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狂想曲》影评精选
《保加利亚狂想曲》是一部由Ivan Nitchev执导,Sava Dragunchev / Iliana Kodjabasheva / Lubomir Ko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保加利亚狂想曲》影评(一):一部现代民族性的史诗
看过许多欧洲各国的犹太民族二战血泪史。这部从片名上就代言了保加利亚的民族性。
影片生活细节的表现力很强,贴近青年观众心理。年代戏以青春视角进入战争兵荒马乱的叙事,更显悲情。女主角清纯可爱,率真任性。爱情的萌生与幻灭处理的细腻妥帖。年代戏拍出了超越历史时空的真挚情绪,时刻撩拨内心深处致青春的回忆之弦,让人欲罢不能。
女主角半夜跳窗户到男主角家里蹭电影,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纳粹鼓动的反犹太大环境所带来的后果相联系。因为细腻,所以真是。因为真实,所以出彩。在众多战史佳片中,这种反崇高化的白描更显博目。
《保加利亚狂想曲》影评(二):宏大叙事之下的日常生活
宏大叙事的政治之下日常生活的感情才是真实的,感人的,政治的。短短的影片吧每个人物都刻画的很丰满,电影要说的话太多了,无法一一理清,却有待我们慢慢回味。关于友情和爱情(又是他们就是对立的两方面),关于正义和邪恶,关于偏见和理解,关于青春和回忆,关于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关于这里和那里。
这个故事让人落泪,就像所有讲述二战人性面的电影那样,由记得《穿条纹的男孩》中同样藏在政治黑暗之下的孩子间的单纯的感情,最后都是无法诉说的忧伤。
在这部电影中人物的关系显得更加真实和充实,JOJO对待爱情的放荡不羁但真正面对友谊他也是奋不顾身的,Morni对爱莎的感情或许可以理解成青春时荷尔蒙恰好碰到的女孩,但是也恰恰在此时此刻成为小男孩心中义无反顾的爱情,亲密不逾矩的外婆和老情人,自由的背后只能受到政治压迫的爱莎,有着黑暗的政治和情人但心中却仍藏着母亲的纳粹军官,刻板世故不让女儿嫁给普通人但却顾家的父亲,抵抗命运的女儿和爱人,满是骨气杂碎收音机也不上交的老军人,踩踏偏见佩戴犹太人星徽章的老友,他们都是宏大叙事之下真实的活生生的个体。
政治这个抽象名词,始终成为一个黑暗阴谋冷漠残酷无情充斥着,它埋没了个体的邪恶无情所构成的事实,也埋没了时代下仍旧温暖的情感。
《保加利亚狂想曲》影评(三):欧盟影展——暨保加利亚狂想曲观影
欧盟电影展开幕,看似挺高大上的,其实也挺高大上的。
有一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最搞笑的是,发言的几个老外的中文竟然比翻译翻译的中文更好。翻译磕磕绊绊的开始了,不多时,她一句pardon?老外帮她解释到‘有助于经济和贸易’场下一片欢呼,又pardon?pardon?pardon?老外直接开始无奈的用中文发言……一旁星美西南区的副总裁的脸越来越黑。
刚开始我觉得有趣,后来觉得阵阵打脸,打的不仅是星美的脸,也是中国人的。
听闻这次影展的影片是由贾樟柯挑选的,也不禁对接下来的影片有所期待了。虽然自知都是些文艺片,却也希望有些不同的东西。今天播的是:保加利亚狂想曲。因为影片介绍‘他们的爱情改变了上完犹太人的命运’,豆瓣影评‘穿条纹的男孩+辛德勒的名单’我决定坚持到最后。可是当电影莫名其妙结束时,我迫不及待离开电影院——1颗星。套用‘心迷宫’的评价,若非在电影院,这种电影我坚持不了5分钟。不过,看完心迷宫,我是‘哎哟,不错哦’;看完这个,妥妥的‘卧槽’。
故事讲意图讲shirley jojo和moni的三角爱情和他们3家的故事,可抱歉,我只看到了三角,没看到爱情。3人中唯一深情地,就是moni了,可是他的budy却跟他抢女人,而他所以为跟他两情相悦的shirley,当看到更为英俊的jojo时,沦陷了。jojo的混让我时时疑虑,难道他爱的人是moni?故事中,对犹太人的迫害串联始终,这也是我坚持到最后的唯一缘由。可是,他们的爱情哪里改变犹太人的命运了!这个故事有跟犹太人有什么关系了!最后交代一句‘保加利亚保住了犹太人的家’就over了……我xx你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