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冷静看待政策
在上课的时候看到这个消息是有些懵的,我忍住了没去问老师,自己看了下,中国的新闻观是以马克思新闻观作为主导的,共产党对宣传报道的重视是前所未有,不仅仅是宣传报道的建国之功,还有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苏联前车之患。掌控新闻舆论,换句话来说,掌握权威话语权,净化舆论环境是必然的的行为。
中国历史因言获罪太出名了,被限制的狠的国人在新闻这一领域是更是十分敏感。他们操心一言堂带来的不利后果,害怕不知道事实真相。
重点想来无非是国家为了完全操控舆论导致影响后世的坏影响;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对比差异;对公有资本媒体的不信任。
国家没有完全操纵舆论的意思,甚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在网络世界,信息传播进入新的领域,传统媒体视角下通过议程设置控制舆论的做法很难做到,网络推动了意见领袖的诞生,将舆论环境去中心化,话语权分给了每一个人。
分不清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信息运营的区别,专业的新闻媒体需不需要严格管控这个只能让时间说明,现在揣测没有意义,但把话语权从垄断资本手中收回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是必然的,但人民依旧保有信息传播和信息评论的权力,自媒体领域一定程度会得到控制,遏制住歪风邪气,同时动刀的对象主要是为自身阵营利益发声的媒体组织,和平头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对比是不爽这一政策人群的主要理由,但国外的新闻媒体发展状况怎么样我了解不深不加以评述,单就我了解的一面就是新闻自由只是一个被神化的泡影,国外所谓的新闻自由从bbc阴间滤镜,新疆棉花,西藏人权等报道中可见一斑,新闻始终被政治左右。
共有资本下的新闻媒体的事故也不少,沸沸扬扬的农夫山泉事件,还有固有印象中报喜不报忧的新闻联播和新闻台报道。我只能说中国还在发展,另外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做到尽善尽美的,中国新闻领域的缺点需要一步步改正,最起码我觉得这种观点不应该成为攻击此次政策的武器。
国家发布的政策需要讨论,需要客观分析,每一个新闻媒体人都希望能最大程度获得新闻自由,发言权和表达权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力,但行使权力的前提要考虑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影响要保持客观冷静的眼光,借用一句古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