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无穷之路》是一部由陈贝儿 / 丁真珍珠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穷之路》影评(一):应该上微博热搜!
强烈推荐!挺好看的。主持人有点强悍,虽然是个女的,但是丝毫不示弱,不矫情,不做作,非常棒!
不过为啥不满140个字就不让发呢???
是不是这个不满149个字的归档会扼杀很多人想评论的冲动。。。。。。
居然还没有满足140个字,我的天呢。。。。
回到综艺无穷之路,首先这个名字就取的非常不错,很有含义很有内涵。
《无穷之路》影评(二):我的感悟
看了两集,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一下扶贫的困难之处: 2020年,我们单位申请到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3月正式启动,但是在启动之后最大的困难是村民搬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扶贫”的再升级,意在解决农村居民点分散、住宅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收入低的问题。 难题:劝说同意村内异地搬迁。 在合理沟通协商后把村民老房子全部推倒重建,其中三通一平,设计、建盖住宅等一系列的钱由政府出资,但由此引发出来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村内异地搬迁有个别村民因村内搬迁后离原本的农田会产生更多的距离,因此导致不愿意离开老宅基地;其次是村内异地搬迁无论搬迁前不具体考虑是否具有多间住宅,推倒重建后按户分房,每户分一间三层楼带花园的别墅,最终,因该问题导致整个项目耽误了近3个月,犯了抽肥补瘦的错误。 解决办法:就是按照纪录片里面的,发展特别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土地由政府牵头帮村民整理,整理结束后由村民自主经营,社区居委会成立合作社,村民占股51%,政府占股49%,共同经营蔬菜、文旅民宿等产业;其次由政府牵头引进生物医药、康养等项目,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是否同意引进,村民大会同意后,引进企业向村民购买建设用地,村民得到第一笔钱,村民的分红比例按原本《土地承包证》的面积占整理之后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红,然后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本地村民在企业的最少人数,确保村民不会因为失地而失业。 一切不愿意搬迁的始终是因为村民害怕因失地而失业,其次是村内的“裙带”关系,在建盖房屋时充分考虑村民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做邻居。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建盖住宅了。
《无穷之路》影评(三):TVB又出新神剧,想给它打100分
TVB最近出了一部神剧,名字叫《无穷之路》,豆瓣评分目前9.5。
是的,这是一部纪录片,不过内容的设定很有意思,是通过香港人的视角来审视大陆的扶贫之路。
1集20分钟,短小精悍,看完几集之后,非常感动,也很有感触。
其实对自己而言,“精准扶贫”只是一个存在于新闻中的词语,但是通过这个纪录片,第一次对于“扶贫”,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具象化认知。
看到了政策是如何一步步落地的,也看到国家在这方面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
数以十万计调查人员,逐家逐户去敲门,最终识别了12万8千个贫困村,锁定了9900万贫困人口,了解致贫的原因,好对症下药,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派有能力的人当驻村书记……
印象最深的是四川凉山悬崖村,村民想要下山的话,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藤梯,每一次攀爬都是一场磨难。
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年龄比较大了,才开始读书,主要是家里人怕攀爬的时候出意外。
最麻烦的就是生病,需要村民协助轮流背下山,年纪大的基本靠土方。
体力好的村民,背着农作物下山赶集,也会被买家压价,因为买家断定村民不会再背回去。
为了解决出行安全问题,2016年由政府出资,村里人出力,2556级的钢梯,终于取代了藤梯。
但即便如此,出行依然不简单,主持人陈贝儿花费了4、5个小时,才爬到了山顶;而扶贫书记帕查有格上下攀爬了很多年,膝盖差不多都已经报废了。
终于在2020年,政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凉山周边县城、平原交通便利位置,花费3、4年时间,建设总共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二千多个贫困村庄,总共35万村民进行搬迁。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有疑问,这个地方那么不适合生存,村民为什么不早点搬出去呢?
但其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自己最能理解这其中的艰难。
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粮食在这个地方生长,这里也埋着自己的先人,每个村庄以姓氏家族为纽带,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
所以,我们能看到《山海清》中,想要动员大家搬迁,十分的不容易。
而《无穷之路》,也来到了曾经被称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石跑”的宁夏西海固。
这是一场经历近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里也是“开发式扶贫”的先河,国家委派沿海发达城市,一对一帮助西北部落后地区发展,西海固得到了福建省支援。
当时,福建的专家来到这里考察之后,觉得大家集体搬到开荒区重建新家园,可能还有机会,这就是著名的“吊庄移民”。
为了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政府也鼓励福建商人在这里建设开厂,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和收入。
即便选择不搬走的村民,也不会被抛弃,福建的农业专家来到这里帮助农民解决生计,同时帮助改善生态。
终于,戈壁变成绿洲,绿化也让当地气候带来了变化。
一直以来,TVB给自己的印象都是高高在上的小资情调,但是这次的节目,却显得特别朴实接地气。
5个人的摄制团队,历时3个月,辗转几千里,穿越6个省,走访了14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
主持人陈贝儿,为了这次节目做足了功课,正式拍摄前,大量看片查资料,还专门去学了普通话。
无论是爬天梯、溜钢索,还是在大戈壁体验大风,陈贝儿身体力行,真实客观地呈现村民曾经面临的“难题”。
完全没有架子,特别有亲和力,会让你不自觉的露出微笑。
在听到坚持行医几十年的故事时,她也会有很强的共情能力,眼泛泪光,但不会刻意煽情。
这样的职业素养,让我联想到了上一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手——李七月。
在一场比赛中,她从演播厅“走出去”,采访了河北的一名步班邮递员曹正富。
其实这是她第二次采访这名邮递员,在多年前的第一次采访中,由于经验不多,觉得遇到了一个“不善言辞”的嘉宾。
正是由于这次挫败的经历,让她决定要用双脚去丈量人间的温度。
而这一次,她陪着曹师傅一起去送信送报纸,跟收到信的村民攀谈,侧面了解曹师傅这份工作的意义和分量。
当李七月真正了解曹师傅的工作后,终于找到了他不爱说话的原因。平淡的讲述中,所有的力量都在里面。
而那次经历也让她最终懂得,记者的功夫是在脚下。
正如《觉醒年代》中所讲,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能人云亦云,需要了解事实情况再去报道。
《无穷之路》则真正践行了这个准则,主持人陈贝儿亲自体验脱贫前的困境,与脱贫后的现状进行对比,采访村民、扶贫书记、商人等,去多维度展现扶贫之路。
跟随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会对每个地方进行精准诊断,扶贫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易地搬迁、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等。
村里通网之后,某色拉博可以和他的小伙伴靠直播赚钱;跨江大桥通车之后,村里人再生病可以走着去河对面看医生……
“要想富先修路”“扶贫先扶志”,这些不再是新闻报道中熟悉的“陌生词”,而是成为了一个个让人眼眶湿润的案例,让你真正感受到了扶贫成果的来之不易。
而“无穷之路”一语双关,不仅仅指的是,摆脱贫苦困境之路的艰辛,那些不应该被遗忘的开拓者;也指的是扶贫这条道路是目无止境,充满艰辛和坎坷的。
不过,扶贫的道路终有尽头,相信这个愿景终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