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二公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十二公民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1: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二公民读后感10篇

  《十二公民》是一本由李玉娇 / 徐昂 / 韩景龙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二公民》读后感(一):议事规则的启蒙

  首先谈一下背景知识,陪审团制度在历史上主要见于英美法系,现在则是主要见于美国,仅应用于比较严重的刑事案件的定罪,过去一般采取一致原则,现在多数原则更为常见。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比较理想,但也有人数不足的情况。如果陪审团认为嫌疑犯无罪,立即释放的可能性很大。

  陪审团的选择讲究随机,甚至稍微有点向草根倾斜,医生、律师和其他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反而不能入选。如果我们问问已经定居美国、拿到国籍的亲友,那么他们或者他们周围的人就很可能有过这种经历。担任陪审员多少会导致误工,有时还需要出差,但这是公民神圣的法律义务,不能拒绝,也不用担心经济损失,虽然这一制度的运行成本还是蛮高的。

  1957年的美国黑白电影《十二怒汉》(12 Angry Men)堪称影史经典,豆瓣评分高达9.3,而且话剧感很强,结尾也令人印象深刻。美国1997年、俄罗斯2007年都曾翻拍这一题材,也同样获得了高分。本书内容包括中文版电影和话剧的剧本和演员访谈、背景信息,封面非常大气,排版也相当通顺易读,迄今为止还没有读者发现错误,可见作者、编辑等人的功底和匠心,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阅读起来也不会很费时间。事实上,由于内容极具吸引力,很多人都接近于一口气读完。

  本书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导演和演员心得,从中不难看出导演背景知识充分、专业和法务修养都不错,并且有过执导类似题材影片的经验,对工作也非常认真负责。演员是人艺的阵容、其中有不少国家一级演员,演电视剧的经验也很丰富。这比较接近英国电影演员的模式:一定要有充足的话剧功底、舞台经验,表演的深度、演出的效果自然也不一般。

  第二部分是电影剧本,内容是一位富二代被指控谋杀其陷入贫困的生父,公众对此案的关注度很高,要求严惩凶手的呼声也不绝于耳。但检查机关在通过模拟陪审团的方式进行讨论后,最终认为此案证据不足,做出了存疑不起诉的决定,数月后真凶也果然落网了。

  从电影的开头来看,可以说是铁证如山、毫无疑问,然而随着剧情和讨论的推进,观众/读者也不得不承认,此案确实存在较大的疑点,确实不能凭借现有的证据,就断定嫌疑人是凶手、并且判处其死刑。人命关天、冤枉不得,更不能被盲目的阶级敌意、仇富心态所蒙蔽。

  中文版继承了原作的一些重要情节,特别是观众比较熟悉的火车、眼镜、闷热、下雨、凶器、哭泣等元素,而改编部分也恰到好处,抓住了原作的精髓——贫富差距和群体偏见的主题,并且对当代中国常见的一些社会问题把握得非常到位,同时也突出了法学领域的普世价值,不会给人以文化冲突之感。

  曾有人质疑原作的性别、种族过于单一,这当然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但改编版其实也无需强求,因为对于陪审员这一角色而言,即使是性别与种族之别,最后也会演化成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所以陪审员群体三教九流的身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矛盾冲突、直至最后自愿达成一致的过程,才是电影和剧本的看点所在。

  其实这一经典题材的意义,除了尊重法制精神、不要被偏见蒙蔽头脑、通过严密的推理做出决定、用事实说话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议事规则的启蒙,这也是民主与法制的基石。诚如题记所言:一个群体可以从各持己见到达成共识,逐步接近客观真相。

  很多人心里可能多少会有点怀疑,贫富差距、文化水平、素质高低这些因素,真的不会影响一群人在政治领域取得共识吗?不错,近年来高校内的模拟法庭活动非常普遍,很多情况下陪审员也是从入场的大学生中间随机抽取的,他们也都能比较顺利地取得共识,确保模拟法庭的成功运作。但是,如果换作一群社会人员呢?这样的题材是不是太乌托邦了?我国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这种场合不会乱成一团吗?

