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赶山走海追春风》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赶山走海追春风》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7-07 09: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赶山走海追春风》经典读后感有感

  《赶山走海追春风》是一本由雪小禅 / 周大新 / 刘醒龙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赶山走海追春风》读后感(一):诗和远方能消弭生活中的苟且

  现实中,大部分人没有达到财富、时间、兴趣完全自由的境地,如何把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被动苟且稍加平息、减缓呢?那就暂用诗和远方加以消弭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动起来,携带亲友去旅行,或坐下来,打开书本去神游。 《赶山走海追春风》一书集雪小禅、周大新、刘醒龙等知名文化学者、当代著名作家的20篇有趣人生感知。一半是山河湖海,一半是笔墨纸砚,给人一个更加完美的随心旅行,进入此书,开卷随行,增加畅快,暂忘苟且。 主编杨晓升,辑印的是人间风物,更是心中波澜,与读者能碰撞出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或道道涟漪呢?我的举以下三例。 一、仰望匠心之门。胡烟的《大匠之门》写道“我喜欢看匠人做工”,“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掌握一门手艺。”说到了我的心里,这是我常说的,甚至是对前者是艳羡,对后者是痛心。对工匠把握自我、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巧手神功的敬仰和向往,让我吝啬到对给我家换暖气片的师傅手艺都啧啧称赞。对自己没有一门手艺而心里没有着落,似乎没有抓手,没有落脚点的不稳定性而懊恼。谁也侵犯不了匠人的精神领域、工作领域,他的地盘他说了算。 二、穿越健康之门。王常婷的《相遇中药》之二“文字遇”中对刮骨疗毒有了更广泛的告知、更深刻的联想。刮骨疗毒的不只有关羽,还有《北史》记载的长孙子彦、北宋赵匡胤牙将张琼、南宋名将韩世忠等。刮骨疗毒不只是刮的自己的骨疗的自己的毒,还有刮别人的骨疗自己的毒,这就引出了史上最重大最惨痛的“文字遇”——甲骨文。甲骨文依附存在的龟甲被用于药材,大量大批的毁于一旦,幸存者的幸运是被当成了宝贝,不在被刮自己的骨疗别人的毒。让商文化历史得以部分见天日,得意显现曾经的辉煌。 三、流连文化之门。肖复兴的《门上沧桑》观察、记载、汇总、研究了老北京的门联文化,感悟沧海桑田的变迁。院落是生存的文化地标,门联是生活的文字地标。门联是四合院的标配,中国“风”的“土人情”。文中首个门联便是鼓励开卷有益的“好善最乐,读书便佳”。“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这居然是一位卖姜的人家门联,你是不是感觉到那姜的一股香味,质量一定是极佳的,应该也是“姜香不怕巷子深”,买卖极好的。“图书存汉魏,礼乐备周秦”,有人会想想这是达官贵人或官方场所的门联,其实不然,恰恰相反。这是北平解放前一所贫民窟的门联。这是永生巷的黄鹤楼,被黑色幽默的楼。被势利小人鄙视为“下等人”确有“上等门联”,这恐怕就是文化“永生”的根源。 此书中有山有海有春风,快,一起畅读起来。

  《赶山走海追春风》读后感(二):不关岁月,只观山河

  班后,拖着沉重的身躯,路过一家很不起眼的书店,微弱的灯光中层叠摆放的书仿佛在向我招手。临近瞧见店员的手中捧着《赶山走海追春风》,摇头晃脑的模样引起了我的注意。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像一只迷芒的蚂蚁不知疲倦地奔波。其实,吸引我的并不是《赶山走海追春风》充满绿色的封面,而是店员抬起头来和我说起的那句话:不关岁月,只观山河。 不关岁月,只观山河。能写出这样的话语,注定是一个坦荡的人,知道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时间是挽留不住的,山河曾经见过它的模样。雪小禅、周大新、刘醒龙都是新生代我最喜爱的作家,他们的散文不仅具有共同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而且还能把你心中所思所想写得淋漓尽致、纤毫必见。

