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0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经典读后感10篇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是一本由聂晓阳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一):略微得以窥探活佛的生平与内心世界

  因缘巧合之下读了这本书,得以略微窥探这位六世达赖的传奇人生,也对藏传佛教、藏族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整本书内容丰富,也比较严谨。通过对仓央嘉措弟子撰写《仓央嘉措传》、仓央嘉措的诗歌、对专家学者的访谈等资料的引用,加上一些作者自己理解和诠释,向读者展示了活佛的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有传记原文的节选,所有诗歌都附上了四位译者的译文,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更好地理解。

  传记中的很多故事不得不说突破了我所接受的现代科学主义价值观,或许的确是我所不了解的另外一个神奇世界,或许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不必拘泥,总体能感受活佛的精神作风即可。诗歌,还是略有遗憾,从大部分懂的藏语的专家学者来看,翻译过来的诗歌仅仅保留了原文的30%都不到的精髓。四个译者各有特点,于道泉老师是直译成白话文,曾缄老师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个人理解的加工,译成七言绝句,译文很美,却不一定是活佛的本意。另外两位老师则处于以上两个极端的中间。同时,作者也对这些诗歌进行了解读和分类。有些是单纯的情诗,而另一些看似情诗却被解读为具有宗教劝谕意味的道歌。究竟活佛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罢。

  人生有轮回。只有投胎为人才能够向佛法靠近。成佛后便可以摆脱轮回。活佛是引导芸芸众生成佛的人生导师。人生无常充满了苦难,应该看淡一切,学会知足才能获得快乐

  生活的确很艰难,尤其对于并不很能看得开的人来说,很多事情都会成为自己折磨自己的工具。怎样学会看开、放下,是一辈子需要修炼的功力。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二):众生喧哗,人云亦云,还原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将自己的心识净化(书摘一篇,不喜误入)

  以下都是我的辛苦摘录哦。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法,学佛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度众生”,即把所有生命看作没有区别的,值得同情拯救对象。一切众生如父母,这是一个基本的佛学理念。所以,把玛吉阿米翻译为“情人”还是翻译为“如母众生”,是认识仓央嘉措的一个分水岭。

  ❀:所谓幸福,就是“身体的平安和灵魂宁静”。

  ❀:人生的快乐分为六类:即“浮生六乐”:脱苦之乐、得到之乐、无欲之乐、助人之乐、平心之乐。

  ❀:对人生最好的启悟,从来都来自“死亡”的警示。濒死经验历来都是最重要的预示,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观,让人对死亡的恐惧减少,对别人的关怀增加,更加肯定慈悲大爱的重要性

  ❀:活着,其实就是一辈子又一辈子的修行。

  ❀:所谓【加持力】有时也是一个人自己内心的力量,是人子啊虔诚信仰中受到启发后,自己内心所发生能量

  ❀:很多高僧大德最后证悟解脱而圆寂的时候,都要留下一点痕迹代表他的身口意不会全带走,用终生的修行给后来的追随者一点信心,这就是【舍利子】。也可以用焚烧后的骨灰通过特别的工具和方法,人工制作舍利子。

  ❀:【献哈达】是十分隆重的礼节。一般给盘腿坐的僧人要放在膝盖上;给高僧活佛献哈达,只能放在他面前的桌子或脚下;只有给平辈、晚辈献哈达,才可以直接挂在脖子上。为了省钱,不给小孩子献哈达,但也必须用白色的糌粑在肩头点一下代替,以表示吉祥和祝福

  ❀:沉默亿万年的石头,是人和神灵对话的最好媒介。

  ❀:在神山的属相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十三圈的功德。会给同样属相的朝圣者带来格外的好运,但必须绕着转一整圈,否则心不诚。人们把转山看作积累功德消除罪业的途径

  ❀:在念青唐古拉山下,草地上到处是一个个的小石堆【玛尼堆】,那是灵魂离开肉体后暂时的家。每个朝圣者路过的时候,都要顺时针绕转几周,往上面添加一块石头,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佛的敬意。

  ❀:在西藏别乱夸小孩,那是因为母亲担心夸奖会找来鬼神的嫉妒,让小孩生灾;在西藏,人们认为,三、十三、九都是吉祥的数字,而单数总是比双数更加吉祥;藏历四月是佛祖出生、涅槃、顿悟成佛的月份,西藏人相信在这个月做好事坏事的业力,一次相当于十万次。

  ❀:在这个雪域高原精神世界里,“与人为善”就是一切,“信任”就是一切。而“信仰”,则是一切力量和幸福的来源

  ❀:过生日大吃大喝实际上不是祝寿,而是折寿。正确的庆生,应该是母亲在世时报母恩,母亲不在世时报众生恩,因为众生如母。

  ❀:中国人生活不要节奏了吗?家仅仅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吗?在一个大家都往上爬的地方,你要是停下,回头看看风景,反思往上爬的意义并寻找新的目标,还真的需要一点勇气,一点智慧,一点胸襟

  ❀:所谓【菩萨】就是替众生承担时间一切苦难的人。他们自己证得解脱后,依然返回轮回,帮助众生踏上解脱之旅,奉献智慧和慈悲。

  ❀:静下心来,看不见的很多生活细节,竟然都有了非同寻常美妙

  ❀:佛教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叫【止观】。修行者将万物与自己一心融会,即“止”;又能将自己一心扩展为万象,即“观”。“止”是禅定和修养,“观”是达观和智慧。同时,止也是放下,而观则是看破。所以佛家说:“看破是真精进,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断除烦恼生死即得自在。”

  ❀:快乐来自专心、专注,来自那种心平气和及不浮不躁的放下和放松

  ❀:经历尘世凡念的无常,才能唤醒正见的觉醒和观慧。

  ❀:相信因果,才会承担苦难,重视当下,才能知足常乐憧憬未来,才需要更好地活在当下。

  ❀:快乐是靠心感受的,只有让心恢复简单纯净才能有真正的快乐。快乐是一个人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东西,快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凡刻意追寻求来的,都是感官的满足,不是灵魂的愉悦。快乐必有因,此因即善行。这个世界不管还有什么样的快乐,都来自希望别人快乐;这个世界不敢有什么样的痛苦,都是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身语意同修】的意思就是说,行动语言和心念要统一一念之差一行不慎的业报似乎一样的。