  这里我想谈谈我几年以前的一段经历:当时联合国答应给中国一笔基金作为性病防治领域的资助,前提是该领域的民间组织/草根组织必须通过西方式的民主选举,推选出他们中间的代表,参与基金运作的决策过程。本人作为一名纯粹的旁观者,有幸见证了这一过程。

  性病防治的重点和关键就是高危人群和感染者,他们多半生活贫困、身份边缘,文化水平、政治素质大概也高不到哪里去。可能在很多人眼中,他们还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问题,是地地道道的“不可接触者”,应该被扔石头,或者上火刑柱,这样才能净化社会环境。顶着如此巨大的生存压力,当事人恐怕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好心态、好脾气。

  当然,由于生存的艰难,这些群体中间,还是有一些自组织的,但由于他们能够得到的资源是如此有限,生存空间倍受挤压,所以彼此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尖锐。要选出合法的社群代表,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种圈扣圈、圈套圈、圈压圈的“江湖”状态,很多学者都因为受不了这种复杂和混乱,再加上圈内生活方式的冲击实在太大,而选择了不去涉足这一领域,只有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我咬牙坚持了下来。

  虽然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帮助下,民主活动和选举的成本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那实在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别说当事人,就是旁观者也没有民主选举和议事的经验,人人都是头一回接触到这种新鲜事物,相关的网站和邮件组很快就乱成了一团,到处是谩骂和混战,而线下组织的一些会议,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还出现了一些“乱性”的行为。至于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的一些文本,诸如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或者罗伯特的《议事日程》等,大家也不太看得进去。

  然而如此混乱的局面,其实并未持续多久,在政治利益的驱使下,群体内部慢慢形成了一些自发的秩序和规则,并且运作起来相当有效,胡来的行为也越来越少。不过在第一次的全国大会上,一些亚群体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发出内心的声音,还是出现了有如行为艺术般的场景,表演的感觉很浓厚,而其他群体的反应也很激烈,以至于差点演变成群殴。

  选举结果出来后,很多草根组织认为政府介入程度太深、操纵了选举过程,有太多的伪民间组织,对选举结果持有异议。于是表示不接受目前的选举结果,向联合国在华机构提出申诉,同时又按照他们认定的模式,自行组织了一场模拟选举。而联合国相关机构也接受并认可了他们的申诉,暂停了基金的运作,重新组织选举,这次草根组织显然有了更高的参与度和更多的发言权,最终的选举结果也获得了各方认可。虽然选举出来的代表,能够调动的资源也非常有限。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随着政治大环境的变迁,圈子及其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的一些活跃分子已然出走异国,我也离开了学术领域,但这场选举的成功毋庸置疑,过程也超出预期。今天看到这本书,我心中沉睡的回忆不觉被唤起,激情也复被点燃。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深入,或早或晚,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类似的议事场景,需要抛开自身的偏见和怨恨,达成政治上的共识,来保证社会的运行和文明的进步。到那时,公民们,请记得你们在本书中看到的内容,做好精神和心理上的准备,来履行你们神圣的义务,它同时也是权利的基石。

  《十二公民》读后感(二):一名合格的公民——《十二公民》

  这是一部企图通过电影的形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电影,它起到了普法和尝试西方的审判形式,这是一场模拟的审判,一切都关于人性,一切也都关于灵魂,虽然是对《十二怒汉》的改编,但也算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话剧”电影,把话剧搬上电影屏幕,这也算不错。《十二公民》讲述的是一桩离奇的“富二代”弑父案,既然已经是定义为“富二代”,所以一开始对于罪犯就有了一个既定的偏见,如何打破这个偏见以及公平审判呢,一切都是从这个虚拟的实验模拟法庭开始,是中国式的陪审团,十二个毫无联系的公民出现了,他们是普通人,代表着中国十二亿多的人口,这是一切前所未有的讨论。

