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注水和出汤,决定一泡茶生死的修罗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注水和出汤,决定一泡茶生死的修罗场!

2018-06-19 23:30:37 作者:村姑陈 来源:小陈茶事 阅读:载入中…

注水和出汤,决定一泡茶生死的修罗场!

  点击蓝色关注小陈茶事,置顶公众号谢谢

  这几天看了一个直播,看得汗流浃背

  不是因为天气热,房间开着空调呢。福州什么都缺就不缺电,风力发电厂好几座,一到夏天就拼命发电,供给我们这帮依赖空调和电脑而活着的都市人。

  看得流汗,是因为被直播里的泡茶动作言论雷到了。雷得外焦里嫩,肥而不腻。

  主播是个爽妹子,东北的。说话干净利落,长得人高马大,大鼻子大眼大脸,有我们南方妹子没有的飒爽英姿。然而,泡起茶来,却是拖泥带水,把屏幕外的村姑陈和李麻花,雷得满头黑线,急得很想冲进去拖开她,自己来泡,免得辜负那泡茶。

  这种心理,各位会开车的朋友大概是懂的。

  蓝小笛自从会开车之后,从来不愿意坐副驾驶位,只要一上车,必定抢着当司机原因简单,看着别人开车,各种坏习惯层出不穷,急出一身汗,干脆自己来开,能掌控全局

  村姑陈和李麻花看到这位主播妹子泡茶时的心情,与蓝小笛看别人开车的心情,如同一辙。

  最开始,我们是被直播岩茶吸引进去的。

  然而,从开场一直到30分钟的时间,主播只讲了三句跟岩茶有关的话,其余的时间,都在宣传一个秒杀活动

  事无巨细介绍大家到各个平台去秒杀一款普洱饼——明明是直播岩茶,却花半小时秒杀普洱饼,这是什么脑回路?这神经比李麻花还大条(李麻花在一边得意地笑)。

  到第40分钟的时候,终于秒杀结束打算开场了。然而,讲武夷山的地理又讲了10分钟。

  到第50分钟的时候,那泡放在桌面上已经候场快1小时的岩茶,终于被剪开了泡袋,倒进盖碗里。本来以为这下终于会进入泡茶程序了,终于可以揭开那泡岩茶的真面目了。

  然而,我们都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我们可爱的主播,放下手里的盖碗,又扯到别的话题上,讲南方的茶区,讲武夷山不是南方茶区,这一讲,10分钟过去了。(听说自己不属于南方茶区,武夷山哭晕在厕所

  最后,当直播开始了快1小时之后,那壶烧了很久很久的开水,才被主播的纤纤玉手注入了盖碗。看着那已经没有冒热汽的、大约凉到85度左右的温开水注入茶叶中的时候,村姑陈的心里浮起一句话等待一生最初的苍老。(等待了半天,却是被一壶温水给泡了,武夷岩茶哭晕在厕所)

  接下来,更致命的BUG来了。

  这泡冲入了丝毫没有热汽的水的茶,被主播拿着盖子,在碗口左刮一下,右刮 一下,前刮一下,后刮一下,再左刮一下,再右刮一下,然后平平盖上盖子,坐杯。等了大概30秒之后,才倒入公道杯,出第一泡茶汤。

  详细统计一下,这第一冲的岩茶茶汤,从水注入,到水倒出,前后整整有1分钟左右的时间。

  出汤之后,主播拿起公道杯,闻起了杯底香。(我们想到公道杯的功能清洁卫生均匀分茶,冷汗一道道地流了下来)

  再接着又扯起了别的事。这样东拉西扯,又扯了10分钟跟这泡岩茶无关的事。

  我们等得好着急,好想看主播喝到那杯坐杯1分钟的头道岩茶汤,那愁眉苦脸的表情

  然而,可能她也知道不好喝,知道又苦又涩,所以,东拉西扯,拖延着时间,就是不喝。

  正焦心着,蓝小笛过来了,说要看球,抢走了电脑。

  我们跟他抢,被他抢白一通:这茶叶版的七星购物,有什么好看的?

  哈哈,这小子真会开玩笑。看在他如此幽默的份上,且饶了他。

  说完前面的这些八卦,列位看官该当知道今天村姑陈要写什么了吧?