  ❀:【天葬】在藏语里叫“雅托”,意思是喂鸟。死后将尸体恢复到人当初来到世界的姿势,西藏人认为最后时刻应该转回到出生前在母体里的样子,这也是为了亡者下一世投胎方便婴儿保持着前世送葬时的姿势会更好地从母体脱胎来到人间。以尸喂鹰,是对佛祖割肉饲虎的效仿,既是超度别人,也是超度自己,让生命在最后一刻得到彻底的净化。

  ❀:【嘉措】在藏语里是海洋的意思。

  ❀: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什么位置、和谁在一起。

  ❀:“察奇尔巴顿汗”是梵语的蒙古语口语城市,意即【转轮王】。既是观音菩萨的转世,也是众生之王,西藏出现的第一位“转轮王”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佛祖从来没有限制过你做这做那,佛祖教人的就是解脱,而解脱的道路不止一条,要看个人的缘法。入世才能更好的出世。

  ❀:念咒语的本来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声音共振慑服意念收心,所以一味迷信念咒本身的神奇力量,这样,到头来尽管念了一辈子咒语,念了一辈子“阿弥陀佛”也是事倍功半。对佛教戒律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精神,真正的戒律在于人心的善恶。戒律只是形式,如果心无慧根,持戒再好终究也难抵诱惑,等于无用。没有理解就不是真正的遵守,恪守教条终归意义不大。

  ❀:很多人喜欢带着自己的喜好偏见听别人说话,结果只能听到自己,而听不到真相。这就是犯了【我执】。在佛教阐述的三大真理“无常”、“无我”、“涅寂灭”中,“无我”是洞察真性、进入证悟的必经之途。奋斗中昂头是一种境界富贵中低头、埋头更是一种境界。真正的慈悲,需要去除对自我的执着,不要凡事皆以i我为重、以我为先。无我的我,才更加容易快乐。人生怎么说都是场长跑,不要太在意从哪里起步,不要太在意一开始跑得怎样。从很多条路都可以跑到同一个地方,而往往人在无意中才会跑得更远。

  ❀:佛就是人,只不过佛似乎大彻大悟了的人。佛在藏文中是“桑结”,“桑”的意思是觉醒,“结”就是开花。佛教认为,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旦觉悟,众生就是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求佛保佑、修行,就是发现和唤醒自己心中的佛性,让自己更有力量,也让世界更加和谐快乐。

  ❀:在藏传佛教看来,施舍可以斩断过去的烦恼,并为未来积累功德,为来世继续修佛创造更好的条件。就连天葬也是人们一生中最后的施舍。

  ❀:慈善不是做买卖,你心中一旦有了为了某个目的做慈善的想法,慈善就成了交换。真正的善,发自人的慈、悲两种性,就是那种碰到能帮的人如果不帮的话,就会有如在火中不能忍受的感觉。行善说到底是为了自己内心充实快乐。

  ❀:一个普通人对你说十万遍“吉祥如意”,那也只不过是一句普通的好听话而已。但是,如果一位得到的上师对你说一句“吉祥如意”,你的善缘就会增加,你的业果就会改善,会真的变得更加吉祥如意起来。

  ❀:修行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心。如果心乱了,一切都乱了;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好了,一切都好了。只有内心的解放,才是真的解放。

  ❀:【磕长头】——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即将走过的朝佛之路。标准的磕长头,要两手合掌高举过头,然后再额头、喉间、胸前位置拱揖三次,表示将身、口、意都供养给佛,然后匍匐在地伸直双手。即使磕短头。也是双手合掌连拱三次,然后弯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在磕头的时候,嘴里要念诵真言,同时心里要不断念想着佛,这叫身敬、意敬。

  磕长头的动作意义:双手合十拇指向前的意思是得到佛的智慧,手放在头顶是希望轮回之后下辈子还能做人,然后手在下巴处停一下,意思是提醒自己不要出口伤人,最后把手在胸前顿一顿,意思是要反省自己心里边有没有起恶念,有没有想做坏事。然后,五体投地,就是为了表示虔诚,同时把地里的灵气吸入到自己身体里面,帮助自己得到慈悲和智慧。

  磕长头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当然同时也是对身心意志考验

  ❀:【业果】就是指恶业或者善业所造成的苦乐果报。业即是因,果即是后果、报应。但果报并不存在于业之中,业也不存留在果报之中。业和果属于不同的时期,果报完全因为过去所造成的业而现起,当环境、条件符合果报就产生。十善业可以总结为布施、持戒和修定等;而十恶业则包括杀生、偷窃、邪淫、妄语、诽谤、谩骂、轻佻、贪婪伤害,以及执迷等。小业会导致大果,就如“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里谷”一样。所以,在因上就要防微杜渐,当恶念升起时,应立即忏悔;当善心发起时,要立即施行,使它广大圆满。业就在心上,起心动念就是业,只要有念,就有善恶,就有业,也就有未来的果报。

  ❀:学佛之人所追求的境界是明心见性,彻知宇宙本质,这也是藏密大圆满的境界。【人生无常】,佛教认为,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在追求“常”——希望身体长生不老,希望财产保值增值,希望一切快乐永恒不变,但“常”又不可得,所以人便有了无穷的烦恼。

  ❀:修行主要依靠自己证悟,而不是靠单纯的膜拜和供养换取保佑。

  ❀:【嗔】就是生气抱怨、怪罪。佛家认为,和“贪”是对于自己的喜好的事物过分的偏执相反,“嗔”是对于自己所讨厌的事物过分偏执,和贪的占有欲相比,嗔的伤害和破坏欲望危害更大。佛教在治疗嗔毒的办法之中,很重要的是一个“定”字,即培养自己内心的专注和耐力,所谓不为所动,辱骂声中易成佛。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有博大的宽容心,二要靠深厚的慈悲心。

  宽容,即设身处地,视人如己,消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别人,也像看待别人一样看待自己。当一个人批评自己的时候,就当似乎在自我批评,这样还会生发嗔怒吗?当遇事不顺的时候,就像看到别人不顺一样,这样还会那么焦躁易怒吗?

