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幕戏·结》读后感锦集
《四幕戏·结》是一本由唐七著作,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幕戏·结》读后感(一):爱若有他生
总觉得我应该为四幕戏提笔写些什么。
四幕戏在我眼中总是和其他的书不一样。可能因为这不仅仅是唐七的七年,也是我的七年,一个好的作者就是这样吧,我能感受到她的七年,也能感受到我的七年。
七年,说长不长,一晃神,就过去了。说短也不短,有些爱越来越深,有些爱越来越浅。
2014年,小心翼翼的藏着一份爱,依稀记得那个夜晚,四幕戏连载出了最新,我晚自习刚结束,我拿着手机看到了最新的内容,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仿佛看到了非非说“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是啊,空欢喜。
看小说就是这样吧,他不同于现实,你总是可以相信,聂亦一定喜欢非非,但我却知道,他不喜欢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是你觉得,即使我们没办法在一个学校,但仍然可以期待大学,但那一刻却觉得没有意义了。
2021年,四幕戏终于迎来了再版。
唐七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新增了5万字的番外。
给了我们的非非和聂亦一个很好很好的结局。
2021年,我也终于可以挥手告别,去迎接只属于我的,没有他的人生。
《四幕戏·结》读后感(二):我会在大海最深最深处,给你我最深最深的爱!!
再次读四幕戏,感觉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大概是一本真的需要沉下心去阅读的故事,这本书写出了爱情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各种各样的结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是选择困在其中还是潇洒放手?选择不一样,结局也不可能一样! 聂亦,聂非非;他们的爱情从初遇,相识,相知,相爱再到结束一直那么惊心动魄,令人揪心又不可自拔;那么优秀的两个人,注定该在一起,可也因为两人对彼此太过珍视以至于在有误会的时候更加不敢轻举妄动,聂非非怕自己心思暴露让聂亦害怕,聂亦怕自己耽误聂非非,越是深爱越是顾虑重重,那些顾虑只是因为怕对方无法幸福,也因为这样的顾虑使他们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彼此还错过了那么多时间; 阮奕岑,徐离菲;他们的开始便是错的,因为阮奕岑的误认,这场相遇从一开始就错的离谱,徐离菲的人生也是假的,她记忆里唯一真的并且让她开心幸福的事最终也让她痛苦不堪;等阮奕岑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后已是天人永隔;这样的爱情里充满的是悔恨,若一个人无法正视自己的心,肆无忌惮去伤害那个爱你的人,悔恨其实只是最轻的惩罚; 埃文斯,杜兰;他们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又复杂,可能因为缺少了些勇气,所以哪怕彼此相爱,但却注定错过,好在这个故事里没有欺骗,没有悔恨,大概只是有些遗憾,哪怕有一个人愿意更早的向前再走一步,结局便不会太过遗憾,时间不等人,当你往前走的时候,意外已经找到来了;知音难觅,莫留遗憾! 康素萝,顾隐;这一对的故事着笔不多,但应该是普通人最想拥有的爱情,简单的开始,简单的过程,美好的结局,应该不算是结局,因为他们依然在平淡和幸福中慢慢的细水长流着,没有惊心动魄,没有误会,没有阻碍,宁静安逸又幸福美满。