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这些书里,女人面对的问题可不止一间厕所而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在这些书里,女人面对的问题可不止一间厕所而已!

2018-06-11 09:01:38 作者:谢谢你来看我 </sp 阅读:载入中…

在这些书里,女人面对的问题可不止一间厕所而已!

  《月亮河》《印度的女儿》《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些年,印度电影一直密切关注着本国文化背景下的女性问题努力为推动社会变革自己一份力。

  电影《摔跤吧,爸爸》

  近期上映的号称“改变6亿印度女性命运”的《厕所英雄》,同样是这样一部关注印度社会女性地位与生存环境的电影。

  因为传统习俗,野外排便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习惯。在印度,建厕所难,让人们在建好的厕所里上厕所更难!

  但如果说男人户外大小便造成的只是环境卫生问题,那放在女人身上就还有尊严安全的问题

  毕竟在这个对女性种种不友好的社会里,男人们“无处不是厕所”的理论对她们而言是不成立的。

  在上厕所这一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生理需求面前,男人可以大大方方的,女人却只能偷偷摸摸的。

  所以才有了这个女人为建厕所而抗争故事

  每天凌晨4点左右,女人们结队到野外上厕所

  很多时候,所谓的“女权”问题,其实不过是“平权”而已。

  而女性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往往不是一间厕所就能解决。下面这7本书,就从政治战争友情爱情亲情等多方面,让我们看到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女性的生活,看到她们的痛苦挣扎、不屈和坚强

  使女的故事

  豆瓣评分:8.3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长按二维码购买)

  小说中,女权写得好的有,反乌托邦写得好的也有,但女权和反乌托邦放在一起仍旧写得好的,《使女的故事》应该是独一份!因为将女性放到舞台中心,《使女的故事》给人一种前所未有近在咫尺和毛骨悚然之感。

  不远的将来,环境恶化,生育率低成了困扰人类的大问题,能够生育的女性是整个社会最稀缺珍贵资源。这时候,一支极端宗教势力侵占美国国土成立了基列国,国家里能够生育的女性被强行集中起来,命名为“使女”,专门用来为没有生育能力的掌权者们生孩子。以琼为代表,这些丧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使女们顺从、哭泣、死亡、抗争……

  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去年一举揽获艾美奖多项大奖,今年第二季播出后豆瓣口碑再创新高。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一度成为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热门获奖人选。  

  豆友 @一千 短评

  电视剧在改编时为了迎合观众审美及当前的热门话题做了些巧妙温和的改编。原著更加辛辣尖刻删掉了给天使军的荣誉军人配发未成年处女新娘集体婚礼一幕非常可惜,原著里的加拿大也不是电视剧里的避难天堂,而是像现在为美国视瞻一样沦为基列国的马仔。除此外,各种现实中的各国政治影射极为有趣

  灿烂千阳

  豆瓣评分:8.8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长按二维码购买)

  胡赛尼的第二部作品,聚焦于战火悲惨坚忍的阿富汗女性,很多人读后都认为它的整体水准绝对不输《追风筝的人》

  玛丽雅姆和莱拉,同样两个有着不幸身世的女性,同样被迫嫁给了一个丈夫,同样忍受着日复一日家庭暴力贫困生活与战乱侵袭。阿富汗30年战争的社会动荡深重历史,就这样透过两个女人跌宕起伏命运细致入微展现了出来。

  希望、爱情、困苦失落,命运不能由自己做主的社会里,微弱个人意志是她们唯一能够用来与这个世界抗衡的东西

  豆友 @菩提风花  短评

  就像指北针永远指向北方

  男人责怪的手指永远指向女人

  名字的故事

  豆瓣评分:9.0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长按二维码购买)

  女性友谊中那些不为人知隐秘都被埃莱娜·费兰特写进了“那不勒斯四部曲”里,《新名字的故事》就是其中的第二本。

  埃莱娜和莉拉,两个出生在那不勒斯贫困社区女孩儿,在与命运抗争的长达50年的人生历程中,她们之间既有割舍不断的友谊,更有埋藏心底嫉妒无声无息的战争。她们互相依赖,互相较劲,互相从对方身上辨认着理想中的自己的模样