  慈悲心就是把有可能激怒自己的对方看做慈爱和同情的对象。就像一位得道的居士所言,别人的言行越没有道理,就说明他在贪、嗔、痴方面越发深陷而不自知,说明他“病”得越深,这样只能越让人怜悯,哪里会生嗔呢?

  ❀:很多人理解不了轮回,其实今天就是昨天的轮回,而明天就是今天的轮回,我们今天的思想源于昨天,而明天的很对动向取决于今天的决定,昨天的朋友很可能是今天的敌人,也有可能今天的敌人是明天的朋友,因此轮回中既没有永恒的朋友更没有永恒的敌人,我们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

  ❀:厌离心也叫【出离心】,包括出离轮回之心,出离烦恼之心。

  ❀:藏传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如果这些神灵受到足够的尊重,自己又修功积德,在危难时刻就会受到庇护,转危为安。至今,在西藏,很多人相信每个人肩上扛着护法神,所以人们打招呼时手不能搭在对方肩上,不能拍对方的脑袋,也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身上,更不能从别人身上跨过去。

  ❀:西藏人认为,如果死者不能得到很好的超度,得不到体面的藏历,就会迷失在阴间,变成赞(厉鬼),为害亲人和村名。人死时有时胸中还残留一口气,如果被猫鼠什么冲了就会假复活,即平常说的诈尸。藏传佛教认为,人离开肉体后栖身在今生和来世的中间状态49天,期间只依靠烟和气味生存。

  在西藏还有一种神秘的“回阳人”,就是经历过死亡然后又复活过来的人,这些人就被看作世人和亡者之间的信差。

  其实在藏传佛教文化里,鬼指的是一个生命的“中阴身”,处于死亡和往生中间阶段的状态。有高僧说,“鬼”虽然和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但并不互相妨碍,正如天空有很多电波,但并不影响人的活动。正常状态下人看不到中阴身,中阴身也看不到人。

  ❀:佛教的本质就是发掘人的智慧。在他们看来,即使你明天要离世,那你今天也要追求知识,因为知识让人更容易托生为人

  ❀:【藏历】,大致相当于内地的农历,只不过与农历相比有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第一年一样,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

  ❀:佛教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阿赖耶,亦称初刹那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这就好比古人所说的“天知地知”,尽管一个人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但实际上他的所有言行心念都会“藏”在阿赖耶里。

  八识中眼、耳、鼻、舌、身都是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具体对象,要经过第六识也就是“意”的识别,才能形成酸甜苦辣美丑等概念。现代心理学只研究到前六识,而佛教最看重的,则是第七识尤其是第八识。

  末那,佛教认为这是把意识和“我”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各种情绪的根本,是人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识,所以又称“我识”。佛家认为,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形成烦恼的根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种本来无常,而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人们总喜欢用“法相庄严”来形容佛颜之美。其实法不着相,一些外在的相貌容颜都是虚幻无常,只有内心笃定的信仰和纯净平和的心灵,才是永恒魅力的源泉。

  ❀:你之所以不成功,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勤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不为结果勤奋,尤其是不为他人的利益勤奋。收益不是从自己的勤奋中来,而是从别人的认可中来。你的价值是有别人决定的。为别人着想的人才是获利最大的人。

  ❀:“世人都只成佛好,唯有自我忘不了”。无我,忘我,这是一种“低调的智慧”。比如,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而砖瓦木石及其外部环境又随时处于变化中;人是各种器官和感觉意识的集合体,而组成人的各种细胞和心念也处于无时不在的变化中,此刻的我和上刻的我并不是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即“无我”。

  ❀:能够亲近佛法、能够虔心拜佛,走上善道之途,本身就是福报。

  ❀:【善终】如果去世时处于善的心境,就会改善下一世。如果去世时慌乱痛苦,就会对转世产生不好的影响。人死亡前的念头和情绪对于下世的转生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人在死亡那一刻,心是完全不设防的,最后一个念头或情绪会被极度放大,淹没我们的认知。所以,上师强调在人去世时,身边的环境品质非常重要。应该尽量启发正面的情绪和神圣安详的感觉。

  ❀:真爱才会真痛,真痛才会真悟。成佛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有时候迷途知返,其实反而是一种得道的捷径。

  ❀:一切修法其实只围绕一个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心识净化。

  ❀:惰性有两种,一种是懒洋洋地晒太阳,无所事事;另一种是忙得身不由己,没有时间面对真正的问题和自己的精神世界。

  ❀:多情如人,原来很多所谓的乐,不过是自己的想象;而很多所谓的烦恼,不过都是人自找的。如果没有失去,就不会珍惜得到。同时,如果沉迷于得到,就会忘记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会失去很多。所以,根据佛教的缘起说,有一种得到就是失去,得之何喜?有一种失去就是得到,失之何悲?应该持有像“婴儿观佛殿”那样的态度:佛殿金碧辉煌,婴儿眼花缭乱,自然赏心悦目,但他过眼即忘,看到了就看到了,下一刻看不到也毫不可惜,绝不留恋,也不会起什么占有的欲望。这是一份真正的洒脱。

  ❀: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谓“一念烦恼起,百万障门开”,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来自执迷心的贪欲,而放下,就是把心从执迷的牢狱中释放出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就是说: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都是“无常”。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无常是不变的真理。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其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凡事有水的地方,都恩给你映照出月亮来,但水里的月亮再多,也不过是天上那个唯一的月亮的影子,这就好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所不在的法性,世间万物,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的本来面目都是由自性本空的法性决定的。