  是的,既然被那种超凡脱俗的泡茶方式所雷到,今天就好好写一写泡茶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注水和出汤的时间吧。

  毕竟,主播妹子的泡法,代表了福建之外的广大地人民普遍泡茶方式——坐杯,闷泡,以为泡浓一点才喝得出味道。(对于不好的茶来说,长时间闷泡确实可以让它超常释放出味道,但对于好茶来说,闷泡就是一场惨无人道的酷刑)

  《新手入门学白茶系列》第 19 文章,村姑陈将用图片形式,以2018春寿眉为例,按顺序明白,第一泡茶,该什么时候注水,什么时候出水。

  第一泡茶,是茶叶释放的第一步,如同人生的第一步,歪不得,也错不得,否则,会影响整泡茶的耐泡度和口感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泡出白茶的“第一泡”吧。

第一步: 起手势

  右手端起烧沸腾的开水壶左手揭开盖碗的盖子,持在手上。

  这是起手势

  就像太极武功,开打之前,先摆个架势

  当然,在这个起手势之前,咱们在开泡之前,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有:

  1.烫壶温杯,用滚水冲洗盖碗和公道杯,茶杯

  2.称茶。用小克秤,称5克干茶。

第二步: 注水

  用环壁注水法,沿着碗壁,均匀地注水。

  水必须要烧开,100度沸腾后,马上端起壶,揭开盖,随立将滚水冲入碗中。

  从第一滴水入碗,到注水结束,全过程大约2.5秒时间。

  环壁注水的好处是,可以让牡丹和寿眉这种有枝有叶的白茶,身体蓬松的白茶,能全方位接触到水,泡到水中。因为,只有让茶叶均匀地入水,它才能均匀地释放养分

第三步: 放回茶壶

  注水结束后,要立刻,干脆地把茶壶放入底座上。

  这个过程大约1秒。

  这个步骤一定要迅速,要是慢了,就会延长茶叶泡在滚水里的时间,让茶叶坐杯,导致第一冲变浓,变苦,变涩。

第四步: 合盖

  前一步把水壶放回炉上之后,马上收回手,进行本步骤——合盖。

  这一步也十分重要。

  村姑陈的经验是,合盖只需要2秒钟,第一秒拿起盖子,第二秒合到碗上。之后,便立即出汤。

  合盖的角度决定着下一个步骤“出汤”是否顺利,也会影响到茶汤的浓淡与口感。

  合盖,需要练习,当然,有了村姑陈这只小白鼠,大家就不必苦练了。直接学我的合盖角度,看下图,盖子直接盖成这种角度,端起来就能出汤,又快又准。

  有很多朋友,会在合盖这个环节浪费太多的时间。

  有的人习惯拿起盖子,在盖碗上左刮一下,右刮一下,前刮一下,后刮一下,再合上盖子静置一分钟。这是完全错误做法

  这种方式,会让第一冲特别浓,特别苦,特别难以入口。让人对这款茶叶产生极其恶劣印象

  当然,如果泡的是不好的茶叶,内质不够丰富的茶叶,那么,第一冲到第三冲非得坐杯不可,要不然根本喝不出味道来,喝到的只是清汤寡水。

  所以,第一冲是否要坐杯,是判断一款茶好与坏的根本标准

  (请牢记这个合盖的角度,才不会烫到手)

第五步: 出汤

  这一步的要领只有两个字:迅速。

  迅速出汤,目的是为了减少茶叶在杯中闷泡的时间,保证白茶鲜叶的鲜爽度和清扬的芳香

  另外,也是为了保证接下来的每一冲,茶叶都能有良好的释放。

  如果第一冲就出汤慢,闷了杯,后面的无数冲茶汤,便会延续第一冲坐杯闷出来的苦涩感。并且,如果第一冲的苦涩味伤害味蕾,后面你将会对茶汤产生厌恶情绪——感觉每一冲都苦涩。

  舌头上起了厚厚的一层皱褶,再难尝出茶汤的好坏来。

  出汤时,要实现迅速出汤,前一步盒盖的位置就十分重要。盖子合得位置好,出汤自然就快。

  村姑陈计算过,从合上盖子,到端起盖碗,到水从盖碗流到公道杯,直到碗中的水流尽,整个出水过程,耗时7秒。

  扣掉盖子1秒,扣掉端起盖碗1秒,从第1滴茶汤进入公道杯,直到最后一滴茶汤进入公道杯,整个过程5秒。

  要实现如此快速的出水,上一步“合盖”的位置,就十分重要。

  如果拿不准位置,就会一直调整,调来调去,不免耽误了出汤时间。

  如果合盖没经验,有可能端起盖碗后,发现出水口太小,水出得慢,甚至水还会流到手上,烫红手指。于是又放下盖碗,重新调整合盖的位置,扩大盖子和碗平面之间的角度,再第二次端起盖碗出水。这种情况下,整个出汤的时间,可能就需要1分多钟到2分钟,太长,闷坏茶叶,影响茶汤的口感,出现苦味与涩味。

  另外,出汤过程的尾部,当大量的茶汤已经注入公道杯,只留下几滴茶汤在盖碗中时,切记不能偷懒而放下盖碗。

  那几滴遗留在盖碗里的茶汤,看似不起眼,却有可能成为第二冲茶汤口感苦涩的“药引子”。它们留在碗里,慢慢沉在底部,与底部的小部分茶叶接触,浸泡在一起,由于碗内温度高,易形成范围的闷泡和发酵,从而生出涩汤。