  小说作者埃莱娜·费兰特是意大利一位极受欢迎却又极其神秘的作家全世界读者都不知道ta的庐山真面目,就连性别,也只能通过笔名“埃莱娜·费兰特”推断大概是一位女性吧。

  豆友 @已注销人士暗蓝 短评

  好吧我也没忍住把这本看完了。我现在最大的困惑其实是:这个作者为什么什么都懂!不光是女人们,男人们的歇斯底里,在她笔下也能驾轻就熟。生活就是如此无望,彼此桎梏,每个人都想要挣脱,可都没有结果,只留下了故事。

  女宾

  豆瓣评分:8.3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世纪前半期那帮法国知识分子情感生活能“作”到什么地步,由《女宾》可见一斑

  一般人遇到“三角恋”都是欲除之而后快,可在这本小说里,主人公却试图将其变成一种三人互爱的关系美其名曰和谐的三重奏”。结果是,折磨、嫉妒、痛恨,甚至谋杀都来了,唯有“和谐”遥遥无期

  《女宾》是《第二性》作者波伏娃的第一本小说,书中处处可以看到现实中她和终身伴侣萨特情感生活的影子。保持一种超越世俗男女关系究竟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了。

  豆友 @木由 短评

  波伏娃对情感变化把握真是细腻,看的时候会心疼。三人行应该保持一种无人需做出牺牲平衡爱情状态。但人性本就自私,一旦有一方对一方产生狭隘诱惑占有欲,剩下的那个必然因排他性成为无路可退的受害者,一种良性稳定的关系也就会变得动荡卑鄙,太难维持了。L'invitée几近无耻天真带来会传染会溃烂的嫉恨,死局。为扮演一个大度温驯的女子弗朗索瓦丝憋屈了整本书,最后四页释放恨意的大黑化行为痛快了。

  隔壁女子

  豆瓣评分:8.2

  作者:  向田邦子  

  因为对女性生活心理微妙之处的细致洞察,向田邦子被称为“日本的张爱玲”。

  一个过着平淡婚姻生活的女人,忽有一日被一个男子声音迷住,进而奔赴一场“一辈子就一次”的恋爱,听上去好像应该是个颇具浪漫色彩轰轰烈烈的故事,但《隔壁女子》说,你错了。主人公幸子与情人缠绵三日后断然决定回到丈夫身边,继续踏踏实实过着原先那样的生活。

  独立自由,“女人一旦结了婚,这两样就全都失去了。不能够爱上别人,谈恋爱也成了滔天大罪,在以前甚至会被杀头。结了婚的女人,都是做好赴死的决心才谈恋爱的”。小说中,向田邦子借幸子之口这样说。

  豆友 @于是 短评

  这个女人太有烟火气,能把诗烧成灰,撒在顶顶日常的凡俗肉身上。

  喜福会

  豆瓣评分:8.4

  作者:  [美] 谭恩美 

  作为一部探讨女性命运和母女关系的作品,《喜福会》最特别的一点是把四对母女放到了中美文隔阂的大背景下。

  小说中,母亲们都是解放移民美国的女性,她们带着各自的伤痛记忆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片陌生土地重新开始生活;而女儿们则出生在美国,从小在美式教育和文化熏陶中长大。代际隔阂加上文化隔阂,她们怎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接受

  作者谭恩美自己就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典型的“二代移民”,处女作《喜福会》让她在美国文坛一举成名,并于1993年拍成电影上映。

  豆友 @半袖 短评

  还是感慨母女之间旷日持久的斗争,其实不仅是中西之间,哪怕是中中之间,也是无法避免你的过去我没有经历,我的过去却全部在你的监控之下,放一点空间在之间吧。PS,要大赞翻译程乃珊,这是唯一一本读起来完全没有生硬的直翻感的“外语书”,但也许因为,里面充满了东方的气息迷惑

  单身女性的时代

  豆瓣评分:9.3

  作者:   [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长按二维码购买)

  在一个单身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这样一本记录与探讨单身女性的生活的书来得正是时候!

  在美国,单身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已婚女性,“单身女性时代”名副其实地到来了!作者特雷斯特从100多个采访中选取了约30位单身女性的真实故事,用这本书演绎出一幅当代美国单身女子群像。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故事无疑也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或者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不论你是否准备拥抱单身的人生,都要始终保持独自生活的能力。书名,这本书所写的不只有单身女性的生活状态,更包括她们如何应对孤独、如何充实自我。

  豆友 @伊萨卡岛 短评

  好看,比《东京女子图鉴》《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什么的都来得真实有力

  你看过一些诸如此类的书吗?

  书里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女性让你特别佩服或感动

  来留言区和我们聊一聊吧!

  lt; END >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戳阅读原文,更多好书资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