  ❀:人生就仿佛是一场不知道何时忽然散席的牌局,正确的态度应该不要抱怨牌的好坏,把好牌打好,把差牌打出水平,不在意每一次的输赢,不为过去的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坏了心情,因为总还有下一次,总还有不一样的明天。

  ❀:当爱变成欲时,爱往往蜕变为最大的烦恼。

  ❀:当人们抱怨世风日下,人心叵测的时候,人们也在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人和事,从而也在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线,阻碍自己更加清澈地认识到心性的本来面目。

  ❀:以爱的名义劝谕众生

  ❀: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它能长久些,长久些,再长久些。但是很多事情的美好,正是因为它们的短暂。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在婚姻中,爱情不是死亡了,而是升华为了亲情。婚姻向来靠亲情维系,而不是爱情。所以,爱情是一码事,婚姻是另一码事。婚姻不见得一定要经过爱情,而爱情不见得一定走向婚姻。

  ❀:人生在于质量,不在于长度,爱情也一样。

  ❀:人只要不“求”,不产生超出基本需要的欲念,就无所谓得到得不到,就不会处处碰壁时时烦恼了。“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越是想得到的东西,往往越是得不到。

  ❀:当你感觉到风来了的时候,风已经开始走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都处在随时随地变化无常之中。既然种子会破土而出,叶子终会随风凋零,这个世界有聚就有别,那么,能否让我们在了悟了世间真谛之后,更加坦然地接受,让内心更加安定平和呢?就像一片暂时挂在枝头的树叶,萌动,发芽,长大,最后老去,等待自己生命力的最后一缕秋风,然后告别栖息的枝头,静悄悄地飘落。这不是诗意之美,而是佛法之美,是智慧之美。

  ❀:人们想象经幡挂上以后,经过风的吹动,犹如自己念了一遍又一遍的经。同时,通过风把经幡吹动,好运气也会随风洒落。经幡是人们表达崇拜与礼赞、祈求幸福与好运的圣物,是万不可乱动和不敬的。

  ❀:真正的保障来自内心的坚稳、宁和。

  ❀:佛性在哪里,快乐就在哪里。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内心简单的人更容易坚定,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更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甜言蜜语也好,私房情话也好,言多必失,话说过了往往成为烦恼的根源。每周找个时间守一天的“不与戒”很有好处。少言反而意味着多智。

  ❀:夜深人静,对灯孤坐,脑子里浮现得越来越清晰的,是记忆深处那个已经有些陌生的自己。只有捧卷细读,凝神遐思,才能重新发现真我。

  ❀:爱,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心中所能够迸发出的莫大的力量。在爱的驱动下,人可以接受本来绝难接受的事情,也可以实现原本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佛也许可以顿悟,但爱却是一点点培养的。

  ❀:当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气脉就可以影响心理,心灵就开始得到净化。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一句其实是对佛法的一个误读,是不谙佛法的人对佛法的肤浅理解。如来本来就不是叫人心如死水,拘泥于表面的清规戒律就是执迷于外相。佛教作为人本主义宗教,“如来”和“卿”在本质上或者更高层次上不是对立的,而好似统一的。【世上本有两全法,只是未到境界时。】

  ❀:荷花的干净不在于出污泥而不染,而在于染污泥而自清。

  ❀:当我们伤害别人时,可能我们正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帮助别人得到快乐时,也可能我们正在培育自己的快乐。因果的信仰告诉人们,宇宙间有某种最高的善和正义。

  ❀:对失去的懊悔,对过去的留恋,让过去吞噬了我们内心的快乐。一个欲望,又让未来污染了我们的心灵。而当下呢,一个婴儿只活在当下,而接受了各种教育的成人,却往往浸泡在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虚幻中,恰恰忘记了现在。

  ❀: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是酥油灯节。这个节日据说来自五世达赖的一个梦,希望重现梦中出现的各种吉祥美妙的场景。但这只是一个晚上的奢华,虽然耗费艺术家几个月的心血,但黎明前必须结束。当第一束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美丽的造型都必须消失,不留任何痕迹。这个节日的宗教意义,正是在于让世人深刻领会佛法的真谛:人生无常,不过昙花一现,空幻如梦。

  ❀: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们之所以闻不着,是因为白天心太燥了。

  ❀:当我们用心专一的时候,无论相隔多远,心与心的距离都会很近。

  ❀:人的满足是幸福的来源,人的痛苦不是社会造成的,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知足是幸福的根源。生活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想法,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内心不能自我矛盾,你的信念越坚定,内心就越有力量。

  ❀:知足,友善,谦和,平静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三):一个活佛的追溯

  仓央嘉措这个被80后只认识为“最好不相见”的诗人,他的背景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想知道的人估计很少很少,在看这本书前,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个喇嘛。六世达赖,在与康熙同样的傀儡政权中,生长出的到底是不是情僧我不想确定,只是在他修行的过程中或者真的体会了荣辱,生死还有情的向往人生起伏的淡定。书的前半部分对于觉悟的不断解读,比较符合我个人对于佛学对于佛格对于一些人生的解读。后本部分重要各位名家对于他散文诗的汉语翻译版,我未曾细读。

  书中依据一个活佛的追寻步伐来安排陈述,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或者是对于这样一个既为迷又有人性化色彩的活佛的好奇,让我很想知道是怎样的经历让这个活佛在现世如此出名吧。

  很多高僧都强调,佛大慈大悲,不可能有世俗的爱与恨,所以根本不会把自己喜爱的送上天堂,把自己不喜欢的打入地狱。释迦牟尼曾说: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去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不能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教化,使人们自脱。所以,佛不是救世主,而只是脱离苦海走向光明的榜样而已。

  何为佛?也就是说,佛和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佛就是人,只不过佛是大彻大悟了的人。佛在藏文中是“桑结”,“桑”意思是觉醒,“结”就是开花。

  看过了很多所谓的高僧,我曾深深的失望于我曾认可的出家,很多人把“苦行”当做成佛的全部,没有悟的过程,无论背诵多少经文,了解多少佛学历史,你不过是个苦行者,成为真正的佛或者僧人还差很远的路。当然那些连苦行都不愿意修的假僧人更是多之又多……每年上十亿的香火钱,各种名义的化缘,让我把这种结善缘深深的唾弃。

