在吉野家、食其家等连锁店里即可尽情享用便宜的牛丼,在家也可以轻易做出好吃的牛丼。海鲜饭、炸猪排饭、蒲烧鳗鱼饭、海鲜饭等需要较多食材或处理时长比较长的料理可以去店里享用。而现今的日本也发展出了比较新的丼饭料理,比如生牛肉鸡蛋盖饭,现在在国内也能吃到。

  面食在日本有着独特的地位,而各地不同的拉面也是竞争激烈,作者在书里介绍了三大面食类型:拉面、乌冬面、荞麦面,也介绍了日本六大名面。国内最著名的可能是博多豚骨拉面,以浓郁的猪骨汤底和清细的面条闻名。而博多豚骨拉面中一骑绝尘的可能是一兰拉面,作者在书中写的拉面食记也是一兰拉面。白鸡汤拉面也好吃。在日本拉面店最常见的吃法其实是拉面配煎饺,或拉面配米饭,这就是传说中的日式“主食配主食”。

  生牛肉鸡蛋盖饭

  一兰拉面与白鸡汤拉面

  和牛与蟹算是两种食材而不算料理类型了。在看作者介绍和牛的时候读者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对牛排有所理解。

  锅料理其实是国人不太熟悉的料理方式,除了寿喜烧。

  作者介绍了寿喜烧、涮涮锅、与日本各地区的有名锅物料理。虽然寿喜烧是国人比较了解的,但我第一次在日本吃寿喜烧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这与我在国内吃的完全不一样。作者提到“寿喜烧虽然似火锅,但其本质是煎烧,而不是涮煮”。国内的寿喜锅习惯在一个深口小锅内加入全部食材,并一桌一个卡斯炉煮沸后食用。但实际上寿喜烧是在平底浅口大盘里倒入浓重的汤底,将各类食材放在锅里浸透汤汁煎熟。在寿喜烧里最灵魂的是牛肉的等级,次重要的是生鸡蛋。

  日本锅物料理相当于中国各地不同的火锅。博多的内脏锅非常好吃。作者在介绍大阪府的锅物料理时,我看到我在锅物里最喜欢的蔬菜:水菜。简单的蔬菜也令人印象深刻。

  寿喜烧

  居酒屋其实也不算是日本料理形式。

  一般日本人都会在吃完晚饭后想要续摊时去居酒屋,去居酒屋的目的并不是吃饱,而是喝酒。就像是夜宵烧烤摊一样,啤酒更是重点。对于我来说,居酒屋是与朋友聚会庆祝各项事的地方。各居酒屋里的菜式也非常不一样,作者也介绍了居酒屋料理非常丰富,包括刺身、烧鸟、毛豆、烤物、炖煮物、地方特色美食。而我认为,烧鸟则是更该提出来单独作为日本料理代表来说的一项重要食物。

  朝食是国人不太能接触到的一种日料形式,毕竟现代化后日本人的早饭也很大程度上由便利店提供。

  和果子这一章真是治愈,虽然很多人觉得和果子也不咋好吃,不太愿意尝试过于甜的食物,但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三色花见丸子和金平糖都是我的爱。

  作者写日本酒类有清酒、烧酌、梅酒和日本威士忌,其实还应该提及的是日本啤酒。看完这一章可能你仍然并不知道该如何在居酒屋里点酒,这很正常,因为大家还是更喜欢喝各居酒屋里独特的各种酒类饮料。

  或许日本料理在很多人心中是“高级”的代名词,也或许很多人喜欢日本料理的体验。但对于我来说,不同的日本料理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状态。吃腻了平凡的食物就在晚上和同学去吃回转寿司,人多的时候排队取号,等待时在店门口的扭蛋机上扭出一盒惊喜。烧鸟店、烤肉店和居酒屋是庆祝节日、毕业等重大活动时必去之地。锅料理是每周六和朋友在宿舍自己煮着吃的快乐。日本料理给我带来的不是食物体验,是不在乎价格有多贵、服务有多体贴、食材有多高级、厨师有多闻名,只在乎和你一起吃的人及当下发生的事的生活体验。

  看完这本书,和朋友一起去吃日料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