  雪小禅《小禅读帖》构筑的是人与历史的脉络。赏的是帖,读的是心。如果你与书贴人有缘相见于历史的长河中,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愿望与有才华之人相识相知相爱,正如钟绍京、褚遂良,本不为我所知,但如果有一幅《灵飞经》《山河帖》摆在我的面前,我会想象当时他的心情,是喜,是悲,是痛、是愁。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我们并不需要在尘世找到值得终生寄托的事物,因为人至中年,越来越信命了,上天安排的每一步都要走下去,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周大新《在苏格拉底被囚处》展示了思考的力量。虽然雅典有太多的景致可以引起游客的注意,但是周大新却独自对于这处囚笼产生了兴趣。构成囚牢的石壁与石室,目睹过伟大哲人的身影,聆听过他的声音,见识过他的智慧,而且看见过他最后赴死的情景。人与世界的关联莫过于此,我们从出生至死亡,都在想方设法在这世间留下痕迹,让后来者景仰与追思。无疑,苏格拉底是成功的,他尽管不明白安尼托、梅勒与吕贡强加于其身的罪名,但他还是明白羡慕与嫉妒总是相伴而行的。有些人羡慕,就必然有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充满嫉妒不想让你继续生存。

  刘醒龙《抱着父亲回故乡》渲染的是亲情的牵绊。每个人都会在父亲的抚养下成为他自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与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更不要说在有生之年抱起父亲。父亲的重量不是物理概念,而是伦理价值。当你抱起父亲时,你就捡起了自己与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因为它会让你懂得“所谓有泪不轻弹,所谓有伤不常叹,所谓膝下有黄金,所谓不食嗟来之食”,指向的都是一种人,他的名字叫父亲!

  《赶山走海追春风》读后感(三):星河璀璨,人间理想,风物长宜放眼量

  雪小婵,优雅又有诗意的女子,既是慢煮生活的美学家,又是跨界艺术家和贡献美文的作家,尤其擅长禅心随性的书法。

  在今日头条偶遇雪小婵,不由得为她的诗意生活所折服,品茗、做美食、赏粤剧、绘画、练书法,有滋有味,果然是人间烟火气。素颜素语素心,随性自然,在花开花落的人间,过着诗意的生活。

  《赶山走海追春风》集结20位名家,共同创作散文集,分为“煮字为药”“寻旧访迹”“山河辽阔”“人世光阴”四部分,分别从文化生活、古旧时光、自然风光、脉脉温情的角度,讲述质感的生活。

  对书法颇有研究的雪小婵在“小婵读帖“中,深刻阐述了自己对字帖的独到见解。

  她对唐代钟绍京的《灵飞经》不吝赞美之词, “灵动如处子”“飘逸如天女散花”,国学大家启功得其韵、得其骨。

  褚遂良的《山河贴》,波澜壮阔,她模仿褚体,创作“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字如其人,借助《山河贴》,雪小婵穿过千年前的岁月,回望褚遂良的人生,惺惺相惜孤独之感。

  皇族后裔赵孟頫,诗书画技艺精湛,他的《深秋贴》《寒食帖》让雪小婵津津乐道。从字帖中体味赵孟頫和妻子管道昇的爱情故事,《我侬词》便是化解他们婚姻危机的关键: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雪小婵是中国作协会员,出版小说和随笔50余本,曾经荣获孙犁文学奖和老舍散文奖,其代表作《繁华不惊 银碗盛雪》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禅是一枝花》《烟花那么凉》《倾城记》《人间风物》等。

  她一如既往地用文字诠释美好的生活时光,过的是理想生活。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惬意的生活,大隐隐于市的禅意,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一首诗。

  散文随笔是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和感悟,胡烟在《大匠之门》中感受匠人的专注,周大新在雅典有感而发《在苏格拉底被囚处》,刘醒龙在《抱着父亲回故乡》中感受绵绵的父子情深,姜华在《南太平洋上的月光》中享受艺术给人的生命带来的快乐。

  《赶山走海追春风》中每一篇文字都浸透着作家们的情怀,在人世间追寻生命的真谛,在静谧处感受心灵的清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