  当个高贵的打工者,和某些成为真正虚伪的“乞丐”,我更愿意在尘世大隐……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四):不太明白,为什么写这本书。。。

  刚塔尔寺回来,对藏传佛教有了很大的兴趣,正好看到这本书,就买回来,作为自己了解藏传佛教的一个兴趣入门。看完后,大失所望。

  这本书前半部分,大概介绍了一下仓央嘉错的经历,可能是这部份很多都是历史,作者写的比较清楚。但到了后半部分,作者成了一位不是很专业的诗词解读者,只是牵强附会的把佛教教义和每一首诗词联系到了一起。

  我觉得作为“一起修行;的一本书,就算是写成诗词欣赏,也得写写每首诗词的背景,让大家一起了解一些六世达赖的修行意境吧;就算他不是一位情僧,也用不着时时刻刻为他辩解吧。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藏传佛教的兴趣消弱了很多。。。

  不太明白,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五):西藏,最好的心灵学校

  翻开彩插就被震撼到了,藏区的静谧和神圣气息扑面而来,和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差距悬殊,让人很想一下子扑到那个干干净净的世界里去。

  同样都是写真实的藏区藏民,如果说《酥油》里写出的是那些内心纯净无染藏民的?昧、令人痛心的一面;那《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写的就是这些纯净无染者更乐观、幸福的一面。那种由信仰带来的乐观和幸福令人感叹:他们认为施舍是为自己积德,他们不会歧视乞丐,而是觉得他们给了自己施舍积德的机会;他们对人和善友好,一个再穷的拿棍棍要饭的老太太,也许她早晨有吃的,晚上没有了,但她不会求菩萨说,求你晚上给我点吃的,她还是会祈祷六道众生幸福,世界万邦和平。在藏民的文化里,他们相信快乐必有因,此因即善行,因为对今生今世的要求不多,所以他们很容易觉得幸福快乐。

  藏传佛教的寂天菩萨就说:这个世界不管还有什么样的快乐,都来自希望别人快乐;这个世界不管有什么样的痛苦,都来自希望自己快了。所以,善心就是最大的哲学。

  如果活着就是生命的本来意义,也许,功名利禄、很多人眼中的成功,其实只是一些失败而已。

  总之,很值得一看的书,小小的不足是彩图色彩还原得不那么到位。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六):总有一个人影响你一生

  一个人写一本书出来公然谈人生,这个人和这本书都必须有震慑力和说服力,至少他得有诚意,就算这样还得有被飞鸡蛋飞西红柿的准备。

  读书会上曾经问过聂老师:这本书对你的改变真有那么大吗?本以为他会生气,毕竟这种问题听起来太有挑衅的感觉。他说:以前同事都说聂老师总是板着脸,但现在他们说聂老师总是笑眯眯的。

  高大微胖的聂老师的确的确如此。他说自己再不像从前那么容易愤怒。

  一个身在新华社又是领导的人,一个去过巴格达、见证过巴以冲突、重走过丝绸之路、去过南极的人,他比我们见过更多的灾难、不平事,他知道更多的内幕真相,做过许许多多的挣扎和妥协,但最后他在自己内心的挣扎和愤怒面前平息下来,只是因为仓央嘉措。

  总有一个人影响你一生,聂老师的那个人是仓央嘉措。他说,因为仓央嘉措开启的路是他的宿命,他因为丧母而陷入人生低谷,而朋友的一句话让他踏出实地寻访仓央嘉措的路,也踏出重建生命的路。

  看书的前一半很有感触,希望改变忙乱的生活,至少,我们不能一年四季都像个肝气不疏的人。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七):总有一个人影响你一生

  一个人写一本书出来公然谈人生,这个人和这本书都必须有震慑力和说服力,至少他得有诚意,就算这样还得有被飞鸡蛋飞西红柿的准备。

  读书会上曾经问过聂老师:这本书对你的改变真有那么大吗?本以为他会生气,毕竟这种问题听起来太有挑衅的感觉。他说:以前同事都说聂老师总是板着脸,但现在他们说聂老师总是笑眯眯的。

  高大微胖的聂老师的确的确如此。他说自己再不像从前那么容易愤怒。

  一个身在新华社又是领导的人,一个去过巴格达、见证过巴以冲突、重走过丝绸之路、去过南极的人,他比我们见过更多的灾难、不平事,他知道更多的内幕真相,做过许许多多的挣扎和妥协,但最后他在自己内心的挣扎和愤怒面前平息下来,只是因为仓央嘉措。

  总有一个人影响你一生,聂老师的那个人是仓央嘉措。他说,因为仓央嘉措开启的路是他的宿命,他因为丧母而陷入人生低谷,而朋友的一句话让他踏出实地寻访仓央嘉措的路,也踏出重建生命的路。

  看书的前一半很有感触,希望改变忙乱的生活,至少,我们不能一年四季都像个肝气不疏的人。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八):从仓央嘉措开始,走进西藏

  关于西藏,人们往往脑海中浮现的是很多关于唯美的、神秘的景象。然而关于西藏,关于雪域高原的价值,除了征服满足感官的刺激以外,其背后对于当地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往往才是西藏之旅的精髓。让自己浮躁的内心平和下来,拂去心灵的浮尘,让自己灵魂受到一种别样的熏陶和滋养。

  (一)关于金钱和权力

  现实社会中,以功利衡量一切。许多人养尊处优,热衷权利游戏,只关心自己,很少真正关心别人和身边的世界。他们从不多做事,不主动做事,躲在体制的壳里,自我感觉良好,对外面的世界浑然无觉,以至于漠然。有些人,为了成功甚至没有底线。

  然而,如果人类不能跨越隔离人类和本性之间的深渊,飞向月球又有什么用呢?金钱、欲望、野心,就如一杯盐水,只能让我们变得更加饥渴。是的,在一个大家都往上爬的地方,你要是愿意停下来,驻足俯瞰,反思往上爬的意义并寻找新的目标,还真的需要一点勇气,一点智慧,一点胸襟。