  这部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主创手记,分为导演手记和演员手记,以及幕后花絮,书中还夹带了电影的海报;第二部分是电影剧本,剧情简介,故事时间轴和剧本正文,导演的手记很重要,毕竟挺喜欢导演的话剧的,他对于这部片子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对于法学相关知识都很负责,另外是电影剧本给我很多学习的地方,毕竟以后我也可能会尝试下写写电影剧本什么的,这算是一个借鉴。我本身也喜欢侦查,算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所以对这类断案的故事很喜欢,所有的真相都是通过一步一步地论证和怀疑中才浮出水面的。我们拥有法律的至高权力,但不可以滥用或者乱用,而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切按照证据。而我们相信证据会说话,只要你细心凝听。

  y江焕明

  《十二公民》读后感(三):公正之心

  错过了《十二公民》的电影,一直十分遗憾,但幸好没错过这本《十二公民》的电影书。

  整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前面部分是导演及十二位演员的访谈,你可以当做前戏,细细去了解电影人物背后蕴藏的巨大火山。当你对他们熟稔后,再翻读后半部分的电影剧本,你一定会被这个故事打动。

  这个电影剧本的编剧组合很奇妙,排在编剧第一位的李玉娇是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室主任。如果因为她的身份,你认定这个故事必定带有官方宣传色彩的话,那你也就犯了和故事中那群一开始就投“有罪”票的人一样的错误——用主观来决定是非对错。

  剧本通过一个富家子杀父的案件来进行模拟审判的方式,编剧试图展现一种沟通的可能。就如后记中那位检察官遇到的真实案例一样,现在很多人在做出判断时,往往被情感、媒体言论及大众舆论所影响。《十二公民》的意义,正是力图唤起每个人心底的那份求真的明净。我们的社会,唯有每个人都选择公正之心去面对每个事件,公正才会真正降临。

  个人很喜欢书中导演和演员所展露出的一种风骨,那是浮躁的创作圈里少有的坚定和从容,这也让我反思良久,也许那也是我学习的方向!

  《十二公民》读后感(四):别用你的所谓理性杀死别人

  很久之前看过一次话剧,说心里话我很佩服那些演话剧的演员。一场完整的戏下来,那么多台词不仅要记得住,还要演出所饰演角色的个性,那是需要功力的。不像电影或者电视剧,拍不好可以重来,话剧是没有改错机会的,每一次演出都必须的是成功的,即便错了也要错着演下去,可见这些演员得有多强大的纠错能力。以前我也读过很多剧本,也想学着写点小话剧,可是写着写着才发现,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感觉比写小说还难,因为你的头脑中时刻得有一个场景,而且你得融入到里面去,让那些在不同场景下出现的人有故事可演,能够表达出镜头以外的故事,我是没有这个功力的。电影可以用特效,电视剧可以拉长讲故事,话剧不可以,他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通过简单场景的变幻,以及人物的旁白、对话吸引你,甚至俘获你。

  之所以前面说了一些对话剧的理解,是因为我读的这本李玉娇、徐昂、韩景龙著《十二公民》就是一个电影剧本,而且里面的演员多是演话剧出身的。你可能要问电影剧本与话剧也不同啊,说得很对,但是电影剧本也要写分镜头的,这是我的阅读习惯,每次读电影剧本,我都先将他幻想成一个话剧台词本,其中的不同人物出场后,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还原现实中的他们。这一点我发现我与导演徐昂有点相似,他是喜欢将剧中的人比喻成身边的人,然后帮助他阅读,让他更快地融入到剧本中,我是为了让那些文字活起来,所以将其想象成电影中的演员,这样书中的角色就活了。

