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皮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地皮菇

2022-03-31 20:10:08 作者:蓝烟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皮菇

  第一次认识地皮菇,是在上学那会儿。

  那时,刚离开家独自在外求学。

  下了课通常是没事的,我喜欢窝在自己床上看书或者写文。

  那些天一直在下雨,天始终是灰蒙蒙的,没有一丝生气。连日的雨将楼下的那颗长至三楼高的木樨树的叶片清洗得越发青翠了。

  正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一篇文章时,隔壁507的刘敏送了一大碗地皮菇蛋汤过来。

  我仔细地打量着,黑色的地皮菇和黄色的蛋花在白色的大瓷碗里绽放出朵朵花朵,像飘逸的云一般轻盈。

  尝了一口,那味道叫一个鲜(母亲是极少做汤的)。此时刘敏折回来,问我味道怎样?

  “挺好的。这地皮菇是什么菜,我从没吃过也没见过,它的样子有点像紫菜?”我疑惑地问。

  “地皮菇,可不是随时能吃到的呢。它是大地的耳朵。地皮菇又名地皮菜,菌藻结合体, 一般生长在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在夏季阴雨天大量生长繁殖。干旱的季节是找不到的。有的地区称作地软、地脚皮【临沂方言】 地耳、地衣等。一般都是雨后去捡地皮菇,用来做菜 、做汤,味道好吃极了。”

  刘敏哔哔哔哔地向我普及了一下地皮菇的基本知识。末了,她又特意叮嘱一句:“虽然地皮菇味道鲜美,但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因为它性凉。”

  时间过得真快,吃完这一次地皮菇我就再也没有吃过了。

  我也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了一个工人。

  每年的三四月份,同事们都相约在雨后去捡地皮菇,起初我是不去的。后来,经不住她们的怂恿。去之前,先准备好小袋子,手套,就跟着她们出发了。

  雨后的泥巴路特别难走,走了许久,拔了几个小笋,偷拍了几个背影,采了几支紫藤,却还不见地皮菇的半点身影。

  正对着一朵白杜鹃左拍右拍时,却听见前面的牛艳欣喜若狂地大喊:“快来快来,这里好多地皮菇。

  我顾不得再去拍美美的杜鹃花了,手机塞到口袋里,直冲过去。

  黑色的小小的地皮菇趴在杂草上,软软的,有点像橡皮糖。它们左一个右一个的趴在草地上,毫无章法的乱趴着。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也有如双胞胎一般死死粘在一起的。

  我们捡了许多,很快一袋子就捡满了。

  满载而归的我,却对着这一盆的地皮菇发了愁,地皮菇是捡了不少,可是实在是太脏了,树叶,杂草全附在软塌塌,肉乎乎的地皮菇上,还有细细的松针,以及一两条小虫子。

  我实在是没有这个耐心洗它半个一个小时,草草地洗了两道,打了个电话给朋友,请她赶紧来拿走这大地的耳朵。

  朋友很快就到了楼下,我急急忙忙地把地皮菇全装进袋子,拎下楼送给她。

  关于地皮菇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我向来如此,喜欢享受采摘、拾捡、制作的过程,却并不喜欢最后的结果…

  天又下起了雨,这一次的地皮菇还太小,过几日,待雨停了,想必,地皮菇又会发起来。那时,可以捡了地皮菇来做:清炒地皮菇,韭菜炒地皮菇,最后再上一个地皮菇蛋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地皮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