普通人向往的生活也是如此,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但却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聂因,简兮,其实我没想到他俩最终真的走到了一起,也许是因为简兮的退而求其次,也许是因为终于醒悟“不如怜取眼前人”,哪样都好,无需深究;倒是后来聂因在聂非非墓前说的话让我意识到,不管曾经他和简兮的感情是如何的,但是随着简兮的逝去,最终的他已经选择了放下,放下的人才能有新生活;而聂亦却无法放下,非非死后,他已经不需要新的生活了,他也无法开始新生活了。 伍思,一个曾经因喜阮奕岑而为难过聂非非的小女生,大概在后来跟聂非非的一场谈判后也能放下以前的种种开始自己新的人生,那段人生里没有聂非非也没有阮奕岑; 雍可,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里,甚至因为这些虚无缥缈的幻想不断的在糟蹋自己的人生,也是因为她无法在别人的故事里学会放下,才会把自己大好的人生过的乱七八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能走出来,我希望她能走出来,终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同样的优秀,耀眼,只是在感情上有些不知所谓!这样的人应该有更好的人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该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 除却意外,灾难,疾病外,你的选择是什么样的,大体上你的人生也会是什么样的。
《四幕戏·结》读后感(三):致最爱的聂亦和非非
我无法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爱情,我只能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本该有的模样。 刚遇上爱情的聂博士如同小学里调皮的男孩,懵懂,天真,还有一点点坏。正由于那小小的“邪恶”,他会逗弄她,揶揄她,喜欢看她在自己面前出一些无伤大雅的糗。因为那才是她最真实可爱的样子,是属于他的最渴望的生活。 所以在非非消失后,如同小孩子失去了心爱的玩具一般,聂亦惶恐、惊慌,手足无措。那个玩具教会他真正的快乐,可它没有告诉他如果哪天失去它了,他该怎么办。 于是就像《惊情四百年》里男主失去女主而投靠魔鬼,聂亦在失去聂非非后,也走上了极端。他开始挑战人类伦理道德的极限,尝试着复制一个新的聂非非。第一次实验,他创造出了徐离菲。 徐离菲与非非有着一模一样的外表,声音,可她没有她的记忆。她的情感不再是聂非非。那么她是她吗?聂亦其实从一开始就不认为徐离是非非。基因只是科学上判断是否是一个人,而人类判断有时不只靠基因。聂亦需要的自始至终都是聂非非一个人,这些事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一直在假装自己不知道,似乎只要这样假装下去,非非就还活着,或者,他还能再让非非回来。在徐离死后,他准备开始第二次实验。这时,他收到了一支录音笔。 没有人知道褚秘书那句“在听完那支录音笔后,你父亲不仅主动放弃了那项实验,还重新开始了styx的研究”对聂亦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是拯救,是非非对未亡人的救赎。 我想也是从那一刻开始,聂亦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 “所以喜欢绝不只是一种贪欲。喜欢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你看,它让我成长了这么多。” “如果有一天我也喜欢上你,那也绝不会是贪欲,我是想让我们都更好,你明白吗?” 聂亦,你明白吗? 爱不是郁郁寡欢,而是让自己积极向上的力量。不管未来有多少艰难困苦,只要一想到她,就有勇气继续前行。他是明白了的,妻子选择远行的背后包含着多少她的期望与爱,她不忍心将自己死亡的答案明确地摆在他面前,她想让他永远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为聂亦着想,聂非非从未食言,她给他的,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好的爱情。 