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人身上,不会出现所谓的“中年危机”?
▼ ▼ ▼ ▼ ▼ ▼ ▼ ▼ ▼
朋友公司今天面试了一个40岁的求职者,岗位是他们公司的策划总监,而朋友所在的公司其实很一般。
朋友说,看到这个岁数还来像他们这样一般的公司面试,心里突然有那么一点点的心酸和惶恐。
他那么客气地坐在那里,脸上挂着镇定但却略带勉强的笑容,不知道人到中年的他,在这条求职的路上,整个内心是否有太多的煎熬。而他温暖羽翼背后的家人,对他的殷切期望又会给他多大的压力和负担。
从工作履历来看,他在每个公司呆的时间并不长,长的也就3年,关键是换了好几个行业,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策划案。或许正是没有对某个行业或者公司的深入了解,让他缺乏过硬的核心策划能力,从而陷入不断换工作的怪圈。一眨眼就到了40岁,却还是在被别人不断筛选的过程中。
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员,一定是公司非常紧缺的资源。因为在信息轰炸、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大家都需要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在大众中脱颖而出。我认识一个非常优秀的图书策划人,他能把两年前卖不动的书卖到断货,还加印两次。这样优秀的策划人才,哪个公司不争?哪个公司不要?
策划是需要创意和大量知识累积的,如果永远只停留在新瓶装旧酒的层面,不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加深对行业的认知,就容易被市场淘汰,陷入越来越平庸的陷阱里。
朋友说,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求职者时,第一反应就是中年危机。那种紧迫感让他内心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到:“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而平庸是中年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唯有不断精进和学习,才能彻底摆脱平庸。
她今年45岁了,但我们从来不会把“中年危机”和她画上等号。
董卿从小就受到非常严厉的家教。因父亲从小生活穷困,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复旦大学。所以他笃定地认为,努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从她稍微识字开始,她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稍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所以你在《中国诗词大会》看到她深厚的功底,无需讶异。
董卿的优秀毋庸置疑,但她优秀背后持续的学习能力,更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
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当年离开已小有名气的东方卫视,进入前途未知的央视西部频道,经过十年打拼,32岁那年,她终于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成为焦点;2014年出国深造,从已经主持了10年的春晚舞台上谢幕,归零,回到学生的状态。归来后,华丽转身,成为了《朗读者》的制片人,开始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加丰富的角色。
她说,也不是没有害怕过,在海外学习的一年里,经常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坐在地上流泪——情绪不好的时候,她连凳子都坐不住,非要坐在地上才最踏实。她觉得恐慌,因为她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自己会得到什么。
但最终,她凤凰涅槃,化蛹为蝶。
此外,董卿还是一个热衷于阅读的人。她至今一直保持每天睡前一个小时的阅读习惯,几乎雷打不动,属于典型的终身学习者。
一个朋友的姐姐,现在开着一家实体小店铺,卖女士内衣。生意惨淡,电商把她们的生存空间一再挤压,如今举步维艰。
她姐姐打算把店面转让,自己再去打工。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力,让她倍感中年危机的压力山大。
我问为何不开网店?既然实体店开着,再开一个网店,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可以打开销路的。
朋友说,她姐姐早早走出校门,已经很久没有学习过了。现在也不想再去学习电商知识,不想再折腾了。但得知他姐姐今年才25岁时,我被震惊到语无伦次。
25岁,大好的学习年华呀,他姐姐却已经给自己画地为牢了。学历低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愿学习、踏步不前的固化思维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堂妹,一个在义乌,一个在广州,她们通过电商发家致富。她们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从未停止成长的步伐,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自己不断成长的思维方式,现在年薪净利润上百万,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张当中。
妹妹说,她们非常感谢马云,如果没有马云,她们可能也无法借助这个东风起来。
我觉得她们更应该感谢的是自己,马云缔造的庞大帝国事业,所有的人都看得到,为什么只有她们这群人抓住了马云的这股风跟着起来?
自助者天助之。只有自助,天才可助之;人不自助,天将弃之。
我很庆幸,在2017年优雅一生的秘密课程上,见到了世界礼仪皇后Miss Dally。
92岁的她,那么优雅大方、温婉挺拔的站在舞台上,始终面带笑容地给我们讲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课,犹如一个不老的传说。
这是一个殿堂级别的人物,世界上众多明星和各个王室的王妃都接受过她的礼仪训练。
她还是奥黛丽·赫本的闺蜜,和罗马假日男主角有过一段非常美好爱情的女主角。90多岁,她完全可以功成身退,但她依旧飞去世界各地给大家传播爱和美好,依旧在不断地学习与交流中。
我相信,Miss Dally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早已让她远离了“中年危机”。
你或许觉得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人物,应该从出生就自带光环。比如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受着贵族式的教育等等。但Miss Dally是一个私生女,出生在外祖父的羊圈里,从小备受流言蜚语的欺辱,受尽世态炎凉。
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凭借母亲给她的爱和悉心栽培,以及自己的努力和天份,她走出村庄来到了悉尼,从身无分文到后来的世界礼仪皇后,中间的酸甜苦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可以笃定的是,在这条时光长河里,从不曾缺席的就是她不断学习和终身的成长。
不管是我的妹妹们,还是董卿,抑或世界礼仪皇后Miss Dally,她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特别的闪光点,就是她们从未放弃过学习,从未放弃过自我的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
被“中年危机”困扰着的人,多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而取得成功,没时间去考虑“中年危机”的则多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先天注定的,自己失败了,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的表现。
他们做事情,过多地关注自己能力高低,不愿意去挑战自身能力之外的事情,担心自己出丑,不被别人认可,久而久之,思想就被禁锢了。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培养习得的,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没关系,就算失败了,也是另一种学习。
他们通常都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对新鲜事物涌现时会去积极地拥抱变化;他们会迭代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并从批评中学习和进步;他们会很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及时给自己肯定和鼓励,激发潜能,让自己做得更好。
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是不努力,只是他们给自己的努力设置了一个终点。就比如有些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一直也都很努力,但毕业后找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后,就此止步不前了。多年后却忽然发现自己已无一技之长,伴随而来的是让人恐慌的“中年危机”。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这个成长的前提条件就是不断学习。通过学习保持与世界的同步。
有句话说:世界正在惩罚那些不努力学习的人。陷入中年危机算是一种非常直接又残酷的惩罚吧。
但如果你是一个不断进取,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你快速前进的步伐,早已将“中年危机”远远甩在你再看不到的远方,又何来的中年危机?!
-END-
▼ ▼ ▼ ▼ ▼ ▼ ▼ ▼ ▼
*本文版权归【樊登读书】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发送“转载”,联系授权。
▌征稿启事
*在后台发送“征稿”,获取征稿启事。
▌思维导图
*在后台发送“终身成长”,获取《终身成长》高清思维导图。
▼ 点击【阅读原文】,《终身成长》解读7天免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