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汤兰兰案:你猎杀的不是罪恶,而是文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汤兰兰案:你猎杀的不是罪恶,而是文明

2018-02-05 13:30:34 作者:和你一起加油的 阅读:载入中…

汤兰兰案:你猎杀的不是罪恶,而是文明

  一点击上方蓝字加关注

  Jenny乔  公众

  

  “谁来写写汤兰兰?” 约稿群里出现这条消息时候,我一愣,谁是汤兰兰?上网一搜,傻眼了。

  10年前一起骇人听闻的强奸案,一个14岁的姑娘举报自己爷爷叔叔、姑父、姨夫、老师、村主任、乡邻十多个人,强奸自己长达七年,奶奶和亲妈还是帮凶。

  11名被告,锒铛入狱。这几年有些陆陆续续已经出狱了,包括这个寻找汤兰兰的万秀玲,也就是她妈妈。从媒体披露的案件细节来看,真假难辨,万秀玲觉得孩子是受了别人的教唆。

  她到派出所查到了,汤兰兰的户口信息,发现女儿名字改了,户口迁走了,显然,想把一切是非曲直埋在过去,但万秀玲一心想找女儿问个清楚

  于是,就有了一篇《寻找汤兰兰》的刷屏爆款。文章里,汤兰兰的户籍信息清晰可见,也把新闻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讽刺的是,网友们没有为记者苦心营造的爆点买单,反而把他们也人肉了出来,变成口诛笔伐对象

  人肉这个词,2016年被加入新英汉新辞典,英文叫cyber manhunt,网络猎杀。

  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人类清除计划》,说的是2029年,因为地球人太多了,美国政府展开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清除计划,12小时内允许任何形式的犯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没有了束缚,人性回到最愚昧和贪婪状态。说的大概也是今天这个说话不用交税、揭穿不用付费的互联网时代

  怎么想都觉得,“汤兰兰”事件让人细思极恐。

  

  左手性侵,右手冤案,记者稳赢。

  传媒圈里有句话,新手追随热点,高手制造热点。澎湃记者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微博热搜下线的日子里,生生制造了一个爆款。

  就像这则疑似记者回复的微博里说的:向左是性侵案,向右是冤假错案,哪一个都不容忽视。是啊,所以一则陈年旧案,即使早已盖棺定论,对媒体来说,都是一场稳赢。

  谁在乎什么真相呢?我们只需要流量。

  想起不久前,80后创业人茅侃侃自杀后,王利芬的一篇10w+引来了无数指责。

  有人说,她错在得意忘形。可在我看来,所有得意忘形不过都是真情流露。一个人的恶心,是藏不住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根本必要藏,被骂也是一条出路,总比平庸强。

  于是,不禁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多人毫无底线地搏出位?

  理由其实很简单人们爱看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奶头乐理论”,为了稳固20%精英群体地位,往80%的loser嘴里塞进一个奶嘴,比如今年风靡朋友圈的各种游戏爆款。这种奶头填补你的空虚,让你没时间努力奋斗,和精英抢饭碗。

  不过,另一种奶头更加荼毒人心就是用不对等的信息挑动你的情绪。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是不会思考的。而盲目片面地下结论,恰恰是个别人实现奴役最重要前提

  可是,连你的情绪,都是别人满满的套路,不可怕吗?

  

  以暴制暴,我们稳输

  发现了记者的套路后,我们奋起反击,不少人把矛头对准澎湃记者,扒出了她的照片、记者证、社交账号,信誓旦旦地要给她家送花圈。美其名曰,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可惜,这一局,我们又输了。

  这些年,特别流行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在缅甸寻找奥威尔》里有一个故事

  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进献一个处女,每年村里都会派一个少年去和恶龙搏斗。但从来没有人回来过。有一次,有个人尾随少年,想看他斩龙。只见龙穴铺满金银财宝,少年用剑杀死恶龙,坐在它的尸体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长出了鳞甲。

  故事说的是人没有抵制住诱惑,其实愤怒也是一种诱惑。

  以暴制暴是不是正义,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以暴制暴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世界里,只剩下暴力

  有人说,暴力是为了秩序,为了让人渣明白,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后果。可是,如果为了惩罚人渣,让所有人都活在人渣的level里,不值。

  我们痛斥人肉汤兰兰的记者,却变成了猎杀记者的人。想想其实挺讽刺的。

  人特别容易养成习惯。今天,你觉得自己人肉的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明天,你就会人肉一个踩了你一脚却没道歉的人。而更可怕的是,一旦你按下发送键,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撤回去。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汤兰兰”,这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

  

  最后,我想说说,读书、学习、长见识到底有多重要。

  别说我扯太远,因为我仔细想了一下,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以暴制暴,唯一的方法就是长脑子

  这事儿我是怎么发现的呢?说来挺有意思

  前段时间,高晓松炮轰清华,说名校是镇国重器,现在却成了职业培训所。当时,这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我就发现,身边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人都跳出来吐槽“名校无用”,反倒是名校圈里,几乎没人跳出来diss这件事。

  不知道生活里,你发现了没有,越无知的人,越喜欢评论。反倒是懂得多的人,话特别少。他们专注在自己身上,从来不关心那些不知真假的八卦新闻。

  我曾经问过一个在我眼里特别牛逼的人为什么,他跟我说总觉得自己想法偏颇,怕误导了别人。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优秀的人都不太爱说话。

  有人可能反驳我,按照你这个说法,人压根就不应该说话。毕竟除了当事人,每个人都不知道真相。

  不是的

  我从来不否认还原真相给后人以鉴的重要性,但今天大部分人说出来的话,根本不是在还原事实,而是在虚构。

  把有争议的内容说出来,叫描述。

  事情用有争议的方式说出来,就叫起哄。

  一个时代最大的危机莫过于谁会讲故事,谁会煽动情绪,谁就手握舆论大权。

  所以,我想,我们都该学着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人肉真的值得称赞。无论一个人多坏多恶,人肉的代价都太大了,因为我们猎杀的不是罪恶,而是文明

  往期好文

  《那个挡门被停职的女乘客被冤枉了吗?》

  《对金钱的执念,正在毁掉我们这一代

  《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喜欢穷养孩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