在没有非非陪伴的二十多年里,聂亦他独自抚养雨时,经营聂氏,攻克生物难题。所有人都以为他回到了正常生活,只有雨时看到过他真正的样子。 “父亲不会再有新的生活。他也不需要再有新的生活。” 我看到这句时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 也许雨时能感受到父亲的悲伤,可没有人能体会到。那种痛无时无刻地侵蚀着聂亦,只是聂亦坚强,他没有让它表现得太露骨罢了。在多少个夜晚,听到《Eversleeping》时会呼吸一窒,接着无尽的痛苦就像潮水一般涌来。这张床上曾经有她,沙发上曾经有她,放映机旁曾经有她,所有有过他的地方都有她。在充满了她的地方生活,对于失去了她的人来说是折磨。偏偏聂亦宁愿受尽折磨也不愿离开,毕竟这里是他和她的家,他怎么舍得?过去我认为唐七小说里最虐的是夜华独自带娃的三百年,可现在想想,再深的思念与不舍,在漫长的时间中也会慢慢转变为执念。可聂亦只有须臾几十年,这么点时间,他甚至都还无法适应非非的突然离开,叫他如何让思念化为执念? 全文的终篇叫做“情书”,尽管看完后泪流满面,可想到这个名字,还是只觉温暖。 这是站在他们女儿的视角上,父亲用一辈子写的,给母亲的情书。
《四幕戏·结》读后感(四):余生无你繁花何华
听着eversleeping,再读《四幕戏》,网页显示开更已经两年。 两年前,2014年,非非20岁,距她重逢聂亦还有3年。距她离开聂亦,还有6年。 七姐在开篇时,就命定了非非的结局:每个人都是会绽放凋零的花。 非非有两朵花,一朵是盛开在阳光照耀下的玻璃房里那朵爱着聂亦的情花;一朵是挣扎在基因缺陷带来的病痛中无奈枯萎的生命之花。一朵洁白美好盛放余生繁华,一朵柔弱顽强却抵不过花事渐了空余叹。 “簇拥的花团一边像没有明天一样地绽放,一边像末日已至一样地凋零。”这是七姐文中形容聂亦非非初遇的情境,又何尝不是非非的写照呢? 你是怎样的爱着聂亦呢?非非? 聂亦需要一个人和他结婚,非非出现了。误打误撞的让他觉得,只要能给非非买潜水器,他们的婚姻就能成立。他自始至终都没发现,当一瓯茶再见时,非非玻璃房里那朵花瞬间绽放。 非非那么那么的喜欢他,聂亦说他不需要爱情,非非就悄悄的藏起自己的感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靠近他。即使在梦里,也是保持着十二万分的警惕。她天真的想:爱,如果聂亦不能给,我就多爱他一些。 聂亦羡慕非非有个幸福完满的家庭,非非便自己做他家人,把她的家人分享给她,把她的爱分享给他,把她的快乐分享给他。 感情如同猛兽,必须小心翼翼的控制,若不能靠太近而吓到心上人;便只能让它甜蜜的折磨着自己。 爱上聂亦的非非,她的爱情,她的欲望,拥挤咆哮,一次次脱缰,又被她一次次拼命压制,只为一个与他比肩而立的机会。 她很害怕发现自己情感的聂亦会像对简兮那样,全盘被否,所以她从来就是患得患失,聂亦从未给她自信的资本。 为了追上天才的脚步,让发光的自己能在人群里一眼便引起聂亦的注意,非非让自己变得更好。对聂亦的喜欢是非非前行的灯塔。 非非在长明岛录音回忆往事时,死神的脚步如影随形,她却说道:你看,聂亦,就算只是回忆,只要是关于你,它就带给我勇气。 当她历经千辛万苦追上他的时候,命运的冷水却毫不心软的当头浇下。 非非的悲剧七姐在文中多次明示暗示。比如歌曲eversleeping引起的关于人死是否有灵的讨论。非非问聂亦:“比如我死在你的前面,是相信我已经完全离开这世界了让你好受一点,还是相信我的幽灵每天晚上仍会回来陪你看电视让你好受一点?” 聂亦一定想不到当年他回答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有朝一日一语成谶。 “聂亦,要是我先离开你,你也会觉得寂寞吧?” 你说呢,聂非非。 对于聂亦来说,非非是他生命里的必然,亦是他生命的意外。 他需要一个妻子,一个不向他索取爱的妻子,简兮做不到,所以他从来不曾考虑过简兮。非非的出现给他的世界增添了一抹华彩。他觉得非非和他的婚姻观相似,是他考虑结婚的不二人选。 习惯用逻辑理性的左脑思考问题的他,忘了感性浪漫的右脑和心。