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命不息》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生命不息》观后感100字

2022-05-07 08:45: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命不息》观后感100字

  《生命不息》是一部由约翰·克劳利执导,托马辛·麦肯齐 / 茜安·克利福德 / 莱丝利·曼维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不息》观后感(一):轮回中的人生功课

  是有这样的说法, 灵魂在轮回中, 一次一次的探索各种可能性, 以学习人生的功课, 从中体验生命, 而探索生命的意义. 在剧中, Ursula的不断的轮回, 其实基本上就是在描述这样的过程. 人生功课, (根据 THE MICHAEL TEACHINGS)有几个对应的阶段和主题: 生存, 规则, 实现, 关系, 大图景/意义. 1. 生存 - Ursula刚开始, 在幼年一次次因事故而亡, 所以她在学习如何规避各种危险, 而生存下来, 2. 规则 - Ursula生存下来后, 第二个阶段, 是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 一切潜在的规律, 怎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如何应对各种场景,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力量... 3. 实现 - 在了解规则之后, 就是实现, 人生的自我实现. Ursula上大学, 考取学位, 独立自主, 实现自己的价值, 得到体面的工作, 和相对自由的生活. 4. 关系 - 在自我实现达成之后, Ursula下一个功课的主题, 是关系. 对弟弟的爱, 对丈夫的爱, 对女儿的爱, 还有参加防空管理队, 对陌生人的爱... 当然, 这些爱都交织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 5. 大图景/意义 - Ursula在某个时间线也许救了弟弟, 也许刺杀了H... 冥冥之中, 她觉察到了, 有无限的可能性. 这时, 她开始探索的是大图景和意义这个主题, 到底这些有怎样的意义, 要如何存在... 最后一个场景, 家里所有人在一起, 其实就在分享, 每个人对这个主题的领悟. 真的是很棒的一部片子, 醇厚而回味悠长.

  《生命不息》观后感(二):Life After Life(书推;也涉及剧透吧)

  发现评论区这边竟然没有人,让我这种没有水平的家伙占了沙发着实不好意思。

  2013年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开始读国外小说,首先是泽文的《岛上书店》和《无声告白》,后来闲暇时候就在京东上闲逛,淘了很多好书,两部《生命不息》给我的感动直到现在都令我十分难忘。

  第一部《生命不息》讲的主要是女主厄苏拉在刚一出生时就死于脐带绕颈、但她并没有因此彻底死去,而是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在这一次生命中,医生从暴风雪中赶来扭转了厄苏拉将会死于脐带绕颈的命运——此后,每当厄苏拉因为生命中的某个错误而死去,她都能拥有一次改变错误、延续生命的机会,在书中,有形容过厄苏拉在迎接死亡时“是巨大的蝙蝠翅膀将她包裹起来”,而后,她就会醒于暴风雪之夜。拥有这种能力的厄苏拉可以一次一次将自己从错误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她甚至试图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暗杀希特勒。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她的眼睛去见证人生一种又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厄苏拉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借由自己的选择影响周围人的决定,使他们的命运也能够得到改变。

  第二部《生命不息》主要是以厄苏拉的弟弟泰迪为主角,读过厄苏拉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弟弟泰迪并没有厄苏拉那般可以延续生命的能力,但我私以为这本书没有站在厄苏拉那样的超能力者的角度、而是选择了泰迪,一个普通的将会死于战争的男孩的角度,以如果没有战争他的人生将会如何为线索。泰迪的人生并不完美,而如果没有战争,他也将会品尝普通人的苦辣辛酸,更容易使人共情,特别是在读到小说的结局时,作者对剧情的处理方式已经完全可以用“震撼人心”和“神来一笔”来形容,真的非常推荐大家阅读。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第二本书的意义要远高于第一本书。

  我写的这堆东西,称不上影评,但就是很想跟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抨击和评论,而且年代久远了,我对书中的一些理解可能也因为当时认知水平太低而不到位,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拙见生气,这也是我在豆瓣的第一条长评,只希望能跟大家推荐一下这两本书,毕竟,原作真的太冷门了,这样的佳作,冷门是很可惜的吖

  《生命不息》观后感(三):太迷人了,BBC新作我沦陷了

  BBC新作来了。

  迷你剧,全季4集,每集1小时。

  也就是这四个小时,给了天天莫大的触动,有过平静愉悦的心情,也又有过疯狂快乐的瞬间;有过紧张不安的情绪,也有过无法排解的愁苦焦虑;有过俏皮可爱的窃窃偷笑,也有过守到堤坝决堤最后一刻的泪流满面。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复杂如此丰富的情感,便是因为这部剧。

