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之交
因为意见和立场不同,朋友之间宣布割席绝交,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交网络上的流行。但朋友间的观点差异总是存在的,倘若这么隔三差五就割席一次,最后大家可能只能坐在地上。
对于这种割席我内心有些怀疑,一是朋友真不真,二是友情真不真?我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割席举动,说明并不把对方真当朋友,也并不真在意这份友情。甚至也不是真的为了捍卫什么价值观,更大的可能是捍卫自己。在一段友情中,认为自己要高过对方一点点。割席翻译过来,有点像是在说:你怎么敢和我想得不一致?
我有一些朋友,数量不多。即便如此,大概也不可能开一个大桌,把他们都邀请来吃饭聚会---事情不成立,除了和我是朋友这个共同点之外,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极大,见了面未必会相互喜欢。要说到各自对具体事情的观点,不要说他们之间,我们之间也会存在对立冲突。
但我们有一点好,那就是说出“我完全不能赞同你的观点”之后,并不会影响到大家的友情。我觉得这是成年人的优点,可以把言论和生活分开,把观点和人物分开。一般不可能去做关联,因为对方不支持死刑,所以对方的本意就是想去犯罪而不受罚。因为对方反对强制商家室内禁烟,所以对方就是个冷酷自私毫无社会公德心的混蛋。我身边没有这样的关联,这样的关联在网上有许多。
会不会因为朋友持有的某种特定观点而感到反感?有。会有觉得完全听不下去的时候。但朋友终归是朋友,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不大可能是靠观点而结交的,更多的是因为这个人,生活中的这个人。他在生活中体现出了自己的善良、睿智、慷慨、关怀,又或者是大家能够很轻松地沟通和理解,甚至仅仅只是因为彼此见面就感觉到很松弛很放松。用一个观点去否定掉所有这一切,起码对于我而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而且,当我们对朋友的某个观点相当反感时,我们的确是在忍耐,那么一定也存在着很多类似的时刻,是我们的朋友在忍耐着我们。为什么我们要相互忍耐?其中固然有我们对友情的考量,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理解朋友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大家可以不用太过顾忌,对朋友说出真实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对方并不赞同。换了其他场合,换了其他人群,也许就根本没有开口的念头,全程保持沉默。朋友之间存在着这么一个很小的空间,因为彼此信任而得自由,为了保全这点自由就需要相互忍耐。
和朋友意见相左,对于成年人而言也是一个很宝贵的时刻。也许你德高望重,也许你气焰嚣张,也许你气场强大,导致周围的人不愿意和你说实话,也不把你当做可以平等对话的对象。这样就很容易滑入自我正确且一贯正确的漩涡中去,对自己产生种种误判。
朋友不会顺着你说,朋友要讲真心话,而且你也不容易把朋友的反驳和讨论当做是一种针对自己的挑衅。无论朋友的观点乍听起来多么匪夷所思,只要有时间展开讨论,他们也能说出后面的一番道理来,论证环节能够支持最终的观点---而你在讨论之前,甚至从未往这个方向想过。你先前觉得你想得很清楚了,因为你是对的,所以你是对的。等到和朋友的观点对撞一下,你就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否拥有真正牢固的基础。
割席不是切断和某个人的联系,其实是把以上这一切全部都割除。包括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个讨论的自由空间,一种自我成长的可能,一种平等对话的习惯,统统都加以消灭。我看那么多人毫无难色地今天宣布一次割席,明天宣布一次割席,想必他们把人看得很轻,把友谊也看得很轻,大约是当初达成羁绊时也没有用什么心,不曾仔细地遴选朋友,所以坐席足够大,上面邀约来的人足够多,可以无限分割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之道,我无从判断孰优孰劣,适合自己总归就是最好。但我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疑惑:割席是一种非常激烈的态度表达,这些人除了踢走一个人之外,还用什么行动来支持过自己的理念?或者我想这么问:什么价值观,什么理念,什么观点,比自己身边一个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成全?我不知道,也许最重要的是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姿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