  (二)关于快乐

  人们寻找快乐。真正的快乐,从来不需要刻意寻找。快乐无需刻意寻找,凡刻意为之,得来的是感官的满足,而非灵魂的愉悦。在藏传佛教看来,快乐皆有因,此因即善行。其实我们不需要寺庙,不需要哲学,因为头脑和心就是寺庙,善心就是最大的哲学。

  真正的慈悲,需要去除对自我的执著。

  人应该向小孩学习,具有“无我”的境界,不以我为重,以我为先,忘记我才能更加容易快乐。能够放低身段的人,往往更高大。“虎卧龙盘,不损其威;位高而自显,只能自低其尊。火炬虽大,其亮不足以持久。油灯虽小,其光可以消长夜。弓满则折,月满则亏。”奋斗中昂头是一种境界,富贵中低头、埋头更是一种境界。

  活在当下,不为失而烦恼,也不为得而贪婪。人的贪欲和贫富无关。如果你贪,即使是皇帝,腰缠万贯一样欲壑难填,如果你不贪,有一颗足够高贵的心,即使是平民囊中羞涩,心里富足仍旧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金钱和地位,都不是让身心套上枷锁的理由。

  西藏,其实是一所值得每个人花时间去读的最好的心灵学校。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九):有关仓央嘉措不能不知道的十个真相

  文/聂晓阳

  我自己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在学生时代。那时从一本已经忘记名字的书里得到的印象,仓央嘉措是一位英俊潇洒、白天住在布达拉宫、夜晚偷偷溜到拉萨市井秘会情人的风流活佛。直到后来我亲往仓央嘉措留下足迹的地方寻访,并多方参阅历史资料,我才发现这一印象的荒诞和浅薄。

  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仓央嘉措热仍在延续。不过,在对于这位传奇诗僧的狂热崇拜中,仓央嘉措的面目依然模糊,他富于传奇的一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雾里看花,缺少系统的了解。还原和刻画一个清晰真实的仓央嘉措,成为很多人努力的目标。

  (一)伪作与翻译遗憾,模糊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本来面目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书的扉页上曾引用了一首据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小诗: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说实话,这首诗看起来太高深了,像仓央嘉措这样率真的人,是不会或者不屑于写这样晦涩费解的文字的。实际上,这首诗源自一位现代作者的二度创作。

  那么,仓央嘉措的诗歌到底有多少首呢?专家们看法不一。有的说57首,有的说60首,于道泉先生收录了62首,1980年出版的《仓央嘉措情歌》收录74首,中央民族大学庄晶教授整理了124首,据说还有一本手抄本收录了440首……目前,大多数专家都比较认可的数字是六、七十首,其余的多是后人包括当代人假借仓央嘉措之名的伪作。

  总有人读仓央嘉措的汉译诗,认为不够华美高妙。我曾经请教一位藏族作家:仓央嘉措诗作原文的美,翻译成汉语还能剩下多少?这位作家告诉我说:最多还有三分之一。这也就是说,由于不同语言在韵律、意境表现上的差异,诗歌的意思虽然可以翻译,但诗歌大部分的美是很难通过翻译移植的。所以,这些从汉语看来很平淡的诗,在藏文原作中却十分精彩,这也是他的诗作广为传唱的根本原因。

  (二)情歌之名与道歌之实

  很多专家认为,从现在的角度看,虽然从于道泉先生开始,就把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但其实这些并非都是写男女爱情的“情诗”,更准确的应该翻译为“仓央嘉措诗歌”。

  仓央嘉措诗集原文的题目用的是“古鲁”,而非“杂鲁”——在藏语里,“杂鲁”特指情歌,而“古鲁”的含义则是泛指的诗歌,甚至有“道歌”(含劝诫意义的宗教诗)的意思。

  很多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相信,《仓央嘉措诗歌》里的很多句子从字面意义上看似乎是描写男女情爱,但实则宣讲佛教义理,是在以或暗示或譬喻或代指的手法,表达佛学中的某些观念,“并非儿女情长”。

  描写爱情的诗歌,在确信为仓央嘉措的诗歌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其余大部分诗作,都应该视作是“道歌”——除了更有灵性和艺术气质之外,和历代达赖喇嘛用以传播和教化信众的诗作并无区别。

  比如,仓央嘉措的一首诗写道:

  我与城市女,

  共作同心结。

  我未解同心,

  何为自开裂。

  这首诗表面在写爱情,实际上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情怀,是为了宣示“人生无常”这一佛教对世界的基本判断,劝喻人们从对稍纵即逝的世俗快乐的执迷中醒悟过来,追求佛家所倡导的看破、解脱。

  (三)被传言淹没的修行者真容

  继位第六世达赖后,仓央嘉措对越演愈烈的政治斗争毫无兴趣,但又不得不夹在蒙古汗廷和西藏地方官员之间,充当各派利用的工具。作为宗教领袖,他无法一心向佛,以第巴桑结嘉措为代表的西藏势力希望利用他争夺更多的行政权力。这种为僧不能、为俗又没有实质权力的尴尬身份,注定了他的苦恼,也导致了他只能以表面上的放荡形骸来化解内心的郁闷。

  不过,即使在青少年时代曾游戏酒肆、游走花间,但作为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并非如一些人误解的那样,将全部心思都花在声色犬马之中。相反,他是一位深有慧根的活佛,短暂的世俗享乐,只是他从众生苦乐的体验中顿生厌离之心,从而走向更加坚定的信仰之旅的一个过程而已。

  他有一首诗写道:

