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10篇

2018-06-19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10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一本由苏杰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5.00,页数:3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一):《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版,升级说明

  本书有三个版本实体书,2010年的V1.0,2012年的V1.1,和你现在看到的2014纪念版,内部代号V1.2。

  先说叫纪念版的三个原因

  第一,纪念V1.X最后一版。V1.0的内容框架,4年后看还是挺完整,是好事,说明当时搭得逻辑自洽,但也是坏事,很难改“骨架”,改写的成本比重写一本还要高,只好增减一些“肉”。所以,V1.2到头了,这一点,做过技术重构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

  第二,纪念一零年代早期的那些产品。修订时,文字把我带入当年的时境心境深深感叹,才4年多,时代感就如此之强,Google Reader、开心网、刚刚流行的新浪微博、以及自己曾经为之付出、但已下线的产品……所以,部分内容还是会有一些时代背景,我也在文中做出了说明。

  第三,纪念我在阿里的8年。从阿里软件、阿里巴巴B2B、淘宝、天猫、集团……我在阿里做了很多,也收获很多,感谢公司同事。2014年8月,我离开阿里,去自由职业、去创业,但,为“-1到3岁的产品经理服务”不会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颇受争议口号不会变。

  再说纪念版和之前相比,到底改了什么。

  第一,增加了不少延伸阅读,内容量不亚于本书自身。它挺像一个批注版,有一种“2014的自己给2010的自己改作业”的感觉。对书中的很多内容,我有了更多、更新地理解,说法上做了优化,但很难做架构调整,所以就以延伸阅读的方式,附上了博客里、网络上不少内容的链接

  第二,附录里的推荐资源,有较大改动,因为很多网站、图书都有时效性,一些更好的、更新的我觉得需要推荐,另一些则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第三,V1.0的二十几个和V1.1的十几个勘误,主要是错别字、病句、排版等。我对内容质量有信心,我们不妨做个小游戏,只要你是本书某处错误的第一个发现者,联系我,我就送你一本将来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

  第四,封面包装做了微调,涉及不少细节,也是为了让它更像“纪念版”。所以,我建议之前看过“免费电子版”的同学,可以考虑收藏一本,:)

  然后,明确一下“几不看”。

  第一,这仍然是小改版,如果你看过V1.0或V1.1,那就不用看本书了,会浪费时间,当然,你可以推荐你身边的朋友直接看纪念版。而你,可以通过关注我的博客、公众号等方式,来获取“延伸阅读”。

  第二,对本书的定位,我要做出补充对比“-1到3岁的产品经理”,她更适合“-1到1岁的产品经理”,所以,如果你做产品已经轻车熟路,请看到这句话以后就把此书送给你身边的新人

  第三,去看一下第?页的“写在正文之前:我与本书的局限性”。此处提到的情况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惭愧。对此很在意的读者,可以把读这本书的时间省下来做更有价值的事。

  最后,以本书产品经理,而非作者身份透露一下,V1.0和V1.1的实体书印刷量已经超过10万,各种电子版的下载至少在20万以上,纪念版更多地,是市场行为,为了线下渠道可以重新铺货,为了给2.0收集需求、提前造势、争取时间。修订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到2.0势在必行,也希望能收到你对2.0的意见和建议,扫描如下二维码(没法贴图,其实是微信公众号 @iamsujie)和我联系。

  如果你还有兴趣,不妨帮我看看2.0可以提供的额外价值

  比如,我会彻底把内容重构,V1.X虽然逻辑是自洽的,但是不透彻,好比是在地平面上看风景,2.0我会把大家带到天上,从三维的视角俯视二维大地

  又如,2.0可能会有上下册,第一本“写给-1到1岁的产品经理”,话题与V1.X接近,但更透彻;第二本写给“1到3岁的产品经理”,会有更多定位、规划层面讨论,以及一些如何培养产品经理的话题。

  再如,传统图书行业挺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即使你的书卖出百万本,你也并不知道读者是谁,我希望在2.0中,重新定义“书”、“作者”、“读者”为“产品”、“产品经理”、“用户”,大家可以一起探索一些新玩法

  对了,2.0的部分内容,我已经开始通过网络视频分享了,聪明的你一定找得到,它也是这本书的延伸,希望对得起在物价飞涨的年代,作者和编辑们很不好意思、很纠结的给书价……涨的那10块。

  末了,再次感谢家里的领导江咏梅同学,她也是一位出色的产品经理,经常能敏锐毫不客气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受益太多,更难得的是,她做饭很好吃

