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和外校, 不是你人生路上唯一的选择,但你是唯一的你。
2017/11/22
Wednesday
常青藤和外校,
但你是唯一的你。
讲真,
也没有打破脑袋一心挤进择优班,
走到能在周六清晨的图书馆
一边喝冰可乐一边打字的今天,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我妈的一个闺蜜,
但为了考外校已经上了快半年的培训班了,
听得我心里一紧一紧的。
我妈的这位闺蜜变得十分焦虑,
输12
输入
还有燕娘娘的儿子,
在公办小学读到三四年级的时候,
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如果以当年散养我的方式再教育下一个的话,
她是得有多强的抗压能力多大的心啊,
显然她已经做不到。
“省省吧”——这是她的口头禅,
想想我自己,
幼儿园就是玩过来的,
(那是我妈的母校),
三四年级的时候一些同学纷纷考去了外校,
但这并没有动摇我
(我妈稍微动摇了一下,但也就“忽”的一下);
小升初的时候,
我压根就没想考过什么常青藤和外校,
(那也是我妈的母校),
虽然进了重点班,
但也是三个重点里最菜的那个,
学号还是排最后的;
中考之后让我纠结的,
是沙中上重点还是去梁丰吊车尾
虽然那时候常青藤的国际班在向我频频招手。
进了一个不是985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的普通大学。
但已是我这些年交出的无数答卷中最满意的一次。
(数学及格了呢)
我并不觉得这个结局会因为
就像我从来不觉得华罗庚来教我数学,
阿基米德来当我同桌我就能学好这门课一样。
而这些年为数学拼过的命更是告诉我:
我流着泪做一百道数学题后的考试结果,
依旧不会有裸考的英语分数高。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
如果我是在常青藤或是名头更响的学校学数学,
高考是不是就有可能去个211、985?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十二年里唯一的一次数学补习是二十天,
那个牛逼的数学老师
曾一届双优班就带出十二个北大清华学子,
无奈还是在我这里折了腰。
所以,我亲爱的诸位数学老师啊,
能救自己的从来只有不甘沉沦的自己而已。
文科生数学都不好,
(她一般都是现身说法拿自己举例)
你的数学放在这个群体中不一定就是最差的。
结果期末成绩一出,
而我,依旧在数学成绩面前惨烈阵亡。
我们大多都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
而被幼儿园老师认为“天才”,
默认了我的“平庸”。
这种平庸,
不会因为我走进所谓的名校就转了性。
顺其自然的路才最好走。
那些所谓镶满金玉的路,
赤着脚的孩子硬闯只会被割伤手脚。
我妈有一次回家跟我说,
每年的学费也依然得靠贷款付清。
我妈从来不屑这样的做法,
什么孩子走什么路,
但往往他们不去正视现实。
在我看来,有这些钱,
因为让人终生受益的并非只有一纸毕业证和学历。
每个看似简单的孩子,
都有他闪闪发光的牛逼之处,
找到它,培育它,经营它,
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但也只是曾经。
我的人生到这里,
没有常青藤没有外校,
没有北大没有清华,
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离开了讨厌的数学,
学点外语,学点中文,
写点小字,画点小画,
现在的我没有资格安慰你说:
放轻松,一切都会过去的。
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猴才能懂得。
也许会在很久之后,
也许就在不久之后。
所以,再怎么躲不过应试教育的这道坎儿,
也请不要让“常青藤”和“外校”成为你唯一的选择。
它们不过是装下一茬又一茬学子的建筑罢了,
谁又知道多年以后,
究竟是你配不上它们,
还是它们配不上你。
才值得你去真正珍惜和回忆。
“所以,亲爱的各位,
你要知道你前程似锦啊。
”THE END
吃喝有度 风月无边
有故事的人 快到碗里来
往期文章.
母亲节,送你一双鞋。
赖裕智:君若天上云
五月,我们给“一碗”的粉丝送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