  黄边黑心的乌云,

  是产生霜雹的根本。

  非僧非俗的出家人,

  是圣教佛法的祸根。

  这明确地表达了既是对非僧非俗状态的憎恶,也表明了仓央嘉措反对亦僧亦俗的政教合一体制的立场,反映了仓央嘉措内心所蕴藏的佛性和深厚的宗教使命感。

  可叹的是,后世文人往往仅仅根据仓央嘉措几首看似描写情爱的诗歌,不问缘由,任意想象,甚至添盐加醋,试图将这位真情真性、修为深厚的得道高僧,脸谱化为一代“情僧”。还有所谓学者根据传闻把他比作“南唐后主,北宋道君” ,并将他的“坐废”归咎为偷情夜行的“败泄”。就连在曾经翻译过仓央嘉措诗歌的学者中,也有人指其“与南唐李煜何以异”,并且感叹“惟不识其辞庙之日,有无挥泪对宫娥之悲,赴京之秋,有无不堪回首之恨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仅仅根据几句话、几段花边消息是无法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透过历史的尘埃,一个更加真实、完整和高大的仓央嘉措,必将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应该提及的是,一直以来其实都有人为仓央嘉措鸣屈,认为他的诗歌是用了浅显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佛教哲学中最深奥的学问乃至密宗的某种境界,“形似放荡不羁,实则清静无染”。但是如同“好事不出门,恶名传千里”的道理一样,人性的弱点,总是喜欢传似是而非的“闲话”,所以仓央嘉措的真容,反而被淹没在浅薄的流言中了。

  (四)“玛吉阿米”,一个美丽的误会

  今天,很多“小资”是通过拉萨八廓街的“玛吉阿米”酒吧知道仓央嘉措的。酒吧的服务人员会告诉人们,那里曾是仓央嘉措“密会情人”的地方,“玛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有的服务员还会说,“玛吉阿米”就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仓央嘉措诗歌的第一首即写道: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了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浮现在我的心上。

  在这里,“玛吉阿米”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未曾生育我的母亲”。此前的译者都本着情歌的套路,把这个词理解为“情人”、“娇娘”、“少女”等等,但是这些说法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正意思是年轻的达赖喇嘛看到东山升起的皎洁月亮,心中升起像明月光辉一样广大无限的慈悲情怀,于是,“母亲般的众生”(如母众生)形象,清晰地浮现在年轻活佛的脑海。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法,学佛的根本目的在于“普渡众生”,即把所有生命看作没有区别的、值得同情和拯救的对象。一切众生如父母,这是一个基本的佛学理念。所以,把“玛吉阿米”翻译为“情人”还是翻译为“如母众生”,是认识和理解仓央嘉措的一个分水岭。所有的寂寞与误解,在圣僧和情痴之间,为仓央嘉措正名,都要从“玛吉阿米”的真正含义说起。

  (五)“染污泥而自清”胜于“出污泥而不染”

  有一首仓央嘉措的诗歌,于道泉先生逐字意译为: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同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曾缄先生的译作要华丽许多:

  只恐多情捐梵行,

  入山又恐负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在原作之上,译者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这首诗中比较经常被引用的名句,是“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如来本来就不是教人心如死水,拘泥表面的清规戒律就是执迷于外相。佛教作为人本主义宗教,“如来”和“卿”在本质上或者更高层次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世上本有两全法,只是未到境界时。

  在佛教禅宗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大师出入妓院的公案。当时人怪而问之,大师曰:我自调心,关汝何事?原来,其实学佛最怕心如枯木,一旦心灵僵化,便谈不上心物相印,如在眼前,更谈不上证悟、觉醒、得道。

  有个学佛的朋友说,荷花的干净不在于出污泥而不染,而在于染污泥而自清。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要消灭人的情感,其实学佛是为了将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引向更加牢固不破的境界。那不是情感的泯灭,而是情感的升华。

  有人把这首诗和诗僧苏曼殊的名作进行比较: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剃时。

  进而把仓央嘉措称作“情僧”。实际上在通读完仓央嘉措大部分诗作及评注后,人们就会知道所谓“情僧”之说,其实是一个多么大的误会。

  (六)迷途知返与成佛捷径

  仓央嘉措自小就生活在严厉的管束之下,经受孤独和枯燥的学经生活,这为他日后青年时期的反叛埋下了伏笔。被迎入布达拉宫成为达赖喇嘛后,他对日益尖锐的政治斗争十分不屑,消极厌倦,“对内外各种行为,尊者(仓央嘉措)心如火燎,十分烦躁,并说‘现在似乎不必学经’,精神涣散,无心学习。第司(第巴)和身边等人虽多次劝告,但无济于事。”

  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的确也有部分不必做过分解读,可以看做是比较纯粹的“情歌”。关于仓央嘉措一度流连酒肆、行为放荡的风流韵事,后世研究者历来多有争议,但如果仅仅据此就把仓央嘉措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他后半生在文化发展和宗教弘扬方面的巨大功绩一笔抹杀,那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藏传佛教认识论的精髓的。

  宗喀巴大师曾说,对佛的教义,如果只靠信仰而相信,而不从逻辑上加以证明,那是对佛法正确性的根本否定,“没有从理论上理解的任何观点,都像插在泥巴里的木橛,站不稳脚。不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不能轻易知足。一定要正信不惑。”

  在这方面,仓央嘉措无疑是一个最好例子。他在经历的最荒唐的世俗体验和最为剧烈的从法王到囚徒的人间宠辱之后,最后获得了最为笃定的宗教虔诚。真爱才会真痛,真痛才会真悟。成佛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撮而就。有时候迷途知返,其实反而是一种得道的捷径。

  (七)戒律不能被认作死板的教条

  仓央嘉措出生的门隅地区向来以信仰宁玛派即红教为主。这一教派相当于最原本的藏传佛教,其僧人相信,佛祖从来没有限制过你做这做那,佛祖教人的就是解脱,而解脱的道路不止一条,看个人的缘法。比如,有人在寺庙附近吹奏乐器,有人说清修之地怎能有俗声,但也有人认为入世才能更好地出世,所以这种音乐反而是更好的“修习工具”。

  格鲁派尽管有戒律,但也认为为了众生的根本目的,可以变通采取各种方法,包括为了惩恶扬善的杀戮等,认为教化和榜样引导不是唯一手段。

  早佛教界,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意见,认为戒律只对小乘教徒有约束,而大乘教徒要从轮回中解救灵魂,应该享有权巧方便,有更灵活的方式。所以,很多人认为,戒律的本质是为了断除恶念,而不是为了持戒而持戒。真正的戒律在人心,目标比形式更加重要,戒律从来不是死板的教条。

  实际上,佛教的一些戒律也不能生搬硬套,比如不食肉这一戒律,在藏传佛教中就无法施行,因为如果不食肉的话,处于牧区的喇嘛都必将饿死,还有谁能布道传法呢?再比如,在佛祖释迦牟尼时代,僧人开始说法前,往往有洗足的习惯,久而久之成为一条规矩。那是因为古印度的僧人要光脚随众乞食,脚板沾满泥,所以在学佛前必须洗掉。如果到了中国,僧人们有鞋有袜,还有必要遵守这一规矩吗?