  《十二公民》讲述的是十二个人对一个富二代杀父案的剖析。不同类型的人代表了不同阶层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一件事的认知态度。我觉得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它是帮着大家思考,在下决定之前,不能意气用事,不能人云亦云,是非判断不是简单的思考就能确定的。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想弄个水落石出,不仅需要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管这件事对你是伤害也好,是安慰也罢,你都要从中脱离出来,从外人的视角重新审视,重新解读。或许很多事我们都觉得是对的,但实际是错的。就如我们经常会劝慰一些人,用自己认为成熟的想法去更正人家的想法,本以为大家都觉得正确的就是正确的。未必吧,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就像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宁肯被烧死在百花广场,也坚贞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那我们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呢?他们被说成异类,与大多数人格格不入,他们真就是所谓的坏人吗?当然不是。这部电影中的十二公民实际不仅仅是现实中的十二个人,其实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一个阶级,一个群体,一个层面,看似简单的十二个人评审团在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凶手,实际就是各个层面的人在此事上的一个态度和看法。当然本案件最后在公正的检察官不断坚持,不断理性分析,不断出示有效证据后,大家才扭转自己最初的观点,从认定就是凶手,到觉得不是凶手,这要付出多少努力啊。

  《十二公民》就是要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案子都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下结论的,它需要慎重再慎重。当一件事情似乎很清晰地出现在你面前,媒体也好,众人的理性分析也罢,未必都是正确的,能够给这件事一个公正结果的就是需要用真相说话,这个真相需要证据,也需要公正。这也正是中国司法要做到的,确保每一名公民不被冤枉,就是让犯罪分子逃脱不了正义的审判。

  有时间,可以收一下这部电影,配合着书一起看,你或许会感触更深。读完这本书,我想现如今要想做一个清白的人很容易,也很难。容易的是自己做好了扪心无愧就行,可现实中有太多的人会让你变得并不清白,他们总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直到你自己都不自信为止。活着不容易,趁着自己还没有被琐事烦扰,千万也别去烦扰别人吧,从不乱传闲话做起,应该没问题吧,这也是做人的本分。

  《十二公民》读后感(五):疑罪从无的科普时代

  书的形式不错,上半本是主创及演员的访谈,下半本是电影剧本。在看过电影的同时,这本书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

  我看过57年版的电影《十二怒汉》,也看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改编的话剧,也去看了《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对故事本身已经比较熟悉,三者相比较而言,原版电影仍然是不可超越的。单纯从设定的角度来说,中国并没有陪审团制度,用模拟法庭的方式来引导剧情,无论是观影前还是观影后,我都觉得这一次翻拍是几乎无意义的。在书中,对导演的访谈里提到一个问题:“在虚构的电影中用虚构的方式来讨论法律问题,相当于是对一个严肃主题的两次稀释”,问导演是如何把控这个电影的戏剧张力的。在戏剧张力这方面,必须承认张力确实足够强大,这得益于导演的把控与演员优秀的演技。然而,“稀释”这个话题却是最不应该回避的。

  根据导演所言,拍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对普通群众的科普。在电影中,也是挑出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引进了不少时下流行的元素,比如“干爹”、“富二代”、“地域歧视”等等。然而,导演显然低估了群众的法律常识,《十二怒汉》想要表达的疑罪从无的观点早就深入人心,观点本身已无尖锐之处。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一种创举,快六十年过去了,仅仅是翻拍,有什么意义呢?而陪审团制度本身确实是对一个生命的抉择,你的一票确确实实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而模拟法庭一出,首先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削弱。恕我不能在这种稀释状态下,保持全然的严肃。

  再说一些时下流行的元素,确实每个人都被冠以一种特殊身份。嫌疑犯是一个富二代,三号陪审员出租车司机与儿子关系极不和睦,四号陪审员房地产公司老板的“干女儿”是在校大学生,九号陪审员是空巢老人......可以说,这些社会热点都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部极富张力的电影里,热点都是陪衬,每个热点都是蜻蜓点水的一提,不痛不痒。