他生出了他以为他不需要的爱情,对非非,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突然离开,那得有多寂寞啊。所以当阮奕岑在他面前咄咄逼人的质问,诉说着仿佛曾经为爱绝望神伤的话时,他能看出阮奕岑有一双从来没有经历过绝望的眼睛。 他知道,真正经历绝望的眼睛是怎样的。 他那么理性的一个人,明知道是在做梦,却甘愿沉沦。一个人的夜晚,打开音响,放首老歌:愿只愿他生,昨日的身影永相随,永生永世不离分…… 关于徐离菲,七姐留下的悬念不可谓不深。 徐离生病后在医院听了非非留下的录音笔,遇见了聂亦后,有这样一个细节:徐离菲二十几年来只对不能掌控的东西恐惧,脑海里不确切的联想罕见地令她感到了害怕。 这里似乎告诉我们,徐离并没有失忆或者别的问题,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我,认为徐离并不是非非。 然而这个和非非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子,似乎就是非非,比如康素萝曾经形容非非“酷”,徐离在卿源眼里,也是“酷”; 聂亦将徐离带回他家时,也有几个细节:“褚秘书将她安排在她曾经住过的房间,她没有半点记忆”,这里的“她”,到底指的非非还是徐离呢? “只要那个生命体基因组全部基因的排列顺序仍同她一样,那么那就是她。可假如生物学上她依然是她,感情上她却不再记得他,不再亲近他不再需要他,那她还是不是她”,这句是否说明徐离的确是生物学上的非非呢? 真相到底是什么,感觉离它不远了呢!
——报与桃花一处开
《四幕戏·结》读后感(五):读四幕戏,入戏太深
她十二岁遇见那样优秀的他,对相貌才气平平的自己第一次有了强烈的愿望,让自己能变得和他一样,自此他成了她的男神,是她一直崇拜追逐的对象。 可如果没有那次的相遇,聂非非以后能再同聂亦有那样的缘分吗?我们不清楚,或许能,或许命中注定,或许不能,也许他们往后形同陌路,也许聂非非会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知道聂博士,然而聂博士可能都不认识她。 读四幕戏上册的我一直认为如果聂亦在那次无聊的相亲会上随便选择的那个人不是聂非非,那么或许他同样也会被那个女生所吸引,从而是另一种的缘分。但前阵子四幕戏下最终的结局我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种假设根本不可能,除非聂非非没有被聂亦他们家所邀请。为何这么说?聂亦初次有聂非非的印象可能来源于非非的摄影作品,有了初次对作品好感的印象,再来就是他们的初次相遇,噢不也不能算是相遇,因为聂非非没有看到聂亦,但在那次派对上她同别人跳舞时的对话,以及康二数落她时她对此的回答,让聂亦觉得有趣,他笑了,要知道聂博士可是高岭之花啊,不轻易对其他事情感兴趣的人能在意到聂非非,可见他那时候就记住了这个女人,所以在那次相亲派对上自然聂亦也会注意到聂非非,况且当时聂非非穿着一身土黄色的裙子。 聂亦并非不懂爱,但我觉得他有点慢热。 人人说,聂非非为了聂亦,将自己的爱小心地藏着,即便掉了孩子也不想让他负责,会因为觉得聂亦不爱她可以选择放手,可以说为了聂亦卑微到尘埃里,但我想并不是这样。 聂非非,聂女神是我看过所有书以来最喜欢的一个女主,她身上有各种金光闪闪的亮点吸引着我,而我也很想成为那样的人,不喜欢的人从不会委屈自己,但会为深爱的人付出一切,讨厌就爽爽着打一架,有时候武力更能解决麻烦的事情,也会为了崇拜的对象,她的男神,她喜欢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她也清楚自己这么做也有可能换不来聂亦的一眼回眸,或者即便聂亦对她明确说自己给不了她爱情,可她还是这么做了,那么努力地成为了那样优秀的艺术家。 我欣赏这样的聂非非,同时她也教会了我许多的道理。 人生总要有一个崇拜的对象,这个让你崇拜的人能让你变得更好,能让你追逐更好的远方。 爱不是囚禁和掠夺,而是希望他好,自己可以选择放手,可以做到“他有他的十丈软红,我有我的海阔天空。” 