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已经「孤独」到用互推社交了
写在前面
就像那天晚上的选题会,当我无意提起这个东西的时候,三号厅所有人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也是那会我才发现,好像互推这玩意,真是从我们零零后这一代才时兴起来的。
一
具体操作起来就是相互交换对方的介绍和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上,让你的朋友加他,他的朋友加你。
就像.....这样
几行字和几张图片,甚至是一张二维码,扫一下,就轻而易举的走进了一个人的生活。
早前时候我也看到过一篇推文,叫“00后已经孤独到要连麦写作业了”
里面陈述了许多零零后在互联网上的脑残社交。
我不否认里面的存在,但万事万物又都存在两面,有好,自然有坏。
我承认现实世界会给我们巨大的孤独感,但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的方式,真的没你们理解的那么脑残。
就好像我喜欢互推,是因为它的“完全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会加到什么样的人,就像不知道走到哪里就突然捡到了星空的碎片。
而且我发现,只要遵守不转钱不聊骚有底线的原则,互推的社交世界比现实世界温柔的多。
二、 “别怕,我们都爱你”
我们俩也是写作圈里为数不多的00后之二。
我们聊过很多,她知道我最喜欢吃海底捞,我也知道她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班长。
她看过我的伪婚纱艺术照,我也曾经为她穿着校服的照片点赞。她还甚至给我写过一封信,尽管后来因为邮递的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见信如面”的愿望。
我相信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即将快上高三的女孩,但我却不敢相信,当年仅凭扫描二维码认识的人,如今会成为互联网上温暖的存在。
或许正因为两年前机缘巧合的交换二维码,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前两天还约定去洛阳找小星玩,她说一定带我领略古都的风貌。我没去过洛阳,更没遇到过任何一个女孩儿,总怀揣着积极的信念透过屏幕鼓励我,叫我多吃饭早睡觉,成为攀上我枝头的一轮月光。
想到这儿不禁得崇拜一下自己,月光这个比喻恰到好处,她真的是朦胧又真实可贵的存在。
三、“我去北京看你”
网友们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来北京看我。导致于这像“下次请你吃饭一样”,是一句轻巧的承诺。可我心里总还是期盼的,我看过大家的照片,就相信真人一定是这样。
心里时常念着“等他高考完就来北京找我玩”;“她暑假的时候说会来北京,要我请吃饭”,倒数着暑假来临的日子。
比如大川。
大川是个艺术生,互推认识的,所以我们聊天的时候都互称网名,我也从来没想过另一个屏幕背后会不会是抠脚大汉。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大川那获取到了巨大的幸福感和共鸣,我知道就凭这些,她不会骗我。
她曾经试图寄家乡特产给我,被我推脱到最后还是寄了生日礼物。大川从来没提议过要来北京找我,她只不过是在想自杀的夜晚,问我月亮是不是八点半的新娘。
她是个诗人,常说我的文章是拯救了她,她不知道实际上她在另外一面也拯救了我。我们俩都在网上实现了自己“被需要”的过程。
看吧,明明应该是个悲伤的故事,却因为一场互推,读起来也没那么难过了。
写在最后
但我一直清楚,我的这些朋友们,多多少少的改变了我。
如果说那些现实中的朋友,他们是我最爱的火锅,鱼丸和腰花;
我们逐渐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善意,是冬天将升起还有些晃动的太阳,是留住的窗户缝隙,是可乐的红色瓶盖,是生活中藏而不露的需要。
ps:番外
写这篇文章初稿的时候,我的网友小薛还在进行高三备考,今天即将发出来的时候,他的高考成绩都快出来了。
你们看到这篇文的前两天,我刚见过他。他从杭州坐火车来北京给我过生日,我陪他在家门口吃烤串看球,他喝了点酒。
他喝多了之后话特别多,自言自语的内容从“711便利店”到荷兰画家,从痛风到我的美丽。
他执意要送我到家门口,又没法进小区,临走的时候我抱了他一下。他拎着我的袋子举着手说:“再希我不能抱你现在太晚了我抱你有点不好你赶紧走吧你再不走我要哭了”,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打,尽管已经飘了。
小区的铁门关上的那一刹那,他突然特别大声的朝我说:“再希你一定会成功的!”
凌晨一点北京路边的电动车被他吓得开始鸣叫,我在那一片黄光中,回头看他,他背对着朝我挥挥手。
尽管我们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见面,但不重要了。
此刻我们共同阅读着这篇文章,在几千光年甚至更远的外太空,有一颗酒心巧克力彗星划过,醉倒了我们所有人。
音乐/张震岳-小宇
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