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绪稳定的孩子,都有高情商的父母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情绪稳定的孩子,都有高情商的父母

2018-06-30 20:32:18 作者:JK不二子 阅读:载入中…

情绪稳定的孩子,都有高情商的父母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一朵花

  前几天,我陪孩子儿童乐园玩,看到一个小男孩玩具被抢了,哭着去找爸爸求助

  结果,在一旁玩手机的爸爸很不耐烦,凶巴巴地冲孩子嚷嚷∶“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再玩别的玩具就不得了!不许哭!听到没有?”

  小男孩愣了一小会,估计是没想到爸爸会是这种反应,接着,他哭得越来越响亮场面一度失控

  这种情况常见了,孩子受了委屈或者伤害,会很自然地会表达一些负面情绪,而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会是∶

  简单粗暴地喝止,不让孩子表达情绪:不许哭!

  否定孩子的情绪:再哭就不是男子汉(或者哭就不漂亮了)。

  好言相劝,然后温柔地制止:你可以哭, 但是不能哭太久,有什么你就说。

  我们都知道第一种,是不耐烦的父母,孩子不应该被呵斥,但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看似温柔的后两种方式,同样是“温柔的暴力”。

  因为,目的都是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从小到大,我们接受教育尽量控制负面情绪,最好不要表达。

  可是,阻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真的好吗?

  01

  被阻止的情绪,都停止了流动

  每个人需要表达生命的出口,情绪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某种意义上说,情绪也是一种能量你不让它流动,它也总要有一个归处。

  成年人因为心智相对成熟,有一定能力掌控情绪的流动。但是,因为年纪太小,孩子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有限

  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情绪,不培养孩子合理表达情绪的能力,本该向外流动的情绪无法流露,会让有些孩子选择自我攻击。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能好好沟通,而用强烈的情绪表达自己?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说的话,父母经常听不到,或者不以为意,经验告诉他们:只有强烈的情绪才能被父母看见。

  临床心理学家Dr. Jonice Webb认为:

  如果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情感回应,不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种童年期情感忽视(简称CEN )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自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甚至陷入抑郁

  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里的默默然,因为从小被母亲虐待,母亲不允许他表达情绪。于是,当他一旦察觉自己被随便对待时,他会爆发出一股毁灭性的负面能量。

  不能流动的情绪,会在孩子小小的身体里埋下记忆,随着年纪的增长,要么他们会外化攻击别人,要么他们会向内攻击自己,不管哪种,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阴影

  02

  拥抱孩子的每一种情绪

  为什么父母想让孩子停下情绪的表达,因为很多人下意识认为,情绪是不好的。

  其实,就像硬币有两面,情绪也没有好坏之分。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同样重要,只有体验悲伤的人,才知道快乐可贵。因为体验丰富的情绪,生命才更加鲜活

  关于这一点,电影《头脑特工队》诠释得非常完美

  电影用五个情绪小人比喻一个人的基本情绪:喜悦Joy、悲伤Sadness、愤怒Anger、恐惧Fear和厌恶Disgust。

  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会有某一个情绪作为主导者,每种情绪都有自己重要的作用不同情绪的共同作用,组合成一个完整人格:

  因为害怕,你可以躲避危险

  因为厌恶,可以让你远离中毒;

  因为愤怒,让你对公正高度敏感

  因为悲伤,会帮你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

  这些看似负面的情绪,只要合理表达,都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天然地知道对情绪做出反应,他们的哭闹背后,也许是害怕、无助难过、愤怒,他们的笑容背后,也许是喜悦、满足安心,重要的是,他们的每一种情绪,都需要被看见和尊重,而不是:

  不准再哭了,像什么样子

  还有心情笑,作业做完了吗?

  孩子不是为了情绪而情绪,他们是为了得到爱和回应。

  03

  孩子的情绪,更需要被好好对待

  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情绪低落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更何况反对甚至攻击。孩子也是一样的。

  孩子的情绪,更需要被好好对待,因为这影响着他们未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用什么样的姿势拥抱这个世界

  1.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就是一种疗愈

  别小看这份“允许”,这代表着自己被父母接纳、看见,被无条件地爱着,是培养孩子内在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当他觉得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安全的,就会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们成长的机会

  拿哭闹来说,它是孩子表达情感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必要过程。

  当孩子哭够了,自然会平静下来。如果父母强行制止孩子的哭泣,他的负面情绪没有发泄出来,创伤也就没有机会愈合。

  有时候大人给孩子哭闹的自由,是为了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慢慢明白:哭闹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哭闹之后的行动

  这就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所以,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而是主动接纳孩子的情绪。

  2.引导孩子去表达

  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不等同父母可以放任孩子肆意发泄情绪,做出破坏性的行为。而是说,父母要体察孩子的情绪,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引导他们说出感受,让他们更舒适地成长。

  很多孩子不是天生爱闹,而是不太擅长表达。

  作为父母,首先要教孩子认识自己各种不同的情绪,面对喜悦、兴奋,面对忧虑担心、害怕,如何表达和反应,会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内心自在

  如果孩子还是不会表达,不如先认同他们的情绪。比如,孩子特别不想练琴,有情绪但不表达,一个人闷闷不乐。一句“妈妈知道你现在对练琴这件事特别不耐烦”,就能让孩子舒服很多。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被认同,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然后再引导他更细致地表达感受。有时候,表达情绪不止可以靠说,还可以是写字、画画、唱歌、运动

  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孩子建立和自己内在感受的联结。无论是谁,这一生都要为自己找到一个自我生命存在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慰藉释放心灵

  电影《奇异博士》中几乎无所不能的古一法师说,“我们永远无法消除我们的魔性,我们只能学会生活在它之上”。

  情绪亦是如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它,事实上也无法消灭,而是要学会和它相处,活在它之上。

  作者∶JK不二子

  资深少儿教育工作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亲子教育,少儿心理咨询师在读。公众号∶悦心读书(ID:yxds868)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你。关注内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插图 | 《如父如子》

  主播 | 一朵花,电台主播,在海边的城市声音温暖每个角落

  今日话题

  亲爱朋友,你会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情绪对你来说,是收获还是负担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喜欢,就点个赞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