  所以,对佛教戒律,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精神,而不是死板地模仿形式,这样戒律反而失去了意义。在西藏,有一首民谣也是同样的意思:用污水洗你的衣裳,一千回也洗不干净;投沙尘于雪山之上,无损于它的银辉。

  (八)官方记载之外的命运之谜

  仓央嘉措被废黜之后的命运可谓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官方报告称在押解赴京途中病死。不过,最新的考证越来越倾向于他其实并未病死。由于仓央嘉措作为达赖喇嘛的转世在藏区仍然深得人心,当时的西藏地方统治者和北京的清廷谁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处置这样一位退位的达赖喇嘛——他们既不能冒加害于他的风险,也不能继续给他活佛的礼遇。

  最后,受到康熙皇帝训斥的押解人员想出一个完全之策,请求仓央嘉措自遁而去。自此,仓央嘉措看破红尘云游四方,苦心修行。最后在阿拉善一带落脚弘法,而他自己也在走下佛坛之后真正悟道,成为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

  根据笔者的实地走访,阿拉善地区长久以来的确广为流传有关仓央嘉措在那里弘法的事迹,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据信一直到文革初期都还保留在阿拉善著名的南寺(广宗寺)中。现在,南寺还保留有仓央嘉措的舍利以及佛帽等多件遗物。实际上,南寺本身就是根据仓央嘉措的遗愿修建的,人们相信其庙址也是仓央嘉措亲自选定的。

  1998年版《阿拉善盟志》第253页记载:“1716年至174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流落阿拉善弘扬佛法,传播佛教达30年之久。”

  (九)活佛能否现世转世?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果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真的活到了64岁,那么在他生前就作为他的转世坐床的七世达赖又如何解释呢?根据藏传佛教的理论,如何解释一位达赖喇嘛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转世为另外一个自己?

  实际上,藏传佛教认为普通人的确需要生命终结后才能转世,但达赖喇嘛并非普通人,而是已经悟道成佛的观音菩萨的化身。按照佛教的说法,任何一位菩萨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化作若干身相,教化芸芸众生。如果机缘巧合,情势需要,菩萨甚至可以“化身千百亿”。这样,在一段时期内同时有两位作为观音菩萨化身的达赖喇嘛行走于世,分别向有缘信众弘扬佛法,也并不是什么特别难以理解的事情。

  在藏传佛教看来,一个人固然可以通过修行自己得到证悟,但最值得尊重的,乃是像观音菩萨一样在自己得道后发愿再返人间普度众生。在藏文中,活佛本源的意思,就是“转世上师”之意。汉语翻译为活佛,无非是表示崇敬。活佛也要重新修行,给世人做榜样,并非一生下来就是佛。

  对于像仓央嘉措这样转世到人间帮助其他人修行的活佛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训练,就是让本性即前世的智慧记忆觉醒。一个活佛的前世和转世,虽然动机和目标是一致的,但他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人。转世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应当世人的“业”,以便更好地帮助世人。

  (十)如何验证一位活佛的真假?

  何为佛?也就是说,佛和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佛就是人,只不过佛是大彻大悟了的人。佛在藏文中是“桑结”,“桑”意思是觉醒,“结”就是开花。

  实际上,藏传佛教认为,活佛像常人一样以死亡示人,就是要通过这一形式,告诉众人佛与世人没有什么两样,发愿在世间经历轮回的活佛只不过是众生的榜样,众人均可成佛。

  有人说藏传佛教“泯灭人格,追求佛格”。其实佛人一体,佛不过是在他们看来最完美的人而已。对佛的境界的追求改变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际关系以及行为准则,使人更加强调自己内心世界的完善,重视诸如善良、孝敬、慈悲、知足、宽容、和谐的为人处世生活观和人际关系基础,将少欲知足作为最大美德。

  很多高僧都强调,佛大慈大悲,不可能有世俗的爱与恨,所以根本不会把自己喜爱的送上天堂,把自己不喜欢的打入地狱。释迦牟尼曾说: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去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不能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教化,使人们自脱。所以,佛不是救世主,而只是脱离苦海走向光明的榜样而已。

  藏传佛教认为,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旦觉悟,众生就是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求佛保佑,修行,就是发现和唤醒自己心中的佛性,让自己更有力量,也让世界更加和谐快乐。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十):爱上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这个名字于我已是痴迷,最初听说他便是那首《见与不见》,对一个人有想要去了解他的冲动,说明他记经打动你了。

  前阵子对于佛教很感兴趣,便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书。

  书里主述仓央嘉措的生平与西藏佛教修行的种种,对于西藏,对于佛教,心里更生敬仰和向往。

  一个朋友说,西藏,这辈子,至少要去一次,因为那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神秘的西域,念青唐古拉山庄严,仓央嘉措在修行,被废黜的达赖喇嘛,依然深受西藏人民的崇拜,因为他是最真最爱人民的王。

  站在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玛杰阿玛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仓央嘉措并不是那个白天念佛,晚上溜出布达拉宫幽会情人的放荡情僧。他是厌倦权利的斗争,真正静心修炼的佛。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生,令人着迷,对于他的误解,也一直存在着,我们无需争辩,历史一直就在那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