聂亦,聂博士是一个科学家,从小就是个天才,他在遇见聂非非之前,说了对爱情的看法,现在回头看的时候,还是觉得聂亦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很帅,帅归帅,但他也不会料到自己以后会那么地爱着聂非非,可以为了她抛弃他之前所有的原则。 现在回头想一想,其实自己最终最心疼的还是聂亦吧,这种独活谁都承受不住,就连我这么一个他们故事的旁观者,在聂非非沉眠于大海的时候,就忍不住哭了,何况是聂亦呢? 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啊,聂非非闯入他的世界,融入他的生命,但有一天她不见了,聂亦哪儿能承受得住。他说:“她爱着谁都好,只要她还活着。”他可以不让她爱她,只要她还活着,只要他还能见着她,只要他爱着她就好了呀,跟聂非非当时多像,非非希望他好,能和他呆在一起就好,只要自己爱着聂亦就好,两个人多像啊,对爱情的深情,希望对方都好的痴心。 抛弃了所有原则的聂亦说,“如果我做的这些事让她失望了,她应该回来,告诉我做错了。”徐离菲说他应该知道聂非非死了,他说,我不知道。 自欺欺人,有什么用呢? 只是一个劲儿像复制徐离菲一样,想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聂非非,即使聂亦他心里清楚,他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聂非非,再没有像她一样爱着聂亦的聂非非。 但他就是做了,他沉浸在他遐想的世界,谁能让他走出来?我们心里都知道。 数一数,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真正只有三年,三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如过眼云烟,却让聂亦记了一辈子。 我想,聂亦是不是有过后悔,他每天工作那么忙,在结婚之后却又因为公差而错过他们的蜜月之旅,聂亦当时是不是在想反正岁月还长,他们可以慢慢享受,是不是没有想过自己试着去爱聂非非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生命的流逝.不过说回来谁会去提前想到这些呢? 生命,可以青嫩如刚出生的婴儿,可以火热如热血少年,可以苍白如憔悴老人。 在结尾,聂亦听了录音笔最终走出来,我想我还是开心的,非非也会欣慰.在最后的一句:“你是不是等得不耐烦了,非非,我来找你了。”我觉得很悲伤,但再读却发现这是好的结局。 聂亦去找非非了。他们在白海相遇,是他们最终幸福的开始。 很少人说过徐离菲,那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克隆人?她被阮奕岑当作了聂非非,是被聂亦复制出来的聂非非,可以说她的存在是被当作替身的一个存在,虽然如此,但她仍为自己自在的活着,她的一生被植入记忆,她活着的短短几年就是她的一生,如果说我最心疼的是聂亦的话,那徐离菲是我第二个心疼的对象,但我不认为她完全被支配和左右,徐离菲亦是我看到的另一种性格的特点,她有自己的感情,她爱过阮奕岑是她真实的存在,但多么可悲,徐离菲直到死都一直认为她此生唯一爱过的阮奕岑只是将她当做聂非非,而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却又无情的抛弃她。但读到最后我却恍然发现阮奕岑是真真切切地喜欢上了徐离菲,喜欢上了这个虽然和聂非非有着相同样貌,却不同性格的姑娘。但恍然回首,还是晚了。我不清楚徐离菲在寿命将近时在想些什么,这一生的荒唐可笑?还是和阮奕岑一起的时光?聂亦说徐离菲恨阮奕岑,可是真的恨吗? ——在你的身上,睡梦成真,转身浪影汹涌没红尘; ——残留水纹 空留遗恨; ——愿只愿他生。 但不可否认,读四幕戏,入戏太深。 【最后我想说,唐七从未给过我们失望,四幕戏让我读到了很多,对生命的理解,对爱情的见解,以及专业用词的功课做的很足,是熟悉的味道亦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看完既不满足却又觉得这样最好,聂亦和聂非非是心目中最美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