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藏的路上,寻找仓央嘉措
文/北漂小贱
一
对,就是雪域之王,达赖六世——仓央嘉措。
公元1706年,达赖六世仓央嘉措圆寂。他不曾知晓,他离开后,他的诗歌却闻名天下。
在拉萨街头,无数匍匐前行的信徒,他们手握转经筒,嘴里叨叨念着,心里住着一尊活佛。
看此情景,不禁想起仓央嘉措的诗《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因文化差异,藏族诗人很难在内地火起来,然而仓央嘉措是个意外。
他不仅火了起来,而且是大火,关于他的平生传记,诗歌书籍,不枚胜举。
最好不相见 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伴 便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 便可不相忆
听众一律认为作者就是仓央嘉措,其实是一位现代女诗人写的,她叫扎西拉姆•多多。因为仓央嘉措名声广,所以名气盖过作者本人。
他,从农奴之子到雪域之王,成了最有“人情味”的活佛!
他说: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二
在拉萨八廊街,我和驴友小付,找到了大名鼎鼎的“玛吉阿米”。
这酒吧不大,但很有特色,闻讯而来,因人多需排队用餐,只能无奈而离开。
然而,它最吸引我的,当属这么一个传说:玛吉阿米酒吧,是仓央嘉措私会情人的地方。还有人说,“玛吉阿米”就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一日黄昏,仓央嘉措化名“宕桑旺波”,他翻过布达拉宫的高墙,钻进八廊街边的一家小酒馆,与那美丽的姑娘幽会。
天亮,即返。
第二天,铁棒喇嘛发现了雪地上的脚印,顺着脚印走到了他的寝宫。
事情败露,铁棒喇嘛一怒之下处死了他的情人。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三
此地灵秀,是西藏唯一能种稻谷的地方。仓央嘉措生于此处,自是能孕育出婉约细腻的诗意来。
在藏族人眼中,他是充满灵性的达赖,深藏浓郁佛性,他不在乎清规戒律,他一心向往自由,但就这样,真实的活佛依然是受人爱戴。
他有才华,言行合一。他说:“俗世种种,不过是修法体验之呈显。”
仓央嘉措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写道: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四
他莫名被选为六世达赖,又莫名被废黜。
黄教桑结嘉措,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秘密派人在和硕特首领拉藏汗的饭里下毒,然被发现,拉藏汗大怒,调遣大军击溃藏军,并杀死桑结嘉措。
拉藏汗致书清政府,奏报桑结嘉措谋反,又报告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达赖,请予贬废。
康熙皇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
被押解离开布达拉宫之前,他十分平静,九年多的“囚禁”生活,生不如死,离开,反倒是一种解脱。
走出宫门时,他对随从说:“不要散失我的诗稿。”
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畔去世。时年24岁。
还有人说,他舍弃名位,潇洒离去,开始周游西藏、印度、尼泊尔各国,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他一度跑到日喀则,向曾为他受戒的师傅五世班禅喇嘛说:
“袈裟我还给你,六世达赖喇嘛我不当了,让我过普通人的生活吧!”
五
我看见那五彩经幡,在风中来回摇曳,人们转动经筒,喃喃的梵唱。
如果他不是六世达赖,如果他没有住进布达拉宫,也许他会遇见自己心爱的人,在美丽的山南,平凡的生活不被打扰,一生幸福安好。
既然命运不可违,那就欣然接受这一切。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从拉萨下来时,我身后的高山又多了一层白雪,那个英俊的少年,身披袈裟,站在布达拉宫上俯视着这片苍茫大地,他曾是这里的王。
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女不读仓央嘉措,男不读纳兰容若
- END -
仓央嘉措作者: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