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药打粉“别任性” 哪些能打有讲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中药打粉“别任性” 哪些能打有讲究

2022-06-14 12:27:42 作者:报 来源:大河健康 阅读:载入中…

中药打粉“别任性” 哪些能打有讲究

  中药打粉“别任性” 哪些能打有讲究

  很多药店都会为消费者提供中药打粉服务,既方便了患者用药,又提升了药店的服务品质。但部分消费者还有一些疑惑,中药打粉好不好?所有的中药都适合打粉吗?中药粉又该如何保存?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王治阳文于启蒙图

  中药打粉有渊源

  说起中药打粉,就得提到一个传统剂型——散剂,传统的散剂分为粗散和细散,而中药打粉指的就是细散,即将配方药材粉碎过筛达到一定的目数,以便直接内服或外用的药粉。中药打成粉末后,不仅仅只是改变了中药的固有性状,还有很多的好处。

  提高药效。中药打粉后表面积增大,粉粒分散,易于有效成分溶出和人体吸收,能提升中药的生物利用度。

  方便服用。中药粉末流动性强,便于装填较小体积的药物载具,如可以装胶囊吞服等。

  精确分量。中药打粉以后,药粉单位体积变小,对于服用量较小的中药,打粉以后可以更加精准称量。

  节约药材。中药打粉以后,单位有效用量减少,可以节约药材。

  中药打粉有讲究

  虽然中药打粉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草药都适合打粉服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中药适合打粉:

  质地坚硬的中药,如三七,需粉碎成三七粉服用;价格昂贵的中药,如西洋参,打粉冲服可以节省药材,降低用药成本;气味或口感极度不适的中药,如黄连,常打粉装入胶囊服用以隔离苦味;不宜煎煮提取成分的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中药,如元胡索等,打粉吞服更利于病患治疗的中药;制备外用药粉的中药,此类中药打粉便于黏附和发挥药效。

  中药打粉后,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挥发和吸附的效能都会增加,所以一些成分特殊的中药是不适合打粉服用的,具体如下:

  熔点低、黏性强的中药,如乳香等,打粉后温度稍高即容易结块,不利于保存;挥发性芳香类的中药,如薄荷、枳壳等,打粉后挥发油更容易散失,药效也随之降低;质地轻飘的中药、花类中药,如金银花、菊花等,打粉以后质轻飞扬,且有效剂量体积偏大,不便于冲服;粉末异变的中药,打粉后性状异变的中药,如灵芝粉末呈棉絮状,并不适宜泡服或冲服;有毒的中药,如附子、半夏等,其毒性在高温煎煮过程中可逐渐降低,用药较为安全,而打粉直接服用就容易引起中毒;动物类中药,如地龙、水蛭等,可能存有细菌或容易被细菌污染,如果直接打粉服用,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等。

  中药打粉存储有要求

  正常的中药药粉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若存储不当容易吸潮,结块、发霉、变质等,特别一些黏性、油性较大的中药更难储存。要保持中药药粉质量稳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选择适宜的容器。根据药材性质选用封闭的或者密闭的容器,可以避免药粉吸湿变潮或者气味散失。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二年,特别是一些名贵药材,更要控制存量。

  成分特殊要冷冻。黏性重、含糖量高的中药粉建议冷冻保存,如熟地黄、枸杞子等,易吸潮发黏,应充分干燥后低温保存,以免软化结块影响药粉的使用。

  中药打粉,无论单味还是复方,内服还是外用,都遵循增效减毒、便于应用的目的。如果需要中药打粉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师或者药师,以免出现用药风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