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
「 这 是 陪 你 的 第 4 6 3 个 夜 晚 」
1
读完小马老师的新书《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是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在家乡老房的卧室里,一抬眼就能看到窗外的蓝天。
几乎每年总有一段时间,我因为身体原因都要回家休养,要么是低烧,要么是扭伤,这次因为颈椎出了问题,一天有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
每每生病,总有僵卧孤村不自哀的自怜自艾,倒也确实能沉下心来老老实实读本书。
小马老师的这本书,我看得很慢,看了三天才看完。
我曾多次做客他的节目,和他开玩笑说要成常驻嘉宾,每次见面都是在黄昏时分,晚上直播,深夜结束。
我基本都是早到很久,一个人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的围栏旁,眯着眼睛看来来往往的行人。
有时我会眺望着那栋大楼,心想,这其实也是我曾经的第一理想职业啊。
我也曾和小马老师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让我进这里工作,我愿意舍弃一切啊。小马老师在一旁哈哈大笑。
我因为高中在一所封闭的学校读书,错过了传媒大学的提前招生,开始做网电,大学学着法律,却误打误撞进入广告行业,喜欢写作,出过几本书,因为宣传结识小马老师。
小马老师曾在新疆做一份辛苦的修车工作,为打发时光每天听广播,最后疯狂地迷恋上播音主持,毅然决定北上,经过那么多曲折,最终成为了优秀的主持人。
但说实话,若是没有仿佛命运的安排,有许多非常微妙和巧合的时刻,说不定,我现在是一个律师。说不定,小马老师还在做着曾经的工作。
说不定,我们都走不到今天。
2
我好像也曾对小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好羡慕你啊,能做我理想中的工作。
我已经不记得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看罢这本书才知道,有许多人都曾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别人的羡慕其实也不难理解。
一个远在戈壁滩的年轻人,只因为热爱某件事,就能放下铁饭碗,独身闯北京,身边的同事领导师傅都不同意,都劝要三思而行。
可没想到,这事儿竟然就这么成了。
小马老师在书中说,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微笑。
我对这种感受非常了解,好像我们在遇到一些优秀的人时,都会表达羡慕之情,但其实只有当事人才明白,自己到底曾经经历过什么。
我也算是北漂,来北京多年,我见过北京凌晨四点的天空,加过连续七十二小时的班,在摄影棚赶进度整整一周没有见阳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心酸的往事。
但在旁人看来,都是你好幸运啊。
在书里,小马老师讲过自己当年的故事,在戈壁滩做着重复的脏活,想要北上却遭遇过身边人的反对,来到北京因为拮据省吃俭用,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捱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
他写,哪有什么幸运而言,不过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在别人看来,小马老师是中央台十佳主持人,做着一份被人尊敬的工作,有自己的听友,传播阅读和正能量。
但读过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他也曾经迷茫,觉得自己大好的青春时光即将被荒废,他也曾经自卑,看着同台的主持人游刃有余自己却能力不足,他也曾经伤心,被领导暗示不能转正焦急地流下眼泪。
我其实很能想象,现在这样一个坐在话筒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曾经经历过多少不被外人所知的艰难和苦楚。
我也觉得,书中写到的感受,不及他当年那种痛心的十分之一。
真正的艰难和隐忍,只有当下,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了解。
3
但话又说回来,小马老师不是幸运的吗?
我对书中提到的几个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他的师父老章,一个是他童年的玩伴。
老章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小马老师当年的师父,在他刚刚开始工作修车的时候,老章对他关照有加。
老章爱读书,性子执拗,在那样一个靠着关系上位的单位,老章坚信要通过自己的真本事晋升。
他每天捧着一本书看,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他的行为影响过小马老师,让他知道,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下,只要你愿意去做,总会有办法。
还有小马老师曾经的玩伴小方和陈凡,小方最机灵,有生意头脑,当年靠给外地学生卖被褥就能挣钱,陈凡爱写作,写过的文章被老师当作范文,还发表过。
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曾经也有抱有梦想,也曾为了最初心里的悸动努力过,如小马老师一样。
只是,现实不及梦想美丽,总有一天会露出爪牙,龇牙咧嘴,面目狰狞。
小方做生意总是赔本,炒股也没赚到钱,最后被骗进传销组织,逃出来光着脚走了一天一夜才被警察发现。
陈凡早早成家立业,提及曾经的写作梦言谈之间多了几分尴尬,工作太忙看书太少,写出的东西连孩子都不愿意看了。
老章做过,小方做过,陈凡做过,小马老师也做过。
只是,有人梦圆了,有人梦碎了,有人笑着醒了,有人醒着哭了。
相比之下,小马老师是幸运的,他幸运的地方不是他有多么被命运眷顾,而是他比许多人多了勇气、多了毅力、多了坚持、多了努力,当然也有运气。
4
我在多年前上播音主持课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觉得你的工作多么了不起,你就是一个说话的人。
这句话,深深影响过我许多年。
虽然我最终没能走到播音主持的岗位上,但它却依然不断地鞭策着我,不要高看自己,不要高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不过只是一个写字的人,一个说话的人,一个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的普通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
我深深的能够从小马老师和我不多的交谈中,从他这本书的文字中,从他每天做的节目中,感受到同样的主题——
传递。
小马老师多年前通过半导体广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第一次察觉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外面的世界传递给他知识、眼界,让他知道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终于他如愿以偿坐在话筒前,用心准备节目,每晚做读书分享,将美好的文字和思想通过电波传递给电波那头的人们。
如今他又写下这本书,娓娓道来了自己的往事,字里行间质朴而踏实,将一个追梦的形象跃然纸上,传递出自己多年的信念,从不放弃,一直前行。
我始终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要留下点什么的。
世界传递给我们,我们接收学习到,之后又散发出去,传递给其他人。
美好、坚强、善意、独立、清醒,这些都是别人曾经传递给我们的,而今我们又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别人和这个世界。
我曾梦想做主持工作,传递声音和温暖,而后改用网络电台和写作的方式,向读者表达我的观点和想法。
小马老师曾经为梦前行,执着自己的道路,从不曾妄自菲薄,他的声音陪伴了这座城市那么多的人。
我不禁觉得,能够做这样的事情,真的很美好。
5
每次我做客完小马老师的节目,他还要做其他的收尾工作,我独自一人从中央台的大门走出去后,都会回头望望这栋大楼。
身处这座城市浓浓的夜色中,街上依然车水马龙,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忙碌。
那一刻,我的心里是踏实的。
我每次都会想这样一个问题:
每当小马老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我一样走出这栋大楼时,他是不是也会偶尔恍神。
他是不是也会偶尔驻足看看这座城市的夜色和行人,他会不会也回忆起往事?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我想,他书中的一句话已经给了最好的答案:
风雨兼程,沉浮不悔。
END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创造101》到底创造了什么?
被猥亵女生自杀:围观的人喊快跳啊!
“见你多一次,喜欢你多一点。”
不 懂 你 的,为 你 哀 愁 。明 白 你 的 ,叹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 / Drip Drip Drip —— 植地雅哉
请多分享和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