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5条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熊,为什么跟人打交道这么累啊?”
其实熊觉得,那些驰骋于“人场”的社交达人,未必是因为掌握诸多伎俩;
熊可不是在偏袒这些人噢!
这个观念是来自,今天熊想给大家推荐的一本社交神书:《交际的艺术》。
作者戴夫·克彭,是美国一位拥有超高人气的畅销作家以及创业家;
他创办了两家互联网公司,曾担任全球众多会议的主旨发言嘉宾,是成千上万人的心灵导师。
戴夫认为,这些被我们忽略掉的人际交往细节,就像一条条社交潜规则;
或许没有人会放到明面上来讲,但确实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十分重要。
所以熊爷今天,就从书中选取5个,最简单易行的“潜规则”,分享给大家;
比起高颜值
或许不少人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认为高颜值是人际交往中的“绝技”。
但作者认为,比起高颜值,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自信从容”更加重要。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拿着已经失效的工作人员证,混进了一个大型颁奖典礼。
原本连参加资格都没有的他,却因为自信气场的散发,跟整个场子打得火热。
当然作者不是怂恿大家逃票,而是建议大家:
要时刻散发自信的气场,因为自信和从容是社交场合最强大的化妆术噢。
想培养自信也很简单,作者说,就是时刻记住自己是有底气的,有资格自信的;
“如果你是自信的,就什么话也不用说了。”
比起“谁也不得罪”
“忍忍吧,不想得罪他。”
即使被触碰了底线,也不愿得罪别人,等待对方有一天为我们改变。
作者说,这种“老好人”的行为,其实是大脑对我们的恶作剧,称之为“认知失调”;
比如,我们选择一个人当朋友后,大脑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所以就算两人不适合做朋友,我们也奢望有奇迹发生而不愿意接受残酷现实。
因此,作者提出了这一条我们很容易忽略的社交潜规则:
与其选择不得罪对方,勉强迁就,也许分道扬镳对彼此更好。
“在不良的关系中浪费的每一分钟,都不可能再追回。”
所以,作者建议,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做到“谨慎拿起,果断放下”;
比起自己说
让别人说更重要
或许有不少人会认为,“多说话”才能显得自己开朗,更讨喜。
抱持这种想法的,还包括作者的朋友丹尼。
在飞机上,丹尼自认为和这个姑娘相谈甚欢;
但下了飞机,丹尼却连她的名字、工作,都说不出来。
而他可能也因此,错过了自己的真命天女。
作者是想通过丹尼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社交潜规则:
比起听,每个人都更喜欢说;
所以想给人留下好印象,就要倾听对方说话,使对方成为谈话的焦点。
戴尔·卡耐基曾说:“你花两年时间费尽思想让别人关注你而结交的朋友,肯定比不上关注别人让你在两个月内结交的朋友多。”
熊爷认为,当表演者已经够多,我们试着做一位默默鼓掌的观众,或许更讨喜呢。
在网络社交时代,或许有不少人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网络人设”:
“我的这条朋友圈,只能xx和xx看见。”
“在网上吐槽吐槽,现实生活可不能。”
在作者看来,这些刻意制造出来的“人设”,短时间里或许能让人成为八面玲珑的社交达人;
但不论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更欣赏真实的人。
因此,作者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比起制造的“好人设”,展示真实的自己更重要。
“找到真实的自己,坦然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在熊爷看来,正如杜拉斯所说:“正是这样,他们喜欢你正因为你是你。”
比起正确
开心更重要
很多人在吵架时,双方“死磕”,非要争个谁对谁错;
但如作者所说,不论争执的结果如何,两个人的心情都会遭到破坏。
而且,若有一方越要争,另一方越是跟着唱反调。
所以作者要我们牢记,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争吵的这个潜规则:
比起正确,双方开心更重要。
“千万别试图改变别人的想法,要转变自己的心态,让双方都能开心地结束这场讨论。”
熊爷觉得,与其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巴掌打在对方脸上;
不如将它包进一颗糖果送给对方,待他细细品味,说不定我们的想法就能溜进对方心里呢。
“做一个开心的人,
开心到别人见到你也会觉得开心。”
或许,这是人际交往的
最后一张超级王炸牌吧~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