  在我们国家,让人流泪的真实法律事件难道还少吗?从佘祥林到赵作海,近期的呼格吉勒图,死刑误判与疑罪从无,难道我们国家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不可以作为素材吗?陪审团制度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对象,制度是基本,脱离了基本,值得思考的空间和影片所能带来的启发大大减小。近来还有一桩在审判中的强奸女婴案,膜都裂了,一审仅判决猥亵儿童罪。由于我看到的是社交网络上受害者父亲的一面之词,不能妄下断论,但这种引起大部分公民质疑的案件,才是影视剧应该关注的焦点。就连社交网络对法治社会的影响,也是一个很好很新的题材。总之,疑罪从无的科普时代已经过去了。

  无论怎样,演员的演技是不容质疑的。只希望主创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花更多的时间去雕琢一部真正能带来思考的好电影。

  《十二公民》读后感(六):为不知何时到来的考试备考

  1957年的电影《12怒汉》可称经典,在IMDB上排名第七,但在我心目中,它和《肖申克的救赎》不相上下,第一次看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但,8号陪审团从兜里掏出弹簧刀,刺在桌子上的声音,所给我带来的震惊,直到今天我还能记起来。

  也许是出于一种收集的癖好,也许是太喜欢这部片,这些年来,不仅仅是反复看过很多次原版,还特地找俄罗斯、日本的翻拍版来看过。

  但中国版的翻拍,是我意料之外的,毕竟在中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实在是很难想象如何把一个以陪审团制度为基础的片移植到中国来。第一次看到中国版的介绍,里面写这是发生在一个大学的“模拟法庭”里的事,我心中暗自呵呵,潜台词说主创人员们你们真是不容易啊,要硬拗成这样。

  所以最开始,我是不太想去看这部片的,随着看到微博和豆瓣上的评论,我越发觉得应该去看看,然而这部片终究是小众片,被复仇者联盟、哆啦A梦等片挤到了边边角角的零散场次,我家附近的那个电影院,甚至只上了几天就不再排片了。然而我也没有立场去指责影院,毕竟他们要尊重市场规律,排的多看的人就多吗?即便是1957年那部经典的原版,看过的人也是极少,除了原版的粉丝,又有谁会有什么理由去电影院看这部要特效没特效,要场面没场面,要美女没美女的片呢?

  中国翻拍的版本,是在一个模拟法庭上构造了一个中国没有的陪审团制度,需要花一定的台词和剧情来介绍陪审团制度、疑罪从无、合理怀疑等基本理念,除此之外,案情中很多细节没有脱离原版太远,人物、台词又有了大量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调整,改编可谓中规中矩,又不拘泥原著。

  有一次和一个公检法部门的同学吃饭聊天,我提到陪审团制度,他说中国也有啊,中国有人民陪审员,然而在中国冠以“人民”二字的东西,大概想想也能知道其本质。看过电影,会想,假如中国真的有了陪审团制度,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可以当一个合格的陪审团成员了呢,假如你我是中国翻拍版这部案子里的陪审团成员,我们会给这件案子做出怎样的判决?

  我想也许我们没有准备好,这里的原因我暂时不想探究,我只说现象。在微博上,关于很多话题都会看到争论,但是有一件事,我观察到的争论并不多,那就是关于拐卖儿童的事,隔三岔五,就会有准大号发布类似这样的一条:

  “【对罪行严重的人贩子应判处死刑 你支持吗?】公安机关破获蓝树山系列拐卖儿童案,查明其单独或伙同他人流窜作案34起,从广西拐卖儿童34人卖往福建。近日,最高法核准了死刑判决,蓝树山已被执行死刑。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 :对罪行严重的人贩子应当判处死刑,否则不足以震慑此类犯罪。你支持吗?”