  它直述生命,诉说着美丽、死亡、重生、遗憾、执念等一切美好或者不美好。

  《生命不息》

  Life After Li

  共4集

  《生命不息》,用最美的语言和镜头,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从她出生起,就面临着生命的各种死亡。

  脐带绕颈、溺水、瘟疫、意外、家暴、战争……

  每次她死去,都会再次重生。

  为了下一次的生命能够得以生存,她拼尽全力避免死亡的各种可能性,对危险的人和事敬而远之,但是死神总是悄悄来到,乔装成不能辨别的模样,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

  第一次,在她还是婴儿时,刚来到人世,便没有了呼吸。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脐带绕颈让她失去了生命,医生的缺席让这个生命失去了挽救机会。

  第二次,又回到了那个大雪之夜,医生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了这个即将临产的女人旁边,也因为他的到来,才有了这个小女孩Ursula。

  不过,在她还是婴儿时,Ursula就已经嗅到了这个世界的危险,比她早出生几年的哥哥试图用落叶捂死这个小婴儿,家里的窗户又高又险, 母亲因为有了下一个孩子也因此照看的精力都转移到了新婴儿身上,因此,Ursula在海边玩耍时,溺水而亡。

  再一次,Ursula的生命重来,产科医生即使赶来,她逃过了脐带绕颈。父亲及时出现,身上的落叶被清除。海边的写生画家及时发现,把她从海浪中抱了回来。

  这个时候,Ursula的小脑袋中,已经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

  而她下一次死亡又是什么时候呢?

  时值一战,父亲参军,常年没有消息,母亲给孩子们买来洋娃娃,并且骗他们说,这是遥远的父亲送的。而正是为了不失去这个洋娃娃,Ursula尝试冒险,也不幸失足。

  然后,再次回到那个大雪之夜,Ursula刚出生的时候。

  《生命不息》的故事逻辑简单,仅仅是,也确实是,Ursula出生、死亡并一次次的复活。

  但其内涵,并不能用这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

  在Ursula童年时期,她为了避免死亡做出各种努力,带着警惕,在每个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她不惜付出伤害别人的代价,也要换爱的人周全。

  在Ursula少女时期,她做错了选择,或者说没有学会,或者说从未学过拒绝,导致十六岁的她就怀孕了,但是,死神并未在她内心最痛苦的时候,取走她的性命。

  童年时期的她,如此抗拒死亡,而此时此刻的她,极力地想要拥抱死亡,死亡却弃她而去。

  如果说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那么我们截止到现在的生命便是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焕来的。

  《生命不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提供了无数个可能性。

  假如我们的生命死在战争中?渺小且卑微。

  假如我们的生命消失在对亲人的眷恋中?

  假如我们的生命在最开始时就死于襁褓之中?根本就没有下文。

  假如我们的生命死于花前月下?会让死亡更美好吗?会更加的心甘情愿吗?

  假如我们的生命,仅仅是死于“不懂拒绝”这四个字手中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仅仅是为了一个仇杀的目标而长大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跨过了意外、疾病、战争,安享终生,却始终抱憾呢?

  假如生命是我们自己选择结束的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在抑郁和咆哮中愈来愈暗淡无光呢?死亡便成为唯一出口。

  上一世的巨大悲惨,让这一世的她终日郁郁,也让下一世的她为复仇而活。

  那什么时候才是终点呢?

  对于本剧来讲,是小女孩真正接受死亡之后。

  对于Ursula来讲,没有终点。

  在最后一集末,Ursula的姑姑问Ursula的爸爸,你愿意再活一遍吗?

  爸爸的回答是,哪怕是为了再看一次Ursula学走路,他都愿意再来一遍,即使他曾经经历地狱般的一战。

  当Ursula的爸爸询问Ursula,你愿意再活一次吗?

  Ursula也回答了愿意,因为她已经发现了生命中的那些美好。

  为了那些美好的时刻,也许短暂,也许稀少,但也会再去一遍一遍地、历久弥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拼尽全力,去爱。

  《生命不息》娓娓道来了太多的死亡精神和生命意义,并且是以一种文艺的、浪漫的、复古的,让人心碎的方式呈现着,以至于天天想要一遍一遍地去看,去琢磨,去感受。

  上次以这样的方式触动到天天的,还是那部文艺范的科幻片《环形物语》,温柔美好且刻骨铭心。

  虽然《生命不息》在豆瓣仅有8.1分,但是,天天认为这部剧值得一个满分。

  而且,说不定还会有下一季。

  因为其改编的凯特·阿特金森原著《生命不息》,还有一部姐妹篇《归来》。

  我们一起静待归来吧。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