  苏杰

  2014年8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二):是有用的书,值得一读

  看了看在豆瓣上的读书记录,今年以来读的书都非常有限,3月份集中读过几本,到现在5个月过去,期间只陪孩子读过《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一本适合12岁以下人士阅读的童话故事书。

  本周读完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从翻开第一页到读完,耗时三个月。

  读的时间漫长,不意味着它不是好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我在豆瓣上打的是四星“推荐”(豆瓣上的整体评分7.8分,是有口碑的一本书)。

  作者苏杰是阿里巴巴的一个产品经理,他把这本书也当做产品来做了。

  这本书基本上有两个线索,一个是作者本人的职业发展路线,一个是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书的定位是写给-1—3岁的产品经理看的,语言活泼易懂讲述的内容却是专业的。

  目录看起来都像是一个产品的使用文档。比如“写在正文之前”这一章,小节题目是:为什么会有这本书、本书的产品定位、本书的风格特色、本书的目录与内容、我与本书的局限性。

  我买的这本书是2014年的第三版,被作者定位为产品的2.0版本。出书的过程,作者也一直通过他的个人博客与目标读者深入互动

  作为一个纯粹的外行,我对这本书的感觉肯定和专业的产品经理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我是想了解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到底是怎样的,想知道工作流程方法。这本书基本上满足了我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合格的产品,一本有用的管理书籍

  因为书本身就是作者自己职业生涯段落总结,各种案例俯拾皆是,让专业话题变得平易近人。一到关键时刻,两个群众演员——大毛和小明就会跳出来演一段话剧,帮助大家理解作者的意思,还有各种专业的文档体系以及表格——而这还并非精华部分,精华是作者讲述的方法,而不是这些现成的答案

  书中围绕着产品经理这个核心,还有很多深入的思考,比如关于教育,作者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少告诉你学习某门课程好处及原因,它在历史上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来龙去脉是怎样,而是一上来就教你一些莫名其妙技能和方法。如果把人脑比喻电脑,那么更应该像CPU,而不是硬盘。只教知识,不教思维,会让我们只知道“怎么做”,能很好地执行完成任务,但不会去想“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等问题。

  和菜头的《槽边往事》里有一篇文章叫《手上有血》:“一直到了很后来,我才终于知道绕过言辞重要性。言说是一件太容易作伪的事情,但是手下的活却很难藏住马脚,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如果一个人手上有血,身上有汗,那么他的建议最好是去听一下,哪怕他是个结巴。”读完这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作者是真的产品经理,他经过那样的跋涉,才能捧出这样一本旅行指南来。口说无凭,你得手上有血。

  这位作者年纪不大,却有着很好的产品经理思维。通过一本书、一个网站、一门课(公司的内训课)把产品经理、做产品这件事说得很透彻,而这些并不是他日常工作的KPI。有没有在业余时间里做自己的专业玩儿,也是和菜头说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手上有血的依据。“如果你是一个美工,会不会在业余时间PS几张设计图?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会不会在业余时间里写几个实用的小程序?会这么做的人,是真的喜欢这件事情,哪怕之前做的活很一般,未来不可限量。因为,他不怕把手弄脏。”

  看有些书,尤其是所谓的专业书,像是在逛坟场看墓碑,干巴巴的,还瘆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文字是鲜活的,那些字都是跳动的。那为什么还是读这么久呢?只能说这是主观原因,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事要忙着做,书往后放放吧,反正自己买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三):窥见产品经理日常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随笔

  y 砚子

  这本书的书名容易让人误会,其实作者是很认真的在分享真实工作中产品经理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而不是说人人都要去做产品经理。

  作者从需求,项目管理,团队战略以及最后产品经理的修养鸡汤方面讲述了自己的从业心得。对于我这种在职场时间不短,接触过一些项目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共鸣启发的。毕竟工作中的细节和遇到的问题是非相似的。

  首先,作者是以清晰思路乐观积极的心态兵来解决问题的,这种由内驱动的方式是值得沉浸在迷茫和吐槽中的我们学习的。

  其次,方法不是固定的,主要还是面对问题的思路和作出的选择判断。作者拿自己的工作环境为例给入门小白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和可能面对的问题,这并非万能攻略,而是拿一个demo讲了思路,我想这就很实用了,我读这本书的目的也达到了。

  最后,非常敬佩作者的分享和整理积累精神,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当成产品来规划并且按计划实现,可以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知识并传播

  我想这是一个让自己和他人都受益良多的好方法。

  得我好好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