  在转发和评论里,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支持声,对于人贩子,喊杀的声音也很整齐,然而这却并不是法治精神。仅靠在立法中加入严苛的条款,并不足以震慑住犯罪,真正能遏制人口买卖的,是高的破案率——当人贩子刚刚卖掉第一个被拐卖的儿童时,甚至是刚刚把儿童拐走没多远时,案件就告破,让人贩子无利可图,想做这种犯罪行为的人,就需要掂量掂量了。而尽快找回被拐儿童,这也是比判处人贩子死刑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不是随便说说,是有证据的:

  1996年,在美国一位名叫 Amber 小女孩被人绑架后杀害,后来在 Amber 父母和相关民间团体的推动之下,美国设立了 AMBER Alert 制度,当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有孩子被绑架之后,会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相关地区发布线索,公路上的显示屏也会滚动播出相关信息,手机上也会收到线索短信。根据wikipedia上的数字,2013年,在 AMBER Alert 的帮助之下,成功解救了656名被绑架儿童。

  说回这部翻拍电影本身,本来是看了电影之后就有诸多感慨,比如演员的演技与原版的对比,角色设置与原版有哪些对应和不同,下笔(键盘)之前发现有一本同名的书,书的上半部分是主创人员谈创作思路,下半部分是完整版的剧本,因此决定先下单一本书来看看,再来写这些感想。

  看了书之后,与美版最大的区别在于:美版是一个由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判断一个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故事,而改编版,则是一个检察官,给11个普通公民上的一堂普法课,剧本里有很多内容,在上映的版本里并没有呈现出来,这使得最终我们看到的电影里,“普法课”的痕迹并不是那么重——只是在最后才给了8号陪审员的检查证一个镜头,而在剧本里面,从头到尾都穿插着8号陪审员在检察院里的工作情况。

  另一个主要区别是,何冰扮演的检察官——8号陪审团成员,一个人扮演了美国制度中检察官、大陪审团、小陪审团的角色。按照我所理解的美国的制度,大概是发生刑事案件后,先由警察进行调查线索,寻找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之后把证据转交给检察官,检察官在法官的主持之下,像大陪审团展示证据,大陪审团决定这个案件是否成立,也即检察官是否可以对案件进行起诉,如果大陪审团决定案件成立,可以起诉,之后才是检方和辩方对簿公堂,分别呈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驳斥对对方有利的证据,由小陪审团来判定被告是否有罪。按照书中的剧本,8号陪审团成员,在模拟法庭上,他是小陪审团成员,在模拟法庭之外,他是检察官,又通过类似大陪审团的审核,做出了证据不足不予起诉的决定。

  书中还回答了一些观众们常提到的疑问,比如:为什么陪审团成员里没有女性。看过书之后,对电影有些部分印象变好,有些地方则印象变差,总体看来不上不下。

  纵然有这些不足,但并不影响这是一部好的电影,毕竟原著的质量过硬,而人艺这帮人的表演也够水平,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电影结束时听到了观众的掌声。

  我们的社会离法治社会尚且很远,而你我距离一个合格公民的标准,也有不远的差距,如果陪审团制度是一个考试,或者说法治社会是一个考试,我们现在离准备好了还差的很远,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考试会在何时到来。

  但我们必须准备好自己,也许,只有当我们都准备好的时候,考试才会来临。

  《十二公民》读后感(七):深度全面解析电影内幕----评《十二公民》

  深度全面解析电影内幕----评《十二公民》

  自在般若花

  改编自名剧《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以模拟法院的形式再现了公民社会“法律冷漠化”这种令人担忧的精神异化,剧组也以此片寄托了“法律冷漠化”是必须治疗的人格病变。是值得推荐的法治好片。

  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说,“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你必须是一个公民。”关心法律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必要素质,而逃避法律就意味着放弃权利和尊严。

  而关于法律公正,英国大法官培根也说,“一次不公正裁判的罪恶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只是水流,而枉法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这本《十二公民》内容非常丰富,有主创人员的手记,也有电影剧本,还有幕后花絮和大幅的电影海报。主创人员手记对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很有帮助,比如徐导在手记中说,《十二公民》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常识、通识和偏见这些问题。常识通识的缺失让人觉得是放弃了文化去寻找武化,是对动物性的回归。而十二名主要演员的分享,则让我们再细致地感受每位身份地位角色不同的人物在这张长条桌前表现的更深层次原因。正如十二张凳子,样样有不同。后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韩大书以检察官的身份对这部电影的感想。同样对影片表达的公平和正义的法治现念表示赞许。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十二公民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