  所以,一定要沥干盖碗里的水分。一滴不留。

  出水到最后关头手腕要翻转,原先是正向出水的,到尾部,要横向出水,盖碗在手腕的转动下,翻转120度左右,大约悬臂1秒钟,直到再也滴不出一滴水。

  如果前面合盖角度正确,则出汤快,后期滴水也快,像村姑陈只需要1-2秒。

  但前面如果合盖角度不好,出汤慢,后期时滴水也慢,有的人可能要5-10秒。

  由此可知,出汤后期滴水时间长,实则是合盖角度不佳所致,也是不专业所致。

第六步: 分茶

  汤出完之后,便可以分茶了。

  将公道杯悬空对准茶杯,注入茶汤。

  切记茶汤要分配均匀,不能有的客人多,有的客人少。也要注意,不要把碎茶叶倒入客人的茶杯,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茶汤入杯,可以先端起来闻香,等凉一会儿,再轻啜一口,尝汤。

  运用村姑陈的舌功五式(详情见拙作:五招舌功,教您喝懂茶的层次感!),能迅速玩转这泡汤,感受它的储般变化滋味

  人生至乐,夫复何求。

  wode

  第一冲茶汤喝完,便可以冲泡第二冲了。

  第二冲的流程与第一冲相似

  注水,合盖,出汤,尝汤。

  第二冲各个步骤的时间,也与第一冲相似,注水约2.5秒,合盖约1.5秒,出汤约5秒,整个过程,加上分茶2秒,合记约11-13秒。

  不能太长,太长,则茶闷坏,香气韵味损失,苦涩也登场入室。

  当然,如果是不好的茶,比如平地茶,比如工艺差的茶,比如不干的茶,比如做旧茶,必定是要重重闷,才能出香出味的。

  所以,本文所分享的冲泡方式,仅适用于太姥高山茶。

  好白茶,太姥出。

  第二冲之后,是第三冲,第四冲.......第N冲。

  当上一冲喝完之后,便可以备水,冲泡下一冲。

  有的朋友,喝了第一冲,有事出去了,半天才回来,茶闷在里面,如果天气好,还可能没坏,可以接着泡。如果天气又闷又热,那可就容易闷坏茶叶,发生臭味。这样必定是不能喝的。

  果断倒掉,重新拿新茶冲泡。

  喝茶是享受,可不能让肠胃受虐。

  所以一般建议,没有冲泡到第8冲的茶,如果你要出门办事,可以把它们夹进玻璃壶或者保温壶里,冲入滚水,放在车上,带着路上喝。

  这样,既不浪费好茶, 又不会让出门在外的你渴着,并且,还能让茶香伴你一路,就算办事不顺,心里憋闷,打开杯子,喝一口茶,茶香瞬间充满车厢,充满口腔,再烦闷的心情,也叫这盈盈的花香给吹散了。

  现代人调节情绪的最佳物品,舍高山白茶其谁?

  2018年,《新手入门学白茶系列》的原创文章

  - END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作者  | 村姑陈

  要论转化快慢,饼茶与散茶,谁更胜一筹

  在牡丹和寿眉之间,因为误会,经常被指鹿为马!

  纯日晒or室内萎凋白茶?老茶师教你一眼分清!

  买盖碗,考虑材质,顾及了厚薄,为何依然烫手?

  具备这六个特征的白茶,再便宜都不要买!

  新白茶的上市顺序,看过才不会踩坑里!

  掌握这四点,简单分清荒野茶园与抛荒茶园!

  如何在外观识别新白茶和老白茶?

  购买白茶前奏曲:如何简单识别白茶的干度?

  初入门的白茶新人,如何选择第一杯茶很重要!

  白茶气味篇:新白茶、老白茶不应该出现的臭味!

  白茶气味篇:新白茶、老白茶应该出现的香味!

  90%的女性学习泡茶,时常忽视一个重要问题!

  品鉴白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初入白茶之门,该喝寿眉、牡丹还是银针?

  高山茶,半山茶,平地茶,该如何选择?

  初识只觉老茶好,深交方知新茶淳!

  请查收,一份写给新手的白茶学习秘笈!

  白茶界永恒困惑——散茶好还是饼茶好?

  ......

文章为小陈茶事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2018高山一级白牡丹这款2018高山一级白牡丹,生长于牡丹王之后,清明牡丹之前,它的第一冲,带着牡丹王的晶莹汤感,第三冲起花香渐浓锋芒毕露,既得了牡丹王的韵,又得了牡丹的香,是承上启下间,大自然赐予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好作品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太姥高山白牡丹的一天(现场直播)!

  点击阅读原文,将2018高山一级白牡丹带回家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